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情境中,言談、媒體、教科書對話裡,一再告訴我們核心家庭才是家庭,也就是「理想的家」是一夫一妻、幾個小孩、上有老家有小。
從許許多多掙扎於原生家庭的故事裡,情緒勒索、經濟要脅、價值觀摩擦,我們終其一生需要學習如何與父母和解,而在原生家庭中,我們常常感到「無家可歸」;我們卻也可能在學校社團、共居公寓、獨居小套房中,感到賓至如歸,擁有一種回到家、「在家」的感受。這是為什麼呢?
閱讀《21世紀的家:臺灣的家何去何從》,提供了我一些解答的可能,透過探究文化傳統、當下人們的實作,或許我們能夠想像更多「家」的可能性。
我們所認識的「家」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 根據落合惠美子(2010)的整理,現代家庭是以孩子為中心、家庭成員間有強烈情感紐帶的核心家庭,透過排除非親屬並強化家庭作為群體的性格,家庭從公領域中分離,並於家庭領域內部實施性別分工,呈現社交衰退、成就個人隱私的狀態。
現代家庭是西方資本主義發達下,18世紀後半葉形成的特定型態,透過歷史資料,可以發現至少,前資本主義社會的「家」並非如此,在不同的社會經濟脈絡下,不同形式的「家」們呈現了不同型態,並隨著外在環境而變化。
新自由主義時代下,家的可能
新自由主義的時代裡,家—家屋—土地的關係全然斷裂,削弱既有社會組織的同時,迎來了家的革命性發展——個人化、心理化、多樣化。
於多樣化的家型態而言,「家」不再僅依據血緣親屬與相對權利義務、不再只是作為生產與再生產的基本經濟單位。
「家」可以是立基於成員間互動、共同生活節奏,所產生的情感、對於家的共同想像,並讓個體從中獲得自我認同與存有的所在。
當我們談到「家」?
家屬於「親屬」,卻也同時具有「社會」性格,需要的不只是根基於現實中的「物質基礎」--有錢有空間,也需要認同上的「心理想像」。
關於「家」,固然需要扎根於既有的文化傳統,卻也依靠一個個個人與其夥伴(無論是人或物)、關係與其空間的合作,在變動的社會經濟條件下,重新造家!
延伸閱讀推薦:
婦女新知基金會、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2011)《我的違章家庭:28個多元成家故事》
上野千鶴子(2004)《近代家庭的形成和終結》
落合惠美子(2010)《21世紀的日本家庭,何去何從》
Kline berg,Eric (2013)《獨居時代:一個人住,因為我可以》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可以幫我拍拍手,鼓勵我持續寫作優質內容!
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也追蹤我的IG或個人帳號:
想看更多主題或討論交流,歡迎在下方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