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肚子,停不了!竟然是發炎性腸道疾病,醫師圖文解說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醫師,我最近經常拉肚子。」二十多歲的王小姐說。
「拉多久了?」醫師問。
「已經拉了一個月,」王小姐說,「我有去看診,也吃過藥,但是還是一直拉、一直拉!」
因為有發燒、血便的狀況,大多會先當作腸胃炎來處理,嘉義基督教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任周莒光醫師回憶,可是她的狀況有點不對勁,因為持續的時間太長了,一般胃腸炎沒有這麼難處理,所以我們就建議她做大腸鏡檢查。大腸鏡發現結腸黏膜有明顯的發炎,是典型的潰瘍性結腸炎表現,於是切片採檢,以確定診斷,「聽到發炎性腸道疾病,很多人都以為是罕見疾病,其實它的發生率是逐年在上升,一年比一年多,」周莒光醫師指出,「以前都是好久好久才看到一例,現在幾乎每次看門診都可以看到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病人。」
免疫失調,腸道持續發炎
發炎性腸道疾病是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細胞會一直去攻擊腸道、導致發炎。周莒光醫師解釋,腸道反覆發炎之後就會破損、潰瘍、出血,然後漸漸造成腸道變形、阻塞。
發炎性腸道疾病會讓患者的生活品質大打折扣,由於經常拉肚子,一天跑十幾、二十次廁所,使得上課、上班都受到影響。周莒光醫師說,因為持續拉肚子,腸道吸收功能較差,營養狀況也會很差,導致體重下降。
「我們最怕的是長期的併發症,如果腸子壞掉了,不得不開刀切除,」周莒光醫師說,「克隆氏症會破壞小腸,如果切掉大量小腸,會造成短腸症,日後必須仰賴靜脈營養維生。潰瘍性結腸炎會破壞大腸,如果切掉太多大腸,就可能需要常跑廁所,對日常生活造成非常大的不便。」
發炎性腸道疾病有兩種
發炎性腸道疾病兩種,一個叫做「潰瘍性結腸炎」,一個叫做「克隆氏症」。
「潰瘍性結腸炎」的特徵是從肛門口開始,往直腸、大腸延伸的連續性發炎,患者可能感到裡急後重。發炎較厲害時,腸道黏膜會腫脹、一碰就出血,可能出現血便,周莒光醫師,因為發炎的關係,腸道不斷分泌黏液、滲液,讓患者持續水瀉。
「克隆氏症」的特徵就是症狀千變萬化,因為克隆氏症可能在消化道的不同地方產生跳躍式病灶、潰瘍,周莒光醫師解釋,在胃、十二指腸出現潰瘍,患者可能會上腹痛,伴隨一些出血;在小腸出現潰瘍,可能在肚子比較偏中間的地方痛;在大腸出現病變,可能會腹瀉、出血。
「克隆氏症的症狀非常非常多元、多變,如果遇到不明原因的腹痛,都必須要將克隆氏症納入鑑別診斷。」周莒光醫師強調,「克隆氏症有時不容易確定診斷,因為當克隆氏症侷限在小腸的時候,上面的胃鏡檢查不到,下面的大腸鏡也檢查不到,非得去做小腸鏡檢查,但是小腸鏡檢查又不是一個容易的檢查。」
當克隆氏症進展到腸道全層穿孔之後,病人會進入一個無止境感染的階段,那會非常糟糕,周莒光醫師說,如果大量小腸被切除的話,會變成短腸症,患者得一輩子仰賴全靜脈營養注射,相當棘手,所以醫師會盡全力不要讓患者走到這一步。
「我們會這麼努力去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目的,除了要改善患者的症狀,更希望避免長期併發症,」周莒光醫師說,「因為腸子在反覆發炎後會壞掉、結痂、變形,就會失去功能,造成腸阻塞,就只好開刀切除。另外,長期反覆發炎也會增加癌症風險。」
發炎性腸道疾病怎麼辦?
