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如何遠離惡知識、親近善知識
前文已說何者是善知識,但為了認識的周全,也須相對的了解何謂惡知識及其過患[1]。《佛說恆水經》[2]中說:「學問不值明師,安知天下有大道乎?乘船遊於洿池泉流,安知天下有江海。佛經如江海。一切世間經書皆因佛經而出。經難得再見聞。當取諷誦讀。却後數千萬億歲。乃復有佛經戒耳。日月星宿當有壞敗時。奉行佛經戒無有壞滅時。」
《中阿含》135/善生經云:
若人親近惡知識者,當知有六災患,云何為六?一者親近賊,二者親近欺誑,三者親近狂醉,四者親近放恣,五者逐會嬉戲,六者以此為親友,以此為伴侶。居士子!若人親近惡知識者,不經營作事;作事不營,則功業不成;未得財物,則不能得;本有財物,便轉消耗。……
有四不親而似親。云何為四?一者知事非親似如親,二者面前愛言非親似如親,三者言語非親似如親,四者惡趣伴非親似如親。
居士子!因四事故,知事非親似如親,云何為四?一者以知事奪財,二者以少取多,三者或以恐怖,四者或為利狎習。」於是,世尊說此頌曰:「人以知為事,言語至柔軟,怖為利狎習,知非親如親,常當遠離彼,如道有恐怖。」
「居士子!因四事故,面前愛言非親似如親,云何為四?一者制妙事,二者教作惡,三者面前稱譽,四者背說其惡。」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若制妙善法,教作惡不善,對面前稱譽,背後說其惡,若知妙及惡,亦復覺二說,是親不可親,知彼人如是,常當遠離彼,如道有恐怖。」「居士子!因四事故,言語非親似如親,云何為四?一者認過去事,二者必辯當來事,三者虛不真說,四者現事必滅,我當作不作認說。」於是,世尊說此頌曰:「認過及未來,虛論現滅事,當作不作說,知非親如親,常當遠離彼,如道有恐怖。」「居士子!因四事故,惡趣伴非親似如親,云何為四?一者教種種戲,二者教非時行,三者教令飲酒,四者教親近惡知識。」於是,世尊說此頌曰:「教若干種戲,飲酒犯他妻,習下不習勝,彼滅如月盡,常當遠離彼,如道有恐怖。」
《長阿含》第二分/善生經:
惡友相得復有六失:一者方便生欺,二者好喜屏處,三者誘他家人,四者圖謀他物,五者財利自向,六者好發他過,是為惡友六失。若長者、長者子習惡友不已,其家財產日日損減。……惡友親復有四事,云何為四?一者飲酒時為友,二者博戲時為友,三者婬逸時為友,四者歌舞時為友。
“有四怨如親,汝當覺知。何謂為四?一者畏伏,二者美言,三者敬順,四者惡友。” 佛告善生:「畏伏有四事,
云何為四?一者先與後奪,二者與少望多,三者畏故強親,四者為利故親,是為畏伏四事。」
佛告善生:「美言親復有四事,云何為四?一者善惡斯順,二者有難捨離,三者外有善來密止之,四者見有危事便排濟之,是為美言親四事。
敬順親復有四事,云何為四?一者先誑,二者後誑,三者現誑,四者見有小過便加杖之,是為敬順親四事。
惡友親復有四事,云何為四?一者飲酒時為友,二者博戱時為友,三者婬逸時為友,四者歌舞時為友,是為惡友親四事。」
世尊說此已,復作頌曰:「畏伏而強親,美言親亦爾;敬順虛誑親,惡友為惡親。此親不可恃,智者當覺知;宜速遠離之,如避于嶮道。」
若已能確認且值遇之,就應如法的親近之、承事之、從其學法。《中阿含》135/善生經云:
「居士子!善親當知有四種,云何為四?一者同苦樂,當知是善親;二者愍念,當知是善親;三者求利,當知是善親;四者饒益,當知是善親。居士子!因四事故,同苦樂當知是善親,云何為四?一者為彼捨己,二者為彼捨財,三者為彼捨妻子,四者所說堪忍。」於是,世尊說此頌曰:「捨欲財妻子,所說能堪忍,知親同苦樂,慧者當狎習。」「居士子!因四事故,愍念當知是善親,云何為四?一者教妙法,二者制惡法,三者面前稱說,四者卻怨家。」於是,世尊說此頌曰:「教妙善制惡,面稱卻怨家,知善親愍念,慧者當狎習。」「居士子!因四事故,求利當知是善親,云何為四?一者密事發露,二者密不覆藏,三者得利為喜,四者不得利不憂。」於是,世尊說此頌曰:「密事露不藏,利喜無不憂,知善親求利,慧者當狎習。」「居士子!因四事故,饒益當知是善親,云何為四?一者知財物盡,二者知財物盡已便給與物,三者見放逸教訶,四者常以愍念。」於是,世尊說此頌曰:「知財盡與物,放逸教愍念,知善親饒益,慧者當狎習。」……
