方格精選

徒步環島攻略之六:注意事項(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徒步環島的注意事項第二部分包括:補給及如廁的方式及地點、水泡或鐵腿的預防及處理、狂吠惡犬或怪(壞)人的因應,最後分享使用Google Map的心得。

有人留言詢問是否該在背包上懸掛「徒步環島」字樣的布條或牌子,也在此提出淺見。


五、補給及如廁

1. 補給

大多數的徒友在時間及地點允許之下,會沿路尋覓各地美食,一飽口腹之欲。但在荒郊野外或人煙稀少的路段,如能出現一家超商,則猶如天堂,不但可以吹冷氣消暑氣、充電滑手機,還可以解決所有的生理需求。

一般徒友在無補給路段,除了飲水,須攜帶午餐及備糧,大家常攜帶的有:飯糰、麵包、水煮蛋(茶葉蛋)、雜糧棒、能量飲、餅乾、口糧、香蕉(可預防抽筋)等等。此外,坊間亦可買到調味加料的乾燥飯,加水放置一段時間後,即可成為飯或稀飯。

2. 如廁

徒步者如廁的地點,除了超商,常見的還有加油站、火車站、寺廟、警察局、學校(疫情期間不一定開放)、公園等等,有些單車專用道也設有流動廁所。不得以時,可向店家或民宅商借,再不行時,只好找個隱密的地方(切記攜帶塑膠袋裝小白花,並適當掩埋)。

我徒步55天,只有一次,不得不面對太平洋盡情宣洩,但有將小白花裝在塑膠袋再塞進背包,沒讓它成為漂流物。

raw-image

六、水泡或鐵腿

1. 水泡

鞋襪如果穿著得宜,則可降低水泡發生的可能。之二徒步裝備有提到,可穿五趾襪及厚羊毛襪搭配寬楦健行鞋,或穿運動拖鞋/涼鞋及五趾襪,減少趾間及足部與鞋子的摩擦。

此外,休息時脫鞋襪,讓足部休息降溫(有些人還會按摩足底或腳趾,但我既懶又有潔癖,所以甚麼都沒做),亦可降低水泡的發生。

長程徒步的初期,不合腳的鞋襪或不正確的走路方式,致使足部及鞋襪須花時間磨合,有些徒步者即便穿著雙層襪,足部還是會起水泡,甚至影響步行。大多數徒步者用帶線的針(消毒過)穿過水泡,將線留在水泡裡吸乾組織液。

我對此法不置可否,針線是否充分消毒非常重要,傷口如未妥善處理,變成蜂窩性組織炎,則後果不堪設想。

我全程未發生需要處理的水泡,如有,也許是皮厚,並無明顯感覺,對徒步也未造成影響,就放任它自行乾燥變成死皮。

2. 鐵腿

出發前或休息時做伸展操,回到住宿處或睡前抬高雙腳,或穿著緊身褲使用健行杖,漸少負重的壓力或肌肉的不穩定性,都可以減少鐵腿發生的可能。有些徒友也會攜帶痠痛貼布或按摩霜,減緩鐵腿的不適。

按摩也是一個好方法。記得Day1,無預期一口氣從富貴角燈塔走到捷運淡水站,沒帶健行杖或穿緊身褲,走到最後都快跛腳。後來去老街按摩,第二天就改善很多。


七、遇到惡犬或怪人壞人

1. 狂吠惡犬

走在鄉間或郊外,偶爾會遇到狂吠的狗。最好的方法就是走到馬路另一側避開它,要不就瞪著它快速離開。此外揮動健行杖或雨傘、吹哨子(有些背包胸帶有哨子)、敲打保特瓶、作勢丟石頭等等,也有些效果,也有徒友撒狗糧,真是佛心又設想周到。

依我觀察,大多數工廠或農地的狗是被繩子綁住、關在鐵籠(很可憐)或被圍牆圍住。只有少數私人豢養或流浪狗群會狂吠還會追人追車,大多數流浪狗膽小,一見有人就鑽到草叢中。

咬人的狗不叫,會叫的狗不咬人,也有幾分道理。徒步中被很多狂吠的狗嚇過,但在楓港,卻被一隻路旁不起眼且安安靜靜的小狗咬住小腿不放,直到我遲鈍地察覺會痛(因為穿了緊身褲及長褲),才趕緊揮舞健行杖,讓它放下到嘴的肉,我的小腿也留下它的齒痕。

2. 怪人或壞人

台灣相對安全,但還是有少數徒步者曾遇到怪人或壞人,特別是獨行的年輕女性。

不搭便車,無論汽車或機車,寧可婉拒好意,辛苦一點慢慢走。有位年輕女性徒友,搭路人機車,差一點遭到非禮,因此防人之心不可無。

也有徒友遇到怪人(不見得是裸露),如覺不舒服,最好快速離開。如怪人靠近,除了離開,也可以喊叫或拿手機拍他(或她),都可達到遏阻的效果。此外,可在手機安裝「110視訊報案」APP,如發生狀況,可即時傳送定位及照片報案。

