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寶訓》卷二 107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4.12.17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道學行義,純誠厚德,有古人之風。安重寡言,尤為士大夫尊敬。
嘗曰:「眾人之所忽,聖人之所謹。
況為叢林主,助宣佛化,非行解相應,詎可為之。」
要在時時檢責,勿使聲名利養,有萌於心。
儻法令有所未孚,衲子有所未服,當退思修德,以待方來。
未見有身正,而叢林不治者。
所謂觀德人之容,使人之意消。誠實在茲。
《記聞》

【演蓮法師譯文】
靈源惟清禪師的道德學問以及他的品行威儀,無不達到純真至誠、德厚流光的境界,大有古人的風範。加上他平時所表現的那種安祥穩重、沉默寡言的態度,更是受到社會各界人士所尊敬。
他曾經說:「通常眾人所疏忽的地方,也正是聖人小心謹慎之處。更何況身為叢林中的住持,原是為了助宣佛化,如果本身不能做到行解相應,豈敢輕易擔當這樣的重任?」
所以,要時時自我檢責反省,切不可有絲毫貪圖名聞利養的念頭萌動於心。
假如所行的法令不能取信於人,僧眾有所不服,這時自當退思修省,深養道德,以待將來自有從化的機緣。
沒有聽說自身品行端正而叢林治不好的。正如古人所說的,只要看到有道德的人的莊嚴儀表,便可以使人心中的俗念盡消,這完全是因為受其德行感化罷了。
良因贊曰:
社會是個大染缸,因此我們內心中充滿了五顏六色。
為了回復清淨心,所以進入佛門。
倘若學佛後仍固習不改,則如《六祖壇經》所說:
「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如何可救?
唯有「時時檢責,勿使聲名利養,有萌於心」,
「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
天助自助者!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4.12.16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東山師兄天資特異,語默中度。尋常出示語句,其理自勝。 諸方欲效之,不詭俗則淫陋,終莫能及。求於古人中,亦不可得。 然猶謙光導物,不啻饑渴。 嘗曰:我無法,寧克勤諸子,真法門中罪人矣。」 《與虞察院書》 【演蓮法師譯文】 靈源惟清禪師說: 良因贊曰:
2014.12.15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先哲言學道,悟之為難。 既悟,守之為難。 既守,行之為難。 今當行時,其難又過於悟守。 蓋悟守者,精進堅卓,勉在己躬而已。 惟行者,必等心死誓,以損己益他為任。 若心不等,誓不堅,則損益倒置,便墮為流俗阿師,是宜祗畏。」 《與虞察院書》
2014.12.11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鐘山元和尚平生不交公卿,不苟名利,以卑自牧①,以道自樂。 士大夫初勉其應世,元曰:苟有良田,何憂晚成,,第恐乏才具耳。 荊公聞之曰:色斯舉矣,翔而後集②。在元公得之矣。 《贅疣集》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莊子‧逍遙遊》記載:
2014.12.10 良因法師 隨筆 文正公謂琅琊和尚曰: 去年到此,思得林下人可語者。 嘗問一吏,諸山有好僧否?吏稱北寺瑞光,希茂①二僧為佳。 予曰:此外諸禪律中別無耶? 吏對予曰:儒尊士行,僧論德業。 如希茂二人者,三十年蹈不越閫,衣惟布素,聲名利養,了無所滯。 故邦人高其操履而師敬之。
2014.12.9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近世作長老,涉二種緣。多見智識不明,為二風所觸,喪於法體。 一應逆緣,多觸衰風。二應順緣,多觸利風。 既為二風所觸,則喜怒之氣交於心,鬱勃之色浮於面。 是致取辱法門,譏誚賢達。 惟智者善能轉為攝化之方,美導後來。 如琅琊和尚①,往蘇州看范希文②。
2014.12.8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善住持者,以眾人心為心,未嘗私其心。以眾人耳目為耳目,未嘗私其耳目。 遂能通眾人之志,盡眾人之情。 夫用眾人之心為心,則我之好惡,乃眾人好惡,故好者不邪,惡者不謬。 又安用私托腹心,而甘服其諂媚哉。 私托耳目,而固招其蔽惑耶。 【演蓮法師譯文】
2014.12.16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東山師兄天資特異,語默中度。尋常出示語句,其理自勝。 諸方欲效之,不詭俗則淫陋,終莫能及。求於古人中,亦不可得。 然猶謙光導物,不啻饑渴。 嘗曰:我無法,寧克勤諸子,真法門中罪人矣。」 《與虞察院書》 【演蓮法師譯文】 靈源惟清禪師說: 良因贊曰:
