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實驗心得
中研院,全台最高的實驗研究單位,隸屬於總統府底下。
這應該是所有研究人員都夢寐以求的地方,更何況我只是個進實驗室一年大學生 ,多虧了大專生暑期實習計畫,讓我這個菜鳥有機會先進入實驗殿堂參觀,整趟旅途真的就像「劉姥姥逛大觀園」。
我從大二進入學校實驗室後,就對做實驗充滿著興趣。雖然剛開始為了跟上進度同時還要顧課業搞得很累,但能比他人更早了解做實驗的重點,多少也在實習時派上用場!
我在學校的實驗室是做基因剪輯、蛋白質純化,跟神經科學不太相關。學校剛好也沒有老師在做神經科學,但我也對世界上最複雜的東西-人類大腦,充滿著十足的好奇,就選擇神經科學領域相關的教授實習。
實驗室的模式生物是果蠅,而我的研究主題是「找尋果蠅腦中儲存長期記憶的細胞」。
開始前要先打好基本功 - 解剖果蠅 !
想要研究果蠅腦,想必就要解剖果蠅取出腦。
剛進去的一個禮拜,幾乎都在練習解剖果蠅,除了要順利的將腦完整取出,還要將上面的絲狀物去除,避免影響實驗結果。
剛開始至少半小時一隻,最終練就5分鐘處理一隻的速度。聽學長姐說教授好像可以不到3分鐘呢 !
首先,要使果蠅有記憶,就要先「訓練」牠們 !
我們會先讓果蠅餓一段時間,再將牠們放入
T字迷宮 (可以點進科普一下喔~)。
我們會在兩端分別通入不同的氣體,且有一邊有糖水,另一邊沒有。
再來,是「測驗」!
照理說,如果下次再將牠們放入T字迷宮,且通入同樣的氣體,但不放入糖水。大多數的果蠅應該還是會因為先前的記憶,往上次有糖水的氣體方向移動,如果有往理想氣體方向移動的果蠅,我們就認為牠成功學習了。
接著依時段解剖,再用免疫染色的方式染目標神經,最後使用雙光子顯微鏡拍攝訊號,以進行神經訊號強度分析,查看哪些神經細胞的訊號有較明顯的變化,便可能是參與記憶形成的細胞。
以上是大概的實驗步驟。實驗結果由於有簽署保密協定,因此不能分享上來。
實驗過程中,有幾個有趣的地方:
培育果蠅的房間,裏頭所有條件都受到控制,以確保所有果蠅的生長環境皆一致。燈光是 12 小時亮,12 小時暗,如果必須在暗的時候進去果蠅房的話,還需要把外面的燈光關掉,避免有燈光照入。因此晚上做實驗的時候,常會有做到一半實驗室的燈突然關掉的特殊情況 !
在訓練和測驗的時候,由於不能有其他的干擾因素,如燈光、濕度、溫度、聲音等,避免果蠅受到影響,因此需要在特別的「行為實驗房」操作。裏頭所有條件也都受到控制,且只能開啟紅光,即是利用人類與果蠅視覺上的先天差異,因為果蠅在紅光下是等於全盲的。
總結
給自己兩個月,探索實驗室人生
兩個月,對於研究來說,是極為短暫的時間,可能不會有太多的結果,甚至也有可能仍處在失敗的迴圈裡。
但,兩個月,對於一個剛踏進研究領域的大學生來說,是絕對能夠深刻體會到做實驗是一種「生活型態」,了解做實驗須具備的精神與態度,認識自己與專業研究員的差異,並在未來往研究路上邁進時,持續進行修正。
甚至,兩個月,發現自己其實不喜歡做實驗,在人生的選擇上做了一項篩選,「有意識地」在實習期間中途離開,並往下一個目標邁進。
兩個月過後,不論結果,我相信,對於大學生面對人生的迷惘,都能更有些幫助的。
非常推薦大家花兩個月的時間來實習,好好探索一下自己的人生!!!
(後記)不論是否走研究,三個可以帶著走的能力 - 完整的實驗紀錄,是實驗成功的不二法門->紀錄與反思很重要
研究,說白了就是:計畫執行回饋修正。很多時候我們把重心放在「做實驗」上,也就是執行的階段,但其實之後的回饋與修正,同樣是決定研究是否成功的關鍵! 定時覆盤自己的人生,在記錄的同時也看見自己的成長與還可以成長的地方,更是推進自己持續往前的動力。
- 「問題覺察力與解決力」,是「好的研究員」必備之能力->問題覺察與解決力
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是研究員在做的事。但其實企業、組織不也都是在做這樣的事嗎! Uber Eats 發現人們會因為浪費時間或懶惰,而選擇不願意出去吃飯。因此開啟了外送服務,幫餐廳與顧客解決了彼此的問題。 想創業、做計畫,都是從發現問題開始的!
- 做實驗,是一種生活型態->唯有當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才會無時無刻都惦記著
聽講座分享的時候,有教授說,就算他們人不在實驗室,心中都還是想著實驗,比例大概是:10%當下,90%實驗。由此可見教授在實驗上的熱忱是如此深厚。 我想,若不是真正熱愛一件事,實在很難心中都掛念著。就跟感情一樣,愛一個人不是在特定時間才愛,而是心中一直都有著對方的位置。 在感到迷茫的時候,不妨可以問問自己:有哪些事都一直在你心中的嗎?那可能就是你真正熱愛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