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無家者:從未想過我有這麼一天|李玟萱 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圖說:十位無家者的真實故事,五位資深社工的真情告白

▲圖說:十位無家者的真實故事,五位資深社工的真情告白

街友常常是一群不被看見的人,也不會想理解他們的過往,若於大眾媒體出現的畫面往往是負面消息居多。成為街友之前,不乏精彩的人生幸福的生活,但如同書名從未想過我有這麼一天,當這一天來臨時,還有機會回歸正常生活嗎?

行走街頭難免會看見突兀的景象,因為不符合人情常理,所以突兀,但它就是真真實實的存在。原因未明,真相不知,然後消失在你、我繁雜的日常瑣事,即便再一次遇見,也變成認知的一種社會現象。

《無家者》這本書講述的正是街友遊民的故事,來自各行各業,各有不同背景他們曾是軍人、商人、工人、保全、更生人、幫派分子、身心障礙者,一點也不浪漫的流浪人生,雖然有過輝煌帶著璀璨的光芒片段,或者是平淡順行的列車,因生命軌跡未期的碰撞而倒下,爬起來不難嗎?那會是一個個需要面對並理解的故事。

作者沒有舉起道德大旗,試圖控訴、博取同情,而是以平實的口吻描述每個人從「有家」到「無家」的過程,紀錄他們在街頭的掙扎、反省、自我懷疑,包含想自我了斷的心情;這些篇章呈現的故事,有貧困者相互扶持的力量,也有弱肉強食的江湖現實,也有更多過了今天再說明天的莫可奈何。

▲圖說:全身家當都在車上了

▲圖說:全身家當都在車上了

說穿了,在無愛的環境下,成為街友的門檻很低,可能就是一個瞬間,就輕輕的跨過了門檻。離開熟悉的人際與場域,擔負莫名的意外和打擊,看似順境的形象,自此跌入社會陰暗不被重視的所在⋯

他們或許就是曾經或未來的我們,而面對他們我們能做的是什麼呢?默默付出關懷的社工與組織,又如何從旁協助,讓他們找回再起的路;掌聲鼓勵很容易,陪伴傾聽卻很難,或許帶著正面的眼光給予微笑的加油,傳遞我們誠心的祝福,也是一種支持的力量。 →→ 更多關注請上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人生百味


