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起聊故事】11.日常裡的故事,談議題不用那麼緊繃-《成為一個家》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無論是《國王與國王》這般顛覆傳統的童話改寫,又或是《一家三口》這樣以真實事件為取材的故事,都是單刀直入、議題性一目瞭然的敘事方式。除了這般單刀直入,不妨也有這般的存在-《成為一個家》,說一個很日常、很生活化的故事,當你聽完了、讀完了,沒有很濃厚的說教意味或批判,只是某天驀然想起,你才會意識到,原來作者想說的,他早早就都說了。原來是,細水長流,有些話要慢慢說,要淡淡地說。⋯⋯

記得第一次在書店遇見《成為一個家》這本繪本時,以為是在講一個房子,一個建築物怎麼成為一個「家」的故事。那次翻閱後,只覺得心頭很溫暖,對於結局很開心,是一個「家」重新變成「家」的故事。後來,猛一日,驀然回想起故事情節,回想起後來入住的新家人⋯⋯恍然大悟⋯⋯作者將他想要說的話都藏在故事裡頭了。

原來是,細水長流,有些話要慢慢說,要淡淡地說。

沒有說教,沒有強力的抨擊,而是一個娓娓道來如何成為「家」的過程,很生活化,是日常裡的光景,而想說的,都在這幅日常的光景裏頭了。

沒有說教,沒有強力的抨擊,而是一個娓娓道來如何成為「家」的過程,很生活化,是日常裡的光景,而想說的,都在這幅日常的光景裏頭了。

沒有說教,沒有強力的抨擊,而是一個娓娓道來如何成為「家」的過程,很生活化,是日常裡的光景,而想說的,都在這幅日常的光景裏頭了。


近幾年來,台灣談「多元家庭」的繪本,如筆者前陣子介紹的《國王與國王》,亦有《一家三口》。

  • 《國王與國王》用的是一個趣味詼諧的童話般故事,打破讀者對於傳統童話必須是王子與公主的框架想像,企圖開啟一個嶄新的想像世界。

作者的策略在於在舊有的傳統童話內容上,透過改寫,賦予新意

一如在傳統的家庭觀念上,寄予讀者們一有如主角們擁有改寫的能力,賦予「家庭」嶄新的意義。

  • 《一家三口》的內容則是取採自現實生活裡的真實故事。

以下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店的文案介紹:

紐約中央公園的動物園裡,住著許多動物家庭。

其中,企鵝園裡的羅伊跟史力歐與其他的企鵝伴侶有一點不同,

但是,牠們也如其他企鵝一般,

渴望互相為伴、渴望擁有自己的家庭、渴望孵養自己的寶寶。

最後,在保育員古先生的協助下,牠們有機會迎接「自己」的企鵝寶寶⋯⋯

動物界裡的同性行為並不稀有,然而作者將其編寫成繪本故事,看中的無非是兒童所親愛的動物角色,在切入跟兒童談多元家庭時,不致那麼嚴肅與僵化。

同性的伴侶也有養育子女的渴望,與他人無異,而在保育員的幫助下,也可證明即使非親生父母也有好好養育子女的能力。

而在真實故事的推波助瀾下,更增添作者立場的可信度。

彷彿是在說著: 這就是真實生活裡發生的事情,你們更必須相信了!又或是說,即使你們不相信也沒用,這就是真實生活裡發生的事情!同性伴侶也能共組家庭!且養育下一代的能力還不差呢!


無論是《國王與國王》這般顛覆傳統的童話改寫,又或是《一家三口》這樣以真實事件為取材的故事,都是單刀直入議題性一目瞭然的敘事方式

除了這般單刀直入,不妨也有這般的存在-《成為一個家》,說一個很日常、很生活化的故事,當你聽完了、讀完了,沒有很濃厚的說教意味或批判,只是某天驀然想起,你才會意識到,原來作者想說的,他早早就都說了。


《成為一個家》的故事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個部份是描述它如何成為一個家,而這個家有著迴盪在走廊上的笑聲。而當它的家人搬離開時,它的屋頂因悲傷而坍塌,花園也荒蕪,雜草叢生,淚水隨著窗戶流下,玻璃髒汙不堪,這是第二部分。

第一個部份是描述它如何成為一個家,而這個家有著迴盪在走廊上的笑聲。

第一個部份是描述它如何成為一個家,而這個家有著迴盪在走廊上的笑聲。

當它的家人搬離開時,房子的屋況開始產生變化,每況愈下,這是第二部分。

當它的家人搬離開時,房子的屋況開始產生變化,每況愈下,這是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為車道上傳來兩名男子的身影,這兩名男子即使因牆壁年久失修仍願意替它刷上新油漆,即使得刷上三次;無論它顯得多麼殘破不堪,兩位男子仍認為這就是他們找尋以久、心目中完美的房子。