2014.12.15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先哲言學道,悟之為難。 既悟,守之為難。 既守,行之為難。 今當行時,其難又過於悟守。 蓋悟守者,精進堅卓,勉在己躬而已。 惟行者,必等心死誓,以損己益他為任。 若心不等,誓不堅,則損益倒置,便墮為流俗阿師,是宜祗畏。」 《與虞察院書》
2014.12.11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鐘山元和尚平生不交公卿,不苟名利,以卑自牧①,以道自樂。 士大夫初勉其應世,元曰:苟有良田,何憂晚成,,第恐乏才具耳。 荊公聞之曰:色斯舉矣,翔而後集②。在元公得之矣。 《贅疣集》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莊子‧逍遙遊》記載:
2014.12.10 良因法師 隨筆 文正公謂琅琊和尚曰: 去年到此,思得林下人可語者。 嘗問一吏,諸山有好僧否?吏稱北寺瑞光,希茂①二僧為佳。 予曰:此外諸禪律中別無耶? 吏對予曰:儒尊士行,僧論德業。 如希茂二人者,三十年蹈不越閫,衣惟布素,聲名利養,了無所滯。 故邦人高其操履而師敬之。
2014.12.9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近世作長老,涉二種緣。多見智識不明,為二風所觸,喪於法體。 一應逆緣,多觸衰風。二應順緣,多觸利風。 既為二風所觸,則喜怒之氣交於心,鬱勃之色浮於面。 是致取辱法門,譏誚賢達。 惟智者善能轉為攝化之方,美導後來。 如琅琊和尚①,往蘇州看范希文②。
2014.12.8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善住持者,以眾人心為心,未嘗私其心。以眾人耳目為耳目,未嘗私其耳目。 遂能通眾人之志,盡眾人之情。 夫用眾人之心為心,則我之好惡,乃眾人好惡,故好者不邪,惡者不謬。 又安用私托腹心,而甘服其諂媚哉。 私托耳目,而固招其蔽惑耶。 【演蓮法師譯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念佛就是以佛號作為所緣境,修密的話可能以咒語或本尊的形相作為所緣境。所有的禪法都是一樣的,不管內外道、大小顯密,都要有個所緣境。這是第一個善緣心。 第二個「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說,有了這個善的所緣境之後,你的心要在這個所緣境上專一而且相續地安住,讓心保持在這個境界上。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
Thumbnail
夏蓮居老居士,慈智雙運、集錄經文成就《淨修捷要》三十二拜禮拜文。為一大藏教之指歸,為禪、律、密、淨精華之薈萃,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心法,為末法修行之捷要。故恭敬讀誦禮拜觀想發願迴向,則於成就無上菩提大道有提綱擎領之用。可謂捷徑中之捷徑;用力少而收效宏;不知不覺即暗合道妙;於末法眾生最為契合。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這句古話出自《五燈會元》,意在說明真正的修行並非依賴外在的戒律和形式,而是內心的寧靜和平衡。佛教經典中常提到,心靜自然天地寬,一個人內心真正的平靜和清明,便無需刻意持戒,因為他們的行為自然合乎道德和正直。 從這一角度看,人其實並不需要刻意到道場去修持。道場的作用更
Thumbnail
二、禪觀與念佛(觀/念二宗)之滅罪      如上所述,善導師的淨土思想,本疏與具疏、解義與行儀之中,關於「念佛與懺悔」的關係,可先分別探討,而後歸納一個總結。 (一)《四帖疏》     善導《四帖疏》中提及「懺悔」,多視為「修觀」的前方便[1];如定善義的「日想觀」,行者若「自見業障輕重之相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有同修的修行也來做義工,也去做善事,怎麼不見修行的瑞相?怎麼都好像沒有消業障?也沒有越來越清淨,也沒有歡喜心?而且顛顛倒倒?他有很多心裡不乾、不淨、不如法的地方。「若視師德得成就,若視師過毀成就。」有人來學佛修行專門挑上師的毛病,金剛乘根基不夠才會這樣!如果有照次第由顯入密,打好根基就不會。
Thumbnail
○印光大師法語 : ---【修禪者】、宗教【修行者】須要改過行善方為真修道者。 人人都需要正義和正直,國家社會要安定更是需要正直。 正直的標準是什麼呢? 是在個人,還是在社會風俗中? 人人都自認為正直之時,其實卻不是;而社會認為不正直之事,其實卻是真正的正直。 古聖先賢為你說明何謂【正直】的標準!!
