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不懂修練

Rice-avatar-img
發佈於Ric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修練是「覺」,清澈如水,全然當下,是「1」;
修練是「空」,本來如此,內化宇宙,是「0」,
不懂。
  亦不懂,《道德經》的〈含德章〉第五十五:「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是怎樣的體驗。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3會員
158內容數
「Rice」是理想的自己。這些文章是我用心血完成的作品,裡面有我的成長,也是我存在的證明。希望自己能言之有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ic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說「博士」是小範圍專精 . . . . . .
  在充滿愛的世界裡,不需要神。
  我的生命缺少一樣元素-「強悍」。過度儒氣,使得自己只能夠在「適合」的環境成長提升,是我人生的最大敗筆。   「強悍」就是肩扛應當,不溫不慍,從起點到終點;打開始至結束,持之以恆,如此而已。   (馬步正拳十萬次,不解釋。)
  (微閉雙眼…全身放鬆…)   想像,現在全世界只有你一個人,沒有人類與動物存在,景物和日常運作依舊。而此刻的你,內心最渴望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再想像,隨著只有一個人的日常一天一天過去,有沒有什麼能讓你安然度過每一天,甚至可以內心愉悅,每天都樂此不疲?
人說「博士」是小範圍專精 . . . . . .
  在充滿愛的世界裡,不需要神。
  我的生命缺少一樣元素-「強悍」。過度儒氣,使得自己只能夠在「適合」的環境成長提升,是我人生的最大敗筆。   「強悍」就是肩扛應當,不溫不慍,從起點到終點;打開始至結束,持之以恆,如此而已。   (馬步正拳十萬次,不解釋。)
  (微閉雙眼…全身放鬆…)   想像,現在全世界只有你一個人,沒有人類與動物存在,景物和日常運作依舊。而此刻的你,內心最渴望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再想像,隨著只有一個人的日常一天一天過去,有沒有什麼能讓你安然度過每一天,甚至可以內心愉悅,每天都樂此不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
Thumbnail
無我境界的根源與「道可道,非常道。」如出一轍,都是在實際給予的歡喜裡,使得良性循環生生不息,當自然就正大光明,卻成為一種約束與要求時,我們是否真的變得更文明? 如果不是要求,那麼特別寫出來是什麼原因? 至此! 總算知道「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的循環真諦。
Thumbnail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若無見本性,學法無益 ★我們要回歸本源,要如何在本源修? 修行不是在本源修,因為你找不到本源   佛說:【從萬物修】 從萬物的感受中去修   電影:「美麗人生」 小孩子的心境, 當你把萬物的一切當做是遊戲 就進入到天真本性的天真生活   所有的一切
Thumbnail
原文:道沖,而用之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光。   道本是虛空的,又無窮盡,萬物深淵啊,消磨他的銳角和光芒,拂塵之後,它依然存在,我不知道是誰發明的,好像地球開始就存在了。   這一段大概是說虛無飄渺的道之存在,有時候你不
Thumbnail
第一次看到這些句子,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明顯感受,那時有點像是心中一亮,有些震撼,但又不太可以言語描述出來的感受.也好像是一顆小石頭丟到心湖中產生的漣漪,那種畫面停滯,時間停滯,跳脫塵世?!醍醐灌頂?!😁畢竟,是大師體悟當下,從心而出的文字描述,力量是很大的.
道家的思想精髓之一,無我的境界。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常聽人說,從此案到彼岸,想要回歸到純真的赤子之心,是我們的彼岸,而學習認識我們的情緒與思維,則是我們的起步。簡單說,啟示告訴我們這過程就是從**了解自己**、**改變自己**、**要求自己**到**回歸自己**的過程。但這過程應該要怎麼前進,須要什麼要素呢。嘗試來聊聊看。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透過一些特質來瞭解真正的教練,他們並不會覺得自己有什麼特別之處,可能就是你的鄰居,或者是你的同事。這些教練會以宇宙觀出發,相信一切都是完美的,包括生病、痛苦或者離別,都有其存在的意義。他們只是活出他們自己的樣子給你看,而不會說教,而且反映出你內心的光,讓你透過他們看到自己。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
Thumbnail
無我境界的根源與「道可道,非常道。」如出一轍,都是在實際給予的歡喜裡,使得良性循環生生不息,當自然就正大光明,卻成為一種約束與要求時,我們是否真的變得更文明? 如果不是要求,那麼特別寫出來是什麼原因? 至此! 總算知道「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的循環真諦。
Thumbnail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若無見本性,學法無益 ★我們要回歸本源,要如何在本源修? 修行不是在本源修,因為你找不到本源   佛說:【從萬物修】 從萬物的感受中去修   電影:「美麗人生」 小孩子的心境, 當你把萬物的一切當做是遊戲 就進入到天真本性的天真生活   所有的一切
Thumbnail
原文:道沖,而用之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光。   道本是虛空的,又無窮盡,萬物深淵啊,消磨他的銳角和光芒,拂塵之後,它依然存在,我不知道是誰發明的,好像地球開始就存在了。   這一段大概是說虛無飄渺的道之存在,有時候你不
Thumbnail
第一次看到這些句子,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明顯感受,那時有點像是心中一亮,有些震撼,但又不太可以言語描述出來的感受.也好像是一顆小石頭丟到心湖中產生的漣漪,那種畫面停滯,時間停滯,跳脫塵世?!醍醐灌頂?!😁畢竟,是大師體悟當下,從心而出的文字描述,力量是很大的.
道家的思想精髓之一,無我的境界。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常聽人說,從此案到彼岸,想要回歸到純真的赤子之心,是我們的彼岸,而學習認識我們的情緒與思維,則是我們的起步。簡單說,啟示告訴我們這過程就是從**了解自己**、**改變自己**、**要求自己**到**回歸自己**的過程。但這過程應該要怎麼前進,須要什麼要素呢。嘗試來聊聊看。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透過一些特質來瞭解真正的教練,他們並不會覺得自己有什麼特別之處,可能就是你的鄰居,或者是你的同事。這些教練會以宇宙觀出發,相信一切都是完美的,包括生病、痛苦或者離別,都有其存在的意義。他們只是活出他們自己的樣子給你看,而不會說教,而且反映出你內心的光,讓你透過他們看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