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遣使會在宜蘭
天主教遣使會(Congregation of Priests of the Mission)在1949年被中國共產黨驅逐後,1951年起開始轉向台灣傳福音。遣使會在台灣的傳教分區以傳教士國籍作為責任分區,例如美國遣使會在台南、高雄等南部地區福傳,中國遣使會負責耕耘中部嘉義、雲林一帶,而荷蘭遣使會則是以台北與宜蘭地區為主要服務區域。
荷蘭籍遣使會最早來到宜蘭開設堂區的是高德貴神父,1954年3月先在頭城青雲路購得一棟民房作為聖堂;其後陸續於下埔、大溪兩地設立分堂,又有包宜航、衛宗賢兩位神父加入頭城福傳工作。而礁溪則由和振華神父於1955年開設堂區,先於礁溪舊街購置民房做為聖堂。
最早到頭城開設堂區的遣使會高德貴神父(後排右一)與仁愛修女會修女們。(來源:聖方濟安老院)
十分關注身心障礙兒童及學生教育的包宜航神父。(來源:聖方濟安老院)
為改善漁民生活困境籌設生產互助會的衛宗賢神父。(來源:聖方濟安老院)
仁愛修女會與仁愛幼稚園
天主教在頭城的福傳工作,除了遣使會會士之外,還有
仁愛修女會的修女們加入協助。1962年7月,三位仁愛修女會修女從菲律賓省抵達宜蘭頭城,分別是:郭修女、英琦華修女與白雲翔修女;這三位修女組成了在頭城的「聖若瑟修女院」(St. Josep’'s Home)最初教團,院址位於聖伯多祿堂(頭城天主堂)東側。
除了協助照護堂區教堂及禮拜堂外,修女們也負責管理設立於1963年初的仁愛幼稚園。設立幼稚園不僅是促進幼童教育,也是為了讓修女們有更多親近孩童及其家人的機會。
仁愛修女會姚瑪莉修女到村落進行家庭拜訪,並為小兒麻痺孩童做復健。
衛宗賢神父返鄉募款買漁船、蓋安老院
遣使會會士與仁愛修女會修女們在頭城建立堂區後,便積極展開地方福利工作,早期投入對於身心障礙(尤其是小兒麻痺)孩童、幼兒教育與原住民部落的照顧,近年則轉向從事關注老人長照、外籍勞工照護的關懷工作。
遣使會早年的社福工作已帶有社會企業的精神。衛宗賢神父為了改善漁村產業環境、解決漁民無船出海的困境,於1966年3月創設了「頭城海星漁業生產互助會」,並返回荷蘭募款50萬元,購買機動舢舨船供會員出海作業,並教授漁民生產技能知識。此生產互助會將收益65%分享給會員,另外的35%抽取少數作為漁船保養費用後,其餘則作為互助會運作基金。後於1967年7月,再成立「聖保祿儲蓄互助社」建立居民互助精神與機制,可以說是「給魚吃不如給釣竿,還有釣魚知識」的實踐典範。
「頭城海星漁業生產互助會」由衛宗賢神父募款創設。(來源:聖方濟安老院)
衛宗賢神父推動促成的社福工作不只漁業互助會,至今依舊在頭城服務的「
聖方濟安老院」,也是由衛神父1975年返回荷蘭募款,再拆除神父宿舍改建而成。聖方濟安老院成立的目的,是為了照護無家可歸的老人,也是當時頭城地區唯一的老人照護機構。安老院會命名為聖方濟,是由於興建經費多由衛宗賢神父的叔叔(聖名Francis)捐助之故。
聖方濟安老院於1975年創立。(來源:白永恩神父基金會Facebook粉絲專頁,2018年11月15日)
小而經典的聖伯多祿堂(頭城天主堂)
遣使會在頭城的主要會堂為「聖伯多祿堂」,也就是頭城天主堂。聖伯多祿堂為高德貴神父於1958年6月返回荷蘭募款,在頭城購地興建,於1960年7月落成。
聖伯多祿堂規模雖然不大,但極具特色。這個教堂的建築形式是一個圓形與一個方形平面鑲嵌而成──圓形平面為祭台所(聖壇)所在,代表神聖空間;方形平面是入口與教友席,代表世俗世界。這樣的幾何構成,也近似漢人文化中的「天圓地方」概念。
另一個建築特色便是教堂的圓頂。圓頂屋架為輕鋼架,上方鋪設木板後再鋪設黃銅片,在當時的頭城來說,是相當獨特的建築景觀,頭城作家李榮春也以此特色稱之為「大金瓜」。
現多被稱作「頭城天主堂」的聖伯多祿堂外觀。(蔡明志提供)
李榮春文學中的「大金瓜」天主堂
頭城作家李榮春的文學書寫裡,融入大量他生活的頭城日常生活場景,然而,由遣使會神父建造的聖伯多祿堂也不例外,李榮春在不同時期對天主堂的描寫,也留下了天主教在頭城的興衰記錄。
李榮春文學館與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合作印製「李榮春的頭城文學地景」摺頁。
隔著開蘭路在國中前面的一片農地,已經巍然地現著一座,高神父回國募款,在這裡創建才落成未久的天主教堂。第一座在這裡建立的外國廟,這裡一帶一般廟寺,不能像它這樣使這裡的每一個人這麼敬仰讚嘆地,抬頭仰望著它大金瓜的屋頂,上面有一個十字架霓虹燈,天一黑閃耀著紫色的光輝。這裡所有一般寺廟,不能使這裡每一個人像這樣讚嘆它規模的雄偉,這樣喚起他們一種,莊嚴、神聖的深刻的印象。
──短篇小說〈種柑仔〉,收錄於《和平街》(晨星,2002)。
聖堂門口可真是寂靜得幾可羅雀,聖堂雖然經常大門洞開,裡邊卻空蕩蕩的,連一個鬼影都看不到,每逢主日,多半是神父獨自在做彌撒,一跪一拜,卻極其虔誠,一念一動,都絲毫不苟。在聖堂門口這一邊,經常卻簇擁著許多鄰近的小把戲、婦女和半老頭兒,擠成一堆在那兒趕熱鬧。每當教會有什麼麵粉、乾酪、舊衣等地配給,天一亮,打聖堂門口起,很快地便擠成一條很長很長的長龍陣。整日擁擠、嘈雜,可真熱鬧非凡。
──中篇小說《懷母》,1977年完稿並發表於《蘭陽會刊》;1997年出版。
歲月無情,現在聖堂也完全看不出當初那種輝煌壯麗的光彩,換成一副蒼老灰濛的形象。以前無論站在遠處的那一角度,都可很明顯地看得見它的大金瓜似的圓形莊嚴的屋頂,空中沒有任何一種東西,能從視界中遮得過它。目前到處高樓林立,聖堂在空中也完全消失了它以前的地位,不可能再有那種高空孤傲的氣象,想從空中再去尋找它,簡直是不可能了。一直矗立在屋頂的那支十字架霓虹燈也不發光照亮四周的黑暗,再看不到它的紫色閃耀的光芒。這情形與周遭的變化,迥然不同,顯示著兩個不同世界的消長,已經完全失去平衡。
──中篇小說《懷母》, 1977年完稿並發表於《蘭陽會刊》;1997年出版成書。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