善導師-念佛與懺悔(象山慶24.3.23) 禪觀與念佛(觀/念二宗) 之滅罪      如上所述,善導師的淨土思想,本疏與具疏、解義與行儀之中,關於「念佛與懺悔」的關係,可先分別探討,而後歸納一個總結。 (一)《四帖疏》 善導《四帖疏》中提及「懺悔」,多視為「修觀」的前方便[1];如定善義的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念佛就是以佛號作為所緣境,修密的話可能以咒語或本尊的形相作為所緣境。所有的禪法都是一樣的,不管內外道、大小顯密,都要有個所緣境。這是第一個善緣心。 第二個「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說,有了這個善的所緣境之後,你的心要在這個所緣境上專一而且相續地安住,讓心保持在這個境界上。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
Thumbnail
夏蓮居老居士,慈智雙運、集錄經文成就《淨修捷要》三十二拜禮拜文。為一大藏教之指歸,為禪、律、密、淨精華之薈萃,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心法,為末法修行之捷要。故恭敬讀誦禮拜觀想發願迴向,則於成就無上菩提大道有提綱擎領之用。可謂捷徑中之捷徑;用力少而收效宏;不知不覺即暗合道妙;於末法眾生最為契合。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這句古話出自《五燈會元》,意在說明真正的修行並非依賴外在的戒律和形式,而是內心的寧靜和平衡。佛教經典中常提到,心靜自然天地寬,一個人內心真正的平靜和清明,便無需刻意持戒,因為他們的行為自然合乎道德和正直。 從這一角度看,人其實並不需要刻意到道場去修持。道場的作用更
Thumbnail
二、禪觀與念佛(觀/念二宗)之滅罪      如上所述,善導師的淨土思想,本疏與具疏、解義與行儀之中,關於「念佛與懺悔」的關係,可先分別探討,而後歸納一個總結。 (一)《四帖疏》     善導《四帖疏》中提及「懺悔」,多視為「修觀」的前方便[1];如定善義的「日想觀」,行者若「自見業障輕重之相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有同修的修行也來做義工,也去做善事,怎麼不見修行的瑞相?怎麼都好像沒有消業障?也沒有越來越清淨,也沒有歡喜心?而且顛顛倒倒?他有很多心裡不乾、不淨、不如法的地方。「若視師德得成就,若視師過毀成就。」有人來學佛修行專門挑上師的毛病,金剛乘根基不夠才會這樣!如果有照次第由顯入密,打好根基就不會。
Thumbnail
○印光大師法語 : ---【修禪者】、宗教【修行者】須要改過行善方為真修道者。 人人都需要正義和正直,國家社會要安定更是需要正直。 正直的標準是什麼呢? 是在個人,還是在社會風俗中? 人人都自認為正直之時,其實卻不是;而社會認為不正直之事,其實卻是真正的正直。 古聖先賢為你說明何謂【正直】的標準!!
善導師-念佛與懺悔(象山慶24.3.23) 禪觀與念佛(觀/念二宗) 之滅罪      如上所述,善導師的淨土思想,本疏與具疏、解義與行儀之中,關於「念佛與懺悔」的關係,可先分別探討,而後歸納一個總結。 (一)《四帖疏》 善導《四帖疏》中提及「懺悔」,多視為「修觀」的前方便[1];如定善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