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超速文章術的三個思考:文章就是素材,素材就是個人,素材是從葉子長出的樹枝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片來源:https://www.marketersgo.com/marketing-strategies-tactics/201910/mk7-writting-5-ways/
這篇文章記錄我讀超速文章術的三個思考與理解。
這本書之前有讀過,這次想到又拿來讀讀。讀完後感覺重點其實不太明顯,很多敘述性的冗余,但也還算有思想。但離目前我想寫的東西,還需做很多修改。
不過也是多看多想多想。隨意寫,讓讀的人有感覺,之後自己也會愈來愈進步,想到特殊的做法。

思考 #1:文章的本質是素材,素材就是內容

快速讀 這本書的感覺,作者認為其實文章就是素材本身;我們怎麼寫其實只是一種組織素材的技術。
這個觀點很有道理,因為我們在寫文章的時候,如果沒有素材,那其實花很多時間,寫出來的都還是原料等級的東西。那如果有先把素材選好,然後某個程度處理成比較容易重新使用的方式,那的確可以加速很多文章寫作的流程。我自己的經驗,要找素材,其實是很花心力的,但是一旦有了素材以後,文章就很好寫了。
👍 因此,我大致同意作者的這個觀點。
什麼是素材呢?作者定義素材有下面三個要素
  1. 獨自的事實
  2. Episode軼事
  3. 數字
😕 但我感覺這個點不是太有道理,因為這樣感覺是為寫而寫,但無法讓網路閱讀很快掌握重點

思考 #2:收集素材,是個人化的描述

收集素材的策略:所想,所見,所感
  1. 想到的東西,就記錄下來-什麼有道理的都可以。
  2. 看到的場景,也記錄下來-牆壁的顏色,天氣的敘述等等。
  3. 自己的感覺,也記錄下來-自己的感覺是獨特的,人家無法寫出來。
有意識地收集各種可以放在文章的素材的確很好。
我們還要更有策略的收集素材,這樣才能對每天產出的文章做品質管理,也才能長久的使用內容。

