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原檢測也會偽陰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異位性皮膚炎有可能靠飲食自癒或是改善嗎?
健康意識抬頭,食衣住行,「食」為首要元素,新時代的飲食不同於以往果腹為主,更要吃得健康。也越來越多人發現,隨著長大賀爾蒙改變,體質開始變得敏感,便紛紛自費到醫院檢測自己的過敏原。
如先前文章分享,在國中時(約十年前...)醫生已安排我進行過敏原檢測,抽了四大管的血液,項目為幾項印象已經極為模糊,但有幾大項目記得非常清楚,因為過敏反應高於平均值太多了。飲食上有:小麥、甲殼類為最主要過敏原,而花生等則較為次要;環境:塵蟎、臺灣的氣候(沒錯,醫生曾說離開臺灣也是其中一種可能可以根治的方法)。
求學過程若還要一直惦記自己飲食,是一件超級難達成的事情。首先,小麥製品無所不在,只要有麵粉就會有小麥,因此麵條、麵包、雞蛋糕、大部分的餅乾、大多數的甜點,甚至是巧克力幾乎都有小麥的身影。因此對於飲食上,除了甲殼類的海鮮,以及床組們我會多加留心外,都以滿足口腹之慾為優先,小麥過敏就...讓他爆炸吧~

然而,反覆無常的過敏症狀讓我至今深受其擾,我忍耐力算強,畢竟小時候吃了太多藥,長大後都會想一直憑著傲氣看看能不能自己減緩過敏的不適感。但想得太美好,平常得出門見人,最後還是向過敏低頭到診所看醫生,快速拿了西藥吃,壓住過敏的不適感。
2022四月份過敏的症狀極為嚴重,或許是因為台灣開始下雨偶而轉晴,深受其養每一寸肌膚都遭殃,整個人浮浮腫腫的,白天在家或出門都覺得不舒爽,晚上睡覺也睡得不好,因此我再次回診,並鉅細靡遺的描述過敏的不適感。
最後醫生語重心長和我說,最根本的方式,建議我試試看三個月忌口過敏原。然而體質會改變,那過敏原是否需要重測呢?我的提問。

過敏原需要定期檢測嗎?

醫生表示,其實是不需要的,可以先從自己知道的過敏原開始忌口,現在重新測試,效果不太大,如果妳三個月都沒有碰某樣食物,那檢測也無法篩檢出妳對該樣食物過敏。更重要的是檢測也有可能偽陰性,所以最好的測試,就是像小寶寶一樣,有意識地吃東西,並且觀察自己吃的食物與身體的變化,並且其實有些人會對防腐劑過敏,但沒檢測出來,而防腐劑運用不單單在食物上,市面上許多乳液也是含有防腐劑的,因此,我自己統整出的結論為,飲食與生活上越簡單越好,吃得乾淨、使用的產品成分單純則能夠較容易觀察出,自己適合什麼食物與產品。

結論,我開始執行無小麥與甲殼類等過敏原飲食,從五月至今接近一個月,一開始仍有服用醫生給的藥物約三天,過敏反應大概舒緩85%,而後靠飲食繼續維持至今。還在自我測試階段,之後持續更新。
若你現在猶豫是否要測試過敏原,確實可以嘗試,但並非選擇244項的檢測,就能夠驗出100%的過敏原喔。
























































































































































































































