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自信不是你的錯!從<青春養成記>找回遺失的自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最近皮克斯的新作<青春養成記>引起了廣大的討論,除了厲害的美術與有趣的劇本外,他的題材貼近我們的生活,也讓多數的華人有著強烈的共感與無奈。今天要來討論,我從這部電影認知到的一件事情,那就是:為什麼華人普遍沒有自信?

自我價值上肯定與自信,明明應該是從自身內化與展現出來的,為什麼亞洲家庭出生的孩子多半都會遇到這部分的難題呢?

家庭教育下的我們

曾看到一本腦科學的書寫出若父母過多干涉小朋友的決定或是判斷,久而久之會讓小朋友,畏手畏腳,變得什麼都不敢做。以下為從那本書擷取的段落翻譯:

孩子努力過後卻被父母親否定,是教育中常見的現象。小孩自己試著努力過後的行為本來應該是要被誇獎、被好好給予評價的才對,然而父母總是會對小孩說出「不對!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的吧?」「為什麼你連這點小事情都不好呢?」

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呢?

  1. 手上拿著成績單,興高采烈地告訴父母自己拿了高分,但卻被潑冷水問怎麼沒有拿到滿分或是更高的名次。
  2. 出門前父母耳提面命重複叮嚀一樣的事情。

一般而言,父母是最直接且最貼近我們生活的人,他們所釋出的情感與壓力,都會直接投射到我們身上。父母不信任自己孩子可以做好事情,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跟著不信任自己,變成永遠都會覺得自己是不是自己永遠不夠好,是不是忘記帶了什麼東西,只會聽令行事,長不大的小孩。

正因為自信感無法由內而外的供給自己,所以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大部分都會尋求實質的東西才有辦法相信或是證明自己,例如考到全班前幾名或是參加比賽拿到獎狀等。有拿到實質上「別人」證明自己的標章,才有辦法相信自己是很棒的。

就像劇中主角的美鈴與他的母親一樣,因為幾乎所有的自信與自我評價都是建立在獲得高分與父母的肯定等外在的基礎,所以即使是面對再小的失敗與錯誤,他們也都會表現出異常的焦慮與不堪。這就像是毒品一樣,在獲得自信的途徑被中斷後,便會出現戒斷症狀,頓時失去方向與趕到強烈的不安,而這些都會造成情感表現與情緒控管很大的阻礙。

對孩子而言,父母給予的評價是絕對的。大家在小時候的時候應該都是如此的吧。然而隨著成長,我們慢慢進入社會,就會發現「原來大人也會有犯錯的時候,未必總是正確的」(中略)而對小朋友來說,大人所給予的否定等於是全世界對自己的否定。


怎麼找回失去的自信?

劇中原本因為焦慮而失去冷靜的美玲,在透過朋友的幫助下,漸漸找到讓自己恢復情緒的方法。然而現實中,我們不一定可以和她一樣遇到能幫助她的知音,但可以透過這兩個方式慢慢建立自信:

1.練習告訴自己,我很棒

我知道這個建議看起來很爛,但這真的很重要。因為如果不告訴自己很棒,永遠都會把失敗歸因自己,成功歸因別人。所以請在完成每一件你覺得極具挑戰,或是你努力的事情過後,試著誇獎自己與獎賞自己。

如果覺得很困難,建議可以從想像內心住著一個小小孩開始,把小小孩當作獨立的人,並在完成每一件事情後,誇獎他/她一下。

例如:我今天獨立完成了一個企劃,我就會在內心想像一個開心的小女孩等待我摸頭與誇獎,然後成熟的我就會好好的作出她期待的反應,大肆誇獎她,並在現實中幫自己便當加個雞腿或是下午茶升級。

2.被批評時,先抽離角色

許多人被批評時,就會開始陷入覺得自己很爛的死迴圈,一蹶不振。我相信面對負面的情緒字眼的當下,大部分的人都做不到完全不當一回事。

所以如果發現自己快進入死迴圈時,建議把內心的小小孩再喚出來一次,你可能會看到她/他縮在角落難過或是哭鬧,但不用想辦法安慰他/她,只要好好抱住他/她,好好休息一下。

畢竟已經很難過了,誰都無法有餘裕去關心別人,比起多花力氣去安撫他人,更多是需要時間與空間好好休息。

等覺得自己稍微恢復一點精神之後,再重新整理情緒去面對事情。


以上兩個方式是我自己的方法,未必對每個人都有用,但我覺得比起貿然的告訴你去愛自己,不如想像一個小型的自己去愛她/他。因為大部分的人都無法客觀的看自己,若能試著用別人的視角去看待自己,會比較容易代入情感。

