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聯語-抄錄.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佛教聯語-抄錄.1
淨土法門 三根普被 大暢如來 度生胸懷
彌陀弘誓 九界全收 唯依念佛 得度生死
遼寧省阜新市海州區如來寺
三轉法輪 化緣已滿 如來示滅留遺教
三乘菩提 攝機皆遍 眾生奉行證無生
如者 真如乃真空(不動不搖)生萬有
來也 無來亦無去(非色非行)唯自心
開封開寶寺
四八願,普被群機,決定萬修萬人去
廿五有,同生正信,合當一念一如來
福州林陽寺
粥去飯來,莫把光陰遮面目
鐘鳴板響,常將生死掛心頭
雞足山金頂寺文殊院
見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慧生於覺,覺生於自在,生生還是無生
北京潭柘寺彌勒殿:
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顏便笑世間可笑之人
浙江杭州城隍廟
夫婦是前緣,善緣惡緣,無緣不合
兒女原宿債,討債還債,有債方來
鳳陽龍興寺、台中寶覺寺:
大肚包容,了卻人間多少事
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
大雄寶殿、台灣台中慈善寺
淨土蓮花,一花一佛一世界
牟尼珠獻,三摩三藐三菩提
楞嚴寺神貓閣:
一心念佛,都攝六根,觀我觀人觀自在
四相觀空,皈依三寶,念僧念法念如來
台北市中正區善導寺:
善度群生,人成即佛成,到此悉由忠孝路
導歸極樂,心淨則土淨,從茲共入聖賢門
浙江寧波七塔禪寺三聖殿:
十方來,十方去,十方共成十方事
萬人施,萬人捨,萬人同結萬人緣
安徽滁縣瑯玡寺彌勒殿:
眼前都是有緣人,相近相親,怎不滿腔歡喜
世上盡多難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
浙江永嘉普照寺
普度眾生登淨土;照空五蘊證菩提。
河南桐柏山雲臺寺三聖殿
萬法皆空,無我無人觀自在
一塵不染,非空非色見如來
廣東廣州觀音山
求自在 不自在 知自在 自然自在
悟如來 想如來 非如來 如是如來
一心念佛,都攝六根,觀我觀人觀自在
四相觀空,皈依三寶,念僧念法念如來
省庵大師〈勸修淨土詩〉
巳時日影在禺中,恰恰還差分寸工
正念覺來猶有覺,妄心空處未忘空
邊邪那個非中正,偏曲何人不至公
攝受三根歸淨土,直教萬派盡朝宗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1世紀的淨土宗--回歸"善導"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中阿含》135/善生經云: 有四不親而似親。云何為四?一者知事非親似如親,二者面前愛言非親似如親,三者言語非親似如親,四者惡趣伴非親似如親。
善知識的重要性,在此略見一斑,下文將有更詳細的說明。 《阿含經》的善知識
以上似乎是標準說法,常被學者引用或詮釋,如云:當代邪教組織具有教主崇拜、精神控制、編造邪說、聚斂錢財、秘密結社和危害社會等特徵[4] 。
對 台灣「人間佛教」的一些淺見 「人間佛教」,及其相關理念,例如「人間淨土」等,乃由太虛大師法師(1890~1947)首倡,經印順法師(1906~)的深化,而大行於目前臺灣的新佛教。
這個觀點是以玄奘菩薩為界線,認為玄奘菩薩西行取經是「回歸印度,追求正法」,這就是清末民初「支那內學院」歐陽漸與呂澂及「武昌佛學院」印順法師所帶動的回歸印度(復古)批判中國(疑古)的思潮。以下先回顧相關的文獻:
從古至今,「法師」是佛門出家人使用最廣的一種通稱,但也有基本的定義,才能區別於其它稱號。佛學辭典云:
《中阿含》135/善生經云: 有四不親而似親。云何為四?一者知事非親似如親,二者面前愛言非親似如親,三者言語非親似如親,四者惡趣伴非親似如親。
善知識的重要性,在此略見一斑,下文將有更詳細的說明。 《阿含經》的善知識
以上似乎是標準說法,常被學者引用或詮釋,如云:當代邪教組織具有教主崇拜、精神控制、編造邪說、聚斂錢財、秘密結社和危害社會等特徵[4] 。
對 台灣「人間佛教」的一些淺見 「人間佛教」,及其相關理念,例如「人間淨土」等,乃由太虛大師法師(1890~1947)首倡,經印順法師(1906~)的深化,而大行於目前臺灣的新佛教。
這個觀點是以玄奘菩薩為界線,認為玄奘菩薩西行取經是「回歸印度,追求正法」,這就是清末民初「支那內學院」歐陽漸與呂澂及「武昌佛學院」印順法師所帶動的回歸印度(復古)批判中國(疑古)的思潮。以下先回顧相關的文獻:
從古至今,「法師」是佛門出家人使用最廣的一種通稱,但也有基本的定義,才能區別於其它稱號。佛學辭典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弟子某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願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淨因增長。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亦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眾聖手持金臺來迎接我。如一念頃生極樂國。
Thumbnail
夏蓮居老居士,慈智雙運、集錄經文成就《淨修捷要》三十二拜禮拜文。為一大藏教之指歸,為禪、律、密、淨精華之薈萃,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心法,為末法修行之捷要。故恭敬讀誦禮拜觀想發願迴向,則於成就無上菩提大道有提綱擎領之用。可謂捷徑中之捷徑;用力少而收效宏;不知不覺即暗合道妙;於末法眾生最為契合。
Thumbnail
「楞嚴經」云:世界,眾生,業果,三種相續不斷,無有窮盡(眾生業不盡,而依業受報,故眾生界不盡)。設言眾生界有盡,我願方盡,以無眾生可度,故度生願畢。菩提道成:即圓滿菩提,佛道成就。福足慧足,已成兩足之尊。自覺覺他,已得究竟滿覺。佛道既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Thumbnail
