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的興趣大概從國中開始萌芽的,我的國文並不特別優秀,反倒對於沒有標準答案的作文我比較感興趣,每次看作文題目像開驚喜包一樣,心跳會加速寫得暢快,也能獲得自我滿意的分數,還寫起小說在班上傳閱。不過這個沒有錢途的興趣,很快就被父母硬生生地拆散。
跟寫作重逢是出社會之後的事,不再受學習限制可以自由選擇想看的書,讓我閱讀魂爆發,我做了每個閱讀者都會做的事情,就是寫讀書心得。漸漸地,工作的壓力、感情的煩惱、親情的爭執、生活的無助....全都寫下來,全都放在抽屜孤芳自賞。寫作像是一條連接著頭腦和心的消化道,從吸收、消化到排泄,唯有這條消化道通暢,全身才會舒暢。
寫作的功能如同攝影一樣想把人事物保留下來。以前特別容易記住不愉快或是憤怒的事,因為這種事特別好下筆,讀起來也鏗鏘有力,雖然達到發洩情緒的效果,但少了一絲喜悅感。被留下的應該是美好的或者值得紀念的事。我收起抱怨和憤怒的注意力,轉移到日常裡的觸動和可愛,反而先溫暖了自己。如果我的文章能被看見,我希望讀的人嘴角會上揚。
寫作的人都有作家夢,也會常自問為誰而寫,其實沒有純粹的答案,前提是要寫得盡興。如同村上春樹在身為職業小說家裡所說的:如果您希望自由地表現什麼的話,與其問「自己在追求什麼?」不如問「沒有追求什麼的自己本來是什麼樣子的?」像我生性膽小又喜愛完美,寫作時很像一隻在挖洞的松鼠,喜歡活在自己的世界。多愁善感的人適合寫下拆解心思的文字,剛正不阿的人適合寫省思文勉勵他人。文字和語言都是內在的顯現,任何創作都會和自己連結更深,只有內外合一的時候是最喜悅的。
一開始要公開寫作不免掙扎,怕被發現、怕寫不好、怕被批評...壓根沒人認識我哪來一堆擔心害怕呢,大概自問自答三天三夜,決定啟動。寫作可大可小,小到每日一句,大到長篇大論,如果說不當學生後仍在寫作的人,大概就會一輩子寫下去吧。不論什麼形式,已經成為像每天要洗澡一樣,把寫作放進行事曆裡,完成後渾身有一種清爽感。發現自己喜歡寫作的人是幸福的,有摯愛的興趣就是找到靈魂伴侶,無聲無影的默契,終其一生相互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