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第十五篇 北魏前期的汉化(崔浩问题)
为什么汉化就是“正流”、而反汉化一定是“逆流”呢?
“崔浩之死,或以为原因在民族方面(华夷问题),或以为原因在宗教方面(佛道问题),其实这二者都不是崔浩之死的主要原因。主因在社会阶级方面,即在崔浩欲“整齐人伦,分明姓族”方面”。
人伦指儒学,姓族指门第。
“崔浩可说是一个欲籍鲜卑统治力,以实施其高官与儒学合一的贵族政治的人”。
这又是要置鲜卑统治者于何地呢
崔浩对于“收淮北地”这件事也主张节级徐进。可见读书多的人都比较谨慎。
第十六篇 北魏后期的汉化(孝文帝的汉化政策)
孝文帝推行汉化,目光落到了如何使鲜卑贵族接受汉人士族文化之上。即如何使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合而为一,不仅使鲜卑贵族有政治地位,而且使鲜卑贵族有社会地位,以此来巩固北魏的统治,并进而并吞南朝。
最有意思的是孝文帝的人才策略。他力排众议,主张选拔人才(包括选亲家)最主要重门第、不重人才。“须知鲜卑本无文化可言。。。鲜卑贵族自不能等到懂得儒学或有了人才之后,才取得与汉人士族同等的社会地位”。可笑崔浩、韩显宗等人还没完没了“人伦”的重要性。真是不懂得领导的心意啊。
avatar-img
1會員
1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葛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淝水之战,历史学家的分析都只不过是马后炮而已。以综合国力来讲,苻坚"投鞭塞江"的自信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可是苻坚为什么要如此信任其他民族的降将呢?朱序、慕容垂、姚苌,都背叛了他。果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么?苻坚是太浪漫了还是太傻?
从那个时代开始,就有不同口音的鄙视链。
南朝不到三百年历史,大士族和武装士族都已经风光过了,“数风流人物”,就要轮到南方土著豪酋兴起了。原本大家都认为北方人比南方人会打仗、更勇猛。但是到了梁朝以后,北方移民的子孙已经变得“肤脆骨柔”,不堪大用了。
四处鼠窜的西晋北方士族和庶民,给迁徙地带去了他们的文化、政治、经济力量,但同时也带去了社会不稳定因素(politically incorrect)。“宋、齐、梁三朝的建立者都是住在晋陵郡的江淮以北流民的子孙”。可见难民问题自古以来就很棘手。
所谓的“汉人”、“汉族”、“汉文化”,绝不是以血统为基础的。杂居数百年后,“血统纯正”就是个笑话了。所谓“汉”的概念,靠的是文化本身的凝聚力。五胡十六国的历史,到底还是用汉字来讲述的。
遥想当年,时事动荡中多少死生契阔、爱恨情仇、多少智慧和勇气、多少青春和热血。而两千年后的历史课本中仅仅是“五斗米教”、“八王之乱”几个字一笔带过。我差点以为真正的历史也只有那么两三行字。
淝水之战,历史学家的分析都只不过是马后炮而已。以综合国力来讲,苻坚"投鞭塞江"的自信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可是苻坚为什么要如此信任其他民族的降将呢?朱序、慕容垂、姚苌,都背叛了他。果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么?苻坚是太浪漫了还是太傻?
