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壓迫的代理人?|讀《正義與差異政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很多時候,受壓迫者可能有感於受壓迫的事實,卻難以找到該向「誰」表達抗議,畢竟,每一個人都只是各在其位、各為其事,誰那麼「壞」來壓迫你呢?

壓迫不只是個人好壞問題

壓迫不是強權由上而下的施加,也很難找到受壓迫群體-施壓迫群體之間的明確對應。當代社會中,壓迫往往是在每一個人平凡、正常的日常生活實踐中再製、延續。

壓迫具有系統性的特質,是由群體間的複雜關係所構成,它在教育、法律、勞動等制度的實踐中再生產──這些實踐是當今社會中被視為良善的實踐,並不是個別決策者的惡意產物


對於壓迫,我們所能捕捉的具體現象是:群體所遭受的不正義處境。

壓迫不只是抽象概念,Iris Young透過經驗材料,提出了分析壓迫的具體標準,描繪壓迫的五張面孔:剝削、邊緣化、無能、文化帝國主義、暴力,並提供制度性改善不同形式之壓迫的改革方向。

剝削

剝削發生在特定群體的勞動成果穩定轉移到另一個群體的過程中,不只是物質的勞動成果,也包含滋養、照護的能量,例如:例:家庭主婦的照護勞動往往不被視為有價值的。

此勞動成果轉移的過程中,轉移的不僅是經濟利益,更是對於權力、地位的強化,剝削不只是奪走人們的勞動成果,也是鞏固不同群體間不平等的社會關係。

邊緣化

特定人群被社會排除在外,無法參與社會,包含消極的,於制度上,不給予參與的機會,例如:被褫奪公權者;也包含制度、文化上沒有做到積極的支持人們參與社會,例如:缺乏無障礙設計的投票所。

無力

沒有權力,只能聽從別人命令,無能為力,只能聽命、任命,例如:老一輩常說,做媳婦的就是要認命,為家人貢獻所有。

文化帝國主義

飽受文化霸權支配,特定強勢群體的經驗被視為普世的經驗,弱勢群體被視為他者(the Other),他們被禁聲,他們的經驗被建構為異常、偏差、次等的,例:月經被視為骯髒不潔,沒有月經的人被塑造為常態,女性則該隱藏自己的月經。

