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琴回憶:連當業餘「玩家」都不輕鬆呀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音樂學院學生太驚人!自己作為「業餘玩家」鋼琴是沒被練成白色處剝落露出木頭原色這樣啦~倒是養貓之後琴鍵很容易出現貓毛(鋼琴就是她們的 #遊樂場
6歲時某天爸媽帶我去看某個親戚的鋼琴發表會,看完問我想不想學,我覺得在臺上玩一個那麼大的 #玩具,會發出好聽的聲音好像很厲害,就說好。
於是他們買了一台負擔得起的直立式鋼琴,我便矇矇懂懂上課了。
學過 #古典鋼琴的朋友,或許有類似的經驗:除非有事不回家,否則每天至少練一小時 —— 入坑後才發現練鋼琴的過程如此需要毅力且大部份時候其實不好玩(=w=)。
第一個老師第一次上課結束的作業是8本練習本(不過畢竟初學者的譜都超級簡單,老師可能是為了增加豐富度而使用這麼多本),上完第一堂課我才知道原來彈鋼琴應該用 #指尖,而非指腹,且古典鋼琴的琴鍵都有一定重量,跟電子琴非常不一樣。
不清楚什麼原因,上課幾次後換了另一位老師,她看到我的練習本數量有點驚訝,將數量減到5、6本。之後我便跟著這位老師上到國一不再上鋼琴課為止。
人生中第一次學到「#分手」這個詞彙,不是從愛情戲劇,而是鋼琴課。在視譜能力還沒那麼好、曲目本身音符很多、變化較複雜或節拍較奇特時,通常會先左手、右手分開來練習,當時的老師稱「分手」。待左右手對旋律都熟練之後,再開始兩手依照譜「合在一起」彈,簡稱「#合手」(但我不曉得其他老師是否也這樣稱呼)。
譜上會出現一些義大利文或符號,讓演奏者去「#做表情」。我的老師教授樂理和這些符號、表情時,比較是遇到什麼教什麼,不太如學校音樂課較系統性地講解。所以我以前的樂譜上,義大利文旁邊會看到注音符號&英文夾雜的自創音標。
由於那時候的自己其實不大明白為什麼作曲家在哪些段落要那樣設計樂曲的「表情」,所以自己當時看到漸強、漸弱、回到某小節再彈一次,etc. 時,就是照著做,沒有太去揣摩作曲者的目的或曲子本身的意境。大概一直到高中後不再被推著每日練琴時,自己反而因興趣去找當代作曲者的創作曲或改編自流行樂的鋼琴譜自己練之後,才比較能 #發自內心地與曲子「融合」。
習琴過程中,鋼琴老師問過我是否想再學第二個樂器,當時的我蠻想學豎琴或古箏(對,就是想直接 #用手撥弦 XD),但之後考量到家裡經濟負擔便作罷。倒是在學校被音樂老師抓去參加 #合唱團,雖然也頗需要時間(一週3練,因此容易早自習考不到試要另找時間考),但不用另外付錢、去比賽時還可以請公假,太棒了~(誤)
自己是很容易受音樂 #感染情緒 的人,反過來說,在某心情感覺當下背景播送的音樂,也會成為日後記憶的觸發。意即,未來聽到某旋律時,便會想起當初聽見該旋律時的情感或具體事件(當然強度可能隨著聽到音樂愈多次而慢慢遞減)。
我不太懂為什麼 #西洋古典音樂(及相關樂器)如此不退流行而雋永於過去幾百年的每個世代——或許可以憤世嫉俗地大喊這是種 #文化殖民——但很奇妙地,它常無須歌詞便能將 #心中的千迴百轉傳遞給聽者。雖然嚴格說起來,「音符」和各種樂理也算某種「語言」,但音樂已大幅地降低了 #人與人間交流情感的門檻
自己覺得更有趣的是,當言語/語言有其極限而難以表述我們心中、腦中的種種,能 #自靈魂深處汨汨而出、觸及另一個靈魂、愈發真實懇切的,常常是那些重彈的老調,抑或從舊瓶滋釀出的新酒。
延伸閱讀推薦:
The scientific mystery of why humans love music >> https://www.vox.com/....../2/4/10915492/why-do-we-like-music
融合中式古典樂和西方流行樂、台語和英文——超有才華台灣工作室的系列作品 #妙台灣 #TaiwanTempleRun >> https://youtube.com/playlist......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性,別騷動? 性別,騷動。 性別騷,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 過氣競選大頭照被發現 ▶︎ 其他報告人內容重點回顧 ▶︎ 血汗過頭的調色?!
