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2|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埋進土裡的就未必昇華

《我把自己埋進土裡》玖芎,九歌,2022
《我把自己埋進土裡》玖芎,九歌,2022
友人曾經關心過我,要我與散文切割,我嘗試過。如果是小說,我想還有機會,但散文就不行了,如果切了就斷裂了,我必須全部接納才行,主體性必須連貫。
出版社的書介寫「赤裸殘酷的女性成長物語與土國留學幻滅記」,推薦語也找得到「坦承直面內心」等話,當然的,這是這本《我把自己埋進土裡》散文的內容特色。近二十、甚至近十年來的散文,寫作者似乎越來越能抓到此一界線模糊文類的核心:恣意大膽的坦露,更大膽的是自面自剖的能力。讀者閱讀時不僅僅是透過此一文類聽到平日難以見聞的實話、取得同樣經歷遭遇的共鳴,不可否認,也有的是在散文此一文類讀者對作者單向的非虛構隱形契約之下,藉由閱讀獲取窺探祕密的感受。
但收到書讀完之後我在思考的則是另一個命題:在讀者把文本跟事實切開,亦即「讀者並不預設散文內容皆與事實相符」,那麼,能讓讀者願意繼續閱讀散文的理由會是什麼?
無疑《我把自己埋進土裡》有相當的強度來自於作者不選擇小說用散文來處理這本作品,是宣告了說話者的主體性質不容他人扭曲超譯,作品的議題性和作者的貼合透明程度讓人在閱讀時也不免震懾於其敢言,除了是成長經歷裡的性別與身體,及異國求學歷程之陸離斑駁,種種的主體(不僅是敘事者本人,也是她與其他認同主體如國家之間的連結)被剝奪、匱缺而追尋、其過程中更多的失落,對此不修飾亦不轉念,不安全地降落,並不給讀者一個暖心的交代。但如上一段的問題,在閱讀散文作品時我都有相當程度的戒心(很小心眼的讀者):先不預設文本非虛構,思考作品的可讀之處在哪裡。如此,《我把自己埋進土裡》在閱讀時總有一種粗礫感——這非貶意,而是為避免過度修飾美化而喪失掉敘事者訴說這段彷彿精神上的天堂路打滾的感受,因而選擇的不過度修飾。家庭、愛情與異國生涯的想望與幻滅,此番坑坑疤疤的感受本就不是絲滑平順如錦織的袍,倒像是為了確保自身安全而緊緊包覆的普通衣物,為了不被凝視而存在,唯獨書寫時能卸下隱形斗篷,細檢其下的傷痕。
回到散文與現實的種種羈絆,還是得多說一句:如何描述感受與被感受,這才是文學真正存在的理由,其餘的交給別的領域吧。然而文學作品的種種讀法,這是一直變動而且可以開拓的領域。當然,作者自生命經驗汲取、處理、轉化成某種結晶,閱讀作品能藉此得到某些提升,這是一種文學的創作與閱讀方法,這也是比較幸運的閱寫模式,意味著作者已經可以當個大人,能煮字為藥,回過頭安撫治癒那些還在尋求精神麵包屑的正在成長的孩子們。但未必所有寫作者都行有餘力還能在生命的廢墟上妝點幾朵小花,就連長大就是困難的事了;也未必所有讀者還能替自己提升什麼,光是有人說出自己想說的,就屬不易的機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