avatar-img
7會員
12內容數
異位性皮膚炎從小伴我長大,至今仍無法完全喜愛這個同伴,隨時想和它分開。 過敏並非即刻會取走性命,但從睜眼到閉眼沒有一刻,能夠不被它所影響。 分享這個與生俱來的過敏經歷,給同樣深受其擾的你。 從飲食、求醫、保養、偏方、氣候、運動,甚至是為了皮膚轉換不同的國家, 我吃過的鹽或許不多,但我為此流過的眼淚,希望你能夠少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s.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很多人會說:哎喲女生的手要顧好啊,妳要多擦護手霜!知道這是出自關心,但已經擦了上千條護手霜的我,真的很想翻白眼🙄️ 大概近一年左右,手章和腳掌都會起水泡、乾燥、搔癢、紅腫、脫皮,一直不停反覆,龜裂的傷口,對上疫情消毒酒精,真的超級痛! 《避免碰觸刺激因子》 一開始,我以對異位性皮膚炎的方式,來照顧
球后戴資穎因為住宿,直到今天仍被討論,甚至說她有大頭症? 昨天東京奧運開幕,但臺灣沸沸揚揚的除了超級變變變的演出,更多的是臺灣選手的座艙與住宿問題。 撇除在疫情時期,敏感的疫苗與政治問題,我們來談談,異位性皮膚炎面對住宿會有什麼問題。 很多人覺得,出門玩好開心,時間不
完全能夠理解,運動習慣有助於身體健康,且如果有服用藥物,大多會希望自己能夠靠運動代謝它。 不過運動固然好,但運動還是有很多要注意的事情喔!
如前面所說,目前我尚未根治,但改善是有的喔! 小時候(大約高中以前)真的非常嚴重,破皮流血非常常見,脖子、手腳關節、大腿和屁股連接處,臉頰嘴巴全部都會一起發作,尤其手腕每天早上起床,最害怕自己前一晚把自己抓破皮。隔天早上刷牙洗臉碰到水,完全是痛不欲生!
目前嘗試多種方式,從藥物到生活習慣控制皆有。而有些確實會有改善,以下有四大項: 《飲食療法》 到醫院抽血偵測過敏原,知道自己對什麼食物過敏。 《醫學療法》 •中醫 •偵測過敏原 •減免治療(塵蟎免疫療法) •擦藥膏服用類固醇 《傳統療法》 •噴藥酒 •信仰療法 •喝符水 •唸經 《轉換國家》 氣
目前我還沒有根治,會隨著季節轉換,或是環境以及壓力影響,而反覆發作。 不過小時候,醫生說長大後,荷爾蒙和體質改變,症狀也會有所變化。 確實,以前在關節處甚至是鼠蹊部都會嚴重搔癢,但現在確實較少。 目前的症狀,大多是在背部和內衣或是有摩擦的地方,會泛紅搔癢;手掌手指,腳掌腳趾也會和濕疹一樣,
很多人會說:哎喲女生的手要顧好啊,妳要多擦護手霜!知道這是出自關心,但已經擦了上千條護手霜的我,真的很想翻白眼🙄️ 大概近一年左右,手章和腳掌都會起水泡、乾燥、搔癢、紅腫、脫皮,一直不停反覆,龜裂的傷口,對上疫情消毒酒精,真的超級痛! 《避免碰觸刺激因子》 一開始,我以對異位性皮膚炎的方式,來照顧
球后戴資穎因為住宿,直到今天仍被討論,甚至說她有大頭症? 昨天東京奧運開幕,但臺灣沸沸揚揚的除了超級變變變的演出,更多的是臺灣選手的座艙與住宿問題。 撇除在疫情時期,敏感的疫苗與政治問題,我們來談談,異位性皮膚炎面對住宿會有什麼問題。 很多人覺得,出門玩好開心,時間不
完全能夠理解,運動習慣有助於身體健康,且如果有服用藥物,大多會希望自己能夠靠運動代謝它。 不過運動固然好,但運動還是有很多要注意的事情喔!
如前面所說,目前我尚未根治,但改善是有的喔! 小時候(大約高中以前)真的非常嚴重,破皮流血非常常見,脖子、手腳關節、大腿和屁股連接處,臉頰嘴巴全部都會一起發作,尤其手腕每天早上起床,最害怕自己前一晚把自己抓破皮。隔天早上刷牙洗臉碰到水,完全是痛不欲生!
目前嘗試多種方式,從藥物到生活習慣控制皆有。而有些確實會有改善,以下有四大項: 《飲食療法》 到醫院抽血偵測過敏原,知道自己對什麼食物過敏。 《醫學療法》 •中醫 •偵測過敏原 •減免治療(塵蟎免疫療法) •擦藥膏服用類固醇 《傳統療法》 •噴藥酒 •信仰療法 •喝符水 •唸經 《轉換國家》 氣
目前我還沒有根治,會隨著季節轉換,或是環境以及壓力影響,而反覆發作。 不過小時候,醫生說長大後,荷爾蒙和體質改變,症狀也會有所變化。 確實,以前在關節處甚至是鼠蹊部都會嚴重搔癢,但現在確實較少。 目前的症狀,大多是在背部和內衣或是有摩擦的地方,會泛紅搔癢;手掌手指,腳掌腳趾也會和濕疹一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食物過敏是免疫系統對食物成分的不正常反應,導致從輕微不適到嚴重過敏性休克等多種症狀。這篇文章探討了食物過敏的類型,包括隱性過敏和顯性過敏,並提供檢測與治療的建議。臺灣有相當高的食物過敏率,許多人不自覺地受到影響。瞭解過敏原及其病因至關重要,以預防和管理此健康問題。
Thumbnail
飲食選擇深刻影響我們的健康,從過敏反應、麩質與乳糖不耐受到極端飲食的影響,腸道菌群和免疫系統的平衡至關重要。我們將了解飲食如何影響長期健康,並探討如何透過多樣化飲食來維持身體和免疫系統的平衡,減少過敏風險,並實現營養的均衡攝取。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中,越來越多的孩子出現過敏問題,這不僅與季節變化有關,飲食習慣與生活環境也起著重要作用。本文透過小華的故事,探討了現代加工食品的潛在危害,並呼籲父母重新審視孩子的飲食結構,提倡回歸天然健康的飲食,以改善過敏狀況。健康從自律開始,選擇自然食材為孩子的未來奠定基礎。
Thumbnail
寶寶飲食過敏需要適時認知和應對。本文提供了食物過敏的相關症狀、影響和分類,並提供食物過敏檢核表以及針對常見的過敏源的食物。爸媽們餵食寶寶固體食物時,應特別注意食物過敏的症狀,並遵循低敏到高敏的原則來適時嘗試不同食物。
