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皮克斯的新作<青春養成記>引起了廣大的討論,除了厲害的美術與有趣的劇本外,他的題材貼近我們的生活,也讓多數的華人有著強烈的共感與無奈。今天要來討論,我從這部電影認知到的一件事情,那就是:為什麼華人普遍沒有自信?
自我價值上肯定與自信,明明應該是從自身內化與展現出來的,為什麼亞洲家庭出生的孩子多半都會遇到這部分的難題呢?
家庭教育下的我們
曾看到一本腦科學的書寫出若父母過多干涉小朋友的決定或是判斷,久而久之會讓小朋友,畏手畏腳,變得什麼都不敢做。以下為從那本書擷取的段落翻譯:
孩子努力過後卻被父母親否定,是教育中常見的現象。小孩自己試著努力過後的行為本來應該是要被誇獎、被好好給予評價的才對,然而父母總是會對小孩說出「不對!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的吧?」「為什麼你連這點小事情都不好呢?」
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呢?
- 手上拿著成績單,興高采烈地告訴父母自己拿了高分,但卻被潑冷水問怎麼沒有拿到滿分或是更高的名次。
- 出門前父母耳提面命重複叮嚀一樣的事情。
一般而言,父母是最直接且最貼近我們生活的人,他們所釋出的情感與壓力,都會直接投射到我們身上。父母不信任自己孩子可以做好事情,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跟著不信任自己,變成永遠都會覺得自己是不是自己永遠不夠好,是不是忘記帶了什麼東西,只會聽令行事,長不大的小孩。
正因為自信感無法由內而外的供給自己,所以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大部分都會尋求實質的東西才有辦法相信或是證明自己,例如考到全班前幾名或是參加比賽拿到獎狀等。有拿到實質上「別人」證明自己的標章,才有辦法相信自己是很棒的。
就像劇中主角的美鈴與他的母親一樣,因為幾乎所有的自信與自我評價都是建立在獲得高分與父母的肯定等外在的基礎,所以即使是面對再小的失敗與錯誤,他們也都會表現出異常的焦慮與不堪。這就像是毒品一樣,在獲得自信的途徑被中斷後,便會出現戒斷症狀,頓時失去方向與趕到強烈的不安,而這些都會造成情感表現與情緒控管很大的阻礙。
對孩子而言,父母給予的評價是絕對的。大家在小時候的時候應該都是如此的吧。然而隨著成長,我們慢慢進入社會,就會發現「原來大人也會有犯錯的時候,未必總是正確的」(中略)而對小朋友來說,大人所給予的否定等於是全世界對自己的否定。
怎麼找回失去的自信?
劇中原本因為焦慮而失去冷靜的美玲,在透過朋友的幫助下,漸漸找到讓自己恢復情緒的方法。然而現實中,我們不一定可以和她一樣遇到能幫助她的知音,但可以透過這兩個方式慢慢建立自信:
1.練習告訴自己,我很棒
我知道這個建議看起來很爛,但這真的很重要。因為如果不告訴自己很棒,永遠都會把失敗歸因自己,成功歸因別人。所以請在完成每一件你覺得極具挑戰,或是你努力的事情過後,試著誇獎自己與獎賞自己。
如果覺得很困難,建議可以從想像內心住著一個小小孩開始,把小小孩當作獨立的人,並在完成每一件事情後,誇獎他/她一下。
例如:我今天獨立完成了一個企劃,我就會在內心想像一個開心的小女孩等待我摸頭與誇獎,然後成熟的我就會好好的作出她期待的反應,大肆誇獎她,並在現實中幫自己便當加個雞腿或是下午茶升級。
2.被批評時,先抽離角色
許多人被批評時,就會開始陷入覺得自己很爛的死迴圈,一蹶不振。我相信面對負面的情緒字眼的當下,大部分的人都做不到完全不當一回事。
所以如果發現自己快進入死迴圈時,建議把內心的小小孩再喚出來一次,你可能會看到她/他縮在角落難過或是哭鬧,但不用想辦法安慰他/她,只要好好抱住他/她,好好休息一下。
畢竟已經很難過了,誰都無法有餘裕去關心別人,比起多花力氣去安撫他人,更多是需要時間與空間好好休息。
等覺得自己稍微恢復一點精神之後,再重新整理情緒去面對事情。
以上兩個方式是我自己的方法,未必對每個人都有用,但我覺得比起貿然的告訴你去愛自己,不如想像一個小型的自己去愛她/他。因為大部分的人都無法客觀的看自己,若能試著用別人的視角去看待自己,會比較容易代入情感。
自信心不應該是別人或是外力給予的。過去我們可能都會因為「自己不夠好」,而感到失落,但這不是一件壞事,因為有這樣的想法可能會讓你更求上進或是找到方向努力。只是現在開始,試著帶著內心的小小孩一起前進,告訴彼此「我們現在很棒了,只是再一起努力,一起變更好!」
參考書籍<子どもの脳を傷つける親たち>友田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