暴力

系統化的暴力,不只是針對個人的個別事件,而是針對特定群體,他們遭受暴力只因為他們屬於該群體的一員,這樣的暴力被合理化、正當化。

例:女人普遍習得對強暴的恐懼,即使受害也備受檢驗是否夠資格宣稱受到傷害。

Young以美國社會為分析對象,從經驗證據中提取出普遍性的理論,這些面向有讓你想起什麼樣的生命經驗嗎?你認為台灣可能有哪些特殊、變形的壓迫形式呢?歡迎下方留言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高高|議題觀點與學術的沙龍
12會員
4內容數
2022/06/01
原生家庭裡,我們可能感到「無家可歸」,卻也可能在其他地方,擁有「在家」的感受。 解析現代家庭、想像「家」的可能,活出我們的「家」!
Thumbnail
2022/06/01
原生家庭裡,我們可能感到「無家可歸」,卻也可能在其他地方,擁有「在家」的感受。 解析現代家庭、想像「家」的可能,活出我們的「家」!
Thumbnail
2022/05/30
研究早已證明,社會運動絕非烏合之眾。 「時代革命」呈現了社會運動的意涵。見證香港人民如何成為「香港人」--作為持續闡述與戰鬥的集體身分。而什麼是「台灣人」呢?這是留給我們回應的問題。 創造時代、定位時代的是浪潮下的反抗者們。
Thumbnail
2022/05/30
研究早已證明,社會運動絕非烏合之眾。 「時代革命」呈現了社會運動的意涵。見證香港人民如何成為「香港人」--作為持續闡述與戰鬥的集體身分。而什麼是「台灣人」呢?這是留給我們回應的問題。 創造時代、定位時代的是浪潮下的反抗者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對於家暴的定義與了解有多少,我曾經以為家暴是電視劇中時常看到的酗酒打人,後來才得知有眾多暴力虐待行為(不限發生在家庭環境之中)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普遍,這包含,經濟制裁、言語暴力中的辱罵詆毀、指責、怪罪(推卸責任)、情緒勒索、道德綁架、冷暴力的漠視、忽略、操控、騷擾、威脅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對於家暴的定義與了解有多少,我曾經以為家暴是電視劇中時常看到的酗酒打人,後來才得知有眾多暴力虐待行為(不限發生在家庭環境之中)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普遍,這包含,經濟制裁、言語暴力中的辱罵詆毀、指責、怪罪(推卸責任)、情緒勒索、道德綁架、冷暴力的漠視、忽略、操控、騷擾、威脅
Thumbnail
「人際剝削」存在於我們生活的各種人際關係之中, 親情、感情、職場,無處不在。
Thumbnail
「人際剝削」存在於我們生活的各種人際關係之中, 親情、感情、職場,無處不在。
Thumbnail
致謝 微批Paratext 刊登本文:https://paratext.hk/?p=4144 「我不強暴女人,不代表我不參與在這個鼓勵男性特權和性別暴力的父權社會。」
Thumbnail
致謝 微批Paratext 刊登本文:https://paratext.hk/?p=4144 「我不強暴女人,不代表我不參與在這個鼓勵男性特權和性別暴力的父權社會。」
Thumbnail
辨識壓迫是發聲的起點! 很多時候,受壓迫者可能有感於受壓迫的事實,卻難以找到該向「誰」表達抗議,畢竟,每一個人都只是各在其位、各為其事,誰那麼「壞」來壓迫你呢?
Thumbnail
辨識壓迫是發聲的起點! 很多時候,受壓迫者可能有感於受壓迫的事實,卻難以找到該向「誰」表達抗議,畢竟,每一個人都只是各在其位、各為其事,誰那麼「壞」來壓迫你呢?
Thumbnail
社群為了網路交友/網路訊息性騷擾的問題大戰,本篇簡略記錄在這種多元情慾與情感模式的社群中,討論性騷擾的艱難、觀察及相關思考,不認為是論述完整的文章,僅以記錄之。 
Thumbnail
社群為了網路交友/網路訊息性騷擾的問題大戰,本篇簡略記錄在這種多元情慾與情感模式的社群中,討論性騷擾的艱難、觀察及相關思考,不認為是論述完整的文章,僅以記錄之。 
Thumbnail
謝謝朋友耐心且深入的跟我走了這題申論題。在徵得同意下,我稍微整理了我們的對話並放在此,畢竟我平庸的腦袋需要很多外掛文字來幫助記憶。我好喜歡朋友最後的結語:「不需要丟掉「對抗惡」的初衷」。
Thumbnail
謝謝朋友耐心且深入的跟我走了這題申論題。在徵得同意下,我稍微整理了我們的對話並放在此,畢竟我平庸的腦袋需要很多外掛文字來幫助記憶。我好喜歡朋友最後的結語:「不需要丟掉「對抗惡」的初衷」。
Thumbnail
  《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Iris Marion Young 1990   Young在質疑一種分配典範,但Yang認為分配典範傾向於忽視、並在此同時還經常預設了決定物質分配的制度性脈絡;其次,當延伸到非物質的財貨及資源時,分配邏輯不甚適
Thumbnail
  《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Iris Marion Young 1990   Young在質疑一種分配典範,但Yang認為分配典範傾向於忽視、並在此同時還經常預設了決定物質分配的制度性脈絡;其次,當延伸到非物質的財貨及資源時,分配邏輯不甚適
Thumbnail
身為人的一個悲哀是,法律規定十八歲後就得為自己行為負責,然而我們大部分所謂的成年人都無法真的為自己行為負責,因為我們都還在把性慾中沉重能量的吸附與綑綁當成愛,你會很納悶於,一個女性控訴另一個男性傷害強迫她卻又無法斷絕關係,你也會看到一個懷抱社會理想的才子卻性關係混亂。 在大家忙著去定義誰是加害者與誰
Thumbnail
身為人的一個悲哀是,法律規定十八歲後就得為自己行為負責,然而我們大部分所謂的成年人都無法真的為自己行為負責,因為我們都還在把性慾中沉重能量的吸附與綑綁當成愛,你會很納悶於,一個女性控訴另一個男性傷害強迫她卻又無法斷絕關係,你也會看到一個懷抱社會理想的才子卻性關係混亂。 在大家忙著去定義誰是加害者與誰
Thumbnail
Hurt people hurt people. 家庭暴力是存在於家庭這個極小的社會單位裡的暴力。它往往被理解為夫婦親密關係間的暴力,實際上,多數情形下也是這樣,但是看完這本書,我的感覺是家庭暴力涵蓋了所有身、心尚在家庭裡的人,施暴者不一定一直是/從來都是施暴者;遭受家庭暴力的倖存者(書裡多選用「s
Thumbnail
Hurt people hurt people. 家庭暴力是存在於家庭這個極小的社會單位裡的暴力。它往往被理解為夫婦親密關係間的暴力,實際上,多數情形下也是這樣,但是看完這本書,我的感覺是家庭暴力涵蓋了所有身、心尚在家庭裡的人,施暴者不一定一直是/從來都是施暴者;遭受家庭暴力的倖存者(書裡多選用「s
Thumbnail
這不只是個人感受,而是事實。如果我不做,事情就不會完成;如果事情完成不了,就會有人死。所以,我永遠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多。—死刑犯的辯護律師 「我做得還不夠,應該要做更多。」 這種想法深深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且通常在小時候就開始萌芽。還記得小時候,人們
Thumbnail
這不只是個人感受,而是事實。如果我不做,事情就不會完成;如果事情完成不了,就會有人死。所以,我永遠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多。—死刑犯的辯護律師 「我做得還不夠,應該要做更多。」 這種想法深深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且通常在小時候就開始萌芽。還記得小時候,人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