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0|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關於/說故事\這件事】04.用繪本跟孩子聊疫情-《小不隆咚:我們是微生物!》

    ▲恐懼病毒之際,先來認識地球的開創老祖先-微生物
    ▲恐懼病毒之際,先來認識地球的開創老祖先-微生物
    我曾跟孩子們說過《小不隆咚:我們是微生物!細菌、病毒與真菌小小世界裡的大知識》,我到現在還記得孩子們對於那些渺小的朋友們居然就與我們同在的時候,吃驚得張大嘴巴。透過圖文,是種把概念具像化的方式,更甚是孩子們看見繪本裡介紹著:「一小搓泥土裡面可能有多達1000000000個微生物」,全都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
    常常聽家長們苦笑地說,他們的孩子通常去了「哪裡哪裡」,小孩身上的病毒碼就會更新了,免不了就是一陣焦急地跑診所。意思就是,某些場合由於孩子們的群聚,每個孩子來自四面八方的家庭,病毒也來自四面八方,常聽的莫過於腸病毒,或是諾羅病毒。2022年的今日,這場人類與新冠肺炎病毒搏鬥的戰爭已經打了兩年多,誰贏誰輸仍未有定論。然而這幾日,又不斷爆增的死亡率,包括兒童重症併發腦炎而不治,都讓許多家長不只是恐懼,更甚是焦慮。誰也不知道,厄運的轉盤會不會輪到自己的小孩⋯⋯
    知己知彼,就算無法百戰百勝,至少能讓內心的恐懼不至於無限擴大。且,相信很多孩子縱然每天師長、父母,周遭人們的叮嚀,曉得出入公共場所需戴口罩和洗手、噴酒精的規定,但其實對於新冠肺炎病毒的認識卻是一無所知。
    《小不隆咚:我們是微生物!細菌、病毒與真菌小小世界裡的大知識》,是我認為相當適合用來跟孩子談論病毒的入門書。
    ▲認識新冠肺炎病毒,可以把它當成適合跟孩子聊聊何謂病毒的入門書
    主角是毛毛,他是一個宇宙無敵小的微生物。而,「毛毛的故事就這樣開始了,從前從前,有一個小不隆咚的微生物誕生了!那個時候,世界上還沒有恐龍、沒有蟑螂、沒有花、也沒有樹,只有一大片海。」隨著筆者的介紹,原來,這些小不隆咚的微生物家族堪稱為地球上的原住民,比你我知道的恐龍,歷史都還要悠久。
    微生物家族,顧名思義,就是一個龐大的家族,有藻類,有細菌,有真菌,當然也有病毒,等等等。
    大人們最愛跟孩子們說,不要亂摸,到處都是細菌。細菌彷彿成為一種邪惡的代名詞,然而,真的如此嗎?
    不不不,一個家族裡頭,總是會有一些表現特別優異的能人。有的細菌如酵母菌,是製作麵包和饅頭的烹飪高手;乳酸菌,他是做起司和優格的高手!
    如果沒有細菌分解動物、植物、泥土、岩石等等,地球上早就堆滿亂七八糟的髒東西。
    ▲微生物家族,顧名思義,就是一個龐大的家族
    但一個家族裡頭,也總是會有一些讓人頭痛的份子,譬如病毒-鼻病毒、腸病毒⋯⋯。
    透過擬人化的方式,這些微生物們有著它們的喜好與特性,剎那間變得可愛起來。
    我曾跟孩子們說過《小不隆咚:我們是微生物!細菌、病毒與真菌小小世界裡的大知識》,我到現在還記得孩子們對於那些渺小的朋友們居然就與我們同在的時候,吃驚得張大嘴巴。透過圖文,是種把概念具像化的方式,更甚是孩子們看見繪本裡介紹著:「一小搓泥土裡面可能有多達1000000000個微生物」,全都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
    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可能是我們沒有用對工具,也可能是我們從來沒有認真留意過,好好地認識、正視過它們的存在。
    ▲引導活動為在大海報上寫上各種詞彙,分兩組競賽,讓孩子們接力用放大鏡來拼湊出完整的句子。很有趣的是,當孩子找到自己名字或其他夥伴名字時,都精神活躍了起來
    我們並非一竿子打翻所有看不見的微生物,我們並非一股腦將所有微生物統統殺光光,這裡頭,有好,有壞,有能幫助人類的,但也有致使人類生病的。就好比這世界的人們並非全然都是善人,而是要保持一顆交友謹慎,懂得趨吉避凶的腦袋與思緒。防疫也是如此,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一把自己的免疫力防護罩建立起來;二要搭建防禦工事,口罩、酒精少不了;三是懂得趨吉避凶,儘量減少與人群聚,與病毒近距離接觸的機會。
    用《小不隆咚:我們是微生物!細菌、病毒與真菌小小世界裡的大知識》跟孩子們聊聊,也聽聽孩子們的想法。在這個疫情看似短時間內仍不會消失的時代。仍是那句老話,知己知彼,就算無法百戰百勝,至少能讓內心的恐懼不至於無限擴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工作即生活,生活即離不開文字。 得過幾個文學獎,刊登過幾篇文章,出版過幾本書, 現任文字編輯、寫故事、說故事、外接演講培訓工作坊⋯⋯ 打造一間故事屋,以及擔任地方故事協會理事長。 超斜槓的!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