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所遇的小學校,還有他】034 大進國小,光復糖廠,天黑時找到日式木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第034校: 大進國小,光復糖廠,天黑時找到日式木屋
.
因為貪玩壽豐的立川漁場、雲山水,吃飽喝足後竟然異想天開沒有循計畫的南向瑞穗,反而調轉北往台11丙,轉台11濱海一路往南。
太平洋迷人的地方就是那片藍,這一路從七七高地鳥瞰花蓮溪入海口到豐濱,短短不到50公里的路程,走走停停,見到海邊就下車丟石頭的緩旅途,竟然用到7個小時!
然後在豐濱的小七赫然發現----天黑了!而距離我們預計當晚落腳的池上民宿,還有一百公里遠!
這就是貪玩、不按照計畫進行的後果,但是只能硬著頭皮前進。
一路摸黑走台11甲山路,這不免又要怪罪愚蠢的導航妹了,事後發現台11一路南下轉台30一樣可以到池上,因為隔天發現台30寬廣許多。加上路上突來的傍晚大雨,更是讓這越嶺又荒涼的路開起來真的膽顫心驚。
七點,民宿老闆來電詢問我們要取消嗎?我還說應該可以到,但是到八點還走不到光復時,民宿老闆勸我們不要趕夜路,他可以幫我們取消、延後一天,要我們慢慢開車,心中真的感激莫名。
到光復,雖然是挺有燈火的小鎮,但是畢竟還是小鎮,晚餐草草的在路邊忘記店名麵店吃了不道地原民餐,填飽肚子稍有精神了,這下就慎重考慮是繼續趕路?還是就地打尖?
且走且行,續向南走經過一家小七前,看到花蓮糖廠的高柱,印象中這邊有旅館,於是抱著一試心態就轉進糖廠,找到櫃台,一問竟然還有房!!雖然所費不貲,但形勢比人強,此刻又累又疲,加上看到圖片的日式內裝,就馬上住下。
日式木屋房
**
糖廠很大,隔天起床去吃早餐才在晨光下瀏覽這片黑色木頭外觀的日式建築。昨晚住宿內裝有整修過,衛浴也很新穎,感覺不到舊氣息,只是蚊蟲有點擾人,夏天的鄉下嘛,也難免。
(車子停在門口,規劃良好方便)
餐後沿著糖廠路走,場區相當大,規劃良好的棋盤道路,林木蒼鬱,還有大片草皮、魚池。走著走了,遠遠看到前方有高聳大王椰子,心中想一定有學校,果然穿過幾棟比較破落的日式房後看到學校。
糖廠內林木蓊鬱
**
學校基本就是位在糖廠的範圍內,沒有特別的大門和圍牆----這學校根本就沒圍牆,因為打從日據時代的1924年設校,定名「大和尋常高等小學校」開始,就是為糖廠員工子女服務,他的圍牆就是糖廠大街廓。
高高雙柱擎起兩層樓高的大屋簷,入門就是穿堂,一字排沿著路邊的主校舍,左右各有三棵高聳大王椰子,甚是好看。校名鑲金浮貼在左邊高柱,很有大氣。
**
糖廠除了住宿外,九點起也有巡園小火車繞場,不時穿插模擬的嗚嗚汽笛聲,頗受親子們的喜好。我們信步繞了糖廠大圈,天氣熱翻買了糖廠冰棒一面賞魚池的魚,一面揮汗如雨餵魚。
回房打點行李,隔壁已經在進行清理了,匆匆把行李放上停在旅宿門口的車上----這點挺方便的----然後揮別糖廠,繼續南行。
(吃台糖冰棒、餵魚)
(遊園小火車,頗受親子喜愛,要排隊)
路上,看學校網頁介紹,校內多有百年老樹,只可惜早上散策時刻,校門閉鎖,無緣得見。
下次吧!
是日行車圖
..
