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常見「家庭」金錢囚牢(一)-「錢不是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錢不是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
  • 詞句光明面
這句話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聽起來是不是非常有道理?! 這句話固然是告訴我們「錢」的重要性,讓我們別低估了沒錢所帶來的影響。這是明面上道理,我想多數人應該也能認同這段對錢的描述。但你接受明面的同時,其實也一併接受了此話的黑暗面。

  • 覺察詞句黑暗面
在我之前的文章中,我提到「覺察」的重要性。這裡我來分享一下,我對此句俗語更深一層的覺察。
  1. 過分提高「錢」的地位
  2. 「沒錢」的定義不明確,造成缺錢焦慮感
  3. 誇飾的詞句使人缺乏突破困境的動能

  • 深入剖析黑暗面
不曉得大家是在什麼場景下聽到這句話? 我有一個非常親密的友人曾告訴我,他經常聽到他的母親在講這句話。他說小時候,他的母親每天都忙著賺錢,他非常渴望母親的陪伴。就請求母親能否花時間陪他一起寫作業、散散步、聊聊天,母親以工作繁忙需要賺更多錢為由推辭了。畢業典禮、大考陪考、戀愛交友...你能想像到的人生重大環節,都是以缺席收場。理由很簡單,因為家裡「沒錢」,所以當友人問說賺錢這麼重要嗎? 錢能買的到關係、回憶嗎? 錢是萬能的嗎? 得到的回答是,你吃的、穿的、用的、哪一樣不是我辛苦掙來的! 吃了一頓飽罵之後,落下一句「錢不是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作為結束。其實,我能想像這位母親在說這話的時候,她應該也是非常無奈、無力的。因為所有的時間,都要貢獻給「錢」。而且當她不停向「錢」奔跑時,永遠看不到終點。就好像在沙漠行走一樣,每天辛苦地一步步走,永遠沒法止渴、永遠沒有盡頭,因為永遠都在「沒錢」,又因為一直焦慮所以拼命去賺錢。這位母親這麼努力,幾乎捨棄一切的拼命,真的讓她有錢了嗎? 似乎至今也從沒有達到她理想中的有錢!!!
其實,就我側面觀察我的的好友,他們家有吃、有住,該有的物質享受也從來沒有匱乏過。但因為賺錢永遠排在第一順位,所以家庭成員關係都不好,幾乎都是冷冰冰的公事公辦,一點溫暖、回憶都沒有。據我所知,他的母親做著小生意,每天過著老鼠轉圈(出自「富爸爸與窮爸爸」)的生活。在網路爆發,一切都商業模式都發生巨變的這些年,這位母親似乎也從來不曾思考過如何突破現今這十倍速,甚至百倍速的社會變遷。固然,她沒有改變不全然是單一因素,但這句「名言」把她翻盤的最後一絲可能性都扼殺在搖籃之中了。

  • 掙脫「囚牢」的曙光
親愛的讀者,心理上的改變覺察就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只要我們清楚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並下定決心掙脫這個「囚牢」,我們就有機會改變它。
1. 過分提高「錢」的地位 ==> 「關係」的地位理應高過「錢」
哈佛大學威丁格(Robert Waldinger)教授經過長達75年的研究,終於給出了「幸福」的定義。這麼抽象的東西竟然可以讓他精準描述出來,個人對這個老人家感到由衷的佩服。他提出幸福的定義就是
你跟親密關係的人,關係到底有多親密。
這句話我深以為然!!! 真的,如果我賺得了物質的享受,卻沒人可以一起分享,讓人覺得努力都是徒勞、都是枉然。
威丁格教授還細展了三個關係的重點,列在下面供大家參考
  I. 孤單有害,社交活躍有益健康
  II. 友不在數量多寡,而在關係深淺
  III. 良好關係不只保護身體,也保護腦力