如南方者,如是,弟子觀師,弟子當以五事恭敬供養于師,云何為五。一者善恭順。二者善承事。三者速起。四者所作業善。五者能奉敬師。弟子以此五事恭敬供養於師。師亦以五事善念弟子。云何為五。一者教技術。二者速教。三者盡教所知。四者安處善方。五者付囑善知識。……如上方者,如是,施主觀沙門、梵志,施主當以五事尊敬供養沙門、梵志,云何為五?一者不禁制門,二者見來讚善,三者敷設床待,四者施設淨美豐饒飲食,五者擁護如法。施主以此五事尊敬供養沙門、梵志,沙門、梵志亦以五事善念施主,云何為五?一者教信、行信、念信,二者教禁戒,三者教博聞,四者教布施,五者教慧、行慧、立慧。沙門、梵志以此五事善念施主。居士子!如是,上方二俱分別。居士子!聖法律中上方者,謂:施主、沙門、梵志也。居士子!若人尊奉沙門、梵志者,必有增益,則無衰耗。
《長阿含》第二分/善生經:
有四親可親,多所饒益,為人救護。
云何為四?一者止非,二者慈愍,三者利人,四者同事,是為四親可親,多所饒益,為人救護,當親近之。善生!彼止非有四事,多所饒益,為人救護。
云何為四?一者見人為惡則能遮止,二者示人正直,三者慈心愍念,四者示人天路。是為四止非,多所饒益,為人救護。
「復次,慈愍有四事:一者見利代喜,二者見惡代憂,三者稱譽人德,四者見人說惡便能抑制,是為四慈愍,多所饒益,為人救護。
利益有四,云何為四?一者護彼不令放逸,二者護彼放逸失財,三者護彼使不恐怖,四者屏相教誡,是為四利人,多所饒益,為人救護。
同事有四,云何為四?一者為彼不惜身命,二者為彼不惜財寶,三者為彼濟其恐怖,四者為彼屏相教誡,是為四同事,多所饒益,為人救護。」
世尊說是已,復作頌曰:「制非防惡親,慈愍在他親;利人益彼親,同事齊己親。此親乃可親,智者所附近;親中無等親,如慈母親子。若欲親可親,當親堅固親;親者戒具足,如火光照人。」
敬奉師長復有五事,云何為五?一者給侍所須,二者禮敬供養,三者尊重戴仰,四者師有教勅敬順無違,五者從師聞法善持不忘。……師長復以五事敬視弟子,云何為五?一者順法調御,二者誨其未聞,三者隨其所問令善解義,四者示其善友,五者盡以所知誨授不悋。善生!弟子於師長敬順恭奉,則彼方安隱,無有憂畏。……
檀越當以五事供奉沙門、婆羅門,云何為五?一者身行慈,二者口行慈,三者意行慈,四者以時施,五者門不制止。善生!若檀越以此五事供奉沙門、婆羅門,沙門、婆羅門當復以六事而教授之,云何為六?一者防護不令為惡,二者指授善處,三者教懷善心,四者使未聞者聞,五者已聞能使善解,六者開示天路。善生!如是檀越恭奉沙門、婆羅門,則彼方安隱,無有憂畏。」
此二經名稱相同而內文有異[3],先說「親近惡知識」「惡友相得」的六種災患(過失),之後,明示「恭敬供養于師」「敬奉師長」(亦可包含沙門、婆羅門)的五事(五種態度與行為),教界學界對此經的師生之倫、善知識之道多有論述,如邱敏捷云:
佛教雖是以出世法為特色的宗教,但對於世間教育文化之傳承卻頗為注重,因此特別強調師生一倫。經文所列師生彼此對待之要點為:“生對師”要尊禮懷恩、敬送束修、敏於受教,而“師對生”則要勤於授業、擅解疑惑、善教勝師。
(一)生對師--1.尊禮懷恩:“當敬難之”、“當從後稱譽之”、“善恭順”、“速起”、“所作業善”、“當念其恩”、“思念不厭”等。2.敬送束修:“必供養師”、“善承事”等。3.敏於受教:“所教隨之”、“必審于聞”、“必愛於學”、“必敏於事”、“必無過行”、“從師聞法,善持不忘”等。……
(二)師對生--1.勤於授業:“當令疾知”、“欲令知不忘”、“以學學之”、“極藝教之”、“使敏於學”、“示屬賢友”、“順法調禦”、“誨其未聞”、“盡以所知,誨授不吝”等。2.擅解疑惑:“諸疑難悉為解說之”、“導以善道”、“于諸方作守護”等。3.善教勝師:“當令勝他人弟子”、“欲令弟子智慧勝師”等。……
