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12/14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讀冊】人定勝天? 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

  賈德‧戴蒙是著名的生物地理學家,著名作家,普立茲獎得主,被譽為「21世紀的達爾文」。這本《槍炮、病菌與鋼鐵》算是他的成名之作,探討人類社會不平等的起源與地理成因,跟他的後續兩本著作《大崩壞》、《昨日世界》合稱「人類大歷史三部曲」。
  會發現這本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於1997年出版的巨作,並不是因為他得獎,也不是因為久仰大名,單純的是因為《全球化的過去與未來:從舊石器時代到數位時代,地理、技術與制度如何改寫人類萬年的歷史》,在書中提到這本書,讓我好奇賈德‧戴蒙這號人物是怎麼看待世界的變化,又是怎麼解釋這一切?
為什麼是白人製造出這麼多貨物,再運來這裡?為什麼我們黑人沒搞出過什麼名堂?
  作者藉由亞力的問題破題,帶出很多人心中的疑問,為什麼我們所處的亞洲會是什麼這樣發展?非洲、美洲又為何變成現在這個模樣?
  作者從疑問開始,帶著讀者一步步的看見生物地理學對世界的影響。我身為歷史系的畢業生,不得不說,一開始真的發現從生物地理學看歷史發展,是很不一樣的觀點,讓我反思自己對歷史脈絡理所當然的思考僵化。
  人類究竟是怎麼走到現在這一步,或許不只是我以為的那樣文明發展、戰爭、跟時勢造英雄,多了更多的是生態上、地理上貌似天注定的限制。這種人無法勝天的劇本,看來並不是人類所喜愛的,畢竟如果文明的發展一切都是因為自然而然,有些事似乎就不是努不努力跟基因優不優良的問題了。
  回頭看看地理上的限制,最容易想到的是氣候,不同的溫度、濕度可以生長的作物自然有所差異,進而影響的就是人類怎麼在這樣的氣候下生存,雖然因地理限制而有不同物資,但事實上萬物演進也是經過揀選,以生物天性而言能平安繁衍是原始的設定,所以在演化時會加強所有有利於生存的功能,透過物競天擇去留下具有競爭力的物種,但是因人類的經濟需求帶起了物競人擇的變化,投其所好的萬物為了生存,原先小而低調的果實被淘汰,進而產生美、大、飽滿的果實。看起來,人在萬物中仍然具有一些影響力。
  然而空有物資也需要利用,人要生存自然需要一些工具。這時,讓我想到書中作者的一段話,一段作者對『需求為發明之母』的反動,或者應該說突破我既定認知的看法。作者在書中提到:『一般認為:要是社會中有一種普遍的需求不能滿足,或是某件技術不如人意,人人盼望改善,就會產生發明。有發明天才的人察覺到社會的需求,受經濟(金錢)或社會文化(聲譽)因素的驅策,就會著手發明創新。』但是,作者是完全另一個視角去看『發明』這件事,作者認為『一旦發明了一件物事,發明家必須做的就是為它找個事做。』所以,只有在新發明【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消費者才會覺得他們【需要】那件發明。
  白話一點就是,發明常常是根本沒想到怎麼用,也看不出用途,但是為了賦予發明用處,給了發明一些工作的機會,讓大家習慣了這些事,發明就有了被需要的機會,自然就有更新、更上一層樓的機會;相反的,有時候想破頭給了發明工作的機會,但大家並沒有這樣的需求,創造需求失敗也就自然淘汰了這些“發明”。
  所以,通常大家承認的發明家,都在前人既有的基礎上改進,而前人在同樣動機的驅使下,已經完成了設計、製作出原型、甚至生產出受歡迎的產品。歷史上被記住的發明家,往往不是第一個“發明”者,發明常常要在社會有能力利用他們的產品的時候,才是真的做出了適當的貢獻。
  因此作者得出兩個結論:第一,技術的發展是累積式的,而不是英雄憑空創造的;第二,技術發明了之後,才產生用途的問題;而不是先有需求,才刺激了發明。
當地發明與採借兩者的相對重要性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發明特定技術的難易程度,以及該社會與其他社會的接近程度。
一件用途廣泛的發明一旦問世,通常以兩種方式散布到其他社會,一種方式是:其他社會的人看見了這樣發明,或者聽說了,覺得有用,就採用了。另一種方式是:缺乏該項發明的社會,處於明顯的不利地位:擁有那項發明的社會,有時因此能控制其他社會。
  仔細想想,雖然我們都說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不過新的科技發明是不是我真的需要且必要的東西,似乎也不是那麼肯定,商業創造需求進而習慣,刺激消費的資本主義文化及其經濟價值或許才是現代發明更具競爭力的地方,畢竟現在透過工廠一次可以量產成千上萬個,但以前只能手工做一個,發明要生存也是相當不容易的。
  書中除了地理決定論跟『需求為發明之母』外,作者也寫到複雜社群的形成至少有三個特徵是糧食生產塑造出來的。
一、定期注入勞力。穀物都收割、貯藏之後,中央政府就可令空閒的農民進行公共工程,以彰顯國力,或為農田水利工程效勞以餵飽更多張嘴,或徵召他們攻城掠地,以壯大成更大的政體。
二、農業帶來的餘糧使經濟分工和社群分層。餘糧可以餵養複雜社群所有階層的人:領導人、官僚等統治階級;文書、技匠等不從事糧食生產的專家和徵召投身公共工程暫時不下田的農民。
三、農業得以使人採行定居型態。社群才能累積物品、發展科技和工藝,並從事公共工程。
  雖然糧食生產與農業對文明的影響是熟知的論述,但作者提出的地理決定論,顯示地理在文化與技術傳播過程中無所不在的影響力,更讓歷史演進的原因看似不在人,而在環境。因為環境提供馴化的動物與植物,因為面積、生態限制與人口數量差異,讓有些文化、文明的進展注定發生在某些地方。
  於是這本書看著看著,讓我從感到新鮮,突破僵化思維之外,突然感到有點過於絕對,書中提了相當多地理決定歷史文明進展的例子,可是講著講著似乎到了另一個極端,也就越來越不具說服力了。
  不過,這種史觀的轉移是新鮮的,也讓"人"在歷史中的角色起了變化,不可否認作者的巨作是很有想法的,但畢竟沒有萬用的通則,我還是相信人在這文明演進的過程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只是期勉人類可以更謙虛地去看待生態環境的重要,別讓地理決定論與人定勝天論成為兩個極端,在光譜中取得平衡,勢必對人類未來發展是更有利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