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9|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世界電影產業】法國CNC,爭議主席爭取連任

    Dominique Boutonnat, par Vincent Baillais, CC BY-SA 4.0
    Dominique Boutonnat, par Vincent Baillais, CC BY-SA 4.0

    【簡介】
    法國最多人讀的知識界媒體-《世界報》(Le Monde),於今日(七月十九日)刊出專文,由個人曾經訪問過的電影產業專責記者-Nicole Vulser,撰寫法國國家電影中心CNC主席在強大爭議下,仍爭取連任的第一手消息。在此即時全文解析,敬請指教,歡迎分享!

    【全文即時解讀】

    作賊喊抓賊的菁英份子
    法國CNC(國家電影與動畫中心)之爭議主席,多米尼克·布東納(Dominique Boutonnat),不但已經佈線爭取連任,更已獲得法文化部長,雅布–馬拉克(Rima Abdul-Malak)女士於媒體的公開支持,她說:「他是CNC面對疫情時的老闆,更是影視產業防治性侵的先行者。」
    弔詭的是,布東納主席目前正因性侵案纏身。2020年十月,他與二十三歲的教子一同去希臘旅行,後者指控前者性侵,此案仍在調查階段,文化部長表示「以無罪推定原則,不予置評。」布東納更以1992年提出的行政法規-被調查的高級官員,不一定要辭職,保住其主席寶座。
    面對 #metoo 運動,布東納主席特別提出,所有獲得國家補助的影視計畫,必須進行防範性侵宣導,已獲得6000位業界人士配合。然而,一位不具名的業者表示:「一個因性侵被法院調查的CNC老闆,要求所有人上他的防範性侵課,這真是美麗新世界!」

    菁英主義,財團資本化
    電影業界對主席的另一個不滿,在於布東納以其【菁英自由主義】理念,企圖將法國電影業界【財團私有化】。於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競選其第一任總統時,當時為商業電影製片的布東納,即名列「重要捐獻者」(grands donateurs);馬克宏當選後,即宣告布東納將被指定為CNC主席,此舉不但打破歷年來,主席都由文化部高級文化專員升任,更被批評為將民間財團勢力,直接帶進國家電影政策。
    如此將電影產業未來交付給【菁英財團私有化】,第一個影響到的,將是法國獨步全球、卻充滿危機的藝術電影生態。布東納的【菁英自由主義】願景在於,法國電影將逐漸轉向財團資本支撐,提高其商業競爭力-【票房力】與【回收力】。
    於此【菁英自由主義】之下,法國百花齊放的藝術電影,如去年獲得了坎城金棕櫚、威尼斯金獅、柏林銀熊,自然無法與純商業電影競爭【票房力】與【回收力】,將被產業機制給【邊緣化】,變成仰賴財團鼻息、成為新自由主義政府的施捨對象。布東納更以與Netflix、Amazon Prime Video、Disney+ 等串流平台競爭為由,試圖將電影簡化成影視產業的一個分支,此舉造成【法國185 位電影人,抗議國家電影政策「財團化」請願書】(全文翻譯於後)。

    政商關係良好,疫情處置有功
    布東納主席於業界主要正面評價,在於其面對疫情危機,能夠取得國家大量資源,穩定電影業界。
    布東納以其政商關係,於馬克宏政府爭取到超過新台幣107億元,用於補助受疫情影響的電影業界,其中,65億台幣給因疫情關閉近一年的全國電影院,12億台幣給受疫情影響的製片人,近17億台幣補助發行商損失。「沒有任何國家文化受到如此金額的補助」,以致於在疫情兩年多時間,沒有任何一家法國電影院倒閉。
    法國電影產業雖在疫情中逐漸復甦,但是卻呈現【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情況-好萊塢大片於疫情保守觀望下,票房逆勢飆高,成為年輕觀眾的最愛,讓藝術電影持續邊緣化,或許連法國商業電影也受結構影響,邁向東施效顰的次好萊塢、後殖民狀態。

    【延伸閱讀】
    (本站包括本文【任何引用】需提及研究者、譯者)

    【原文連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陳潔曜,北藝大電影碩士,巴黎第七大學電影研究博士,研究過程獲兩屆世安美學獎。創作曾獲文化部優良劇本、台北市電影委員會劇本獎與自由文學獎,曾入選柏林影展電影新秀營。 現為獨立研究者、自由撰稿者、法文翻譯。(本站【任何引用】需提及研究者、譯者,敬請尊重獨立研究,感謝!)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