2. 「沒錢」的定義不明確,造成缺錢焦慮感 ==> 台灣人真正「貧窮」的人非常少
根據世界銀行的調查,全世界的貧窮線是每個月生活費低於37.5USD(約1,125NTD)算是貧窮人家。台灣的貧窮線是每個月15,000NTD。撇除特例的家庭(低收入戶1.3%)狀況,基本上只要是好手好腳,願意付出勞動力工作的,至少能領取基本最低薪資25,250NTD。其實市場上哀哀叫的多數人,是跟「貧窮」扯不上邊的!!! 大家會抱怨,是因為比上不足,但從來不比下。以這樣的不平衡比較來說,當然會引發心理的不平衡,導致以為自己是貧窮的。所以親愛的各位,上帝讓我們出生在台灣這個富裕的國家,我們真的是佔很大便宜了。
3. 誇飾的詞句使人缺乏突破困境的動能 ==> 人有「無限可能」,且上帝早把你需要的能量賞賜給你了
同樣面對困境,不同的人會有完全不同的反應與結局。我想「杯子是半空還是半滿?」這個議題大家已經都聽過非常多次了。簡單說,就是樂觀的會覺得還好還有半杯水;悲觀的則會覺得慘了只剩半杯水。而一個人究竟是樂觀主義或是悲觀主義,其實是習得而來的,最主要就是來自原生家庭(可參「家庭」限制你金錢視野的囚牢)。樂觀的人遇到困難,通常會把精力放在努力解決、向未來邁進之上;悲觀的人遇到困難,通常把淪落宿命論,把精力放在怨天尤人、抱怨發洩上。一來一往,一個邁向成功致富之路;一個邁向貧窮感的循環中。其實這都是我們的「選擇」,而人生是由各種大小「選擇」累積而成的,累積的成果就是今天的你。
所以,你從現在開始的「選擇」會是什麼呢?

如果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大力的拍手贊助我,這對我來說是很大的鼓勵。
不論您正處於何種財務狀況,我都很願意跟您一起討論如何更近財務自由一步。可以來信告訴我您的故事,或透過Line與我對談,我們一起成長。
  • 請於Line搜尋「@156svytc」
  • Email : salmonslashwritinng@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俗話說的巧妙「牛牽到北京還是牛」。就是在告訴我們,一個人要改變究竟有多難! 一個人的心,花了好幾十年累積,各種習慣、氣質已經養成,最終的結局已大致底定,要怎麼去改變呢?
「家庭」是世上每個人的起點,也是陶塑建造一個人最重要的環境。
俗話說的巧妙「牛牽到北京還是牛」。就是在告訴我們,一個人要改變究竟有多難! 一個人的心,花了好幾十年累積,各種習慣、氣質已經養成,最終的結局已大致底定,要怎麼去改變呢?
「家庭」是世上每個人的起點,也是陶塑建造一個人最重要的環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金錢是現代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許多人來說,金錢是生活的基石,它能夠提供物質上的保障,讓我們不再為基本的生活需求而煩惱。然而,金錢是否真的能帶來幸福和快樂?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雖然未來總是未知,但只要你肯努力,你想要的,歲月都會給你。
Thumbnail
有人說金錢不是萬能,金錢買的到物質,但買不到幸福。你相信金錢真的買不到幸福嗎?在你挨餓的時候金錢可以用來買食物,飢餓後的飽餐一頓不會讓你感到幸福嗎?夫妻為了要不要買某樣東西或該省錢而經常爭吵,如果收入夠高,夫妻的爭吵頻率是不是就可以大大降低,如果還能偶爾送對方一些小禮物,家裡是否就可以更常感
Thumbnail
很多人說只要有錢就越多越好,當然這是每個人的盼望,問題來了,到底錢多是一種福報還是一種業障呢?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Thumbnail