學生對老師“當念其恩”、“思念不厭”、“當從後稱譽之”;以及老師對學生“諸疑難悉為解說之”、“極藝教之”、“使敏於學”、“誨授不吝”等,這些都是難能可貴的教育專業倫理關係。《善生子經》以“為弟子謙,師以仁教”歸結。要言之,學生“學不倦”而老師“教不倦”之精神,則師生關係自然和諧而親密。[4]
普性法師云:
1、給侍所需:為人弟子,須先用智慧的眼光選定善知識;既已選擇,再不要講師之過失。要好好地護持善知識,以師之弘法之志為己任,勤修苦練,以圓滿所依之師的弘願為己願。2、禮敬供養:分外供養與內供養兩種。外供養是指通常所說的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等“四事供養”;內供養是指學法之心。只有如法供養,才會打破我執與法執。3、尊敬戴仰:跟隨善知識學法修行,必須具有恭敬心,而且這種恭敬心是真誠的。4、師有教敕,順師無違:學法者最好專心跟隨一位善知識學習;若要外出參訪,要依善知識所指定的方向或目標。學法者還要有耐心,要經得起時間和環境的考驗,在常隨師學的過程中,切勿因一時的困難或不如意而生退轉之心,要認識到學法的長遠性。5、從師聞法,善持不忘:請善知識開示,包括請益、有不明的事請教等。……遠離惡知識--與善知識相對的,便是“惡知識”了。佛陀告誡弟子們說:若多親近善知識,“信便增益,聞、施、智能普悉增益”;若是從事“惡知識”,那么,“便無信、戒、聞、施、智能”,并會感得“後必種惡根,永在暗冥中(增一阿含卷11,善知識品20)”的果報。……依止善知識前一定要分辨清其所說的法是否為正法、是否違背佛陀說法的本懷。這就更應謹慎地以經典來檢定,……。[5]
依淳法師云:
《善生經》為現代人提供辨識善惡友的方法……提醒世人“慎勿與惡知識為友”,更要“明辨善惡”、“親善離惡”,才能善生,才能保富、保財、保平安,否則必惡生、背富、損財、失平安。……佛陀指出,非善知識(善友)而似善知識(善友)的人,分四種類型,應該覺知:第一類是畏權勢而親近你的人;第二類是阿諛奉承討好你的人;第三類是專揀好話說給你聽的人;第四類是伴合你作壞事的人。……
佛陀所講的四類惡知識的十六種特徵,古今中外處處可見識到,世人若不會明辨所知識的人,就有誤交損友之虞了!誤交損友等於就是結交盜賊、結交衰鬼、結交禍害、結交惡命運。有智慧的在家人,為了自己的前途,和家人的幸福,應當速速遠離這四類非善的惡知識,以避開不必要的禍害。……佛陀也把善知識分成四類,並分析其特徵:第一類能同事苦樂;第二類能拔苦予樂;第三類能施利予人;第四類能以智慧方便止惡行善饒益他人。……佛陀在《善生經》所提供的四種惡知識(損友)、四種善知識(益友),及四惡友辨識法、四善友辨識法,既清楚又明白,徵諸現代人因結交朋友所產生的利害得失,和人生變化,《善生經》真為現代人提供了最好的擇友之道。[6]
這些詮釋有助於學人了解如何遠離惡知識、親近善知識,隨順於世間正理及出世正法而自修,做個正直端莊的君子,或清淨解脫的行者;而這樣的成就,從始至終每個階段都須善知識的指引、調整、護持與示範,才可免於犯錯、走岔而循序漸進的圓滿人格到彼岸。
一個人對於真善知識能否有正確的抉擇、信受、親近、隨學,除了此世培養的的眼光與心態之外,還有一個重大的關鍵:往世多劫或欠修福德,或與善知識有嫌隙,又加上情執深重,常被惡知識蠱惑,因而宿習輾轉所障,故今生於真善知識,不樂於親近聞法,更不能依教奉行了。
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3說:【鈍根小智聞一乘,怖畏發心經多劫,不知身有如來藏,唯欣寂滅厭塵勞。眾生本有菩提種,悉在賴耶藏識中;若遇善友發大心,三種鍊磨修妙行;永斷煩惱所知障,證得如來常住身。菩提妙果不難成,真善知識實難遇,一切菩薩修勝道,四種法要應當知:親近善友為第一,聽聞正法為第二,如理思量為第三,如法修證為第四。十方一切大聖主,修是四法證菩提。】這段經文大意是說,智慧以及根性不猛利的小乘人,聽聞唯一佛乘的成佛之法,由於怖畏發起勝義菩提心後,還須經歷三大無數劫,不斷受生及度眾的修行之苦,而不願意迴小向大;又由於不知己身中有一個常住不變、永無生滅的如來妙心,只欣求寂滅的涅槃,而厭惡在世間受六塵的辛勞。
