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3|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基本觀念

首先,我認為針灸有三個重要的運作規律:
全息、對應、投影

全息
身體的局部對應全身,常見例子有耳針、把脈與足底按摩。全息可用於治療(耳針)也可用於診斷(把脈)。這會是後面的重點,後續文章會分多篇討論一些全息的擴充規律、特性及實際運用的模型。

對應
身體的局部對應局部,可再細分成上下左右手足對應。其中左右是最好理解的,舉例:右手網球肘,可以在左手的曲池後貼骨針刺(楊維傑老師稱之為曲後穴),通常會配用手三里,效果甚好,當然其他部位可依此類推;手足對應為對側手足能互相治療,比如說右手肘跟左膝蓋可以互相治療、右腳踝跟左手肘可以互相治療等等;上下對應最複雜,不過簡單來說就是腳病醫頭、頭病醫腳,足底痛要針頭頂,眼睛痛要針足背。
針感方面,對應穴位建議可以偏強刺激較佳;如果有搭配局部取穴,則局部取穴應輕刺激即可(淺刺甚至皮內針)。這樣的概念在日本叫做天平針法。

投影
表面的刺激可以影響深層,最典型的就是傳統頭皮針。傳統頭皮針的建立是在腦皮質功能分區被發現後的事,而頭皮針能作用的前提便是頭皮刺激也能影響到深層的大腦皮質。所以如果手痛,便可以選擇大腦手部感覺皮質的表面頭皮位置針刺,而這便是一種投影的表現:淺層可以影響深層。除此之外,很多時候局部針灸,並不一定要針到病位,而是淺刺便可發生效果;像是腹部很多局部取穴,比如說中脘附近針刺可以改善胃病,我們不可能真的針到胃來產生刺激,但只要在表淺的穴位針刺一樣能改善胃部功能。

結語
以上三種針灸作用機制,特別是全息,都會在後面的篇幅更完整的說明。其實如果能掌握這三類治療手段,在臨床上就可以生出很多變化,不再只限於傳統穴位的應用,且對於很多穴位的功效也更能用理解的方式去記憶而不需背誦。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