#大進國小
#花蓮糖廠
#日式旅宿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1會員
700內容數
旅行和吃吃的囈語,走走是目的,吃吃是陪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laralk Chu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旅所遇的小學校,還有他】033林邊國小,結冰水、一曲繞過大鵬灣 .. 開出大鵬灣環灣道路後,對剛剛那幾里路的街景懷念起來,一路上的樹木甚是怡人,太有熱帶風情了,棕櫚、欖仁、苦楝、欒樹......甚至還有穗花棋盤腳,很少看到這樣林相多元的道路。 這樣一路慢慢開、慢慢欣賞路邊的林木。 . 📷
第032校:乾華國小,白日夢咖啡,金山肉粽,廢校 ....台2線淡金公路。 那日暑氣正濃,他追完了最北肉粽、最北咖啡店等地標後一路徜徉北海公路上,我在副駕吃著油滋滋、還滴著油的肉粽,就是想喝杯咖啡解膩,看到導航上「白日夢咖啡」,問都沒問,他在紅綠燈口就轉進去巷子,我原本想要跑一趟路邊的草里漁港,心想
第031校: 雙永國小,永春、永吉、五分埔、併校 ...少子化的影響從小學開始蔓延,許多學校面臨減班、少學生、甚至是要併校、廢校的現實。 別以為這情況只會發生在偏鄉,台北市也有! 從五月份偶然看到市府舉辦i-Voting,主題是永春、永吉兩校要併校,這才讓我驚覺----
第025校: 山崎國小,新豐,鳳山崎,不是yamazaki .... 每次南行走1高到湖口附近,就要忍受時速2、30的龜速,一路走走停停到新竹系統,雖然只有十幾公里長度,但是塞車還是讓人不舒服。所以很多時候會選擇就在湖口下交流道,轉台1續往西,經鳳崗接濱海台15過南寮,這一路通暢,風景不錯,愉快多了
第045校: 鐘靈國小、埔里、桃米社區 ..揮別日月潭走台21中潭公路北返時,經過埔里紙教堂指標,突然心頭一震,於是在下坡盡頭前,方向盤一轉,就左轉進入桃米巷。 他以為我要去紙教堂。 我搖搖頭,一面走、一面跟他說我要去的目的地,那是一所已經廢棄的學校。 「你又要拜訪廢校喔,還以為你要去什麼秘境...
第039校: 光復國小,國聖燈塔、燈竿,烤蚵 .... 離開阿叔的蚵場後,我們經過有名的七股鹽山,本來還想進去拜訪,可日正當午、日頭赤炎炎,看那邊一片光禿沒個綠蔭,繞到大門口就退縮,轉頭續回開台61,轉南38直奔燈塔。 是的,我們要去完成臺灣四極的西極----國聖燈竿的歷史任務。
【旅所遇的小學校,還有他】033林邊國小,結冰水、一曲繞過大鵬灣 .. 開出大鵬灣環灣道路後,對剛剛那幾里路的街景懷念起來,一路上的樹木甚是怡人,太有熱帶風情了,棕櫚、欖仁、苦楝、欒樹......甚至還有穗花棋盤腳,很少看到這樣林相多元的道路。 這樣一路慢慢開、慢慢欣賞路邊的林木。 . 📷
第032校:乾華國小,白日夢咖啡,金山肉粽,廢校 ....台2線淡金公路。 那日暑氣正濃,他追完了最北肉粽、最北咖啡店等地標後一路徜徉北海公路上,我在副駕吃著油滋滋、還滴著油的肉粽,就是想喝杯咖啡解膩,看到導航上「白日夢咖啡」,問都沒問,他在紅綠燈口就轉進去巷子,我原本想要跑一趟路邊的草里漁港,心想
第031校: 雙永國小,永春、永吉、五分埔、併校 ...少子化的影響從小學開始蔓延,許多學校面臨減班、少學生、甚至是要併校、廢校的現實。 別以為這情況只會發生在偏鄉,台北市也有! 從五月份偶然看到市府舉辦i-Voting,主題是永春、永吉兩校要併校,這才讓我驚覺----
第025校: 山崎國小,新豐,鳳山崎,不是yamazaki .... 每次南行走1高到湖口附近,就要忍受時速2、30的龜速,一路走走停停到新竹系統,雖然只有十幾公里長度,但是塞車還是讓人不舒服。所以很多時候會選擇就在湖口下交流道,轉台1續往西,經鳳崗接濱海台15過南寮,這一路通暢,風景不錯,愉快多了
第045校: 鐘靈國小、埔里、桃米社區 ..揮別日月潭走台21中潭公路北返時,經過埔里紙教堂指標,突然心頭一震,於是在下坡盡頭前,方向盤一轉,就左轉進入桃米巷。 他以為我要去紙教堂。 我搖搖頭,一面走、一面跟他說我要去的目的地,那是一所已經廢棄的學校。 「你又要拜訪廢校喔,還以為你要去什麼秘境...
