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冊】現實與虛擬中的我和妳-那些《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教我的事(下)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科技帶來的方便,讓我得以快速獲得資訊並與人連結,然而透過《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這本書,讓我反思科技帶給我的人機關係與人我關係的確需要調整,我意識到了我與科技的連結不如預期健康,與人的關係也因此產生變化。

  一切的變化來自於一個自體客體的概念,這個概念跟線上遊戲或是虛擬角色的意思接近,只是我們把自我狀態從一個遊戲世界延伸到一個裝置,不只是透過虛擬角色建立關係,也透過裝置去呈現自我。有點類似投射測驗,我們對著螢幕從投射到投入,然而虛擬空間雖然提供某種連結,卻未必需要付出什麼去維持。

同場加映:【讀影】脫稿玩家-脫稿成為新篇章

他人在扮演自體客體的角色時,會被感受成這個人自我的一部分,因此和脆弱的內在狀態完美融合。自體客體被投射成這個人需要的角色,但在這樣的人際關係裡,失望勢必接踵而至。

  經過這段使用智慧型裝置的旅程,我發現自己漸漸的把原先的“工具”變成一種關係維繫的媒介,甚至變成某種依據。所以,面對螢幕,我投入了很多很多自己的感受與理解,但就算好像有了好多好多刺激,卻不覺得踏實、足夠,就算有再多的文字、貼圖或影音,都不及真實的互動,即使如此,隔著螢幕也沒辦法讓我不投入任何情緒,或者更精確的說“放感情”。所以隨之而來的,是出乎意料的失望,我開始覺得自己在關係中不斷地失落,盤旋在各個社群媒體中失落,到了有點無處可逃的地步。

  老實說,這樣的演變也是始料未及。以前我看到別人交網友修成正果或者是被騙,總有一種局外人的感覺,不覺得這種方式會是交友的可能,也不覺得線上的交流會變成生活的一部分,會成為“關係”的一部分。因此,當我突然發現自己開始依賴手機或社群媒體的互動時,其實蠻意外的。更別提在真實的互動關係中被虛擬世界綁架,我想都沒想過。

  畢竟以前要扮演別人並不容易,模擬的趣味限定在遊戲中,生活中很難不以實體的面貌去呈現,但是現在門檻極低,只要打開iPhone就可以輕易做到。現在每個真實的人,都變成可存取的帳號,可以截取想要的、需要的、喜歡的部分,慢慢的把完整的人解體,也把自己的真實解體。我用著智慧型手機,捲動著螢幕,看著自己和別人的人生在臉書的動態消息、IG的照片中「捲動」,所有的訊息與感受都一閃即過,明明是真真實實的存在,卻像跑馬燈一樣消逝,好像用一個遙遠的視角在看著自己的人生。

「我覺得我是一個龐大東西的一部分,網路與世界在我眼中成了一樣東西,而我是其中的一部分。人也是,我不再把他們視為個體,他們也是這個大東西的一部分。」

  當我跟裝置的界線越來越不清,跟人的界線好像也越來越不清,帳號跟我之間的關係到底誰是真實、誰是虛擬的,是誰扮演著誰。如果沒有覺察到這種虛擬與現實並行的生活型態,因著我使用科技工具的時間比例與依賴程度動態變化,覺察對關係的影響,漸漸把自己或他人物化,那麼我想對我而來說是危險的。

