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在《成為一個人》之後,閱讀《英雄之旅》恰好能繼續探索自我,更深入思考關於成為自己、解殖,或榮格稱之為「個體化」的歷程。我所理解榮格的「個體化」是指:人從集體走向個體、成為自己、長出自己的意識與認同的歷程,有點近似Carl Rogers的「成為一個人」,但個體化又更仔細剖析人的心理發展、成長過程,兩者的互補其實讓「自我成長」的軌跡變得清晰許多。雖然我並不完全能理解榮格心理學,但閱讀的過程中總是能引發不少靈感,以下整理心得:
個體化是分解與合成的運動
「榮格提出成人的個體化歷程是以兩個主要的運動向前推展,第一個運動和透過分析而拆解無意識有關,鍊金術士稱此為分離(separatio),也就是把混合的物質分開。這種透過分析的分離工作包括兩部分,一是分解個人對心靈之外的現實角色或內容所仿製的認同(例如他人或客體);二是分解奠基於心靈本身最原初及最重要的人物與對其內涵的認同。這種解除認同的運動會創造出較為清明的意識,也就是一面比較澄澈的鏡子。」P.31
作者首先介紹榮格的個體化理論,榮格用鍊金術的「分析」與「合成」概念來說明人的意識和認同如何進行再創造和重新建構。就如同鍊金術將混合的物質分解、將雜質過濾,個體化運動要分解成長過程中對於各種客體的認同,分辨出哪些是受他人影響而壓抑自己的「雜質」,過濾出純淨、真實的自我意識。
內在權威的聲音
「就經驗上來說,這些嵌在心靈結構中的、會引起激烈情感反應的聲音( voices)或意象(images),它們由心靈結構所支撐並做出權威的要求,這才是問題的成因。這些聲音和意象代表一個人所認同的人物或情感所繫之人 — 父母、良師益友、愛人、社區領袖丶敵人、幽靈(ghosts)等等。」P.61
從出生開始,我們接收來自父母、朋友、重要他人的聲音,教導我們該怎麼度過生活、解決問題,這些聲音幫助我們成長,同時也默默鑲嵌到我們的潛意識當中,成為內在的權威。基於模仿的天性,我們的認同和意識受其影響,這些從依附關係和客體而來的認同幫助我們認識自己、建構自己,卻也容易成為阻礙自己、壓抑自己,讓自我意識被限制成特定的樣貌。
為了滿足他人的期待、為了不脫離社會主流一份子,我們會不惜壓抑自我意識和真實自我,選擇用「假我」來應付生活,長期累積下來的假我就成了「人格面具」。個體化運動正是將人格面具鬆動,尋回真實自我的歷程。
個體化是人的本性
「個體化原則界定了人類的某種本質。人會將自身與所處環境區分開來,這絕對是人類主體中的基本驅力。個體化創造所需的能量是人類意識中的天賜。在成為一個人的過程中,就必須造成區別與分離。在人類意識中,想要創造特異性、想要成為一個人自然的模樣,這樣的驅力其實深植於本性當中。因此,尋求個體化是符合人性的。」P.34
個體化是人類的本性,一種想「做自己」的驅力。我們天生就會想創造自己的獨特性,區分出自身與環境,讓自己脫離集體,變得更靠近真實自我。作者也提到,榮格將個體化解釋為「認同」的相反,也就是反過來從累積的認同中脫離、解除,尋求自己的獨特性。這讓我想到資本主義的異化使人失去自我感,因為我們天生就有創作的本能,創造屬於自己的物品、作品、人際關係,從中得到歸屬感,認識到自己是個獨特的有機體。
「分析所做的…首先是化約。分析的是你的態度。你必須開始覺察那些壓抑你真實心理活動或歷程的許多阻抗和個人議題,所有這些抑制都是大量的雜質。你的心靈必須先被淨化,才能開始心理轉化的歷程。第一項個體化運動與淨化心靈的無意識認同有關,這是一種還原作用(reduction)。」P.32
更仔細探討個體化運動,榮格以鍊金術為比喻,說明所有壓抑自我意識、真實自我的束縛都是「雜質」,例如從他人而來的認同和期待,扭曲了原本的自我意識,使其變得混濁。而個體化是分解自我、過濾雜質的過程,這些潛意識中的壓抑和雜質也被榮格稱為「陰影」,當整合了陰影之後,真實的自我意識有如還原作用般被淨化。
