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像看太多大泉洋,但不得不說大泉洋很有喜感,根本是鎌倉殿的13人裡裡的搞笑擔當,看到他的表情與講話就是覺得很好笑,把一個原本歷史人設是奸詐、心狠手辣,忘恩負義角色的源賴朝演得很討喜,讓人無法從心裡去討厭。不過大泉洋在《總編的復仇》一片中,那種角色渾然天成的喜感收斂了不少,多了一些機智,算計的城府心機感,即使如此,看到他的臉還是覺得很有喜感啊!
………..
最近在NETFLIX慢慢追著《輪到你了》,看了一個禮拜把第一季追完,突然看到推薦影片《總編的復仇》冒出來,看了一下簡介,立馬決定點來看。會想看除了是有大泉洋,另一個是以為這片是出版產業的職人劇,對於日本這種特定產業的職人劇一直滿喜歡的,心想本片應該會像《重版出來》那樣,在誇張的職場劇情中鋪陳不少出版產業工作的甘苦辛酸細節。但實際看的過程,開始意識到這不是出版產業的職人劇,這是一部出版產業的診斷治療處方箋。
看完《總編的復仇》當下,心中冒出個疑問,所謂的仇是指啥?總編是在向誰復仇,出版社某個高層人士?公司體制?市場?片名感覺與劇情不是很合拍。查了一下英文片名《Kiba: The Fangs of Fiction》,覺得翻成小說(或文學)的反擊之牙,可能更符合劇情走向,中文用總編的復仇一詞確實增添了本片灑狗血的芭樂感,更容易吸引一般人看。
但本片的重點根本不是職場上的恩怨宮鬥,而是在講出版業者對抗因應整體產業困境的各種手段路線,權謀宮鬥其實反映著路線之爭,而不單單是個人利益,裡面的權謀計算都是緊扣著整體產業的困境:出版產業要如何在數位串流時代生存下來,甚至進化轉型成為另一個高等生物。反擊之牙有點是像盧德主義者快被強大的科技與市場洪流摧毀淹沒時,為求生存,狗急跳牆,拼死奮力一擊回咬了一口。即使力量蒼白微弱,但也不能坐以待斃等死。所以裡面各方人馬都可以被視為反擊之牙,所以是複數的牙。
當然以上是我個人對片名的偏好詮釋,其實日文原片名應該不是這個意思。不過說這部是出版產業病危的診斷治療處方箋一點不為過。而且開處方箋的方式還很辯證法,這個辯證過程就成為劇情翻轉再翻轉的的現實基礎,透過這個正反合的過程把出版產業各種可能反擊方式都鋪陳出來了,劇中權鬥的不同人馬各自代表著出版產業從業人員對於產業困境的不同反擊路線。出版公司的經營者、書店經營者,編輯、作家依據自己對局勢的詮釋,採取了不同的生存策略。
當今各國的出版產業都面臨類似的困境,數位技術創新導致紙本書籍市場急速沒落衰敗,面對這困境,各國出版業者的反應其實也都差不多是那些,本片所演繹的各種從業人員生存之道,其實在台灣也全都看得見。本劇厲害的是透過原出版社長突然去世引發的公司權力重組與鬥爭過程中,將各種因應困境的策略手段以正反合的辯證一一演繹出來。
第一種是對抗市場派,堅守文學的獨立價值與理想性,不應受市場力量主導,這大概不用多說,在台灣可能就是文人辦報的理想,在西方就承襲阿諾德、李維斯批判大眾文化、商業文明立場的知識份子。這種堅持文學獨立價值,力抗市場力量的想法在出版產業其實是根深蒂固的,很多業者能咬牙苦撐與持續自我剝削以對抗不利的整體環境,多少是基於這種理想性,書不只是一種單純市場上流通商品,不能因為不賺錢賠錢了,就不出書賣書了。劇中的代表就是純文學雜誌那派人,他們被鬥倒那一刻,其實就暗示著僅憑單純的理想是鬥不過市場力量。
第二種是消極被動的應對市場力量,知道市場的發展大趨勢,但能只敢採取謹慎保守穩健的應對策略,不敢冒大破大立的風險,劇中代表就是通俗雜誌的編輯們,這種路線可想而知,結果只是溫水煮青蛙,頂多延緩死亡的時間,最終會被市場給淹沒。
第三種是市場利益至上派,認為書單純就是一種商品,會賠錢的產品那就不要生產,改做別的生意,代表就是只重利益與績效的公司高層人士,企圖鬥倒第一種路線的高層人士後,利用公司資產進行土地開發。
第四種是迎合主流市場派,任何書就是吸睛才賣得出去,如何把書賣出去,消費者願意掏出錢買書才是重點。這路線代表人物就是總編了,所以總編空降通俗雜誌後就來了一場大破大立的改革,徹底將市場邏輯引入雜誌內容的產製,大搞特搞各種行銷噱頭,強調內容必須有趣,雜誌才能生存。第四種與第三種路線雖然都是看重市場,但仍有根本差異,迎合市場派仍認為書是有意義的商品,只是賣的方式不能像第一種路線固守老舊的方式,而是要因應市場與技術的發展而改變,她所採用的作家網紅風格行銷,以及線上書店合作策略都是目前現實可以看到的產業經驗。
第五種是利基市場派,就是找到自己的獨特市場利基,不用陷入紅海競爭,劇中代表的是女主最後經營的獨立書店,原本要被他老爸收起來的書店,轉眼間就變成獨家販售特定暢銷作家最新作品的書店,你要買他的書就要來這家店買,是不是很像日本地方特產的經營思維,只要到這個地方才吃到這種地方美食。其實台灣的獨立書店也採取了類似的手法,雖然不是獨家販售某個作家的作品,但仍會販售特定單位或地方上的限量商品,如日曆、手帳、月刊、明信片等,或是加深與當地社區與人文歷史的結合,辦理各種地方體驗活動或交流講座等,書籍的販售可能已不是獨立書店主要收入。相較於第四路線,第五路線的獨立書店透過開發小眾利基市場的策略,保留了更多第一路線的價值理想性,書不是要完全迎合大眾市場。
劇情的權鬥就在這五個路線之間鋪陳起來。
總編代表的第四種路線,先是空降通俗雜誌收編了第二種路線,然後聯合公司高層第三種路線對抗集結在文學雜誌的第一種路線,當第一種路線被鬥掉後,第四路線又成功反將了第三種路線,成為出版公司主流路線。原本在第一種路線方的女主,被總編收編到第四種路線後,並被迫捲入公司內不同路線之間的權鬥。由於女主同時具有小書店店主女兒身份,他不只面臨出版公司經營上的困境,也親身體驗到小書店經營的艱辛與辛酸,在幾經正反衝突過程中最終走出了出版公司的經營視野,開闢了獨立書店的第五路線。
劇中結尾好像看起來第五路線反將了第四路線,但基本上路線四與五並非衝突,而是分別代表了大型出版社與小型書店的兩種生存之道,是最有可能存活下來的兩個路線。劇中原本在第一路線的純文學雜誌總編最後跑來跟女主搞第五路線獨立書店,原本滿口文學價值的老派作家最後接受第四路線開始迎合市場,也確實反映了現實世界的發展趨勢。但兩條路走起來其實還是很坎坷,很辛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