延伸閱讀:上班族的便當哲學

【更多的文章】爆米花專賣店地圖車票職男茶葉蛋新天堂樂園中年大叔養小三最近在讀書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NOWA 50+ 的風景】的粉專與我互動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OWA 沙龍
29.3K會員
443內容數
任職的公司遭逢變故,忽如其來的變化不只是生活作息,年過五十的人生階段碰到這個意外,除了幫自己加油打氣外,同時告訴自己向「茶葉蛋」學習,蛋殼表面越多紋路的越好,經由裂縫才能越入味,口感也會更好吃。如同職場人生一樣,當見識越廣歷練越多,每個燙手山芋的修練,都是路上無限美好的風光。
NOWA 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0/20
除了影視和音樂作品,印象中未曾藉由文字內容與影像創作接觸劉若英,直到最近朋友展開斷捨離的書櫃清空行動,接收了一批藏書。《我想跟你走》是她的第四本著作,淺白樸實的風格,文章雖然輕薄短小,隨著她筆下的緩緩鋪陳,情感流瀉下的內心世界卻令人著迷,走入回憶過往的那些人那些事,我跟著被觸動感概了。
Thumbnail
2024/10/20
除了影視和音樂作品,印象中未曾藉由文字內容與影像創作接觸劉若英,直到最近朋友展開斷捨離的書櫃清空行動,接收了一批藏書。《我想跟你走》是她的第四本著作,淺白樸實的風格,文章雖然輕薄短小,隨著她筆下的緩緩鋪陳,情感流瀉下的內心世界卻令人著迷,走入回憶過往的那些人那些事,我跟著被觸動感概了。
Thumbnail
2024/10/10
「到了一個年紀,某些人的生命似乎只剩下回憶」,但「交織成這些文字的幾乎全是往事的點點滴滴。」序文的第一段就開門見山的點出關於這本書誕生的心情,如同麥克阿瑟所言:「回憶是奇美的,因為有微笑的撫慰,也有淚水的滋潤。」於是,我第二次重新翻閱這本書籍,細讀作者的人生來時路 …
Thumbnail
2024/10/10
「到了一個年紀,某些人的生命似乎只剩下回憶」,但「交織成這些文字的幾乎全是往事的點點滴滴。」序文的第一段就開門見山的點出關於這本書誕生的心情,如同麥克阿瑟所言:「回憶是奇美的,因為有微笑的撫慰,也有淚水的滋潤。」於是,我第二次重新翻閱這本書籍,細讀作者的人生來時路 …
Thumbnail
2024/07/31
北京城裡的胡同內的小女娃,隨父母搬家至此。從書中五個故事章節鋪陳,描繪陌生的人事景物,春夏秋冬四季輪迴,透過六歲小英子童稚的雙眸,我彷彿跟著她在胡同裡東鑽西繞著,親近認識了左鄰右舍的娘姨叔伯和她的玩伴,一起度過了初來乍到北京的冬天,城南的那些事兒也就擄獲了我的心。 上次閱讀這本兒童繪本版《城南
Thumbnail
2024/07/31
北京城裡的胡同內的小女娃,隨父母搬家至此。從書中五個故事章節鋪陳,描繪陌生的人事景物,春夏秋冬四季輪迴,透過六歲小英子童稚的雙眸,我彷彿跟著她在胡同裡東鑽西繞著,親近認識了左鄰右舍的娘姨叔伯和她的玩伴,一起度過了初來乍到北京的冬天,城南的那些事兒也就擄獲了我的心。 上次閱讀這本兒童繪本版《城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十位無家者的採訪故事,讓讀者知道,掉到街頭上,真的很容易。 七位街頭社工的採訪故事,讓讀者知道,接住這些人,真的很不容易。 平心而論,真正想要成為流落街頭的人,應該少之又少,但因為自身際遇與外在環境的不走運,導致了無家的無奈選擇,身為有家者的讀者,除了同情,還可以怎麼看? 我們隨時都有可能成為
Thumbnail
十位無家者的採訪故事,讓讀者知道,掉到街頭上,真的很容易。 七位街頭社工的採訪故事,讓讀者知道,接住這些人,真的很不容易。 平心而論,真正想要成為流落街頭的人,應該少之又少,但因為自身際遇與外在環境的不走運,導致了無家的無奈選擇,身為有家者的讀者,除了同情,還可以怎麼看? 我們隨時都有可能成為
Thumbnail
但我想,我也得到自己能運用的主軸——你所努力的一切,從識字到知識,從觀念到思辨,從基礎的專業,都是為了能更有機會,讓自己可以是自己。
Thumbnail
但我想,我也得到自己能運用的主軸——你所努力的一切,從識字到知識,從觀念到思辨,從基礎的專業,都是為了能更有機會,讓自己可以是自己。
Thumbnail
街友常常是一群不被看見的人,也不會想理解他們的過往,若於大眾媒體出現的畫面往往是負面消息居多。成為街友之前,不乏精彩的人生幸福的生活,但如同書名從未想過我有這麼一天,當這一天來臨時,還有機會回歸正常生活嗎?
Thumbnail
街友常常是一群不被看見的人,也不會想理解他們的過往,若於大眾媒體出現的畫面往往是負面消息居多。成為街友之前,不乏精彩的人生幸福的生活,但如同書名從未想過我有這麼一天,當這一天來臨時,還有機會回歸正常生活嗎?
Thumbnail
那些被埋藏在街邊沈睡的軀體下,流浪者不為人知的秘密。
Thumbnail
那些被埋藏在街邊沈睡的軀體下,流浪者不為人知的秘密。
Thumbnail
新聞媒體上的「社會邊緣」、「孤苦伶仃」是對無家者的標籤;好吃懶做、需要他人的施捨是大眾對他們的想像。他們彷彿是一群沒有臉孔,但長得很相似的團體,儘管他們已是城市街頭常見的身影,但很少有人願意去了解他們......
Thumbnail
新聞媒體上的「社會邊緣」、「孤苦伶仃」是對無家者的標籤;好吃懶做、需要他人的施捨是大眾對他們的想像。他們彷彿是一群沒有臉孔,但長得很相似的團體,儘管他們已是城市街頭常見的身影,但很少有人願意去了解他們......
Thumbnail
林璟瑋 攝影 張獻忠(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共同發起人) 為什麼要用「無家者」的稱呼取代遊民、街友? 台灣對於沒有私人住所而流落街頭的人有多種稱呼,政府部門以及法律條文慣用「遊民」,非政府組織則傾向使用「街友」,一般民眾有時也會將這群人稱為「流浪漢」、「流浪仔」。不過無論是「遊民」、「街友」或「流浪漢
Thumbnail
林璟瑋 攝影 張獻忠(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共同發起人) 為什麼要用「無家者」的稱呼取代遊民、街友? 台灣對於沒有私人住所而流落街頭的人有多種稱呼,政府部門以及法律條文慣用「遊民」,非政府組織則傾向使用「街友」,一般民眾有時也會將這群人稱為「流浪漢」、「流浪仔」。不過無論是「遊民」、「街友」或「流浪漢
Thumbnail
不論在公園、騎樓,或是人來人往的街道上,都有街友的影子,大部分的人都對他們視而不見,甚至敬而遠之。筆者就讀大學時,常會在學校附設醫院、公園及公園內的市立圖書館分館看見街友,白天時,他們會將所剩無幾的家當收在一塊,放在眼力所及之處,或是帶在身邊,若是被褥、枕頭或帳篷等寢具,就會擱置在原地,夜幕降臨時就
Thumbnail
不論在公園、騎樓,或是人來人往的街道上,都有街友的影子,大部分的人都對他們視而不見,甚至敬而遠之。筆者就讀大學時,常會在學校附設醫院、公園及公園內的市立圖書館分館看見街友,白天時,他們會將所剩無幾的家當收在一塊,放在眼力所及之處,或是帶在身邊,若是被褥、枕頭或帳篷等寢具,就會擱置在原地,夜幕降臨時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