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簡媜的文字,很難不讓人停下來思考:「生命是什麼?」
我們這一代,說來都是讀她的文字長大,伴她走過青春、浪漫、空靈、典麗,深知她的每部作品都是一次自我的挑戰。歲月溝河中她運轉一隻隻寫盡墨水的筆,從探尋身世、行走天崖、思索教育一路帶領我們成長。而今,叩問的舟船終於駛向了命運的終章。
二十六萬字的巨構是沉甸,但骨子裡卻必須是輕盈。肉體衰敗之無可逆轉,從出生那一刻起,便是此生必須修煉的功課。但人性之好勉力為「生」,而不好理會「老病死」,實在是那需要勇氣、智慧,也得歷練與機緣。由此,《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是老年之書、死蔭之書,卻也是重新理解生命的歲月寶盒。就像《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告訴我們的:「了解死亡,你才學會活著。」
本書的前兩卷〈肉身是浪蕩的獨木舟〉、〈你屬於你今生的包袱〉,談肉身如舟、焦慮養生、人生版權,也談自我修煉的心靈小屋。從「生」的議題出發,簡媜溫婉地訴說,在許多時刻生與死都不是對立,而是生命必然的路程與轉化。人生的版權獨一無二、無可替換,領受多少人的福澤我們才得以慢慢變老。在凋零前,我們得學會向芸芸眾生與造化致謝。
卷三〈老人共和國〉、卷四〈病,最後一項修煉〉到卷五〈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談老年的健康、理財、居住、倫理、照護與往生,也高唱肉體的敗北並不可恥。六十五歲後人生走入鎏銀歲月,老病死的嚴峻考驗自此開始。金錢老本於此時當然重要,但精神老本更是一條渡己的繩索。死亡並不可逆,但要走過那一關的心理痛苦,總令人無法理性地加以看待。在簡媜看來,「戰勝死亡最厲害的武器是,把死亡變成無盡的溫暖與愛,把死變成生。」
穿插在五卷之中的〈幻想之一~五〉,寫父母賜予肉身之感謝,晚年未忘書寫的自己,也談瀟灑無所掛留的離去。全書讀來,奇想與現實交錯、虔誠與幽默並行,作者既倡老莊的虛懷應世,也彰顯人道主義的互助、互信、互愛。最為感人的是全書的尾聲,下著雨的冬天早晨阿嬤啟程離去,那樣平和、寧靜,且以圓滿曉喻我們:「活著與死亡,都是愛。」
(本文首次刊登於《幼獅文藝》2013年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