第039校: 光復國小,國聖燈塔、燈竿,烤蚵 .... 離開阿叔的蚵場後,我們經過有名的七股鹽山,本來還想進去拜訪,可日正當午、日頭赤炎炎,看那邊一片光禿沒個綠蔭,繞到大門口就退縮,轉頭續回開台61,轉南38直奔燈塔。 是的,我們要去完成臺灣四極的西極----國聖燈竿的歷史任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回花東的7小時路程 清晨四點的桃園,還是一片黑濛濛,而我已經出發要上國3,返回花東。自從四月大地震以後我就沒有再走過蘇花公路,總覺得很危險,寧願多繞兩個小時的路,以防萬一。半夜開車的好處很多,第一個是車輛很少、幾乎不塞車,再來就是可以看著美美的晨曦及太陽突破雲層壯觀的景象。
Thumbnail
7/15火車;承億文旅-山知道;王記茶舖午茶;梅蘢鎮無菜單料理9人聚。 ——我總覺得王記茶舖對花蓮很重要。有人說花蓮的春水堂。人還是滿滿的。 7/16吉安鄉二舅別墅參觀;台9線山線;光復紅瓦屋/大農大富電動車(4人800元1台)逛10公里平地森林;走逛中山路買媽手機殼與吃扁食及甘蔗冰。 —
Thumbnail
太熱了,到山上納涼一下,一不小心就開到了「南投信義鄉梅子夢工廠」。這是賞梅的地方,沒有梅花,遊客不多。連攤販區都沒了。但也像是台21線的「休息站」。繼續往前可以到東埔、塔塔加、玉山。 . 這個「梅子夢工廠」在南投信義鄉,在台21號道路旁邊。不只可以來賞梅,這裡還有一個賣場,賣一些本地的
Thumbnail
來到池上不到天堂路、伯朗大道,就像沒來過池上,所以一早就拉著學長先到這二個地方遊覽。但今天的主要旅遊目標是知本天山農場的金針花海,所以我們走台9線到知本後接南迴公路欣賞南迴的美麗山海,到金崙折返。回程再到台東市吃好吃的津芳鹹冰棒,去台東美術館當小野人爬樹。
EP.40 臺灣第一座蔗作移民的糖廠—花蓮糖廠(甜言蜜語話糖史)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ujjx5t7000501vj1vhke0di 花蓮地區新式糖業的奠基,始自明治32年(西元1899年)的賀田金三郎東臺灣開發計畫,然而其開發過程並非事事順利,究竟
Thumbnail
1.約建於1930年代,前身為日治時期帝國糖製株式會社住宿空間,之後做為中壢農村國民學校教師宿舍,二戰後為公教人員住所。附近為蔗苗種植、中壢農村國民學校實習地及軍馬養育。 2.2018年登錄歷史建築,2020年完成調查研究及修復再利用計畫,2021年完成規劃設計。 3.設計暨修復約2
Thumbnail
走大老遠跑到花蓮,有時候真的不會想純住飯店,而是到清幽的民宿好好放空。位於壽豐鄉,離豐田站很近的「發現樹湖」民宿,其實就符合這樣的條件,來看看它的厲害之處吧。 從台9線岔進小路,就能抵達民宿。 抵達後先在大廳棟辦理C/I,就可以準備進入房間啦。 四人房床的大小,可以說是中規中矩。
Thumbnail
大溪是一個位於桃園市的小鎮,曾經是清朝時期的重要港口,日治時期的木材集散地,這邊也成為木藝工廠的聚落讓木藝產業在此蓬勃發展。然而這些日式建築群,便是由日治時期保存至今,經過整修轉型為桃園第一座市立博物館「木藝生態博物館」也是台灣第一座無圍牆的博物館,更是全台灣第一座無圍牆博物館。