  總而言之,提醒自己,擁抱科技帶來的方便,同時也記得不要依賴,時常保持覺察,我想我和科技還是可以當朋友的。

後記

相信未來變幻莫測,自我千變萬化才有意義;人和資料永恆不滅,千變萬化就失去意義。

  因為這本書帶來的提醒與反思,讓我思考與其說留下大量的線上紀錄,證明曾經存在,不如說真實的去互動,體驗每個當下的真實。

遺忘是有目的的,那提供了「我們是誰」的線索。

  雖然歷史回顧對回憶是有幫助的,偶爾可以緬懷、想念當初的時光,但會記得的事物想必有其意義,相信所有的安排都是好的,離開的、留下的都是我的一部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象寶的沙龍
1會員
27內容數
偶爾想要遠離生活,不論是短期旅行或時長期遠行,踏出那一步,帶給自己的不僅是沿途的風景,更是學習。跟著我出走,看這些留下的足跡~
象寶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2/15
 雖然城市少女的這首歌,從頭到尾我也只會這一句,但「年輕不要留白」、「年輕要充滿色彩」這件事,似乎是大眾對年輕的期待,總是希望能夠豐富生活、體驗多元。
2023/02/15
 雖然城市少女的這首歌,從頭到尾我也只會這一句,但「年輕不要留白」、「年輕要充滿色彩」這件事,似乎是大眾對年輕的期待,總是希望能夠豐富生活、體驗多元。
2023/01/18
  賈德‧戴蒙是著名的生物地理學家,著名作家,普立茲獎得主,被譽為「21世紀的達爾文」。這本《槍炮、病菌與鋼鐵》算是他的成名之作,探討人類社會不平等的起源與地理成因,跟他的後續兩本著作《大崩壞》、《昨日世界》合稱「人類大歷史三部曲」。
2023/01/18
  賈德‧戴蒙是著名的生物地理學家,著名作家,普立茲獎得主,被譽為「21世紀的達爾文」。這本《槍炮、病菌與鋼鐵》算是他的成名之作,探討人類社會不平等的起源與地理成因,跟他的後續兩本著作《大崩壞》、《昨日世界》合稱「人類大歷史三部曲」。
2022/11/02
  每年九月,是蘋果(APPLE)新品上市的季節,雖然每年蘋果都有推陳出新的科技產品,但身為蘋果生態系的使用者,必須說近年來的產品讓我有種了無新意的感覺。沒有那種“哇!好酷!”的讚嘆,也就沒有那種“哇!好像可以買!”的衝動。   會這麼說,是因為我第一次看到iPhone的時候,可是非常驚訝
Thumbnail
2022/11/02
  每年九月,是蘋果(APPLE)新品上市的季節,雖然每年蘋果都有推陳出新的科技產品,但身為蘋果生態系的使用者,必須說近年來的產品讓我有種了無新意的感覺。沒有那種“哇!好酷!”的讚嘆,也就沒有那種“哇!好像可以買!”的衝動。   會這麼說,是因為我第一次看到iPhone的時候,可是非常驚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科幻題材中恆常出現的母題之一,便是科技逐步轉變為令人悚然的威脅時,人們應該如何重新審視自我和外物之間的關係。比起前二十年動輒槍火爆破、充斥著好萊塢似的實際殺戮,近日AI如chatgpt是另外一種恐怖,屬於令人背脊發涼、隨時都有可能被汰換的不安定感──排擠,的確也是另一種戰爭形式。
Thumbnail
  科幻題材中恆常出現的母題之一,便是科技逐步轉變為令人悚然的威脅時,人們應該如何重新審視自我和外物之間的關係。比起前二十年動輒槍火爆破、充斥著好萊塢似的實際殺戮,近日AI如chatgpt是另外一種恐怖,屬於令人背脊發涼、隨時都有可能被汰換的不安定感──排擠,的確也是另一種戰爭形式。
Thumbnail
科技帶來的方便,讓我得以快速獲得資訊並與人連結,然而透過《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這本書,讓我反思科技帶給我的人機關係與人我關係的確需要調整,我意識到了我與科技的連結不如預期健康,與人的關係也因此產生變化。
Thumbnail
科技帶來的方便,讓我得以快速獲得資訊並與人連結,然而透過《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這本書,讓我反思科技帶給我的人機關係與人我關係的確需要調整,我意識到了我與科技的連結不如預期健康,與人的關係也因此產生變化。
Thumbnail
我們或許究其一生都很難回答那個深奧的問題——“我是誰”,但我們或許當下就能夠肯定的是:我不是機器!我也絕不想做機器!
Thumbnail
我們或許究其一生都很難回答那個深奧的問題——“我是誰”,但我們或許當下就能夠肯定的是:我不是機器!我也絕不想做機器!
Thumbnail
我們很會在網路世界「展示」自己,卻不知該如何傾聽、回應對方;我們鮮少對於他人感到好奇,因為更多新鮮有趣的事情在等著我們,主動透過手機、平板、電腦送到面前,而且這一切都在我們掌握、預料之中。
Thumbnail
我們很會在網路世界「展示」自己,卻不知該如何傾聽、回應對方;我們鮮少對於他人感到好奇,因為更多新鮮有趣的事情在等著我們,主動透過手機、平板、電腦送到面前,而且這一切都在我們掌握、預料之中。
Thumbnail
【異形世界】 ◎ 桑德羅・巴希 #書摘 當面目為科技所異化,還有什麼阻止得了成為怪物的我們?_文/吳平稑(漫畫評論人) 一本沒有任何一句對話的繪本,只有鉛筆描繪的黑白畫面,卻餘韻極強。 一列車廂中,各式各樣的人肩並肩,沒有人看彼此一眼,人與人之間再也沒有真實的交流,只有變形的頭...
Thumbnail
【異形世界】 ◎ 桑德羅・巴希 #書摘 當面目為科技所異化,還有什麼阻止得了成為怪物的我們?_文/吳平稑(漫畫評論人) 一本沒有任何一句對話的繪本,只有鉛筆描繪的黑白畫面,卻餘韻極強。 一列車廂中,各式各樣的人肩並肩,沒有人看彼此一眼,人與人之間再也沒有真實的交流,只有變形的頭...
Thumbnail
他選擇在網路之海,做一個「縮小」自己的人。「因為縮小自己,才能讓自己成為一個能思考的最小的獨立單位。」他說。
Thumbnail
他選擇在網路之海,做一個「縮小」自己的人。「因為縮小自己,才能讓自己成為一個能思考的最小的獨立單位。」他說。
Thumbnail
在我們接受網路為大眾所帶來的便利性的同時,卻也模糊了真實及虛擬的界線,當作者雪莉‧特克在本書不斷用故事強調很多「真實」的人類對「虛擬」的科技產物和機器狗投入真感情可能是一場悲劇,但我卻認為,書裡的焦慮是源自我們對過去世界的理解,遠遠跟不上現代科技的快速變化,甚至超出掌控之外
Thumbnail
在我們接受網路為大眾所帶來的便利性的同時,卻也模糊了真實及虛擬的界線,當作者雪莉‧特克在本書不斷用故事強調很多「真實」的人類對「虛擬」的科技產物和機器狗投入真感情可能是一場悲劇,但我卻認為,書裡的焦慮是源自我們對過去世界的理解,遠遠跟不上現代科技的快速變化,甚至超出掌控之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