症狀較輕的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原則上是使用5-ASA抗發炎藥物,周莒光醫師分析,5-ASA抗發炎藥物有口服劑型,也有塞劑、灌腸的劑型,能夠用在侷限於下段大腸的發炎。
再來是使用調節免疫系統的藥物,包含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等,可以控制腸道的發炎,周莒光醫師解釋,如果傳統藥物無法有效控制病情,便會考慮使用生物製劑,生物製劑可以抑制導致發炎的因子,作用機轉較為精準,能夠有效控制發炎。
「目前的生物製劑有分兩類,一類是全身型,如TNF抑制劑;一類是腸道專一型,如α4β7 整合蛋白抑制劑。全身型生物製劑可以用在多種自體免疫疾病、關節炎,腸道專一型則是專門針對腸道發炎,專一性更高,能夠減少對其他地方的影響。」周莒光醫師解釋,「相較於傳統藥物,兩類生物製劑的效果都很好,副作用較少,施打期間也較長,患者可以一個月、兩個月打一次藥,非常方便。」
過去能夠使用的藥物有限,副作用也較多,不容易長期有效控制病情,有些患者一發炎就出血,而需要反覆住院,因為經常使用類固醇,就會出現月亮臉、水牛肩,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時,也容易遇到感染的問題。「在生物製劑問世之後,透過較精準的治療機轉,讓治療成效大幅提升,甚至可以達到腸道黏膜完全癒合的狀態,且副作用較少,」周莒光醫師說,「另一個很大的好處是施打的時間較長,患者可能一個月、兩個月回診打一次,便可以把病情控制穩定,生活品質改善非常多,跟過去的狀況完全不同。」
在生物製劑的時代,患者因為腸道併發症而需要接受手術的機會已經顯著下降,周莒光醫師指出,只要能夠早期就醫、早期治療,便能避免病況惡化。
貼心小提醒
近年來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發生率越來越高,周莒光醫師叮嚀,大家如果有經常拉肚子、血便、不明原因腹痛、體重減輕等狀況,都要記得將發炎性腸道疾病納入考量,建議到腸胃科就診,與醫師詳細討論,看看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
隨著藥物的進步,發炎性腸道疾病已可獲得穩定控制,關鍵在於早期治療,才能避免腸道遭到破壞,以減少出現併發症的機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會員
67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照護線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退化性關節炎是極為常見的關節疾患,請臺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陳瑋昇醫師來為大家破解迷思!
今年50歲的王女士是一名鋼琴老師,半年前手指關節開始出現腫脹疼痛,導致彈琴時頻頻錯音卡頓,原本彈得很順暢的曲子也變得斷斷續續;加上最近早上起床後,手指變得更僵硬,甚至影響手指靈活度無法彈琴授課,只能等到下午疼痛舒緩才繼續教書,讓她感到相當苦惱!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戴嘉言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戴嘉言醫師:大家好,我是戴嘉言醫師,目前我是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肝膽胰內科主治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急性B型肝炎會有什麼症狀? 劉育志醫師:請問慢性B型肝炎會有什麼症狀? 劉育志醫師:請問台灣B型肝炎的盛行率?
晚發型龐貝氏症的初期症狀較不明顯,大家要提高警覺,黃錦章教授說,當脊椎肌肉受影響時,患者的頭會下垂;當下肢肌肉受影響時,患者可能在蹲馬桶後,站不太起來;當軀幹肌肉受影響時,患者就不太能做仰臥起坐,需要先側身,用手臂的力量把身體撐起來。
面對罩不住的病毒,家庭醫學會預防保健及慢性病防治委員會主委 吳至行醫師 與 皮膚科醫學會秘書長 詹智傑醫師針對7大常見問題回覆,兩位醫師更共同表示除了新冠肺炎外,其他疾病的預防更是要注意,且應主動諮詢醫師了解預防資訊。
「醫師,請問我的乳癌能不能使用CDK4/6抑制劑治療?」張女士的筆記上頭畫滿了重點。 「你的狀況應該可以使用CDK4/6抑制劑。」醫師點點頭。 「可是類似的藥有好幾種,我到底該用哪一種?」患者問,「我查網路資料有的藥能提升整體存活期、有的藥沒有,這樣療效有差別嗎?」
退化性關節炎是極為常見的關節疾患,請臺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陳瑋昇醫師來為大家破解迷思!