☞ 去過索羅門群島 ☞ 其實蠻喜歡玩球類運動 ☞ 音樂是我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 ☞ 錢這誘因如此強大 ☞ 英語和華語的自我訓練 ☞ 現在聊感情一副老神在在,殊不知曾超級不知所措
目前論述鋪陳&結論等整體架構大致上出來了,但文獻回顧、論證的撰寫都還是不完整,最後一哩路還要一大段呢!當指導說我較擅長挖掘新穎觀點、做出開創嘗試,但文獻讀得太少是我的弱項,會讓論述基礎不穩時,心裡實在有種糾結和不甘! 希望最終能掌握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來因應其中那些困難的狀況 ~"~
立場偏南北愛爾蘭回歸一體的第二大黨 Sinn Féin 擊敗了親英的 Democratic Unionist Party ,讓北愛爾蘭首度由 Republicans/Nationalists掛帥的政黨據議會多數席次。選民政治傾向上的逆轉,讓媒體們猜測北愛爾蘭有沒有可能「脫英」?那,綠黨的位置呢?
權力不是地位(status)、不是職權(authority),且跟影響力(influence)是兩碼事。 簡單講,權力是社會控制的能力。權力不是個人的特質或財產,是你在別人的故事裡扮演的角色。 作者令我欣賞的地方,在於她展現出來的態度不是說教和譴責,而是頗為理性地分析各種關於權力的多元情境。
這篇(下)快完成的此時此刻,忽然意識到自己行為上的一種矛盾:與E對答以及寫上下這兩篇的內文時,自己用字遣詞大抵上是溫和的,但開始為各主題段設標題時,自己竟不自覺使用批判性很重、語氣強烈的字句。經過內在梳理,似乎漸漸明白,可能是E分享的經驗,部分觸發了我過往一些不美好性經驗的回憶......
▶︎ 過氣競選大頭照被發現 ▶︎ 其他報告人內容重點回顧 ▶︎ 血汗過頭的調色?!
☞ 去過索羅門群島 ☞ 其實蠻喜歡玩球類運動 ☞ 音樂是我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 ☞ 錢這誘因如此強大 ☞ 英語和華語的自我訓練 ☞ 現在聊感情一副老神在在,殊不知曾超級不知所措
目前論述鋪陳&結論等整體架構大致上出來了,但文獻回顧、論證的撰寫都還是不完整,最後一哩路還要一大段呢!當指導說我較擅長挖掘新穎觀點、做出開創嘗試,但文獻讀得太少是我的弱項,會讓論述基礎不穩時,心裡實在有種糾結和不甘! 希望最終能掌握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來因應其中那些困難的狀況 ~"~
立場偏南北愛爾蘭回歸一體的第二大黨 Sinn Féin 擊敗了親英的 Democratic Unionist Party ,讓北愛爾蘭首度由 Republicans/Nationalists掛帥的政黨據議會多數席次。選民政治傾向上的逆轉,讓媒體們猜測北愛爾蘭有沒有可能「脫英」?那,綠黨的位置呢?
