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墮胎權的憲法地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美國最高法院於2022年6月24日正式推翻了 Roe v. Wade (羅訴韋德)一案所作出的裁決(1973),宣布維持了近半個世紀的墮胎憲法權不復存在。
有關 |羅訴韋德案| 的始末和本次高院的裁決,媒體已多有報導。臺灣 |報導者| 根據美國左派政治新聞公司 Politico的報導做了一個「評論」 (|衝擊2,516萬女性的墮胎權大戰:美國大法官推翻〈羅訴韋德案〉的代價?| ) — 撇開作者的左派意識形態用語 (主要來自Politico原文),單看事實陳述還是可以了解一個梗概的。
所以本文不再重複網上隨便可以讀到的報導。我們嘗試從不同的角度來看這個爭議。
一: 由來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春日陽一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avatar-img
23會員
257內容數
國際 + 政治, 還有文化論述。 政治沒有巧合; 不作預測的政治評論都是廢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春日陽一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弄了三個專題,結果抽不出時間兼顧,自己也覺得煩厭,僅向讀者致歉。 事務實在繁重,又要照顧兩隻貓咪,因此決定將 |思考的盲點| 和 |齷齪的中國人|,作為副專題,納入 |國際政治雜誌|。 這算是解決了案頭上的一根眼中刺。
之八: 頓巴斯難題 一: 普丁的終極目的 一直以來,少有評論涉及普丁的侵烏策略及終極目的。其實也並不複雜。 這是普丁的盤算﹔可惜他高估了俄軍的戰力,低估了烏克蘭的士氣及國際社會的反應。 至今,烏克蘭的戰局可以用一句話概括: 俄軍在烏克蘭其他地方失利後,退而主攻烏東。 二: 烏東 / 頓巴斯
之二: 我們只能示範一次? 2020年1月11日是台灣大選的投票日及開票日,一名來自香港的黑衣女子站在高雄高鐵左營站,舉著寫下了20字的紙板﹕「我是香港人,請珍惜你的選票,我們只能示範一次」。 這一幕令人心傷,但最後一句卻暴露出香港人的軟肋,以至瓶頸。 這是就是 |臺灣價值|﹑|臺灣性格|。
之七: 克里米亞難題 如局勢發展一如預料,普丁被刺殺(或委婉其詞,稱為「病歿」﹖),俄羅斯退兵,問題解決了嗎﹖ 頓巴斯和克裡米亞將會成為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的一個長期的問題。 本文先談克里米亞。 有關克里米亞的情況,本系列的早期文章已略作介紹。這裡再稍為深入分析一下。 3月16日,克里米亞宣布獨立。
之一: 說在前頭 最近好像因一篇已移民臺灣的港人所寫的文章而在 Twitter 上引起了港臺網民又一場罵戰,看來還沒有平息的趨勢。 但這並不新鮮。早在2021年香港 |蘋果日報| 關閉時已有別有用心人士在臺港網民之間煽風點火。 再往前推也有。 「總有打之一日」: 這是黨策。 代續... ■
之五: 新舊勢力在東歐的角力 - 蘇維埃寡頭(2) 從烏克蘭歷任總統的背境和任內政策即可見到烏克蘭人在建立自己的民主制度過程中所遭遇的艱辛 —— 即前文所述的抗衡: 1/: 首任總統 - Leonid Kravchuk 2/: 第二任總統 - Leonid Kuchma 待續 ... ■
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弄了三個專題,結果抽不出時間兼顧,自己也覺得煩厭,僅向讀者致歉。 事務實在繁重,又要照顧兩隻貓咪,因此決定將 |思考的盲點| 和 |齷齪的中國人|,作為副專題,納入 |國際政治雜誌|。 這算是解決了案頭上的一根眼中刺。