說說糖糖說走就走沒有計畫的旅行從什麼時候開始,從花蓮念大學時期,因為老家在屏東,加上大學同學都是從台灣各地去念書,所以常常從花蓮到台北,再一路從台北到屏東,中間經過哪些城市有朋友有停留,讓朋友帶著糖到處走走,再從屏東搭南迴線回到花蓮,從那時起火車環島旅行程為了念書時的模式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回花東的7小時路程 清晨四點的桃園,還是一片黑濛濛,而我已經出發要上國3,返回花東。自從四月大地震以後我就沒有再走過蘇花公路,總覺得很危險,寧願多繞兩個小時的路,以防萬一。半夜開車的好處很多,第一個是車輛很少、幾乎不塞車,再來就是可以看著美美的晨曦及太陽突破雲層壯觀的景象。
Thumbnail
7/15火車;承億文旅-山知道;王記茶舖午茶;梅蘢鎮無菜單料理9人聚。 ——我總覺得王記茶舖對花蓮很重要。有人說花蓮的春水堂。人還是滿滿的。 7/16吉安鄉二舅別墅參觀;台9線山線;光復紅瓦屋/大農大富電動車(4人800元1台)逛10公里平地森林;走逛中山路買媽手機殼與吃扁食及甘蔗冰。 —
Thumbnail
太熱了,到山上納涼一下,一不小心就開到了「南投信義鄉梅子夢工廠」。這是賞梅的地方,沒有梅花,遊客不多。連攤販區都沒了。但也像是台21線的「休息站」。繼續往前可以到東埔、塔塔加、玉山。 . 這個「梅子夢工廠」在南投信義鄉,在台21號道路旁邊。不只可以來賞梅,這裡還有一個賣場,賣一些本地的
Thumbnail
來到池上不到天堂路、伯朗大道,就像沒來過池上,所以一早就拉著學長先到這二個地方遊覽。但今天的主要旅遊目標是知本天山農場的金針花海,所以我們走台9線到知本後接南迴公路欣賞南迴的美麗山海,到金崙折返。回程再到台東市吃好吃的津芳鹹冰棒,去台東美術館當小野人爬樹。
EP.40 臺灣第一座蔗作移民的糖廠—花蓮糖廠(甜言蜜語話糖史)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ujjx5t7000501vj1vhke0di 花蓮地區新式糖業的奠基,始自明治32年(西元1899年)的賀田金三郎東臺灣開發計畫,然而其開發過程並非事事順利,究竟
Thumbnail
1.約建於1930年代,前身為日治時期帝國糖製株式會社住宿空間,之後做為中壢農村國民學校教師宿舍,二戰後為公教人員住所。附近為蔗苗種植、中壢農村國民學校實習地及軍馬養育。 2.2018年登錄歷史建築,2020年完成調查研究及修復再利用計畫,2021年完成規劃設計。 3.設計暨修復約2
Thumbnail
走大老遠跑到花蓮,有時候真的不會想純住飯店,而是到清幽的民宿好好放空。位於壽豐鄉,離豐田站很近的「發現樹湖」民宿,其實就符合這樣的條件,來看看它的厲害之處吧。 從台9線岔進小路,就能抵達民宿。 抵達後先在大廳棟辦理C/I,就可以準備進入房間啦。 四人房床的大小,可以說是中規中矩。
Thumbnail
大溪是一個位於桃園市的小鎮,曾經是清朝時期的重要港口,日治時期的木材集散地,這邊也成為木藝工廠的聚落讓木藝產業在此蓬勃發展。然而這些日式建築群,便是由日治時期保存至今,經過整修轉型為桃園第一座市立博物館「木藝生態博物館」也是台灣第一座無圍牆的博物館,更是全台灣第一座無圍牆博物館。
說說糖糖說走就走沒有計畫的旅行從什麼時候開始,從花蓮念大學時期,因為老家在屏東,加上大學同學都是從台灣各地去念書,所以常常從花蓮到台北,再一路從台北到屏東,中間經過哪些城市有朋友有停留,讓朋友帶著糖到處走走,再從屏東搭南迴線回到花蓮,從那時起火車環島旅行程為了念書時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