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9月13日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1541/9/13喀爾文創教之清教徒怎麼有錢付船票?
  之前我們在講五月花號1的時候留了一個伏筆,說清教徒為了逃避迫害就跑去搭船,真有錢。這時你可能會說「都被迫害了,這不是很正常嗎?」此言差矣!你看納粹時代的猶太人,都被霸凌成那樣了,還不是只有最有錢的才逃得了。所以清教徒為什麼就付得起船票呢?其實原因跟他們的教派有關「你是說,信這個教就會變有錢嗎?」不不不,反了,他們不是信了教才發財,而是發了財才信教。原本,基督教是很仇富的,畢竟耶穌基督當年就是向窮人傳教、給魯蛇希望的,因此才有了「富人上天堂,比駱駝蹄穿過針的眼還難。」這個說法。於是乎,一名叫喀爾文的教士發現了商機,表示:「大家都不喜歡有錢人沒關係啊,我喜歡!」而且他還說什麼:「賺錢就是榮耀上帝,賺得越多,就越證明你受到上帝的恩寵呀!」怪不得清教徒這麼想要改革英國國教…這下你知道美國東岸那群有錢人,為什麼那麼愛賺錢了吧。
1 見9/6。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是一部給忙碌者世界史,讓你每過一天,多了解一點歷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1683/9/12維也納之圍:插著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 1914/9/12第一次世界大戰:馬恩河奇蹟,德國攻勢受阻
1919/9/10《聖日耳曼條約》,奧匈帝國解體 1967/9/10直布羅陀公投:英國一點都不能少
1945/9/9二戰:中國戰區受降,「支那」為什麼惡臭? 1976/9/9毛太祖駕崩
1978/9/8伊朗革命(前夕):黑色星期五
1683/9/12維也納之圍:插著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 1914/9/12第一次世界大戰:馬恩河奇蹟,德國攻勢受阻
1919/9/10《聖日耳曼條約》,奧匈帝國解體 1967/9/10直布羅陀公投:英國一點都不能少
1945/9/9二戰:中國戰區受降,「支那」為什麼惡臭? 1976/9/9毛太祖駕崩
1978/9/8伊朗革命(前夕):黑色星期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讀了一篇記述二百年前貴州教會蒙難的文章,彷彿在看耶穌基督十二門徒的殉道事跡一樣;這篇文章讓我想起了聖教會的一句名言:「殉道者的血是教會的種子」。全世界得蒙耶穌基督救恩的人都應銘感這些用鮮血和生命去傳揚天國福音的前輩。以下跟大家分享這個故事: 乾隆十九年生於貴州的張大鵬,有大魁和大學兩名
【用財富和才能創造財富】—絕對讓你有所感悟的小故事。 勤勞和懶惰往往使富者越富、窮者越窮。 在《聖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嚴厲的主人要到外國去,就叫了僕人來到跟前,按著個人的能力給他們銀子。 一個給了五千「塔拉」(古猶太銀幣單位),一個給了兩千,一個給了一千,主人便出國了。 那個領五
先來看看馬太福音25章14-30 「天國又好比一個人要往外國去,就叫了僕人來,把他的家業交給他們, 按著各人的才幹給他們銀子:一個給了五千,一個給了二千,一個給了一千,就往外國去了。 那領五千的隨即拿去做買賣,另外賺了五千。 那領二千的也照樣另賺了二千。 但那領一千的去掘開地,把主人的銀子
Thumbnail
中世紀有個有趣的現象,職位越高的神職人員有著兩面特性,一種是神學根基深厚,基本上在辯論上打遍天下無敵手,又善於政治權謀,一路往上爬,最後封頂,開始推動各種改革。 可惜,這種教皇很少(但不是沒有),更多是財團好控制的傢伙(像文藝復興時期赫赫有名的麥帝奇家族),這種人往往膽小如鼠又很卑劣,偏偏自尊心又
Thumbnail
那年的 6 月 8 日發生大事了,轟動歐洲世界——位於英格蘭的名勝聖所,就在修士們喝著紅酒還唱著聖歌,突然就被海匪給劫了——於是,本日即林迪斯法恩修道院搶案 1231 周年的紀念日。常理說,強盜殺人不過是中世紀的日常,怎就上了當時的頭條?因為,人們難以理解怎麼有人敢搶上帝的財產…
Thumbnail
上帝的恩典不能交換 要知道,人類對於神明之間的各種交換行為,可以構成一串請購單,比方說念某種經108遍可以怎樣、循著哪條路邊走邊拜可以怎樣、捐多少錢可以點個燈然後換平安之類有的沒的鬼東西。 偏偏很多教會也跟著這樣講,畢竟這的確是「宗教斂財」的核心話術,要知道,五百年前宗教改革就是掀了贖罪券的底,