實際上,眾生各個都本來就有菩提種子,全部都含藏在阿賴耶藏識中,若能遇到善知識,教導我們發起成佛的大心,聽從善知識的教導,經由身口意三業的鍛鍊、瑩磨,修勝妙的菩薩行,歷經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最後終於斷盡障礙出離三界生死的煩惱障,以及對於實相法界無所知的所知障二種無明,而可以證得如來常住之法身,成就佛道。像這樣修行,要完成佛地大菩提妙果,並非難以成就,難的在於難以遇到真實的善知識。因此 佛陀說:一切菩薩要修大乘勝妙的成佛之道,有四種法要應知:親近善友,聞熏正法,如理思量,依教修證。
--【附論1】--《優婆塞戒經.集會品》的善生請法
同樣以「善生」為當機而開示「禮拜六方」的有《優婆塞戒經.集會品》,雖是大乘經,但因與《阿含.善生經》有表面相關[7],且先在此附論。
有長者子名曰善生,白佛言:「世尊!外道六師常演說法,教眾生言:若能晨朝敬禮六方,則得增長命之與財。何以故?東方之土屬於帝釋,……南方之土屬閻羅王,……西方之土屬婆婁那天,……北方之土屬拘毗羅天,……下方之土屬於火天,……上方之土屬於風天……。世尊!佛法之中,頗有如是六方不耶」?「善男子!我佛法中亦有六方,所謂六波羅蜜。東方即是檀波羅蜜,何以故?始初出者,為出智慧光因緣故。彼東方者屬眾生心。……南方即是尸波羅蜜,何以故?尸波羅蜜名之為右。……西方即是羼提波羅蜜,何以故?彼西方者名之為後,一切惡法棄於後故。……北方即是毗梨耶波羅蜜,何以故?北方名號勝諸惡法。……下方即是禪波羅蜜,何以故?能正觀察三惡道故。……上方即是般若波羅蜜,何以故?上者即是無上無生故。……善男子!是六方者,屬眾生心,非如外道六師所說。……惟有菩薩乃能供養」。
--【附論2】--部派佛教中的善知識
一般學界的佛教史分期,在原始佛教(四阿含)之後,是部派佛教[8],佛光大辭典云:
原始佛教分裂而成之各教團派別之總稱。……原始佛教之教理,於原始經典(阿含經)中,並無組織、統一。……教理解釋之不同遂成為部派分裂之原因,故各部派以獨自之教理組織及解釋,製作獨自之教理論書,此即稱為「根本阿毘達磨」之論書。……諸部派間主張各種教理學說且相互論爭。[9]
部派佛教之所以稱為「小乘」,可說主要在於部派時代產生並發展出阿毘達磨論藏。當然並非無其他因素,如阿含經的屬性變成為部派式的、層次較低的,規範僧伽的律藏也變得形式化等,而最能表現部派佛教特徵的當屬阿毘達磨論書。在阿毘達磨的研究中,所謂十八部或二十部的部派都非常清楚地表明各自的立場,……部派佛教的教理就是如此繁瑣而哲學化,而且出家「專業化」,對民眾的信仰實踐有害無益,於是興起欲破除這些弊端、回歸佛教根本宗教立場的運動,那就是大乘佛教。[10]
印順法師,《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一章「序論」云:「佛法的部派時代(約西元前300年~西元50年),是上承一味和合的佛法,下啟大乘佛法」。[11]類似的說法如:
在早期佛教發展史中,
上座部與
大眾部分裂後到
大乘佛教興起前的這個時期被稱為部派佛教。佛陀在世時,當時的僧團在教理上、戒律上皆是同一師學、和合無諍的,並沒有出現多少分歧。……佛滅一百年左右,
韋沙離城的瓦基族比庫提出乖違律制的「十事」,引起一些持律長老的不滿,於是召集七百位阿拉漢齊集韋沙離城,判定
十事非法。當時,參加集會的長老們平息了此事後,決定再結集法與律。這就是佛教史上的「
第二次聖典結集」,又稱「七百結集」、「韋沙離結集」。遭否決的瓦基族比庫不滿上座長老們的裁定,他們另外糾集一萬朋黨,自行編集經律,稱為「大結集」。此後,佛教遂分裂為保守傳統的「