从那个时代开始,就有不同口音的鄙视链。
南朝不到三百年历史,大士族和武装士族都已经风光过了,“数风流人物”,就要轮到南方土著豪酋兴起了。原本大家都认为北方人比南方人会打仗、更勇猛。但是到了梁朝以后,北方移民的子孙已经变得“肤脆骨柔”,不堪大用了。
四处鼠窜的西晋北方士族和庶民,给迁徙地带去了他们的文化、政治、经济力量,但同时也带去了社会不稳定因素(politically incorrect)。“宋、齐、梁三朝的建立者都是住在晋陵郡的江淮以北流民的子孙”。可见难民问题自古以来就很棘手。
所谓的“汉人”、“汉族”、“汉文化”,绝不是以血统为基础的。杂居数百年后,“血统纯正”就是个笑话了。所谓“汉”的概念,靠的是文化本身的凝聚力。五胡十六国的历史,到底还是用汉字来讲述的。
遥想当年,时事动荡中多少死生契阔、爱恨情仇、多少智慧和勇气、多少青春和热血。而两千年后的历史课本中仅仅是“五斗米教”、“八王之乱”几个字一笔带过。我差点以为真正的历史也只有那么两三行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秦瓊,字叔寶。跟前面胡味很濃的功臣們相比,秦叔寶相當的白衣漢人出身。於是即使他史料稀少,仍為後世所重。也就趁著這個少,我回頭看了一下九品官制中的大黑幕:庇蔭。
許倬雲先生從大歷史的角度論述「華夏」,這個在哈拉瑞眼中的「互為主體的真實」究竟是什麼?去繁就簡的論述裡仍可辨認出字裡行間對大中國華夏共同體以及儒家思想濃濃的情懷。
Thumbnail
幹掉蹇碩和外戚董家後,袁紹在這個該放下一切過往共同邁向新時代的關口勸說何進:「上一任外戚宦官的權力鬥爭時,竇武占據著明顯優勢卻最終被害是因為啥?」 他的密謀漏洩出去了,真到了關鍵時刻,北軍五校的將士們更怕的是太監們! 現在將軍好不容易拿下如此優勢的地位,你兄弟何苗又和你一條心統率勁兵,部下將吏又
Thumbnail
公元101年,班超落葉歸根。 接替班超的是鄧皇后父親鄧訓的門下弟子任尚。 任尚問班超:「君侯在西域三十餘年,臨行前給小輩兒個建議吧。」 班超說:「咱們手下的西域基層公務員全都不是孝子賢孫,好人是不會來這的,全都是因罪給發配到這的;你打交道的這幫蠻夷則跟野生動物一樣,養不熟,愛咬人;您性子嚴格嫉
Thumbnail
東漢財政內功的這套「度田」的制度和「東漢公務員選拔制度」作為東漢的兩條統治主線其實在對皇帝的要求上有著很大的區別。 這套「度田」的制度對皇帝的要求並不高,它對官僚機構的正常運轉要求倒是挺高的。 由於它是國家唯一指望的上的財政來源,所以國家對這塊肉盯的非常緊。 尤其當士族集團開始逐漸站穩腳跟並開
Thumbnail
自王莽篡漢後,西域就脫離中原政權被匈奴重新控制了,但自從劉秀把天命給續上後,又有些國家重新提交了重建都護府的提案。 匈奴總找我們要錢,人家漢朝總給我們賞錢。 還是漢朝那個乾爹好。 但對於劉秀這邊,西域的熱烈投誠牽扯到了一件比較費錢的制度——納貢制度。 西域諸屬國認可大漢的領導,每年帶著土特產
Thumbnail
杜威作為趙漢的談判代表為了把價碼標的高一點,反覆強調王郎確實是西漢王朝十二任成帝的嫡親骨肉,打狗要看主人,咱得有個看相。 這是比較冒傻氣的談判代表,咋能跟另一個政權說自己的血統更純正呢! 屍山血海中走出來的劉秀對這種血統論最為不屑:「就是成帝本人復活從棺材裡爬出來,皇帝跟他也沒關係了,更何況他的
Thumbnail
「豪族」的興起,頭一個張嘴罵街的就是皇帝,因為「豪族」極大地限制了皇權的威力。 人口,土地,財政,在這個零和博弈的「權、利」大餅中,「豪族」占得份額越多,皇權占得份額就越少。 王莽同志自從換了成分,就叛變革命了。 另一個階層,你可能會意外,是「儒家」的這幫知識分子們。 並非這幫知識分子看誰都