之八: 頓巴斯難題 一: 普丁的終極目的 一直以來,少有評論涉及普丁的侵烏策略及終極目的。其實也並不複雜。 這是普丁的盤算﹔可惜他高估了俄軍的戰力,低估了烏克蘭的士氣及國際社會的反應。 至今,烏克蘭的戰局可以用一句話概括: 俄軍在烏克蘭其他地方失利後,退而主攻烏東。 二: 烏東 / 頓巴斯
之二: 我們只能示範一次? 2020年1月11日是台灣大選的投票日及開票日,一名來自香港的黑衣女子站在高雄高鐵左營站,舉著寫下了20字的紙板﹕「我是香港人,請珍惜你的選票,我們只能示範一次」。 這一幕令人心傷,但最後一句卻暴露出香港人的軟肋,以至瓶頸。 這是就是 |臺灣價值|﹑|臺灣性格|。
之七: 克里米亞難題 如局勢發展一如預料,普丁被刺殺(或委婉其詞,稱為「病歿」﹖),俄羅斯退兵,問題解決了嗎﹖ 頓巴斯和克裡米亞將會成為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的一個長期的問題。 本文先談克里米亞。 有關克里米亞的情況,本系列的早期文章已略作介紹。這裡再稍為深入分析一下。 3月16日,克里米亞宣布獨立。
之一: 說在前頭 最近好像因一篇已移民臺灣的港人所寫的文章而在 Twitter 上引起了港臺網民又一場罵戰,看來還沒有平息的趨勢。 但這並不新鮮。早在2021年香港 |蘋果日報| 關閉時已有別有用心人士在臺港網民之間煽風點火。 再往前推也有。 「總有打之一日」: 這是黨策。 代續... ■
之五: 新舊勢力在東歐的角力 - 蘇維埃寡頭(2) 從烏克蘭歷任總統的背境和任內政策即可見到烏克蘭人在建立自己的民主制度過程中所遭遇的艱辛 —— 即前文所述的抗衡: 1/: 首任總統 - Leonid Kravchuk 2/: 第二任總統 - Leonid Kuchma 待續 ... ■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墮胎權的背後,揭露政治勢力和商業操作如何操控女性選擇。從Roe v. Wade到Planned Parenthood,故事背後藏著不少不為人知的細節,讓人反思在墮胎議題中女性真實的權益與選擇。政治煽動的行為和女性權利的消費是否只是一個幌子
Thumbnail
針對人工生殖法以及其中的代孕生殖,本系系學會過去一學年共進行了四次讀書會,從法學、倫理學、社會學、哲學與醫學等面向探討及反思該議題。與此同時,歷經數次修法公聽會與公民論壇,我國衛服部於2024年5月公告「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
  即便是同性伴侶合法化的台灣,同性伴侶的身分仍然沒辦法讓個人的凍卵取得「解除封印」的權利,而穩定同居但沒有結婚的異性戀伴侶,也同樣在法律上被視為「單身」。也就是說,在這樣的框架之下,去凍卵本來的用意是去保留某種選擇權與自由,卻還是被婚姻所囚禁。
Thumbnail
日本最高法院本日(7/3)首度就舊《優生保護法》做出違憲判決,要求日本政府須賠償受害者,更批評日本政府主張損害賠償請求權是「亂用權利」、「違反信義誠實的原則」,等於全面採納受害者的主張,是強制絕育(強制不妊)受害者的一大勝利。
Thumbnail
兩年前的今天,美國最高法院推翻了羅訴韋德案。各州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允許墮胎。從那時候開始,墮胎不再受到聯邦法律保護。 目前的狀況是,不再保護墮胎權利的州,有些甚至在想辦法要讓婦女無法取得口服墮胎藥。 如果你認為禁絕婦女墮胎就可以解決低生育率的問題,那麼你就大錯特錯了。
Thumbnail
