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桃園市政府社會局當少代培力專員,也做了大概四個多月,稍微跟大家分享一點心得,未來如果有寫作方向,再來持續更新。或是如果有新朋友加入培力團隊,或已經在做這個業務的,也歡迎一起交流分享。
所以我這四個月在幹嘛?
由於疫情讓長官有許多考量,使得第五屆少代從一開始就只能在線上見面,而且原先在4月討論完送簽的實體共識營計畫書只能展延。所以基本上所有事情,包含發想、討論、籌備等等,都只能在線上進行。唯一會實體的只有例會時,專員與承辦會一起在市府的研討室裡跟線上的少代們討論。
前面提到的發想、討論與籌備等等事情,雖然會和承辦分工完成,但可怕的是在短短四個月內換了四位承辦,我們現在的承辦甚至是在剛考上的受訓期,就接下這個業務的。因此四位專員在溝通上,也必須保持資訊對稱,因為在一開始,不會有人跟我們講現在要幹嘛,專員的團隊合作和處事態度就變得格外重要。
未來有機會再介紹四位專員各自的分工,但可以跟大家說,我覺得夥伴們都超級積極主動,包含現在的承辦人,覺得真的有種團隊的感覺。
總之每次的例會,目前的模式就是會開至少四種會議:
1.發想與分工(含前次檢討)
2.分工執行狀況與討論
3.與審議導師的會議
4.行前籌會
前面是提到「四『種』會議」 ,因此次數到底有多少,如果是第五屆少代可以去雲端翻會議紀錄(沒找到再問我)。而這只是例會的討論,其他還有像是中央少代遴選籌備,或是跟科長的討論等等。幾乎可以說少代在例會或活動中,度過的1小時,是專員與承辦討論5小時換來的。這算法也是有根據的,我4月居家工作紀錄表約30小時,例會扣掉吃飯時間早上9.-下午4.約6小時,30÷6=5,所以才說例會與籌備的比例約1小時:5小時。
這其實也與我在別的地方籌辦活動的經驗差不多,一場2小時的線上演講活動準備工作:擬行前信、邀講師、來回確認、內部海報視覺與文案分工、到處發活動訊息、報名者通知信、設備測試、核銷(核銷我較少經驗)和會後訊息發布等等,阿哩阿砸真的一大堆,實體又有便當、場地要喬。所以有過這些經驗後,才會懷著感恩的心參加每一場活動;沒有看到這邊,有人還沒懷著感恩的心也沒關係,未來真正當工作人員就會知道ㄌ。無論多小型的活動,背後都是一堆又一堆的肝。
但這些話都扯遠了,總之我這四個月在幹嘛?就是在學校課業與專案工作的空檔,發想與討論少代的活動籌備,開不完的會、寫不完的文。最快樂的時候,大概就是線上看到少代的時候吧!一想到做那麼多就是為了大家,整個心都會暖起來。這感覺跟之前寫教案到幼兒園試教,或認真準備繪本到課後班講故事的感覺是一樣的。只是客群一方是青少年,一方是幼兒,在相處上都有不同的樂趣與挫折。
我怎麼當上少代專員的?
算是之前的承辦邀請的,其實我在高二時就當少代,後來也有繼續在這條路上不同的挑戰。包含但不限於籌備一堆活動、倡議學權或兒權議題、專案管理、產文美編(雖然美感無限趨近於0)和性格友善(不是我誇張,但領域環境形塑出的人格特質,讓友善性格在相關場域變得很稀少,這很重要未來有機會再說),上述種種都是被社會局收編的原因,當然最重要的是有這群夥伴當團隊,如果少了任何一個人,桃園就不可能有土生土長(少代變少代專員)的培力團隊了。
到目前為止有什麼心得?
請天公伯讓疫情快結束謝謝,心得打不完,見面坐下來聊。
未來怎麼改進?
以前高中的時候,總想著未來會念公行或外交,進入政治場域工作;結果大學卻念幼兒教育,做類似教育工作。過了暑假就大四了,未來不僅近在眼前,而是身處未來。我很幸運地知道自己在幹嘛,但如同我前一則貼文(IG)寫的,我僅知道自己不要幹嘛,而不確定自己要幹嘛,或是要不要這麼幹。無論是少代專員培力工作,還是未來會繼續拓展的更多業務,都充滿太多不確定性。但可以預期的,那就是不會有完美的活動,不會有一帆風順的事業;唯一可做的,就是持續保持對萬物的感恩與溫暖,而且多多學習,包含用心去看那些真誠的回饋建議、花時間想出更好玩的活動,或找出並練習那些更能刺激大家發言的審議工具。
雖然我有輕微社交恐懼,不過好期待七月的實體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