上座部」(
Theravāda)和主張革新的「
大眾部」(
Mahāsaṅghika)兩大部派。此為佛教僧團分裂的開始,所以又稱為「根本分裂」。此後,部派之間繼續分裂,先後成立的部派相傳有十八部或二十部之多,佛教史進入了「部派佛教時期」。[12]
那麼,部派的論典中如何論述善知識之義?《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四法品第五之一[0393a11]
四預流支者,一、親近善士;二、聽聞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隨法行。
云何親近善士?答:善士者,謂佛及弟子。復次,諸有補特伽羅,具戒具德,離諸瑕穢,成調善法,堪紹師位,成就勝德,知羞悔過、善守好學,具知具見、樂思擇、愛稱量、喜觀察、性聰敏、具覺慧、息追求、有慧類、離貪趣貪滅、離瞋趣瞋滅、離癡趣癡滅、調順趣調順、寂靜趣寂靜、解脫趣解脫,具如是等諸勝功德,是名善士。若能於此所說善士,親近承事,恭敬供養,如是名為親近善士。
云何聽聞正法?答:正法者,謂前說善士,未顯了處為正顯了、未開悟處為正開悟,以慧通達深妙句義,方便為他宣說施設安立開示,以無量門正為開示,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如是等名正法。若能於此所說正法,樂聽樂聞、樂受持、樂究竟、樂解了、樂觀察、樂尋思、樂推究、樂通達、樂觸樂證、樂作證,為聞法故,不憚艱辛,為受持故,數以耳根,對說法音,發勝耳識,如是名為聽聞正法。
云何如理作意?答:於耳所聞,耳識所了,無倒法義,耳識所引,令心專注,隨攝等攝,作意發意,審正思惟,心警覺性,如是名為如理作意。
云何法隨法行?答:如理作意所引,出離遠離所生諸勝善法,修習堅住,無間精勤,如是名為法隨法行。
又卷15 [0429c13]
善友謂佛及佛弟子,廣說乃至行遠離癡、調伏癡行,是名善友性。若於如是善友,諸習近等習近、親近等親近、恭敬承事,是名遇善友。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14[0620b13]
云何善知識?謂沙門婆羅門,持戒賢善,斷貢高放逸,忍辱成就,自調自滅,自入涅槃,欲離欲欲盡,乃至欲離癡癡盡,應染處不染,乃至應癡處不癡。應止處不止,應受處不受,身口意業清淨,正命清淨,行信慚愧,多聞精進,念慧修行,八道具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衣食知足,是謂善知。
何謂識?若識善識,知共行慈、重行慈、究竟行慈,常敬不離,是名善知識。云何善親厚?凡夫持戒人,……堅信人……堅法人……乃至阿羅漢……如是等自共親厚,是名親厚。若善知識,若善親厚,隨順不離相親近,是謂善知識善親厚。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2二/預流支品第二
有四種法,若正勤脩,是人名為多有所作。何等為四?謂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汝等苾芻應如是學:我當親近供養善士,恭敬一心聽聞正法,如理觀察甚深妙義,精進脩行法隨法行。」
所說善士,離非善法、成就善法,具足成就四念住、四正勝、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故名善士。若能於此所說善士,親近承事恭敬供養,如是名為親近善士。云何名為聽聞正法?謂所親近供養善士,未顯了處為正顯了、未開悟處為正開悟,以慧通達深妙句義方便為其宣說施設安立開示,以無量門正為開示,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云何名為以無量門正為開示苦真是苦?謂正開示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略說一切五取蘊苦。……若能親近供養善士便聞正法,聞正法已便能如理觀深妙義,如理觀察深妙義已便能進脩法隨法行,既精進脩法隨法行便得趣入正性離生。