自信心不應該是別人或是外力給予的。過去我們可能都會因為「自己不夠好」,而感到失落,但這不是一件壞事,因為有這樣的想法可能會讓你更求上進或是找到方向努力。只是現在開始,試著帶著內心的小小孩一起前進,告訴彼此「我們現在很棒了,只是再一起努力,一起變更好!」


參考書籍<子どもの脳を傷つける親たち>友田明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Thomas Tang-avatar-img
2022/03/15
要脫離家庭教育造成的影響,重新培養自己的自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持續努力中~
米支其-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3/16
是阿,這是一輩子的課題, 我們決定不了自己的出生家庭, 但還可以建立自己的未來,一起加油吧!
avatar-img
米支其的沙龍
19會員
30內容數
米支其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29
2024年的8月21日晚間八點十分,我的祖父與他共處88年的世界長辭。 你跟著佛祖的那個晚上 彌留之際,原本緊閉雙眼的祖父突然睜開雙眼,那對眼睛同記憶如炬卻帶水氣,在看了我們一眼後,似是放心停止了呼吸,前後不過幾秒鐘。那時我們沒有意識到那是告別,後知後覺才發現那便是最後一瞬間,緊接著迎接我們的是
2024/08/29
2024年的8月21日晚間八點十分,我的祖父與他共處88年的世界長辭。 你跟著佛祖的那個晚上 彌留之際,原本緊閉雙眼的祖父突然睜開雙眼,那對眼睛同記憶如炬卻帶水氣,在看了我們一眼後,似是放心停止了呼吸,前後不過幾秒鐘。那時我們沒有意識到那是告別,後知後覺才發現那便是最後一瞬間,緊接著迎接我們的是
2024/02/17
這是一個其實不太會玩電玩,卻因劇情吸引而開始入坑玩復古電玩的故事。 保持著知道而未知的距離_我與電玩 從小到大我對電玩一直保持著不近不遠的距離,說來可能讓人難以置信,但從小因為家裡沒電腦,所以我對電玩的印象一直都停留在同學手上的game boy而已。 當時唯一能碰到遊戲的地方只有學校的電腦課,
Thumbnail
2024/02/17
這是一個其實不太會玩電玩,卻因劇情吸引而開始入坑玩復古電玩的故事。 保持著知道而未知的距離_我與電玩 從小到大我對電玩一直保持著不近不遠的距離,說來可能讓人難以置信,但從小因為家裡沒電腦,所以我對電玩的印象一直都停留在同學手上的game boy而已。 當時唯一能碰到遊戲的地方只有學校的電腦課,
Thumbnail
2023/04/09
一個熱門的作品,一般不會只停留在原作,它可能會被小說化、漫畫化、動畫化、舞台劇化、電影化、遊戲化等等,用不同的樣貌呈現在觀眾面前,然而呈現方式的轉變,未必能讓大眾接受,也勢必會引來不少「原作黨」的批評與指教。而這次我想分享二部我覺得改編的很有味道的作品,以及分享自己對改編作品的看法。 為什麼要改編?
Thumbnail
2023/04/09
一個熱門的作品,一般不會只停留在原作,它可能會被小說化、漫畫化、動畫化、舞台劇化、電影化、遊戲化等等,用不同的樣貌呈現在觀眾面前,然而呈現方式的轉變,未必能讓大眾接受,也勢必會引來不少「原作黨」的批評與指教。而這次我想分享二部我覺得改編的很有味道的作品,以及分享自己對改編作品的看法。 為什麼要改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 這裡的『人』,可能是個孩子,也可能是個大人。 有許多人,對自己很沒自信,不管他(她)現在幾歲了。 我不喜歡自己,也沒有自信。請問我該怎麼辦? 親愛的,你真的可以對自己有自信! ∣菜b導日記∣倒數898天 ❦ 『自己』是跟自己相處最久的人。 所以,與其這麼做↓↓↓ 如何引導孩子對自
Thumbnail
❦ 這裡的『人』,可能是個孩子,也可能是個大人。 有許多人,對自己很沒自信,不管他(她)現在幾歲了。 我不喜歡自己,也沒有自信。請問我該怎麼辦? 親愛的,你真的可以對自己有自信! ∣菜b導日記∣倒數898天 ❦ 『自己』是跟自己相處最久的人。 所以,與其這麼做↓↓↓ 如何引導孩子對自
Thumbnail
小孩跟大人一樣,也會有心情低落、自信心卡關、社交障礙的時候,所以不僅大人需要學習如何照顧/善待自己,小孩子更需要
Thumbnail
小孩跟大人一樣,也會有心情低落、自信心卡關、社交障礙的時候,所以不僅大人需要學習如何照顧/善待自己,小孩子更需要
Thumbnail