切記,勿在任何社團、粉絲專頁或Line群組留下你的詳細行程或住宿地點,但將這些資訊提供給家人或熟識的朋友。

raw-image
raw-image

八、勿過度倚賴Google Map

Google Map是個很棒的規劃及導航工具,善用Google Map,但別全然相信它。

Google Map遇到隧道,無法使用徒步模式,會繞遠路,改成騎車模式才行。如不瞭解它的邏輯,就可能被誤導。

徒步模式時,Google Map會選擇車少且距離近的路段。如果帶你走單車專用道或公園道路,很棒;但也可能帶你到施工中或封閉中的道路,更可能帶你走廢河道、疏洪道、新闢無人的道路或經過公墓或亂葬崗等等(以上都走過)。此外,因衛星定位會有偏差,須確認併行道路該走那一條,該上橋還是走平面道路等等,以免誤入「歧途」。

徒步前最好仔細查看Google Map,而非邊走邊看;有些偏僻的山區可能沒有導航,可學習使用離線地圖。徒步或單車模式都可查看上下坡的陡度及長度;改成衛星模式,則可了解較細部的地景地貌。要不,就到徒步社團詢問當地徒友或研究徒友走過的路線,都可以省去一些擔憂或冤枉路。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九、懸掛「徒步環島」的布條或牌子

有位女性朋友問我:婦女獨行,背包掛著「徒步環島」牌子的優缺點為何?會不會招來壞人或怪叔叔?這個問題困難回答,因為我並未掛牌,途中也只遇過一兩位徒步者有掛。

由社團徒友提供的照片可知,布條或牌子上最常見的是寫著「徒步環島」四個大字,有些還有台灣圖像,有些會加註天數,有些會提出需求,有些會蓋上景區或車站的戳章或讓路人在布條上簽名。較令人感動的是,有些人會說明徒步環島的原因,例如:紀念罹癌過世的母親、支持在地小農等等。

每個人懸掛「徒步環島」的目的不同,有些人希望獲得路人的鼓勵,有些人希望獲得支援或資源(例如:免費住宿),有些人則以此自我激勵(或互相激勵)莫忘初衷,有少數是網紅,藉此帶來宣傳效果。

粗淺的觀察(社團徒友及路上遇到的徒步者,不一定正確),不掛牌的徒步者還是居多,掛牌的年輕人較年長者多,至於性別、獨行或結伴,則無明顯的差異。

如果有人全身包緊緊,背著大背包或拉著菜籃車走在公路上,大都猜得出是在徒步環島,除非另有期望,否則掛牌昭告天下,似乎多此一舉。

raw-image
raw-image

徒步環島,是身心靈的大考驗,途中的人事物令人驚豔,但並非總是那麼美好,安全最重要!


「徒步環島的準備」先在此告一段落,如再想到其他的注意事項,另文補充。


[註]