憲法法庭112年憲判字第4號判決,認定現行民法第限制唯一有責配偶不得請求裁判離婚,原則上並不違反憲法對婚姻自由之保障,同時翻轉了法院長期以來的見解。
Thumbnail
《為幸褔而生》一書,作者劉宗坤介紹其中有關美國墮胎權和平權措施的著名案件,這些案件牽涉到女性爭取權益和學生爭取公平入學的權利問題。法律是為了保障所有人追求幸福的權利,推薦給關心社會議題的讀者。
Thumbnail
【法國:全球首個墮胎權入憲的國家】 法國國會召開國會兩院特別會議,以壓倒性票數通過修憲案,法國成為世界上首個把墮胎權寫入憲法的國家,也代表法國以憲法保障墮胎權和自由。
Thumbnail
臺灣在2020年5月的時候,大法官做出釋字791號解釋,宣告刑法第239條的規定違憲,也就是通姦正式除罪化。許多人都在討論,外遇無罪以後,是否再也拿婚姻出軌者沒皮條。 不過,最近在新聞中看到有法官不承認配偶權,導致正宮吞敗的事件。到底法律上有沒有「配偶權」?難道背棄婚姻誓言的外遇者,都沒事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墮胎權的背後,揭露政治勢力和商業操作如何操控女性選擇。從Roe v. Wade到Planned Parenthood,故事背後藏著不少不為人知的細節,讓人反思在墮胎議題中女性真實的權益與選擇。政治煽動的行為和女性權利的消費是否只是一個幌子
Thumbnail
針對人工生殖法以及其中的代孕生殖,本系系學會過去一學年共進行了四次讀書會,從法學、倫理學、社會學、哲學與醫學等面向探討及反思該議題。與此同時,歷經數次修法公聽會與公民論壇,我國衛服部於2024年5月公告「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
  即便是同性伴侶合法化的台灣,同性伴侶的身分仍然沒辦法讓個人的凍卵取得「解除封印」的權利,而穩定同居但沒有結婚的異性戀伴侶,也同樣在法律上被視為「單身」。也就是說,在這樣的框架之下,去凍卵本來的用意是去保留某種選擇權與自由,卻還是被婚姻所囚禁。
Thumbnail
日本最高法院本日(7/3)首度就舊《優生保護法》做出違憲判決,要求日本政府須賠償受害者,更批評日本政府主張損害賠償請求權是「亂用權利」、「違反信義誠實的原則」,等於全面採納受害者的主張,是強制絕育(強制不妊)受害者的一大勝利。
Thumbnail
兩年前的今天,美國最高法院推翻了羅訴韋德案。各州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允許墮胎。從那時候開始,墮胎不再受到聯邦法律保護。 目前的狀況是,不再保護墮胎權利的州,有些甚至在想辦法要讓婦女無法取得口服墮胎藥。 如果你認為禁絕婦女墮胎就可以解決低生育率的問題,那麼你就大錯特錯了。
Thumbnail
憲法法庭112年憲判字第4號判決,認定現行民法第限制唯一有責配偶不得請求裁判離婚,原則上並不違反憲法對婚姻自由之保障,同時翻轉了法院長期以來的見解。
Thumbnail
《為幸褔而生》一書,作者劉宗坤介紹其中有關美國墮胎權和平權措施的著名案件,這些案件牽涉到女性爭取權益和學生爭取公平入學的權利問題。法律是為了保障所有人追求幸福的權利,推薦給關心社會議題的讀者。
Thumbnail
【法國:全球首個墮胎權入憲的國家】 法國國會召開國會兩院特別會議,以壓倒性票數通過修憲案,法國成為世界上首個把墮胎權寫入憲法的國家,也代表法國以憲法保障墮胎權和自由。
Thumbnail
臺灣在2020年5月的時候,大法官做出釋字791號解釋,宣告刑法第239條的規定違憲,也就是通姦正式除罪化。許多人都在討論,外遇無罪以後,是否再也拿婚姻出軌者沒皮條。 不過,最近在新聞中看到有法官不承認配偶權,導致正宮吞敗的事件。到底法律上有沒有「配偶權」?難道背棄婚姻誓言的外遇者,都沒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