今年50歲的王女士是一名鋼琴老師,半年前手指關節開始出現腫脹疼痛,導致彈琴時頻頻錯音卡頓,原本彈得很順暢的曲子也變得斷斷續續;加上最近早上起床後,手指變得更僵硬,甚至影響手指靈活度無法彈琴授課,只能等到下午疼痛舒緩才繼續教書,讓她感到相當苦惱!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戴嘉言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戴嘉言醫師:大家好,我是戴嘉言醫師,目前我是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肝膽胰內科主治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急性B型肝炎會有什麼症狀? 劉育志醫師:請問慢性B型肝炎會有什麼症狀? 劉育志醫師:請問台灣B型肝炎的盛行率?
晚發型龐貝氏症的初期症狀較不明顯,大家要提高警覺,黃錦章教授說,當脊椎肌肉受影響時,患者的頭會下垂;當下肢肌肉受影響時,患者可能在蹲馬桶後,站不太起來;當軀幹肌肉受影響時,患者就不太能做仰臥起坐,需要先側身,用手臂的力量把身體撐起來。
面對罩不住的病毒,家庭醫學會預防保健及慢性病防治委員會主委 吳至行醫師 與 皮膚科醫學會秘書長 詹智傑醫師針對7大常見問題回覆,兩位醫師更共同表示除了新冠肺炎外,其他疾病的預防更是要注意,且應主動諮詢醫師了解預防資訊。
「醫師,請問我的乳癌能不能使用CDK4/6抑制劑治療?」張女士的筆記上頭畫滿了重點。 「你的狀況應該可以使用CDK4/6抑制劑。」醫師點點頭。 「可是類似的藥有好幾種,我到底該用哪一種?」患者問,「我查網路資料有的藥能提升整體存活期、有的藥沒有,這樣療效有差別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腹瀉是消化系統常見症狀,通常由感染、非感染性因素或藥物影響引起。本文探討腹瀉的常見原因,包括細菌和病毒感染、腸道疾病及食物不耐受,並提供處理建議,如補充水分及就醫時機。持續腹瀉可能導致脫水及腸道損傷,早期診斷與專業治療對於改善生活品質至關重要。
中醫治療-腸躁症與拉肚子 1.有經病人同意分享案例。 2.為保護病人隱私,之後拍案例照片都只拍病人背影喔。 3.病人說要馬塞克XD 病人長期腸躁症與拉肚子,經中藥和針灸治療3周後改善。 什麼是大腸激躁症? 大腸激躁症或稱腸躁症,是一種長期的功能性腸蠕動障礙。病人常常會有腹脹
Thumbnail
腸胃炎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本文介紹了腸胃炎的主要症狀包括腹瀉、嘔吐、腹痛、發燒、食慾不振和脫水,以及其主要原因包括病毒感染、細菌感染、寄生蟲感染和食物中毒。此外,文章還提出了治療腸胃炎的關鍵在於緩解症狀和防止脫水的方法,以及預防腸胃炎的建議。
Thumbnail
每年秋冬都是腸胃炎的高峰期,歐醫師在最近門診中觀察到,除了有腸胃炎狀況的孩子不少外,也開始出現家長也跟著掛號的情形。問診的過程中發現,原來除了「腸胃炎要吃稀飯」這個觀念深植人心之外,還有很多家長對於腸胃炎的迷思,所以這次想簡單跟大家分享一下幾個觀念。
Thumbnail
歐醫師的門診中腸胃炎的患者年齡從3個月大的嬰兒到86歲的阿嬤都有,對照顧者來說,除了感冒以外,腸胃炎大概是最常讓爸爸媽媽頭痛的疾病了,因此歐醫師簡單幫大家歸納出幾個重點。 腸胃炎可以吃什麼? 這個應該是所有照顧者迷思最深的一個問題,不敢喝奶、泡半奶、只吃粥、不敢吃蛋/奶。常有家長會問:『是不是
光田神經內科 大甲分院/ 鄭智文 醫師 “錐心刺骨的痛鑽過了層層的皮,像是火在燒“ 帶狀皰疹復發的原因,可能有:年紀因素、自律神經失調、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或長期使用免疫力的藥物 初期症狀不明顯,疾病前兩、三天時,特色的”紅疹”及”滴狀水皰”尚未長出,病人有時會已感到觸電或燒灼的神經疼痛感。
Thumbnail
你有常常腹痛、血便、狂跑廁所的困擾嗎? 以為自己只是腸胃不好吃壞肚子嗎?