透過幾位理財作家的書籍,可以瞭解要想成為有錢人,必須先了解金錢的真正意義。錢不過是實現目標的工具,重要的是要透過金錢實現什麼目的,並且在賺錢後,更該瞭解金錢價值觀。本篇文章反省了作者過去對金錢的態度,分享了對金錢和理想生活的思考,並提出了試著寫筆記的挑戰。
Thumbnail
2022.9.6 之前有聽過,金錢的能量等於愛的能量,當時一直無法理解到底為什麼金錢等於愛、金錢怎麼可能等於愛!? 原來我們對金錢的匱乏感或是豐盛感,是來自於從小我們所感受到的爸媽所給予我們的愛,當爸媽在孩子中沒有公平的給予愛、給予他們所能提供的資源,獲得較少愛的孩子會感受到匱乏…此外,
財富自由通常指的是一個人不再受財務上的限制,可以自由地生活和做出選擇,而不必擔心金錢的問題,最常見的定義是被動收入>支出 每個人心中對財務自由的目標都不一樣,有人覺得帳戶裡要有一千萬才能滿足,有人覺得要兩、三棟房子才有安全感 金錢固然很重要,「錢不是萬能,沒有錢卻萬萬不能」 其實我們不是喜歡金
Thumbnail
朋友與我都是薪水族,「一包薪水養一家子人」的事實跑不了,要如何開源與節流成為我們最常討論的話題。「開源」怕風險、怕賠本,於是只好想辦法省錢,然而口袋裡的錢財進進出出,我們皆像「過路財神」,留不住錢財。 朋友一直認為他沒法累積財富,是因為自己賺錢不夠多,入不敷出,不然就是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金錢是現代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許多人來說,金錢是生活的基石,它能夠提供物質上的保障,讓我們不再為基本的生活需求而煩惱。然而,金錢是否真的能帶來幸福和快樂?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雖然未來總是未知,但只要你肯努力,你想要的,歲月都會給你。
Thumbnail
有人說金錢不是萬能,金錢買的到物質,但買不到幸福。你相信金錢真的買不到幸福嗎?在你挨餓的時候金錢可以用來買食物,飢餓後的飽餐一頓不會讓你感到幸福嗎?夫妻為了要不要買某樣東西或該省錢而經常爭吵,如果收入夠高,夫妻的爭吵頻率是不是就可以大大降低,如果還能偶爾送對方一些小禮物,家裡是否就可以更常感
Thumbnail
很多人說只要有錢就越多越好,當然這是每個人的盼望,問題來了,到底錢多是一種福報還是一種業障呢?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Thumbnail
透過幾位理財作家的書籍,可以瞭解要想成為有錢人,必須先了解金錢的真正意義。錢不過是實現目標的工具,重要的是要透過金錢實現什麼目的,並且在賺錢後,更該瞭解金錢價值觀。本篇文章反省了作者過去對金錢的態度,分享了對金錢和理想生活的思考,並提出了試著寫筆記的挑戰。
Thumbnail
2022.9.6 之前有聽過,金錢的能量等於愛的能量,當時一直無法理解到底為什麼金錢等於愛、金錢怎麼可能等於愛!? 原來我們對金錢的匱乏感或是豐盛感,是來自於從小我們所感受到的爸媽所給予我們的愛,當爸媽在孩子中沒有公平的給予愛、給予他們所能提供的資源,獲得較少愛的孩子會感受到匱乏…此外,
財富自由通常指的是一個人不再受財務上的限制,可以自由地生活和做出選擇,而不必擔心金錢的問題,最常見的定義是被動收入>支出 每個人心中對財務自由的目標都不一樣,有人覺得帳戶裡要有一千萬才能滿足,有人覺得要兩、三棟房子才有安全感 金錢固然很重要,「錢不是萬能,沒有錢卻萬萬不能」 其實我們不是喜歡金
Thumbnail
朋友與我都是薪水族,「一包薪水養一家子人」的事實跑不了,要如何開源與節流成為我們最常討論的話題。「開源」怕風險、怕賠本,於是只好想辦法省錢,然而口袋裡的錢財進進出出,我們皆像「過路財神」,留不住錢財。 朋友一直認為他沒法累積財富,是因為自己賺錢不夠多,入不敷出,不然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