意識將變得如鏡子一般
「經由它,意識和認同變成比較不像畫中固著的客體及模式,而變得更像一面鏡子;透過它,客體可以自由地漂浮進出視野,但不會永遠地進駐其中。這個分析運動包含對依附於宗教客體、傳統習俗及投射性神學的溶解。對某個宗教人物、部落或國家象徵,或文化價値的固著認同,到了此處再也沒有立足之地了。」P.60
當雜質被分離乾淨後,自我意識逐漸明朗,像是鏡子變得清晰一般,能順利映照外來的光線而不被扭曲,自我認同不再僵固而是動態的,能夠允許他人經驗自由進出。對我來說,鏡子的隱喻帶有深邃的象徵意義:鏡子使我們能看見第一人稱視角以外的視野,進行反身性思考,鏡中自我也像是平行世界的另一個自己,讓我們好好觀察、聆聽自己並與其對話。
小結:個體化是一場冒險
「身為榮格分析師,可以覺察一個被個體化歷程緊緊抓住的人所承受的懷疑與焦慮。這是一種隨著看似混亂與極不確定的心理旅程,但卻朝向更新的整合與更寬廣的意識邁進。……個體化歷程需要質疑一個人最珍愛的文化成見與執著的信念,這意味著放下先前的認同,開放地探索經常令人嫌惡的未知領域(內在層次的分離)一個人也必須對『異己』抱持開放的態度,願意和外來元素展開對話(合體)。這需要整合自己内在的陌生元素,包括潛抑的、陰影的、害怕的與遺忘的。」P.216
作者在第三章用童話故事說明個體化開始於一個冒險行為,必須要跨出某個界限、自己的舒適圈,個體化才能順利進行。要從孕育自我認同的環境中獨立,一點都不簡單,勢必會感到自我懷疑和焦慮,然而,成長的歷程也正是如此充滿不確定性,同時充滿可能性。
綜合來看,Rogers的成為一個人、Maslow的自我實現、Jung的個體化概念彼此都能互相補充,為自我成長指出一條明確的道路。個體化的概念也讓我想到Bowen的自我分化,指出個人受到家庭情緒系統影響的程度,或許可以說是家庭範圍內個體化的程度。
最後,榮格的理論真的很難讀懂,但個體化的概念仍給我不少靈感,像是書中提到靈啟經驗以及榮格對現代宗教的批判,幫助我重拾了對靈性的信心。延續《成為一個人》的收穫,更明確瞭解何謂自我實現、自我成長、自我解殖,心中也多了些自我意識感和踏實感。
作者說:「個體化是持續的創作,永遠不會有終點,也不會完成。」對現在的我來說,思考自我意識的確像是照鏡子一樣,觀察、聆聽、認識自己,過程中會發現,不管是痛苦、焦慮或各種情緒,都能在自我對話中找到出口。並且,當靜下心來聆聽自己時,潛意識也會冒出源源不絕的靈感,這就是我最大的收穫。
個體化的練習:找回自己的碎片
在我一邊閱讀《英雄之旅》的時候,非暴力溝通的課程正好進行了「找回自己的碎片」的活動,我發現這是一個很好幫助個體化的練習:拿100張卡片盡力寫下自己生命中曾經擁有的身份或經驗,並將其排序重要/不重要、公開/隱藏。
一開始,當我把所有卡片攤開在桌上檢視時,頓時感到矛盾,因為每一張卡片所代表的身分和經驗背後也指認出了認同和意識,但其中可以分為「主動/被動」,也就是自身主動追求、爭取而來的身分或經驗,以及被強迫賦予、毫無選擇的身分或經驗。一部分是我能選擇的,一部分是我無法改變的,「自我」正是這樣矛盾的組合。
「找回自己碎片」是讓個體化變得具體的活動,同樣以鍊金術來說,我們將名為「自我」的材料用不同方式分解,一一檢視每個身分或認同的來源,允許自己接受或否定它。藉此,被壓抑住的自我得以從過去的經驗中解放、從他人的期待中獨立。我很喜歡活動中討論到「從來沒有告訴過任何人的經驗」,因為在社會化的作用下我們變得非常善於防衛自己,知道某些事可以說、某些事不適合說出口,那些沒說出口的經驗其實並沒有消失,而一直存在於潛意識中,當我們探詢那些被隱藏起來的聲音時,也就變得更靠近自己了。
閱讀書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