不久後,這兩位男子帶回一個寶寶,從此地板上多了小腳踩來踩去的啪噠聲。

兩位男子,或可視為「手足兄弟」,亦可視為「同性伴侶」。

兩位男子,或可視為「手足兄弟」,亦可視為「同性伴侶」。

整本故事採用這間房子的自述,最終它說道:「我再度成為一個家了。」

所以,什麼是讓家之所以為家呢?從擁有到失去,再從失去到重新擁有的悲喜過程,讀者們從中產生一些感受與共鳴,也觸發更多的思考。


我們可以留意到,跟很多書寫家庭的故事不同,無論是第一部分的家,或是兩個男人的家,作者在文字上都沒有書寫到「父親」、「母親」或「哥哥」、「妹妹」這樣的詞彙,而是房子用「家人」來形容住在它身體裡的每一個人、這一群人。

對房子來說,那些身分表徵是沒有作用與意義的。對它有意義的是什麼?是家人,是住在這個家裡面的每一個人。

對「成為一個家」來說,是不是「父親」,是不是「哥哥」,都不是最核心的要件。

作者刻意在文字上模糊身分,沒有交代清楚這群家人的來歷與背景,反而讓這本書所要談的廣度能夠觸及更多樣貌的家庭,一如第一部份的家庭,看似有父親有母親,視為「重組家庭」也不失可能。一如第三部份的家庭中兩位男子,或可視為「手足兄弟」,亦可視為「同性伴侶」。

而一個家的形塑不受限於名稱(男女、長幼、位階等等)上的規範,而將更多創造的權力與能力回歸到「人」的身上,是《成為一個家》最動人的陳述。

兩位男子把家打理得那麼好,陪伴孩子共讀說故事,給予精神上的餵食。 所謂的「家」的臻至表現不就是如此了嗎?

兩位男子把家打理得那麼好,陪伴孩子共讀說故事,給予精神上的餵食。 所謂的「家」的臻至表現不就是如此了嗎?

看著兩位男子把家打理得那麼好,頗有藝文氣息,一位為家人烹煮料理,一位陪伴孩子共讀說故事,都是一種飽足,前者是胃口的滿足,後者是精神上的餵食。

所謂的「家」的臻至表現不就是如此了嗎?