本系列文章以匿名提及少數徒友或社團,如內容有錯或令人不悅,煩請告知,定當修改或移除,並請見諒。

參考資料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無腦老嫗小沙龍
24.3K會員
282內容數
這裡不做美髮不修指甲,開房間只做明的,不做暗的。朋友不嫌多,讀者不嫌少,無腦老嫗談談笑笑,大家隨意走走看看,坐坐聊聊。
無腦老嫗小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18
徒步環島的準備,注意事項第一部分,討論結伴或獨行的考量、是否需要行前訓練、適合徒步的季節及住宿的選擇。
Thumbnail
2022/05/18
徒步環島的準備,注意事項第一部分,討論結伴或獨行的考量、是否需要行前訓練、適合徒步的季節及住宿的選擇。
Thumbnail
2022/05/17
徒步走在公路上,應該靠右走或靠左走?環島的方向,應該順時針或逆時針?應該一次到位或分段完成徒步環島?
Thumbnail
2022/05/17
徒步走在公路上,應該靠右走或靠左走?環島的方向,應該順時針或逆時針?應該一次到位或分段完成徒步環島?
Thumbnail
2022/05/14
徒步環島的裝備可分為六大項:(1)背包或其他裝載行李的工具、2鞋襪、(3)衣著、(4)水壺及水、(5)健行杖及(6)其他必備或選擇性物品。
Thumbnail
2022/05/14
徒步環島的裝備可分為六大項:(1)背包或其他裝載行李的工具、2鞋襪、(3)衣著、(4)水壺及水、(5)健行杖及(6)其他必備或選擇性物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非常幸運的一天,天氣晴朗心情愉快和W一起挑戰台北大縱走第七段。
Thumbnail
非常幸運的一天,天氣晴朗心情愉快和W一起挑戰台北大縱走第七段。
Thumbnail
試走完第一天之後,我們實際走路的能力跟我原先預估的一天20公里左右差不多,所以事先計畫好的路線和預估的住宿點都不用大幅度修改。七月二日這天,我們沒有走路,這是為了想一想走完第一天覺得還待再改進的地方,以及補充一些實際走路之後才會想到的物品。另外我登山專用的雨鞋實在太重了,換成布鞋。最後還央請了同事慧
Thumbnail
試走完第一天之後,我們實際走路的能力跟我原先預估的一天20公里左右差不多,所以事先計畫好的路線和預估的住宿點都不用大幅度修改。七月二日這天,我們沒有走路,這是為了想一想走完第一天覺得還待再改進的地方,以及補充一些實際走路之後才會想到的物品。另外我登山專用的雨鞋實在太重了,換成布鞋。最後還央請了同事慧
Thumbnail
前一篇看起來好像是徒步環島的說明書,或是讓人感覺徒步環島好像很麻煩,其實不然。我們在第二年(2019)的第三天早上從港仔一家民宿開走(喔,那家民宿前方有牛。記得前一天下午那群牛用牠們超大的眼睛狠狠瞪著頭戴圓盤帽、手拿登山杖、肩肩上背著相機、手拿GoPro的四個闖入這個平靜村莊的外地人) 行經屏東牡丹
Thumbnail
前一篇看起來好像是徒步環島的說明書,或是讓人感覺徒步環島好像很麻煩,其實不然。我們在第二年(2019)的第三天早上從港仔一家民宿開走(喔,那家民宿前方有牛。記得前一天下午那群牛用牠們超大的眼睛狠狠瞪著頭戴圓盤帽、手拿登山杖、肩肩上背著相機、手拿GoPro的四個闖入這個平靜村莊的外地人) 行經屏東牡丹
Thumbnail
我很喜歡散步,多年前如此,如今亦是。手持相機,穿梭大街小巷,捕捉一些別人不會留意的日常風景,那些看似矛盾、逗趣的好笑畫面也在散步的過程中一一成為我的記載。
Thumbnail
我很喜歡散步,多年前如此,如今亦是。手持相機,穿梭大街小巷,捕捉一些別人不會留意的日常風景,那些看似矛盾、逗趣的好笑畫面也在散步的過程中一一成為我的記載。
Thumbnail
徒步環島的注意事項第二部分包括:補給及如廁的方式及地點、水泡或鐵腿的預防及處理、惡犬或怪(壞)人的因應,最後分享使用Google Map的心得。 有人詢問是否該在背包上懸掛「徒步環島」字樣的布條或牌子,也在此提出淺見。
Thumbnail
徒步環島的注意事項第二部分包括:補給及如廁的方式及地點、水泡或鐵腿的預防及處理、惡犬或怪(壞)人的因應,最後分享使用Google Map的心得。 有人詢問是否該在背包上懸掛「徒步環島」字樣的布條或牌子,也在此提出淺見。
Thumbnail
我對跑太魯閣馬拉松的建議,就是住宿在花蓮市區,提早排隊搭乘接駁車到離會場,自行攜帶喝水容器。
Thumbnail
我對跑太魯閣馬拉松的建議,就是住宿在花蓮市區,提早排隊搭乘接駁車到離會場,自行攜帶喝水容器。
Thumbnail
老公問:「我騎車時,看到徒步的人心情都很沉重,為什麼?!」我心想:「拜託!你騎單車時速二、三十公里,徒步者四、五公里,你輕裝簡從吹著涼風,以五六倍以上的速度追趕徒步者,誰要對你展露笑容啊!」
Thumbnail
老公問:「我騎車時,看到徒步的人心情都很沉重,為什麼?!」我心想:「拜託!你騎單車時速二、三十公里,徒步者四、五公里,你輕裝簡從吹著涼風,以五六倍以上的速度追趕徒步者,誰要對你展露笑容啊!」
Thumbnail
重回海岸線 #帶著痛苦前進 由於第37番岩石寺到第38番的金剛福寺之間的距離長達85公里,也就是意謂著接下來的二天會是沒有參拜、只有走路的行程。 由於左腳踝的筋還是不太舒服,昨晚如郁透過臉書建議我要買護踝來戴。想起昨天在找住宿的民宿時,因為有點小小迷路的關係,印象中有看到某個路口開著一家藥庄,昨晚從
Thumbnail
重回海岸線 #帶著痛苦前進 由於第37番岩石寺到第38番的金剛福寺之間的距離長達85公里,也就是意謂著接下來的二天會是沒有參拜、只有走路的行程。 由於左腳踝的筋還是不太舒服,昨晚如郁透過臉書建議我要買護踝來戴。想起昨天在找住宿的民宿時,因為有點小小迷路的關係,印象中有看到某個路口開著一家藥庄,昨晚從
Thumbnail
一直很想挑戰徒步環島蘭嶼,也說不上為什麼,就是覺得用走的可以更好地欣賞他的美吧;其實事前也沒有準備太多,防曬、杯子、拖鞋、毛巾等帶上後,剩下的就是準時起床出發了。
Thumbnail
一直很想挑戰徒步環島蘭嶼,也說不上為什麼,就是覺得用走的可以更好地欣賞他的美吧;其實事前也沒有準備太多,防曬、杯子、拖鞋、毛巾等帶上後,剩下的就是準時起床出發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