權力不是地位(status)、不是職權(authority),且跟影響力(influence)是兩碼事。 簡單講,權力是社會控制的能力。權力不是個人的特質或財產,是你在別人的故事裡扮演的角色。 作者令我欣賞的地方,在於她展現出來的態度不是說教和譴責,而是頗為理性地分析各種關於權力的多元情境。
這篇(下)快完成的此時此刻,忽然意識到自己行為上的一種矛盾:與E對答以及寫上下這兩篇的內文時,自己用字遣詞大抵上是溫和的,但開始為各主題段設標題時,自己竟不自覺使用批判性很重、語氣強烈的字句。經過內在梳理,似乎漸漸明白,可能是E分享的經驗,部分觸發了我過往一些不美好性經驗的回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我國中的時候,忘記為了什麼,突然跟我媽說想要學鋼琴,一開始到連鎖音樂教室上課,後來跟著老師輾轉換了幾個地方,直到畢業工作還是繼續,雖然我不是走科班,上千個小時的練習也稱不上專業,只是學個興趣,自娛還可以,如果要我跟國中的自己說句話,我會說「即使忘了當初為什麼要學琴也沒關係,只要持續練習....
Thumbnail
現在去上鋼琴課好像不那麼害怕沒有練完了 以前會覺得自己練完一段新段落 才代表完成 代表有進展 不過現在慢慢不那麼想了
Thumbnail
鋼琴對我來說,是一個我能夠屬於的地方,坐在鋼琴上的時候才感覺這是我,在這勞勞碌碌的世界裡,有個屬於我的地方,有個我能夠屬於的地方。 不管我的日子好或是不好,順利或是不順利,我知道無論如何,我最後還是會回到鋼琴上。
Thumbnail
閒來無事,只好把口琴拿出來練練。說真的,我國一的時候,就會吹口琴了,而且吹得比現在好太多。荒廢了二十幾年,直到5年前,有公司同事說想學口琴,為了不要漏氣,我也買了一支偷練。這是我幫同事買的口琴,他說要買好一點的,還是我專程到屏東市區中正路的KHS(功學社、YAMAHA 旗艦店)挑的。
Thumbnail
大一始教吉他。當吉他是古琴 十六年多未彈吉他佈滿塵埃蜘蛛絲。 大一開始教吉他。吉他是平放彈琴的。大一方開始彈吉他。 當吉他是古琴。演奏所有和弦。焚香操琴。 後來才學人抱起吉他彈琴。同學皆知我平放彈琴。奇怪?為何有人抱立彈琴? 大二開始到音樂系旁聽課程。本想聽一二堂課就好。 誰知?第一堂課被
Thumbnail
練琴對多數人來講, 的確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甚至是很需腦力的過程. 但我經過這麼多年的練琴經驗, 無論是學生時代音樂系的練琴、考試、比賽與伴奏等, 到目前以教會司琴準備為主, 慢慢可以更多發現體會在練琴時的一些心得與收穫. 以下內容比較適合針對: 會刻意排一些時間練習與有特定目標的人
一晃眼,很多年沒有認真地彈琴了。上一次認真彈琴有找老師學,一整年都在彈很難的貝多芬奏鳴曲 (我猜是因為貝多芬是所有主修鋼琴的音樂系學生必修,老師對貝多芬比較熟的關係 ) 。昨天看到格友清月在彈小奏鳴曲,感覺實在是太懷念了 ! 因為被敲碗分享,就試著分享一下我彈的第10首第二樂章。 其實鋼琴很多年沒
大概是小學四年級開始吧,小學四年級我就開始上台幫別人伴奏,然後接下來很長的一段時間,也自然有許多人因為不同需求而找我伴奏,我所伴奏的項目非常廣,包含國樂、古典音樂、流行歌、改編的跨界音樂等等。但你絕對沒有想到我曾有一段時間很後悔自己選了鋼琴這個樂器。
開始接觸鋼琴是五歲的時候,那時候坐上鋼琴椅後,我的腳還碰不到地板,兩隻腳懸在空中晃來晃去。 第一次接觸到五線譜,老師說在五線譜上房間裡面住的是小豆芽,有的住在房間裡,有的住在線上。
▮先別澆熄她的熱情 小時候跟媽媽說想學才藝,媽媽就讓我去學書法,當時小學一年級,身邊有漂亮的女生學得是鋼琴,雖有些羨慕,但我還是挺乖的,每周都拎著一袋文房四寶,走路十五分鐘從家裡到書法教室,一次兩小時,一練就是八年,直到國二課業比較重的時候才停下。 雖然沒有成為想像中鋼琴氣質美少女,不過我很常寫
Thumbnail
在我國中的時候,忘記為了什麼,突然跟我媽說想要學鋼琴,一開始到連鎖音樂教室上課,後來跟著老師輾轉換了幾個地方,直到畢業工作還是繼續,雖然我不是走科班,上千個小時的練習也稱不上專業,只是學個興趣,自娛還可以,如果要我跟國中的自己說句話,我會說「即使忘了當初為什麼要學琴也沒關係,只要持續練習....