Thumbnail
腸躁症是什麼?中藥、飲食禁忌全攻略! 如果你經常感到胸悶、心口灼熱、腹部脹氣和消化不良,這可能是由於胃食道逆流引起的。有時候你可能會經歷腹瀉、便秘和反覆的腹痛,儘管多次就醫卻無法找出問題所在,這可能是腸躁症的表現。 腸躁症的症狀因人而異,常見的症狀包括腹瀉、便秘和脹氣等。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聊完了蛋白質流失性腸病的成因種類跟診斷,再來要講到治療部分,以往都會以免疫調節藥物為主,但後來研究顯示飲食上的控制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所以治療的大概方向? 👩‍⚕️因在腸道淋巴管擴張症中有很大一部分與發炎性慢性腸道疾病相關,所以可以優先考慮飲食控制!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腹瀉是消化系統常見症狀,通常由感染、非感染性因素或藥物影響引起。本文探討腹瀉的常見原因,包括細菌和病毒感染、腸道疾病及食物不耐受,並提供處理建議,如補充水分及就醫時機。持續腹瀉可能導致脫水及腸道損傷,早期診斷與專業治療對於改善生活品質至關重要。
中醫治療-腸躁症與拉肚子 1.有經病人同意分享案例。 2.為保護病人隱私,之後拍案例照片都只拍病人背影喔。 3.病人說要馬塞克XD 病人長期腸躁症與拉肚子,經中藥和針灸治療3周後改善。 什麼是大腸激躁症? 大腸激躁症或稱腸躁症,是一種長期的功能性腸蠕動障礙。病人常常會有腹脹
Thumbnail
腸胃炎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本文介紹了腸胃炎的主要症狀包括腹瀉、嘔吐、腹痛、發燒、食慾不振和脫水,以及其主要原因包括病毒感染、細菌感染、寄生蟲感染和食物中毒。此外,文章還提出了治療腸胃炎的關鍵在於緩解症狀和防止脫水的方法,以及預防腸胃炎的建議。
Thumbnail
每年秋冬都是腸胃炎的高峰期,歐醫師在最近門診中觀察到,除了有腸胃炎狀況的孩子不少外,也開始出現家長也跟著掛號的情形。問診的過程中發現,原來除了「腸胃炎要吃稀飯」這個觀念深植人心之外,還有很多家長對於腸胃炎的迷思,所以這次想簡單跟大家分享一下幾個觀念。
Thumbnail
歐醫師的門診中腸胃炎的患者年齡從3個月大的嬰兒到86歲的阿嬤都有,對照顧者來說,除了感冒以外,腸胃炎大概是最常讓爸爸媽媽頭痛的疾病了,因此歐醫師簡單幫大家歸納出幾個重點。 腸胃炎可以吃什麼? 這個應該是所有照顧者迷思最深的一個問題,不敢喝奶、泡半奶、只吃粥、不敢吃蛋/奶。常有家長會問:『是不是
光田神經內科 大甲分院/ 鄭智文 醫師 “錐心刺骨的痛鑽過了層層的皮,像是火在燒“ 帶狀皰疹復發的原因,可能有:年紀因素、自律神經失調、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或長期使用免疫力的藥物 初期症狀不明顯,疾病前兩、三天時,特色的”紅疹”及”滴狀水皰”尚未長出,病人有時會已感到觸電或燒灼的神經疼痛感。
Thumbnail
你有常常腹痛、血便、狂跑廁所的困擾嗎? 以為自己只是腸胃不好吃壞肚子嗎?
Thumbnail
腸躁症是什麼?中藥、飲食禁忌全攻略! 如果你經常感到胸悶、心口灼熱、腹部脹氣和消化不良,這可能是由於胃食道逆流引起的。有時候你可能會經歷腹瀉、便秘和反覆的腹痛,儘管多次就醫卻無法找出問題所在,這可能是腸躁症的表現。 腸躁症的症狀因人而異,常見的症狀包括腹瀉、便秘和脹氣等。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聊完了蛋白質流失性腸病的成因種類跟診斷,再來要講到治療部分,以往都會以免疫調節藥物為主,但後來研究顯示飲食上的控制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所以治療的大概方向? 👩‍⚕️因在腸道淋巴管擴張症中有很大一部分與發炎性慢性腸道疾病相關,所以可以優先考慮飲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