左 傳 【介之推不言祿】     晉文公賞賜那些跟隨他流亡的臣子。介之推不談賞賜,晉文公也沒有給他賞賜。     介之推說:「晉文公當國王本來就是上天的意思。這些大臣以為是自己的功勞。下面的人把罪過當作正當,上面的人賞賜奸邪的行為,上下相互欺騙,我難以跟他們相處啊。」     介之推的母親說: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秦瓊,字叔寶。跟前面胡味很濃的功臣們相比,秦叔寶相當的白衣漢人出身。於是即使他史料稀少,仍為後世所重。也就趁著這個少,我回頭看了一下九品官制中的大黑幕:庇蔭。
許倬雲先生從大歷史的角度論述「華夏」,這個在哈拉瑞眼中的「互為主體的真實」究竟是什麼?去繁就簡的論述裡仍可辨認出字裡行間對大中國華夏共同體以及儒家思想濃濃的情懷。
Thumbnail
幹掉蹇碩和外戚董家後,袁紹在這個該放下一切過往共同邁向新時代的關口勸說何進:「上一任外戚宦官的權力鬥爭時,竇武占據著明顯優勢卻最終被害是因為啥?」 他的密謀漏洩出去了,真到了關鍵時刻,北軍五校的將士們更怕的是太監們! 現在將軍好不容易拿下如此優勢的地位,你兄弟何苗又和你一條心統率勁兵,部下將吏又
Thumbnail
公元101年,班超落葉歸根。 接替班超的是鄧皇后父親鄧訓的門下弟子任尚。 任尚問班超:「君侯在西域三十餘年,臨行前給小輩兒個建議吧。」 班超說:「咱們手下的西域基層公務員全都不是孝子賢孫,好人是不會來這的,全都是因罪給發配到這的;你打交道的這幫蠻夷則跟野生動物一樣,養不熟,愛咬人;您性子嚴格嫉
Thumbnail
東漢財政內功的這套「度田」的制度和「東漢公務員選拔制度」作為東漢的兩條統治主線其實在對皇帝的要求上有著很大的區別。 這套「度田」的制度對皇帝的要求並不高,它對官僚機構的正常運轉要求倒是挺高的。 由於它是國家唯一指望的上的財政來源,所以國家對這塊肉盯的非常緊。 尤其當士族集團開始逐漸站穩腳跟並開
Thumbnail
自王莽篡漢後,西域就脫離中原政權被匈奴重新控制了,但自從劉秀把天命給續上後,又有些國家重新提交了重建都護府的提案。 匈奴總找我們要錢,人家漢朝總給我們賞錢。 還是漢朝那個乾爹好。 但對於劉秀這邊,西域的熱烈投誠牽扯到了一件比較費錢的制度——納貢制度。 西域諸屬國認可大漢的領導,每年帶著土特產
Thumbnail
杜威作為趙漢的談判代表為了把價碼標的高一點,反覆強調王郎確實是西漢王朝十二任成帝的嫡親骨肉,打狗要看主人,咱得有個看相。 這是比較冒傻氣的談判代表,咋能跟另一個政權說自己的血統更純正呢! 屍山血海中走出來的劉秀對這種血統論最為不屑:「就是成帝本人復活從棺材裡爬出來,皇帝跟他也沒關係了,更何況他的
Thumbnail
「豪族」的興起,頭一個張嘴罵街的就是皇帝,因為「豪族」極大地限制了皇權的威力。 人口,土地,財政,在這個零和博弈的「權、利」大餅中,「豪族」占得份額越多,皇權占得份額就越少。 王莽同志自從換了成分,就叛變革命了。 另一個階層,你可能會意外,是「儒家」的這幫知識分子們。 並非這幫知識分子看誰都
左 傳 【介之推不言祿】     晉文公賞賜那些跟隨他流亡的臣子。介之推不談賞賜,晉文公也沒有給他賞賜。     介之推說:「晉文公當國王本來就是上天的意思。這些大臣以為是自己的功勞。下面的人把罪過當作正當,上面的人賞賜奸邪的行為,上下相互欺騙,我難以跟他們相處啊。」     介之推的母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