思考 #3:產生素材,是從葉子到樹枝

作者利用「聯想遊戲」來從一個素材,生成多個素材。
類似從一片葉子,往回找到其本來的某種枝,在用其生成其他的葉子。幾個素材擺在一起後的「總結」就是樹枝,而其背後的葉子,成為內容。有個樹枝可以有很多葉子,有的葉子不茂盛,所以根據文章性質,來選擇樹枝來賣
🤔 這樣一想,的確是生成素材的好方式,那我們要如何累積很多葉子呢?
其實三分寫作法,就類似每次都產生三根樹枝,然後紀錄葉子。
這樣想還蠻有趣,因為每次從內容後延伸,延伸的方向也有很多面。但這些延伸的面要怎麼管理,也是問題。
    avatar-img
    4會員
    23內容數
    思考合成數據的各種原理,應用與效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紫式講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早上想到這個問題,就是當我要介紹一個思維工具時,很詳細的話,是到什麼內容的層級? 思考#1:工具要用起來,要讓讀者真的能參與行動,造成改變 分析最近閱讀的工具書,發現他是一種資訊導向的文獻式寫作。 其針對思維工具的關鍵字,不斷給出描述,串起各種技術細節內容。 一個工具要用起來,要親身實踐。
    本文章思考最新證明的後悔界,要如何讓審稿人容易理解。 思考#1:用問題零件,讓後悔界可讀 我覺得可以用幾個分類,來把相關的Term給仔細描述。 我覺得分別從3個角度(beta, x, epsilon)出發,會讓讀者更容易消化裡面的內容。
    本文章想分享給你,我在閱讀數位寫作的22條法則後,產生的3個理解與思考。 這個月的一個聚焦目標,是仔細研究數位寫作的各種技術。 數位寫作有別於一般寫作,講究以讀者的反應為優先。 你的寫作是為了自己,為了一個具體讀者,還是為了一群想像的讀者呢?
    這篇文章想介紹給你,我閱讀內部審計(Internal Audit)相關文件以後,所產生的三個思考與理解。 這篇文章收錄了三個思考,幫助我對內部審計有很大程度認識的提升。
    本篇文章想與你分享,我閱讀「引人入勝想法慣例 (Routines for Engaging with Ideas)」後,產生的想法與理解。 這個章節下有六個慣例,仔細分析他們的目的,會發現很有意思 辨認與問出更好的問題 架構對主題的探索,以建築理解。 利用可視化聚焦描述,建築工作記憶
    本篇文章想分享給你,我再次閱讀高維度動態定價後,針對市場噪音分佈(Market Noise Distribution)相關論點,所整理的理解與思考。 文章中對市場噪音分佈的知識層度分級,分別提出相對應的策略。其層級與對應的策略如下: 思考#1:市場噪音分佈,決定選擇模型,進而描述用戶購買行為
    今天早上想到這個問題,就是當我要介紹一個思維工具時,很詳細的話,是到什麼內容的層級? 思考#1:工具要用起來,要讓讀者真的能參與行動,造成改變 分析最近閱讀的工具書,發現他是一種資訊導向的文獻式寫作。 其針對思維工具的關鍵字,不斷給出描述,串起各種技術細節內容。 一個工具要用起來,要親身實踐。
    本文章思考最新證明的後悔界,要如何讓審稿人容易理解。 思考#1:用問題零件,讓後悔界可讀 我覺得可以用幾個分類,來把相關的Term給仔細描述。 我覺得分別從3個角度(beta, x, epsilon)出發,會讓讀者更容易消化裡面的內容。
    本文章想分享給你,我在閱讀數位寫作的22條法則後,產生的3個理解與思考。 這個月的一個聚焦目標,是仔細研究數位寫作的各種技術。 數位寫作有別於一般寫作,講究以讀者的反應為優先。 你的寫作是為了自己,為了一個具體讀者,還是為了一群想像的讀者呢?
    這篇文章想介紹給你,我閱讀內部審計(Internal Audit)相關文件以後,所產生的三個思考與理解。 這篇文章收錄了三個思考,幫助我對內部審計有很大程度認識的提升。
    本篇文章想與你分享,我閱讀「引人入勝想法慣例 (Routines for Engaging with Ideas)」後,產生的想法與理解。 這個章節下有六個慣例,仔細分析他們的目的,會發現很有意思 辨認與問出更好的問題 架構對主題的探索,以建築理解。 利用可視化聚焦描述,建築工作記憶
    本篇文章想分享給你,我再次閱讀高維度動態定價後,針對市場噪音分佈(Market Noise Distribution)相關論點,所整理的理解與思考。 文章中對市場噪音分佈的知識層度分級,分別提出相對應的策略。其層級與對應的策略如下: 思考#1:市場噪音分佈,決定選擇模型,進而描述用戶購買行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果想要「快速寫作」,絕對不是只有打字速度快這回事,而是要從「如何有效率寫這篇文章」開始談起。
    「構思,動詞,指運用心思,常指寫文章或創作藝術前所用的思考。」 「構思其實是一種想像力,在事情尚未發生之前,先想像出它完成後的模樣。 覺得這模樣還不錯,修修補補,加以完善,然後動手實際操作。」 「有兩種靈感值得珍藏。一種事你明顯感覺到可以跟著他順流而下,把所有關節都打通。 另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小說題材選擇的重要性,特別針對新手作者提出了『自己熟悉的元素』做為題材的建議,並且探討了作者根據專業領域或特殊的閱讀品味來挑選素材的方法。
