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只要熱情還在,火種就不會熄滅。其實我並不喜歡電影裡,關於夏綠蒂在父親死後,對威爾說的那場戲,整個轉折突兀到不行;但是我喜歡一群人做在圍籬旁,別人可以否定我們,自己不能放棄自己,於是一群「失敗者」決定參加「BandSlum」大賽,並將團名改為「I Can’t Go On,I’ll Go On」明知不可行仍要往前行--藉由搖滾音樂,讓躲在自己世界的自閉少年,開始學會與別人溝通的語言,進而產生建立自信與勇氣,這是YA成長電影或是搖滾電影最常採用的方法。【搖滾未來】在某些戲劇手法上,也直接拿搖滾樂等同於青春的符碼,即使過程充滿著痛苦及不安,仍舊有著直接、純粹的熱情。
葛蘭庫尼爾Gaelan Connell飾演的主角威爾波頓,是個飽受校園霸凌的高中生,只有I-POD裡的搖滾音樂,是他逃避的唯一空間。威爾在電影裡常被叫「杜威Dewey」這個綽號,主要是在他12歲時,鼓手爸爸酒醉駕車,撞死一個小孩,「Dewey」是DWI的諧音Driving While Intoxicated。善良的威爾,一直背負著「殺人犯的小孩」身份被欺負,也因如此,當他扭轉情勢時,把自己的痛恨的字眼,變成正面的積極力量,簡直是化石點金,也直探搖滾文化的精神所在。
把一個樂團成型的從無到有的過程,藉由一首又一首更熱更好聽的搖滾歌曲串接,當你覺得這首歌已經不錯了,下一首歌就更好聽,緊扣住觀影時的情緒。這是導演陶德葛拉夫的第二部作品,雖然還不夠成熟,但我還是喜歡他對音樂的熱情。電影最後,「I Can’t Go On,I’ll Go On」並沒有得到冠軍,獲得發片機會,但是被上傳到Youtube上的影音檔,意外地獲得迴響,許多人學著取跟珊一樣有個字母不發音的名字,並讓威爾心中的偶像—大衛鮑伊看到--在上一部【青春百老匯】請到了百老匯大師級的史蒂芬桑坦Stephen Sondheim露臉,【搖滾未來】還真的也邀請到大衛鮑伊客串一個畫面,也讓電影的「夢想」本質,劃下完美的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