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寶訓》卷二 145

《禪林寶訓》卷二 14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15.10.7 良因法師 隨筆

raw-image

高菴初不赴雲居命。

佛眼遣書勉云:「雲居甲於江左,可以安眾行道,似不須固讓。」

師曰:「自有叢林已來,學者被遮般名目,壞了節義者不為不少。」

佛鑒聞之曰:「高菴去就①衲子所不及。」

《記聞》

【注釋】
① 就:就或不就;從或捨。如《禮記》云:「是故君子慎其所去就。」


【演蓮法師譯文】

高菴善悟禪師起初不願接受赴雲居任住持,他恩師佛眼清遠和尚就派人送信勸勉他說:「雲居祖庭江左第一叢林,很可以在這地方安眾行道,現在既然有人請你,我認為你也不必太過於推辭。」

高菴善悟禪師看了信後說:「自從佛教有叢林已來,學者為了追求聲望和地位,往往被這些名目毀壞了自己的節操和道義,這種人不在少數啊!」
佛鑒禪師聽後對眾說:「高菴禪師所考慮當去或當就的理由,的確不是平常出家人所能及。」

raw-image

良因贊曰:

我們的心就像魔術師,會變現出種種幻象來欺瞞我們。

與煩惱、攀緣心相應的本質,往往卻會包裝以「出離心、菩提心」。

在「參方」、「閉關」 、「利生」等,種種美好的包裹之下,

包裝著往往是一顆顆攀緣心,東去西去。

只有將所學的道理,去印證我們的每個念頭;

並經常如理作意,這樣或許才不致太過偏差。

網路佛學班課程已經開始了,我們所學的經論,莫要只當知識會;

「以教照心」,是我們的學習目標!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廣欽老和尚語錄:良因法師 著 「如果情執不斷,嘴裡念佛,念念還是墮娑婆。如果懇切至誠,放下萬緣,那麼,一念之間,便能到西方。 萬緣牽扯,割捨不下,那麼,百年萬年還是在三界內。」 父母只是讓我們借著他們的身體來投胎,不論是恩是怨,都是業緣,只有立誓成道報親恩,才是修行的正因。 傳某師與傳某師在客堂談及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生於遜清光緒十八年十月二十六日,圓寂於一九八六年正月初五,生於福建省惠安縣。於泉州承天寺出家。師出家之後,專志苦修, 食人所不食,為人所不為,常坐不臥,一心念佛。 師常入定,曾一定數月,不食不動,甚或鼻息全無, 眾人誤謂師已圓寂,屢請方丈準備火化。時律宗高僧弘一大師,聞之,趕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廣欽老和尚語錄:良因法師 著 「如果情執不斷,嘴裡念佛,念念還是墮娑婆。如果懇切至誠,放下萬緣,那麼,一念之間,便能到西方。 萬緣牽扯,割捨不下,那麼,百年萬年還是在三界內。」 父母只是讓我們借著他們的身體來投胎,不論是恩是怨,都是業緣,只有立誓成道報親恩,才是修行的正因。 傳某師與傳某師在客堂談及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生於遜清光緒十八年十月二十六日,圓寂於一九八六年正月初五,生於福建省惠安縣。於泉州承天寺出家。師出家之後,專志苦修, 食人所不食,為人所不為,常坐不臥,一心念佛。 師常入定,曾一定數月,不食不動,甚或鼻息全無, 眾人誤謂師已圓寂,屢請方丈準備火化。時律宗高僧弘一大師,聞之,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