    任何追求深度和豐富性的寫作者,都會尋求有效的策略來提升他們的寫作質量。圍繞話題關鍵字進行寫作,不僅能幫助你產生有意義的內容,而且還能擴展你的思維,使文章更加引人入勝。這種方法對於想要在自己的領域內深耕、尋找新觀點的寫作者來說,是一項寶貴的技巧。接下來,我將分享三個使用話題關鍵字編織觀點的重大理由。
    對於熱愛寫作的你,發現能讓文字更加生動有力的技巧總是令人興奮。如果你正在尋找一種方法,讓自由書寫不僅更有結構,還能深入探索話題,那麼沿著話題關鍵字編織你的觀點將是一個突破口。這種方法不僅能幫助你產生豐富的內容,還能讓你從細節中挖掘更多有價值的想法。讓我們來看看如何運用這個策略,進一步提升你的寫作質量
    《讀書變現的創作法則》是一本關於如何將閱讀轉化為創作和收益的指南,作者弘丹以親身的閱歷和深刻的見解,向讀者展示了三大閱讀法和五大變現方法,以及個人品牌的變現策略。這本書不僅提供了實用的技巧和方法,還啟發了讀者將閱讀轉化為實際行動和利益的可能性。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書中介紹的三大閱讀法。快速閱讀法
    這本書跟[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同一個作者,不過是比較早的作品。我是想試試「作者月」,如果讀同一個作者的書,會不會比較了解作者的想法。再來就是覺得自己閱讀的速度不快,還要一邊輸出寫筆記,寫出來的也很凌亂,想知道有什麼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筆記整合或是增加思考...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寫作是一個無盡發想的過程,在各個主題下有著多樣的分享類型,然而,若欲在特定領域建立專業,持之以恆地針對特定主題進行分享是不可或缺,依此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有邏輯的建構文章主題變得至關重要。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果想要「快速寫作」,絕對不是只有打字速度快這回事,而是要從「如何有效率寫這篇文章」開始談起。
    「構思,動詞,指運用心思,常指寫文章或創作藝術前所用的思考。」 「構思其實是一種想像力,在事情尚未發生之前,先想像出它完成後的模樣。 覺得這模樣還不錯,修修補補,加以完善,然後動手實際操作。」 「有兩種靈感值得珍藏。一種事你明顯感覺到可以跟著他順流而下,把所有關節都打通。 另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小說題材選擇的重要性,特別針對新手作者提出了『自己熟悉的元素』做為題材的建議,並且探討了作者根據專業領域或特殊的閱讀品味來挑選素材的方法。
    任何追求深度和豐富性的寫作者,都會尋求有效的策略來提升他們的寫作質量。圍繞話題關鍵字進行寫作,不僅能幫助你產生有意義的內容,而且還能擴展你的思維,使文章更加引人入勝。這種方法對於想要在自己的領域內深耕、尋找新觀點的寫作者來說,是一項寶貴的技巧。接下來,我將分享三個使用話題關鍵字編織觀點的重大理由。
    對於熱愛寫作的你,發現能讓文字更加生動有力的技巧總是令人興奮。如果你正在尋找一種方法,讓自由書寫不僅更有結構,還能深入探索話題,那麼沿著話題關鍵字編織你的觀點將是一個突破口。這種方法不僅能幫助你產生豐富的內容,還能讓你從細節中挖掘更多有價值的想法。讓我們來看看如何運用這個策略,進一步提升你的寫作質量
    《讀書變現的創作法則》是一本關於如何將閱讀轉化為創作和收益的指南,作者弘丹以親身的閱歷和深刻的見解,向讀者展示了三大閱讀法和五大變現方法,以及個人品牌的變現策略。這本書不僅提供了實用的技巧和方法,還啟發了讀者將閱讀轉化為實際行動和利益的可能性。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書中介紹的三大閱讀法。快速閱讀法
    這本書跟[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同一個作者,不過是比較早的作品。我是想試試「作者月」,如果讀同一個作者的書,會不會比較了解作者的想法。再來就是覺得自己閱讀的速度不快,還要一邊輸出寫筆記,寫出來的也很凌亂,想知道有什麼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筆記整合或是增加思考...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寫作是一個無盡發想的過程,在各個主題下有著多樣的分享類型,然而,若欲在特定領域建立專業,持之以恆地針對特定主題進行分享是不可或缺,依此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有邏輯的建構文章主題變得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