Thumbnail
現在去上鋼琴課好像不那麼害怕沒有練完了 以前會覺得自己練完一段新段落 才代表完成 代表有進展 不過現在慢慢不那麼想了
Thumbnail
鋼琴對我來說,是一個我能夠屬於的地方,坐在鋼琴上的時候才感覺這是我,在這勞勞碌碌的世界裡,有個屬於我的地方,有個我能夠屬於的地方。 不管我的日子好或是不好,順利或是不順利,我知道無論如何,我最後還是會回到鋼琴上。
Thumbnail
閒來無事,只好把口琴拿出來練練。說真的,我國一的時候,就會吹口琴了,而且吹得比現在好太多。荒廢了二十幾年,直到5年前,有公司同事說想學口琴,為了不要漏氣,我也買了一支偷練。這是我幫同事買的口琴,他說要買好一點的,還是我專程到屏東市區中正路的KHS(功學社、YAMAHA 旗艦店)挑的。
Thumbnail
大一始教吉他。當吉他是古琴 十六年多未彈吉他佈滿塵埃蜘蛛絲。 大一開始教吉他。吉他是平放彈琴的。大一方開始彈吉他。 當吉他是古琴。演奏所有和弦。焚香操琴。 後來才學人抱起吉他彈琴。同學皆知我平放彈琴。奇怪?為何有人抱立彈琴? 大二開始到音樂系旁聽課程。本想聽一二堂課就好。 誰知?第一堂課被
Thumbnail
練琴對多數人來講, 的確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甚至是很需腦力的過程. 但我經過這麼多年的練琴經驗, 無論是學生時代音樂系的練琴、考試、比賽與伴奏等, 到目前以教會司琴準備為主, 慢慢可以更多發現體會在練琴時的一些心得與收穫. 以下內容比較適合針對: 會刻意排一些時間練習與有特定目標的人
一晃眼,很多年沒有認真地彈琴了。上一次認真彈琴有找老師學,一整年都在彈很難的貝多芬奏鳴曲 (我猜是因為貝多芬是所有主修鋼琴的音樂系學生必修,老師對貝多芬比較熟的關係 ) 。昨天看到格友清月在彈小奏鳴曲,感覺實在是太懷念了 ! 因為被敲碗分享,就試著分享一下我彈的第10首第二樂章。 其實鋼琴很多年沒
大概是小學四年級開始吧,小學四年級我就開始上台幫別人伴奏,然後接下來很長的一段時間,也自然有許多人因為不同需求而找我伴奏,我所伴奏的項目非常廣,包含國樂、古典音樂、流行歌、改編的跨界音樂等等。但你絕對沒有想到我曾有一段時間很後悔自己選了鋼琴這個樂器。
開始接觸鋼琴是五歲的時候,那時候坐上鋼琴椅後,我的腳還碰不到地板,兩隻腳懸在空中晃來晃去。 第一次接觸到五線譜,老師說在五線譜上房間裡面住的是小豆芽,有的住在房間裡,有的住在線上。
▮先別澆熄她的熱情 小時候跟媽媽說想學才藝,媽媽就讓我去學書法,當時小學一年級,身邊有漂亮的女生學得是鋼琴,雖有些羨慕,但我還是挺乖的,每周都拎著一袋文房四寶,走路十五分鐘從家裡到書法教室,一次兩小時,一練就是八年,直到國二課業比較重的時候才停下。 雖然沒有成為想像中鋼琴氣質美少女,不過我很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