謝謝病人的水餃、紅豆湯 《JAMA Dermatology》期刊的新研究指出,濕疹難以痊癒可能和鈉的攝取量有關,每多吃1克鹽,就可能增加11%濕疹風險。 容易引起皮膚過敏的食物: 1. 培根、香腸、火腿等加工肉品 2. 蛋糕、餅乾、麵包、零食、炸物 3.番茄醬、甜辣醬、美乃滋等醬料
Thumbnail
小麥麩質過敏最主要原因 . 這是網友問的。 . 以下這些是網路寫的解釋, 醫學上解釋是遺傳性自體免疫類疾病, 是身體對小麥、大麥、黑麥、 高梁屬植物及玉米等植物中的醇溶蛋白敏感, 引起自體免疫反應攻擊關節、皮膚等部位。 身體會出現各處發癢、關節處疼痛、 腹脹、腹瀉等等症狀。
Thumbnail
隨著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過敏問題日益嚴重,影響著全球數百萬人的生活。根據最新研究報告,過敏反應已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健康挑戰,對人們的生活質量產生了重大影響。本文將深入探討過敏的種類、症狀、診斷方法和治療方案,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和管理過敏問題。
Thumbnail
異位性皮膚炎,俗稱濕疹,是一種因發炎反應所引發的皮膚病。近年來,研究發現攝入過量鹽分與異位性皮膚炎之間存在關聯。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最近提出,如果我們的飲食中含鈉過高,可能會提高我們患上異位性皮膚炎的風險。這項研究發表在《JAMA Dermatology》上。 鈉儲存在我們的皮膚中時,它可
Thumbnail
台灣過敏人口隨著時間不斷增加,你是否也受過敏困擾許久?本文提供急性過敏機轉、症狀表現、影響、處理方式、預防措施,幫助降低發作頻率、改善生活品質、預防併發症。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食物過敏是免疫系統對食物成分的不正常反應,導致從輕微不適到嚴重過敏性休克等多種症狀。這篇文章探討了食物過敏的類型,包括隱性過敏和顯性過敏,並提供檢測與治療的建議。臺灣有相當高的食物過敏率,許多人不自覺地受到影響。瞭解過敏原及其病因至關重要,以預防和管理此健康問題。
Thumbnail
飲食選擇深刻影響我們的健康,從過敏反應、麩質與乳糖不耐受到極端飲食的影響,腸道菌群和免疫系統的平衡至關重要。我們將了解飲食如何影響長期健康,並探討如何透過多樣化飲食來維持身體和免疫系統的平衡,減少過敏風險,並實現營養的均衡攝取。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中,越來越多的孩子出現過敏問題,這不僅與季節變化有關,飲食習慣與生活環境也起著重要作用。本文透過小華的故事,探討了現代加工食品的潛在危害,並呼籲父母重新審視孩子的飲食結構,提倡回歸天然健康的飲食,以改善過敏狀況。健康從自律開始,選擇自然食材為孩子的未來奠定基礎。
Thumbnail
寶寶飲食過敏需要適時認知和應對。本文提供了食物過敏的相關症狀、影響和分類,並提供食物過敏檢核表以及針對常見的過敏源的食物。爸媽們餵食寶寶固體食物時,應特別注意食物過敏的症狀,並遵循低敏到高敏的原則來適時嘗試不同食物。
謝謝病人的水餃、紅豆湯 《JAMA Dermatology》期刊的新研究指出,濕疹難以痊癒可能和鈉的攝取量有關,每多吃1克鹽,就可能增加11%濕疹風險。 容易引起皮膚過敏的食物: 1. 培根、香腸、火腿等加工肉品 2. 蛋糕、餅乾、麵包、零食、炸物 3.番茄醬、甜辣醬、美乃滋等醬料
Thumbnail
小麥麩質過敏最主要原因 . 這是網友問的。 . 以下這些是網路寫的解釋, 醫學上解釋是遺傳性自體免疫類疾病, 是身體對小麥、大麥、黑麥、 高梁屬植物及玉米等植物中的醇溶蛋白敏感, 引起自體免疫反應攻擊關節、皮膚等部位。 身體會出現各處發癢、關節處疼痛、 腹脹、腹瀉等等症狀。
Thumbnail
隨著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過敏問題日益嚴重,影響著全球數百萬人的生活。根據最新研究報告,過敏反應已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健康挑戰,對人們的生活質量產生了重大影響。本文將深入探討過敏的種類、症狀、診斷方法和治療方案,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和管理過敏問題。
Thumbnail
異位性皮膚炎,俗稱濕疹,是一種因發炎反應所引發的皮膚病。近年來,研究發現攝入過量鹽分與異位性皮膚炎之間存在關聯。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最近提出,如果我們的飲食中含鈉過高,可能會提高我們患上異位性皮膚炎的風險。這項研究發表在《JAMA Dermatology》上。 鈉儲存在我們的皮膚中時,它可
Thumbnail
台灣過敏人口隨著時間不斷增加,你是否也受過敏困擾許久?本文提供急性過敏機轉、症狀表現、影響、處理方式、預防措施,幫助降低發作頻率、改善生活品質、預防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