《阿毘達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43:「親近善士者,謂親近善友,善友謂佛及
佛弟子。令修善法,得利樂故。」《阿毗曇毗婆沙論》卷82第33/雜揵度思品第八之一:「善知識者,謂佛、佛弟子是也,從其聞法。」
從上引諸論所云,對善知識(善友)的解說,較阿含經更明確的指向「佛及佛弟子」,而親近善知識乃「四預流支」之首,且後三支都由第一支的因緣乃得成就,也就是: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可以說,修學佛法(解脫道)的關鍵及入處,在於勤求與親近善知識,從其聞法(以慧通達深妙句義,方便為他宣說施設安立開示),得利樂故
[1]《孫子兵法》九變篇:「是故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從正反(一體兩面)的關係去認識各種現象與問題,乃能整全而不偏,知其一亦知其二。辯證法:正反並非矛盾,而是一種關係--對立的統一,或兩極相關。如善與惡、晝與夜、得與失、福與禍~《大般涅槃經》卷12功德天與黑暗女姊妹。《宗鏡錄》云:夫枝必有根。流必有源。生實死之根源也。既有其生。安得無死。故大經曰。功德黑暗,姊妹相隨。有智主人,二俱不受。此則不受其生,故無其死。若夫天理寂然,曾無生滅之朕。妄情紛動,遂見去來之跡。譬以清淨目,觀晴明空。都無瑕翳。苟瞪目勞視。則狂華亂生。華既有生。而亦有滅。愚者好華生而惡華滅。而不知華本自無也。故楞嚴曰。一切眾生,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流轉。
[3]王開府,<
善生經的倫理思想─兼論儒佛倫理思想之異同>:「後秦佛陀耶舍口誦、竺佛念傳譯之《長阿含經》中,有《善生經》,此經在《大正藏.阿含部》另有三種相關的經,內容略有出入:一為後漢安世高所譯的《佛說尸迦羅越六方禮經》一卷,《歷代三寶紀》指係出自《長阿含經》;一為西晉支法度所譯的《佛說善生子經》一卷,《開元釋教錄》指係《中阿含.善生經》的異譯;一為東晉僧伽提婆所譯的《中阿含經.善生經》。」另,邱敏捷
〈佛教《六方禮經》之倫理觀探析〉云:「《六方禮經》乃在家佛弟子應受持、遵行的倫理道德生活規範,記載著佛陀對家族倫理、教育倫理及社會倫理之觀點。該經至少有下列五種漢譯本:(一)後漢.安世高譯《屍迦羅越六方禮經》。(二)西晉.竺法護譯《大六向拜經》。(三)晉.支法譯《善生子經》。(四)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善生經》。(五)後秦.佛陀耶舍與竺佛念共譯《善生經》。綜觀這五部譯本,經文從二千多字逐增至近五千字,內容又略有出入。」--《正觀雜誌》35期2005.12
[4]見前註,邱敏捷〈佛教《六方禮經》之倫理觀探析〉
[5]見前註,普性法師<《阿含經》中的“善知識”道>
[7]呂凱文,<
以兩種《善生經》探究佛教倫理的詮釋學轉向問題>正觀雜誌n.35/2005.12「大乘佛教如何「擴大改寫」《生經》為《優婆塞戒經》,並促成佛教典範轉移與導致佛教倫理的詮釋學轉向。……《優婆塞戒經》編輯者,一定相當熟悉舊有聲聞佛教《善生經》的敘事資源,才能夠將這些敘事元素與敘事情節充分運用於自身經典創作中。儘管如此,《優婆塞戒經》編輯者卻採取“同詞異義”與“強勢誤讀”的詮釋學策略,“擴大改寫”既有聲聞佛教《善生經》的敘事元素,藉此形構出符合大乘行者“理想宗教型態期待”的修學基礎.其次,由於《優婆塞戒經》以菩薩思想為典範,因而擴大改寫的過程中,聲聞佛教《善生經》的敘事元素也被菩薩思想化,不但在家人的善生被改寫為大乘在家菩薩的善生,甚至六方禮拜也被改寫為受持大乘優婆塞戒的必要條件,更被改寫為六波羅蜜的實踐。在此情況下,擴大改寫的文本實踐歷程,促成佛教典範轉移的運動,不僅為大乘佛教的菩薩新典範提供法源基礎,更取代舊有佛教的聲聞典範的合法性地位,連帶地亦導致佛教倫理的詮釋學轉向,形構出大乘在家菩薩典範的“新戒學”。」見前註,