「人會缺乏自信往往都是來自於比較。」 「人不是因為優秀才自信,而是因為自信而優秀。」 「人類的文化都是以自卑感為基礎。」 「自我接納的人能夠了解:沒有人是完美的,每個人活在世界上,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 <#所有壞事背後都有未來的好事>
Thumbnail
「人會缺乏自信往往都是來自於比較。」 「人不是因為優秀才自信,而是因為自信而優秀。」 「人類的文化都是以自卑感為基礎。」 「自我接納的人能夠了解:沒有人是完美的,每個人活在世界上,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 <#所有壞事背後都有未來的好事>
Thumbnail
當日常中隱微的羞辱創傷日積月累,逐漸影響到我們的生活秩序時。 當日夜累積的羞辱創傷一點一滴的侵蝕著自己的自信,讓我們忘記「自己是誰」 曾羞辱創傷這本書中慢慢的牽著自己,走出陰影
Thumbnail
當日常中隱微的羞辱創傷日積月累,逐漸影響到我們的生活秩序時。 當日夜累積的羞辱創傷一點一滴的侵蝕著自己的自信,讓我們忘記「自己是誰」 曾羞辱創傷這本書中慢慢的牽著自己,走出陰影
Thumbnail
我只想得到媽媽的認同,我一輩子順從媽媽的教育,從來沒要求過甚麼,我只是想看演唱會……為甚麼媽媽永遠覺得我不夠好,好像根本沒有人認同我,不是我的錯為甚麼我還那麼愧疚,我為甚麼要承受這些事……。 ▏亞洲父母的關愛變成佔有,壓得孩子喘不過氣。 l 你這是甚麼態度? l 我都是為了你好。 最後,我想說
Thumbnail
我只想得到媽媽的認同,我一輩子順從媽媽的教育,從來沒要求過甚麼,我只是想看演唱會……為甚麼媽媽永遠覺得我不夠好,好像根本沒有人認同我,不是我的錯為甚麼我還那麼愧疚,我為甚麼要承受這些事……。 ▏亞洲父母的關愛變成佔有,壓得孩子喘不過氣。 l 你這是甚麼態度? l 我都是為了你好。 最後,我想說
Thumbnail
我應該要很幸福,可是我意識到或許沒有人能夠理解我為何缺乏自信。我的人生有時候就是因為這樣而令我感到痛苦。
Thumbnail
我應該要很幸福,可是我意識到或許沒有人能夠理解我為何缺乏自信。我的人生有時候就是因為這樣而令我感到痛苦。
Thumbnail
最近看了《青春養成記》(原名Turning Red),有興趣的人可以在Disney+看。是少見的以華人為主角的動畫片,又有很可愛的紅貓熊,本來想說是娛樂片,但卻有一個片段讓我感觸很多。 以下沒有描述劇情,但可能對有些人來說還是有雷,如果介意的人可以不要再看。
Thumbnail
最近看了《青春養成記》(原名Turning Red),有興趣的人可以在Disney+看。是少見的以華人為主角的動畫片,又有很可愛的紅貓熊,本來想說是娛樂片,但卻有一個片段讓我感觸很多。 以下沒有描述劇情,但可能對有些人來說還是有雷,如果介意的人可以不要再看。
Thumbnail
最近皮克斯的新作<青春養成記>引起了廣大的討論,除了厲害的美術與有趣的劇本外,他的題材貼近我們的生活,也讓多數的華人有著強烈的共感與無奈。今天要來討論,我從這部電影認知到的一件事情,那就是:為什麼華人普遍沒有自信? 家庭教育下的我們 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呢? 怎麼找回失去的自信?
Thumbnail
最近皮克斯的新作<青春養成記>引起了廣大的討論,除了厲害的美術與有趣的劇本外,他的題材貼近我們的生活,也讓多數的華人有著強烈的共感與無奈。今天要來討論,我從這部電影認知到的一件事情,那就是:為什麼華人普遍沒有自信? 家庭教育下的我們 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呢? 怎麼找回失去的自信?
Thumbnail
一個人的自信心到底是從哪裏來的? 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決定,對要辦的事有十足的把握,覺得自己應付得來,有信心做得到、做得好,自信心便漸漸培養出來。 孩子的自信來源應該是做好自己,而不是做得比別人好。本來應該是這樣的,孩子做事前,只需要問自己有沒有信心做得到,有信心便行了。然而,不知甚麼時候開始,孩子做
Thumbnail
一個人的自信心到底是從哪裏來的? 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決定,對要辦的事有十足的把握,覺得自己應付得來,有信心做得到、做得好,自信心便漸漸培養出來。 孩子的自信來源應該是做好自己,而不是做得比別人好。本來應該是這樣的,孩子做事前,只需要問自己有沒有信心做得到,有信心便行了。然而,不知甚麼時候開始,孩子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