「阿彌陀佛」這句名號,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通號,這四個字翻成中國意思叫無量覺,無量覺是自性的德號,念阿彌陀佛就是念自性。所以念這句阿彌陀佛,這是自性本體的音聲,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天親菩薩造的這部《往生論》,是要幫助我們在這一生念佛有所成就,能往生到極樂世界。
Thumbnail
今天我們學佛,除了淨宗法門,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這一生中是沒法超越六道輪迴;無論修得再好,來生不過得人天善果,沒法子出三界,不能出三界那就是虛作住持。唯獨淨宗法門是不虛作,讓我們這一生當中一定圓滿成就。念佛人,心是阿彌陀佛的心,跟阿彌陀佛同一個心。阿彌陀佛的心是什麼?一切皆成佛,幫助一切眾生快快成佛。
Thumbnail
觀音山 2024年4月17日舉辦《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超渡法會,敬邀您線上參與法會一同恭誦《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以超渡的功德救度先亡祖先、過去和現世的父母,以及摰愛的親人離苦得樂。
Thumbnail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復次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淨心之要乎。
Thumbnail
一念現前即一念相應。念念現前即念念相應。念佛往生之道。確信而已。淨土三資糧。信願行。確信而願行在其中。 雜著 (徹悟大師所作集錄) 般若淨土 兩門大義 般若。乃即緣起而明性空。雖性空而不壞緣起。淨土。乃即性空而明緣起。雖緣起而不礙性空。此則空有兩門。互不相礙也。不特於此。
Thumbnail
念佛偈【四言十二首】 自性彌陀。彌陀自性。執性廢修。因樂成病。 彌陀自性。自性彌陀。皇風一片。帝網交羅。 佛非性外。性即佛中。如水投水。似空合空。 佛在性中。性豈佛外。本自圓融。云何隔礙。 極樂唯心。心唯極樂。離土論心。翻然大錯。 唯心極樂。極樂唯心。山自高高。水自深深。 未明唯土。豈達唯心。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弟子某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願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淨因增長。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亦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眾聖手持金臺來迎接我。如一念頃生極樂國。
Thumbnail
夏蓮居老居士,慈智雙運、集錄經文成就《淨修捷要》三十二拜禮拜文。為一大藏教之指歸,為禪、律、密、淨精華之薈萃,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心法,為末法修行之捷要。故恭敬讀誦禮拜觀想發願迴向,則於成就無上菩提大道有提綱擎領之用。可謂捷徑中之捷徑;用力少而收效宏;不知不覺即暗合道妙;於末法眾生最為契合。
Thumbnail
「楞嚴經」云:世界,眾生,業果,三種相續不斷,無有窮盡(眾生業不盡,而依業受報,故眾生界不盡)。設言眾生界有盡,我願方盡,以無眾生可度,故度生願畢。菩提道成:即圓滿菩提,佛道成就。福足慧足,已成兩足之尊。自覺覺他,已得究竟滿覺。佛道既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Thumbnail
「阿彌陀佛」這句名號,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通號,這四個字翻成中國意思叫無量覺,無量覺是自性的德號,念阿彌陀佛就是念自性。所以念這句阿彌陀佛,這是自性本體的音聲,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天親菩薩造的這部《往生論》,是要幫助我們在這一生念佛有所成就,能往生到極樂世界。
Thumbnail
今天我們學佛,除了淨宗法門,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這一生中是沒法超越六道輪迴;無論修得再好,來生不過得人天善果,沒法子出三界,不能出三界那就是虛作住持。唯獨淨宗法門是不虛作,讓我們這一生當中一定圓滿成就。念佛人,心是阿彌陀佛的心,跟阿彌陀佛同一個心。阿彌陀佛的心是什麼?一切皆成佛,幫助一切眾生快快成佛。
Thumbnail
觀音山 2024年4月17日舉辦《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超渡法會,敬邀您線上參與法會一同恭誦《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以超渡的功德救度先亡祖先、過去和現世的父母,以及摰愛的親人離苦得樂。
Thumbnail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復次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淨心之要乎。
Thumbnail
一念現前即一念相應。念念現前即念念相應。念佛往生之道。確信而已。淨土三資糧。信願行。確信而願行在其中。 雜著 (徹悟大師所作集錄) 般若淨土 兩門大義 般若。乃即緣起而明性空。雖性空而不壞緣起。淨土。乃即性空而明緣起。雖緣起而不礙性空。此則空有兩門。互不相礙也。不特於此。
Thumbnail
念佛偈【四言十二首】 自性彌陀。彌陀自性。執性廢修。因樂成病。 彌陀自性。自性彌陀。皇風一片。帝網交羅。 佛非性外。性即佛中。如水投水。似空合空。 佛在性中。性豈佛外。本自圓融。云何隔礙。 極樂唯心。心唯極樂。離土論心。翻然大錯。 唯心極樂。極樂唯心。山自高高。水自深深。 未明唯土。豈達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