Thumbnail
清明節普遍有燒紙錢給亡者的習俗,頗有理財觀念的華人,知道人性貪婪,非常節制地以定期定額的方式匯款給祖先們。維京人則是在人死的當下就一次性支付完畢,不燒紙錢,燒一整艘完整的船,看來是希望逝去親友們沒事真的就別回來了。
Thumbnail
金牧師在第三章開頭就說:「教會的復興始於發現上帝國度的價值。」引述《馬太福音》十三章44-46節「重價的珠子」來比喻上帝國度的價值。因為天國是隱藏的,少有人知道天國的價值,一旦知悉天國寶貴的價值,都會不計代價投入。
前幾天我們提到早期教會採用的神學觀點,與當年社會處境有著密切關係,或者說,是性命攸關的問題,這一點早從使徒時代就開始了,也就是最早的吵架,保羅跟使徒間的衝突。 雖然現在新教徒都能朗朗上口因信稱義,但要知道在第一世紀,因信稱義是會要人命的。  對,就是那麼危險,我說過,猶太教是合法宗教,基督徒想要
猶太教成為例外,是因為猶太人真的非常堅持自己的信仰,但他們也不會要別人信,因為猶太人自認為是選民,所以絕不改宗,逼他們改就跟你拼命,是你不會想惹的對象(倒不是不會贏,而是代價很高划不來),而且猶太人還是古代世界難得識字率很高的民族,又很會做生意,對帝國貿易大有幫助。 因此猶太人與猶太教成為一種特例
讀了一篇記述二百年前貴州教會蒙難的文章,彷彿在看耶穌基督十二門徒的殉道事跡一樣;這篇文章讓我想起了聖教會的一句名言:「殉道者的血是教會的種子」。全世界得蒙耶穌基督救恩的人都應銘感這些用鮮血和生命去傳揚天國福音的前輩。以下跟大家分享這個故事: 乾隆十九年生於貴州的張大鵬,有大魁和大學兩名
【用財富和才能創造財富】—絕對讓你有所感悟的小故事。 勤勞和懶惰往往使富者越富、窮者越窮。 在《聖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嚴厲的主人要到外國去,就叫了僕人來到跟前,按著個人的能力給他們銀子。 一個給了五千「塔拉」(古猶太銀幣單位),一個給了兩千,一個給了一千,主人便出國了。 那個領五
先來看看馬太福音25章14-30 「天國又好比一個人要往外國去,就叫了僕人來,把他的家業交給他們, 按著各人的才幹給他們銀子:一個給了五千,一個給了二千,一個給了一千,就往外國去了。 那領五千的隨即拿去做買賣,另外賺了五千。 那領二千的也照樣另賺了二千。 但那領一千的去掘開地,把主人的銀子
Thumbnail
中世紀有個有趣的現象,職位越高的神職人員有著兩面特性,一種是神學根基深厚,基本上在辯論上打遍天下無敵手,又善於政治權謀,一路往上爬,最後封頂,開始推動各種改革。 可惜,這種教皇很少(但不是沒有),更多是財團好控制的傢伙(像文藝復興時期赫赫有名的麥帝奇家族),這種人往往膽小如鼠又很卑劣,偏偏自尊心又
Thumbnail
那年的 6 月 8 日發生大事了,轟動歐洲世界——位於英格蘭的名勝聖所,就在修士們喝著紅酒還唱著聖歌,突然就被海匪給劫了——於是,本日即林迪斯法恩修道院搶案 1231 周年的紀念日。常理說,強盜殺人不過是中世紀的日常,怎就上了當時的頭條?因為,人們難以理解怎麼有人敢搶上帝的財產…
Thumbnail
上帝的恩典不能交換 要知道,人類對於神明之間的各種交換行為,可以構成一串請購單,比方說念某種經108遍可以怎樣、循著哪條路邊走邊拜可以怎樣、捐多少錢可以點個燈然後換平安之類有的沒的鬼東西。 偏偏很多教會也跟著這樣講,畢竟這的確是「宗教斂財」的核心話術,要知道,五百年前宗教改革就是掀了贖罪券的底,
Thumbnail
清明節普遍有燒紙錢給亡者的習俗,頗有理財觀念的華人,知道人性貪婪,非常節制地以定期定額的方式匯款給祖先們。維京人則是在人死的當下就一次性支付完畢,不燒紙錢,燒一整艘完整的船,看來是希望逝去親友們沒事真的就別回來了。
Thumbnail
金牧師在第三章開頭就說:「教會的復興始於發現上帝國度的價值。」引述《馬太福音》十三章44-46節「重價的珠子」來比喻上帝國度的價值。因為天國是隱藏的,少有人知道天國的價值,一旦知悉天國寶貴的價值,都會不計代價投入。
前幾天我們提到早期教會採用的神學觀點,與當年社會處境有著密切關係,或者說,是性命攸關的問題,這一點早從使徒時代就開始了,也就是最早的吵架,保羅跟使徒間的衝突。 雖然現在新教徒都能朗朗上口因信稱義,但要知道在第一世紀,因信稱義是會要人命的。  對,就是那麼危險,我說過,猶太教是合法宗教,基督徒想要
猶太教成為例外,是因為猶太人真的非常堅持自己的信仰,但他們也不會要別人信,因為猶太人自認為是選民,所以絕不改宗,逼他們改就跟你拼命,是你不會想惹的對象(倒不是不會贏,而是代價很高划不來),而且猶太人還是古代世界難得識字率很高的民族,又很會做生意,對帝國貿易大有幫助。 因此猶太人與猶太教成為一種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