依淳法師〈《善生經》對現代倫理道德和幸福人生的啟示〉亦云:「曇無讖所譯的《優婆塞戒經》,是《善生經》大乘化的發揚,《善生經》講的是個人“善生”的法要,這是以個人“自利”為著點的基本法;《優婆塞戒經》則是以“自利利他”兼濟為著點的福利有情法,是自度度他並行的菩薩法。……全經分為二十八品,說明菩薩的發心、立願、修學、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特別在受持品中,除說明在家菩薩應受三皈、五戒之外,更提出六重戒、二十八失意戒等。由《優婆塞戒經》的全部內容看,可以知道這是由《善生經》敷演而成的大乘經典,是原始《善生經》的補述。」
[11]印順法師的相關看法,另參考:《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9章,p.533:【從佛法到大乘佛法,從聲聞三藏到大乘藏,在演進過程中,有些中介性質的聖典。這些聖典,有的屬於部派佛教,卻流露出大乘的特徵;有的屬於原始大乘。這些聖典,可說是大乘佛教的序曲。部派佛教的聖典,「九分教」或「十二分教」中,如「本生」(jātaka),「甚希有法」(adbhuta-dharma),「譬喻」(apadāna),「因緣」(nidāna),「方廣」(vaipulya),其中一部分,就是大乘的胎藏、萌芽。】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六章/
第一節/第一項:部派分化的前奏:「佛入滅後,佛教漸漸地分化,終於成為部派的佛教。部派佛教流行到西元前後,大乘佛法又流行起來。大乘佛法的興起,到底出於部派的僧團內部,或在家信眾,或兼而有之?這雖然要作進一步的研究,才能確定,但大乘從部派佛教的化區中出現,受到部派佛教的影響,……佛教部派的分化傾向,可說是由來已久。從佛陀晚年,到部派分化前夕,一直都有分化的傾向,有重大事件可記的,就有三次……。」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41/yinshun41-16.html第三項部派本末分立的推定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41/yinshun41-17.html
【從部派分裂的系譜中,理會出部派分裂的四階段,每一階段的意義不同。第一階段,分為大眾與上座二部,主要是僧伽sam!gha內部有關戒律的問題。……第二階段的部派分化,是思想的,以教義為部派的名稱。……第三階段分出部派的名稱,如大眾部分出的制多山、東山、西山等部,都依地區、寺院為名。這是佛教進入一新階段,以某山某寺而形成部派中心。……第四階段的部派分化,是說轉部。依『異部宗輪論』,說轉部從說一切有部中分出:「說諸蘊有從前世轉至後世,立說轉名」。立勝義我,聖道現在,這也是依教義立名的。分出的時代,『異部宗輪論』作(佛滅)「四百年初」。依阿育王於佛滅百十六年即位說來推算,約為西元前九o年。從西元前二oo年以來,成立的部派,大抵依地名、人名為部名;到說轉部興起,表示其獨到的見解,成為十八部的殿軍。西元前一世紀初,說轉部興起於北方,展開了說「有」的新機運。興起於南方的方廣部Vetullaka──大空說部Maha^sun~n~ata^va^din,展開了「一切空」說,也是成立於西元前一世紀的。大乘佛法也在這氣運中興起,部派佛教漸移入大乘佛教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