    喜歡寫故事、說故事、讀故事。不僅是重度嗜讀者、故事研究者,也愛跟孩子說故事、聊人生。認為故事可以有n種展演手法。若看到貓管家人來瘋,融入故事到變身古人、香蕉人,又唱又跳,到「多爾滾」都不用太意外。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些候選人們的政見是真心為人民所想?還是為牟取私利?是在解決人民的問題?還是在為自己的私心解套?是在解決眾人真實生活的問題?還是在畫一個美好且不切實際的願景大餅?先不論結局,光是每個動物候選人的政見就有一種現實的既視感,足以跟孩子展開思考與討論。⋯⋯ 上個禮拜週末,貓管家用《我選我自己》裏頭這場動
    每到聖誕節,總是會有這樣層出不窮的文章,如,「我的小孩問聖誕老公公真的存在嗎?」「我家小孩發現禮物是我買的了!怎麼辦?」「他們班的同學跟他說這世界上沒有聖誕老公公,那都是爸爸媽媽扮演的。天啊,我該怎麼回覆?」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你的孩子開始疑問,這樣一個奇幻的人物是否真實存在。而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
    無論是創作者或是說故事的人,都不要畏懼於說些非典型的故事。一樣米養千種人。因為你永遠不會知道,你可能在無意間救贖了一個像我一樣的孩子。或像米果一樣猶豫於是否開展開異地戀,徘徊在人生交叉口的大人。或正為自己性傾向困惑的人。⋯⋯ 如果你看過《天才保姆》(英語:The Nanny)的影集,那你一定對飾演
    每當提到「聖誕節」,聯想到的詞彙不外乎是「聖誕老公公」、「禮物」、「麋鹿」,或是「奇蹟」。平安夜或聖誕節那天,總好像會有種隱形而神秘的魔法,讓人之人之間的情感更加連結,而在各種電影、戲劇、小說、童書等種種故事情節的推波助瀾之下,聖誕節彷彿是會有奇蹟出現的神奇日子⋯⋯。 你喜歡聖誕節嗎?「聖誕節」大
    來說說這篇文章的起源,其一為前陣子應邀擔任某綠繪本徵選比賽的評委之一,看了入圍決選的作品們,總覺得對於「綠繪本」有些感觸。其二為,在更往前推幾年前,是獲另一單位邀約,同樣是綠繪本主題,擔任創作工作坊的講師之一,在自己那段短短的授課時間內,看了現場學員們仍在草稿階段的作品,內心同樣對於「綠繪本」有些感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個愛箱,高低深淺不一,縱然每個人需要愛的程度不同,但每個人都需要愛。愛箱被填滿的孩子,整個人會很穩定,也會勇於去探索,向外跨出腳步。愛箱沒有被填滿,甚至是愛箱破掉的孩子,則會透過各種方式來填補,但這些方式不見得都是直接的,可能是迂迴的,更讓人難過的是,有些方式是傷人或傷己的。
    這些候選人們的政見是真心為人民所想?還是為牟取私利?是在解決人民的問題?還是在為自己的私心解套?是在解決眾人真實生活的問題?還是在畫一個美好且不切實際的願景大餅?先不論結局,光是每個動物候選人的政見就有一種現實的既視感,足以跟孩子展開思考與討論。⋯⋯ 上個禮拜週末,貓管家用《我選我自己》裏頭這場動
    每到聖誕節,總是會有這樣層出不窮的文章,如,「我的小孩問聖誕老公公真的存在嗎?」「我家小孩發現禮物是我買的了!怎麼辦?」「他們班的同學跟他說這世界上沒有聖誕老公公,那都是爸爸媽媽扮演的。天啊,我該怎麼回覆?」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你的孩子開始疑問,這樣一個奇幻的人物是否真實存在。而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
    無論是創作者或是說故事的人,都不要畏懼於說些非典型的故事。一樣米養千種人。因為你永遠不會知道,你可能在無意間救贖了一個像我一樣的孩子。或像米果一樣猶豫於是否開展開異地戀,徘徊在人生交叉口的大人。或正為自己性傾向困惑的人。⋯⋯ 如果你看過《天才保姆》(英語:The Nanny)的影集,那你一定對飾演
    每當提到「聖誕節」,聯想到的詞彙不外乎是「聖誕老公公」、「禮物」、「麋鹿」,或是「奇蹟」。平安夜或聖誕節那天,總好像會有種隱形而神秘的魔法,讓人之人之間的情感更加連結,而在各種電影、戲劇、小說、童書等種種故事情節的推波助瀾之下,聖誕節彷彿是會有奇蹟出現的神奇日子⋯⋯。 你喜歡聖誕節嗎?「聖誕節」大
    來說說這篇文章的起源,其一為前陣子應邀擔任某綠繪本徵選比賽的評委之一,看了入圍決選的作品們,總覺得對於「綠繪本」有些感觸。其二為,在更往前推幾年前,是獲另一單位邀約,同樣是綠繪本主題,擔任創作工作坊的講師之一,在自己那段短短的授課時間內,看了現場學員們仍在草稿階段的作品,內心同樣對於「綠繪本」有些感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個愛箱,高低深淺不一,縱然每個人需要愛的程度不同,但每個人都需要愛。愛箱被填滿的孩子,整個人會很穩定,也會勇於去探索,向外跨出腳步。愛箱沒有被填滿,甚至是愛箱破掉的孩子,則會透過各種方式來填補,但這些方式不見得都是直接的,可能是迂迴的,更讓人難過的是,有些方式是傷人或傷己的。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要記得,生命極短。短到,用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都不夠;更不要說用來猶豫、以及妥協。尤其是,妥協給那些你自己都清楚「這只是妥協」的東西。
    Thumbnail
    從執筆的那刻到去年為止,九年二十九本日記,大小、厚薄不一,記不清怎麼開始的,也不確定怎麼養成的;寫日記會發現對於記憶,人是最不牢靠的載體,連三天前的早餐都拋諸腦後,九年之間人事已非。
    Thumbnail
    某一天你興沖沖問我8/21有沒有空,如果是你約那當然有空,結果參加的活動要先臉書留言抽獎,不是臉友的我們其實有點微妙,但你還是要我趕快標記朋友,等抽中的話一起參加,結果我槓龜、你中獎,但你信守承諾的邀請我一起參加,才有了今天的城西約會。
    Thumbnail
    我們有很多一起吃午餐和晚餐的人,跟你一起吃早餐你的人,並不多
    Thumbnail
    我是不是輸了,還沒看清楚你的樣子,就急著想從這裡消失。
    Thumbnail
    面對面看著彼此假裝正常 是最可怕最噁心的事啊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要記得,生命極短。短到,用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都不夠;更不要說用來猶豫、以及妥協。尤其是,妥協給那些你自己都清楚「這只是妥協」的東西。
    Thumbnail
    從執筆的那刻到去年為止,九年二十九本日記,大小、厚薄不一,記不清怎麼開始的,也不確定怎麼養成的;寫日記會發現對於記憶,人是最不牢靠的載體,連三天前的早餐都拋諸腦後,九年之間人事已非。
    Thumbnail
    某一天你興沖沖問我8/21有沒有空,如果是你約那當然有空,結果參加的活動要先臉書留言抽獎,不是臉友的我們其實有點微妙,但你還是要我趕快標記朋友,等抽中的話一起參加,結果我槓龜、你中獎,但你信守承諾的邀請我一起參加,才有了今天的城西約會。
    Thumbnail
    我們有很多一起吃午餐和晚餐的人,跟你一起吃早餐你的人,並不多
    Thumbnail
    我是不是輸了,還沒看清楚你的樣子,就急著想從這裡消失。
    Thumbnail
    面對面看著彼此假裝正常 是最可怕最噁心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