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便當裡的每一項食材,就像是公司各單位的員工,你是哪一種食材呢?
了解職場運作的規則方能看清在社會走跳的眉角,無論是人前稱兄道弟人後捅你一刀,還是上班同事下班陌生人,這些辦公室上演的日常大小事一點也不稀奇,放諸各個階層、產業、領域都是如此,確切的說:唯有出資的金主和市場的口碑,最終才能決定你是燙金搶手的人才還是辛苦付出的人力
公司結構
董事會聘請執行長或總經理管理公司,總經理找單位一級主管後再聘用下級員工,有時靠挖角整批團隊建立部隊,有些是安插自己的心腹到各大部門當眼線,有的透過刊登徵人啟事尋找合適的人;諸如技術、產品、行銷、銷售、行政之類,這些聘用過程有些以學歷判定,有需要看產業經驗,也會有些個人背景因素,辦公環境匯集各路人馬,茶水間故事是否精采就待日後的相處了。
股東結構關乎營運大權,公司規模決定組織分層,管理階層造就公司文化,員工心態影響未來十年,而辦公室的選擇設址也是足以讓人打聽的對外招牌,名片上的職稱不過是一個個標籤,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角色,職場遊戲於焉展開。
組織運作
崗位上的全體同仁就其執掌為公司貢獻本分所學,從前期創意發想、資料蒐集、擬訂策略,接續的各項評估的動腦會議、橫向整合,到最後上市前的操盤推演、造勢宣傳,一旦東風起商品或服務正式上線推出,就是開始面對市場與消費者真槍實彈驗收的時刻;倘若推廣一段時間沒有達到預期效益,或許是因錯估情勢造成接受度不高,這時會將不符現況的產品調校改版,同時改變行銷切角加大廣告力度。
經過以上幾個週期循環後,後續再研發出新的產品若仍乏人問津不受肯定,商品壽命的長短也關乎你在這間公司的勞保年資;隨之而來面對的考核約談,一連串的KPI檢討與寫不完的改進報告,最終如難以獲得上級長官支持,可想而知將展開內部清理的手段,倘若是董事會下達最後通牒,公司的處境不只是單純換掉幾個員工,隨員額緊縮而來的是部門裁撤、人員資遣、業務縮減、最後走上解散停業一途。
市場考驗
這樣的場景若是改用民以食為天的便當來比喻,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待自身在職場的處境,或許也能寬慰曾經遭遇的處境,無非對錯只是機遇。
老王自從退休後除了呼朋引伴登山健行、喝喝茶憶過往聊當年,眼見健康議題為時下顯學,遂與幾位老友共同出資賣起健康蔬食便當,體驗一下金主老闆的癮。
經過董事會討論找了以前認識的朋友擔任總舵手,負責菜單設計與店務營運的便當長,她透過關係挖來廚師一起開發符合時下年輕人的減脂養生餐,選擇低碳足跡的在地、有機、當令的高級食材,推出高價位版的精美便當。
而街角那間便當店的老闆廚師小陳,從成本最為優先考量,在市場買進稍微整理後還能用的食材,切切洗洗後藉由烹調過程加料加工,也提供賣相不差滿足口慾的便當。
每到了午休時間,附近上班族開始外出覓食,光顧這兩家便當店的人互不影響,生意也都不差,但不管是選購哪一種便當,都會有人沒有全部吃完,廚師用心調製料理的食材最後也因此被丟棄到廚餘桶內了。
我是哪一項食材
透過市場機制的消費行為來看,努力創造的產品即使順利銷售,但是消費者最終會決定那些照單全收,那些視如敝屣,食用後的體驗也影響著日後的回購意願。其實不管是廚師或是食材,都像極了在職場拚搏的你我!
回頭看看那些良好的食材,代表的是高等學歷、產業經歷豐富的員工,而那些便宜有瑕疵的食材,就是普通學歷、經驗有限的人,料理的廚師是負責公司營運的老闆;不管食材(菜、肉、米飯)本身優質與否,會被裝在價錢多寡的便當內,只要沒被全部吃完,就會被當作廚餘丟棄,而這時候在廚餘桶內的食材,雖然大家出身不同但命運卻是一樣,自此比較的也不再是世俗的背景家世。
但是,落於廚餘的食材也不要因此覺得失志,垃圾變黃金的故事大家都聽過,廚餘也有加值再利用的機會,短暫的機遇不佳不代表沒有價值,從而認識自己反而更重要,這個課題永遠適用於每一個人。
實際感受
過去20多年的職場生涯我曾經當過幾次廚餘,也對自身處境感到困惑不已,那時候對未來的路茫然不知所措,舉凡拜拜、算命、抽籤都得不到真正的答案。最近遇到了些事,反芻親身經歷後寫下這篇文章,如果有朋友遭逢類似的狀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自怨自哀不是解法,唯有投資自己的腦袋並提高眼界,才能破局而出創造自己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