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自己生命中有哪些重要的時刻嗎?那些時刻是什麼顏色的呢?
我記得在創業初期,我的家人十分的反對,他們對我想做的東西表示不解,甚至因為覺得我太年輕而勸我放棄。中間我反反覆覆的修改自己的創業企劃書,倔強地說服家人,試圖讓他們了解我想做什麼事情。最終花了不少時間他們才終於願意踏出第一步去了解自己。我永遠記得,當時我所看到的世界是壟罩在帶點薄荷綠的光芒之中,清澈而有生命力。
如果你剛好在興趣與麵包之間搖擺不定,或許你該看看這部作品《藍色時期》。
《藍色時期》簡介
《藍色時期》是在描寫一名高中少年矢口八虎成長的故事。從小八虎做任何事情都得心應手,不只有良好的成績,與誰也都能快速熟稔起來。表面看起來輕浮的他,個性卻與之相反,除了認真而務實外,他對事情都掌握的十分快速,然而這樣的他卻對任何事物都沒有一絲興趣。在一次的美術課的課題中,意外的觸發了他對美術的熱情,進而展開故事的序曲。
-
這樣子的介紹很普通,讓人提不起想看的興趣對吧?但這也是這部作品最具魅力的地方,裡面沒有情情愛愛、沒有非現實,更沒有所謂的超能力。質樸卻有力道是我對這部作品的印象,接下來我打算用這部作品裡面的其中幾個台詞,介紹《藍色時期》的魅力在哪邊。
《藍色時期》中所傳達的價值觀
1.『喜歡的事留著當興趣就好』我覺得這是大人的看法,通常沒有辦法努力,是因為還沒有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這是裡面的美術老師對八虎說的話,當時的八虎認為美術這途沒辦法當作飯吃,學美術只要當作興趣玩玩就好,然而老師給他的回覆我認為是成熟得體且引人省思的。
很多大人終其一生都停留在這個時期的八虎,明明好不容易對一項事物產生興趣,但卻因為現實的考量或是周遭評價而放棄,以致錯過了許多發展的機會。興趣難道只能做為興趣嗎?我想這個答案會因為大家的決定而有所不同。
接下來的這句「沒有辦法努力,是因為還沒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若你曾經因為什麼事情廢寢忘食過,那麼那件事情一定是讓你喜歡到沒有辦法停下的事情。
我曾經聽過有家長直接把小孩寫了5年以上的小說撕成碎片,只因為小孩數學不好,家長認為不該多花心力在其他事情上。當時的我看到滿是心疼,想著如果那位孩子因為這樣放棄寫作,那真的是太可惜了。如果你曾經有過這樣在搖籃裡就被扼殺的興趣,哪天有機會可以重新拾起,那或許是無可取代的寶藏。
2.我覺得藝術是『不能吃的食物』,有個人喜好是很正常的事情。高價料理不見得會合自己胃口。相對的也是有最初覺得料理不怎麼樣,但在知道食材產地或是做法後才開始覺得好吃的人。
當你對世間大眾吹捧的東西毫無共鳴時,不是你有問題,而是你剛好對這件事情沒有感覺而已,這樣的差別就是所謂的「個性」。
聽完了大眾的解析,反之對該物開始產生興趣,那也是一種個性。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所有一切都決定於你自己的感受。
3.如果你認為你看到的東西是藍色的,那不管是蘋果還是兔子的身體都可以是藍色的。
這句話是八虎的前輩森學姊,面對八虎的自我懷疑,她恬淡地說的話。
只要是人都會有懷疑自己的時候,但不管任何時候都不要忽視自己的感官與感受。面對不同的聲音或是視角,真誠的接受與給予尊重都有可能會讓你對事物有不同的看法。
漫畫版與動畫版差異
《藍色時期》在去年2021年10月時開始在Netflix獨家播放,然而在眾人期盼之下Netflix 給出的成品讓大多數人都不太買單。原因在於動畫的版本少了漫畫原作的細膩與表現,有讀原作的讀者看完紛紛表示大失所望。不管是人物的表情、整體的上色,抑或是分鏡,都不能說是最好的。
舉例來說(上圖是漫畫版,下圖是動畫版)
比較之後,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兩張圖片有很大的差別,雖說精緻度往往是動畫化後容易省略的細節,但這邊可以看出除了精緻度外,畫面的張力與光影在動畫中都變得平鋪直敘,感官上少掉了幾分衝擊的力道。
而這樣的差異不只是在這一幕,其他地方也同樣看的見。
除了構圖之外,畫面的張力往往來自對比與光影,將兩張比對之後右方顯得暗淡許多,這點部份我認為是動畫與漫畫差異最多的地方,著實可惜。
總結
這是一部在畫面與劇情都接近滿分的作品,創作者應該都會產生不小的共鳴,雖然人物描寫上為了讓作品更好看有一點點誇張化的地方,但都還在合理的範圍內,不影響作品本身好看的程度。
或許是因為作者本身是美大出身的關係,畫技本身沒話說,裏頭對於心境的描寫處理的非常細膩,讓人忍不住跟著劇情一起哭一起笑,帶入感很強烈。我自己很喜歡這部作品帶給我的一些靈感,例如上述所提及的現實與興趣的課題,我認為在這部作品我得到了最好的解答。
另外最近在日本東京有《藍色時期》的展覽,有興趣的人可以點進去以下的資訊欄,或是若跟我一樣想去卻去不了的粉絲,也可以點進最下面的展場預覽影片看看展場的樣子喔~(第45秒的地方有很厲害的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