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 兒子使用說明書|理解男性腦並教出體貼型的兒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概述

本書是一本親子教養書,主要是針對兒子的教養,以養出媽媽都會喜愛的男人為目標(依本書作者觀點就是體貼型的男人)。作者從「男性腦」開始說明,為何男孩會有某些女性無法理解的行為,順著「男性腦」的特點去進行教導,將兒子養成連作者都會欣賞的男人。

本書的寫作架構

本書從「男性腦」的特點開始說明,為何男孩會有某些行為。接下來以「生存能力」、「愛」、「行動力」及「體貼能力」等四大方向進行培養說明。

本書通篇是以短文方式呈現,主要是說明作者做了哪些「行為」,這些「行為」影響了兒子的成長,進而向大家推薦作者所進行的「行為」。只要做了這些「行為」就可以將孩子養成連媽媽都欣賞的體貼型男人。

本文架構個人認為極為鬆散,無嚴謹因果關係,比較像是作者個人的育兒經驗分享。

本書深刻點

作者以「男性腦」為角度來說明男孩子的一些行為特點,進一步說明該如何教養兒子。此處僅僅摘錄對我感觸較深及較為認同的部位做個分享。

關於「男性腦」

關於腦的結構,其實男孩女孩差異不大,所謂的「男性腦」是在於面對事情時應對的「選擇」。舉例來說:當你帶小孩進玩具店時,請小孩挑選自己喜愛的玩具,男孩通常會選擇汽車或是機關類的玩具;女孩通常會挑選洋娃娃或是漂亮的物品,這就是因為腦中傾向的選擇不同。

以作者定義的「男性腦」來說,其會傾向於空間認知優先做為選擇(有較好的空間概念),關注重點在於遠方,對於近處易視而不見。其所側重的項目在於解決別人的問題,善於突擊弱點(或是重點),這些都是「男性腦」的特徵。

作者也特別說明了,「男性腦」只是在男孩中較容易出現,並非每個男孩都有「男性腦」的特點,那麼此書就不適用於這些男孩,此書的教養方式僅針對擁有「男性腦」的孩子。

四大能力的培養指導

生存能力的培養方向主要就是「事情要不要做由媽媽決定」。以作者的觀點來說,對兒子而言,媽媽是非常重要的角色,請幫助兒子決定「事情要不要做」。其次,在八歲前可以多對孩子說話以及朗讀故事給孩子聽,當孩子發呆時,是在鞏固知識及記憶,當他發呆時就讓他發呆吧!9~12歲時可以讓孩子多閱讀冒險故事、觀看影片還有多多睡眠,透過睡眠鞏固閱讀及觀看的體驗,進一步讓這些冒險體驗深植在孩子的腦海中。

愛的能量就像容器,是可以儲存起來的,透過每日不斷地儲存愛,讓孩子可以體會到媽媽的愛以及愛別人。要讓孩子能夠儲存愛的能量,媽媽要每日對孩子訴說愛語,對於孩子的問題也要立即回應並且尊重孩子的想法。媽媽也要能夠誠實表現自己的不完美,讓孩子有能夠展現愛的機會。此外還有三大要點:依賴孩子(拜託)、從結論開始說重點(對應男性腦關注重點的特性)以及不對孩子下命令。(可透過「做某事好帥喔」取代「去做事」的命令式對話)

行動力的培養可以從生理及動機行為兩部分進行。要給予孩子充足的營養,才能備足大腦進行行動的需求。主要需要關注的營養素為蛋白質、醣類、膽固醇(好的油脂)、維生素。此外還需要充足的睡眠,以上能量備齊了,才能夠維持行動能量上的基本需求。在激發動機方面,則是要放任孩子的「好奇心」,對於孩子的詢問要予以回應並且可以透過反問的方式讓孩子思考。例如當孩子詢問車子為什麼會動時,請不要回應「那些與你無關」或是「你不需要知道這些」等等的回應,可以說出自己的想法「可能是因為它有輪子喔」之類的回答並反問孩子「那你覺得為什麼呢?」,讓孩子能夠探索更多。

除此之外,還要尊重孩子自己做事情的步調,並鼓勵孩子不要害怕失敗。在此方面可以在孩子面前展露你的失敗,以行動告訴孩子失敗沒什麼關係。此外,不要去提醒孩子過去的失敗行為。

要養成體貼的心需要進行同理心對話。在詢問問題方面可以以「怎麼了?」取代「為什麼?」。日常生活中要伴隨柔和的表情以及態度進行對話,透過媽媽的行為去影響孩子。富含同理心的對話有以下幾個重點:稱讚做的好的地方、看見孩子的辛苦並表達、感謝孩子的付出、說出自己看到並且感受到的事物、依賴孩子(「男性腦」善於幫助別人解決問題)、傾吐媽媽的苦處及為難。

「男性腦」特徵及培育方式

「男性腦」特徵及培育方式

心得

本書主要以作者自己的孩子作為舉例,個人認為有些太過於主觀認定。作者僅僅以自己教導出一個溫柔體貼的兒子,便認為此法適用於所有「男性腦」的孩子。且個人感覺書中充滿了許多刻板印象,像是男生就是喜歡解決問題,女生就是只關注近處,喜愛亮晶晶的東西。個人覺得說服力不強,比較像是分享「自己」的育兒經驗及成果。

說句實話,在閱讀本書時,本人是相當傻眼的,因為其與我的認知相差太大,基本上是一邊吐槽一邊看。在閱讀時,從行文中可以發現作者可能是一位溫柔的女性,在文字的字裡行間處處有著體貼的痕跡。本書對我幫助最大的部份應該是讓我理解孩子發呆是在鞏固知識(?),這個觀點讓我心裡較為好過,它把「兒子不理我」變成「兒子是在鞏固知識」。

總結一下,如果是以看故事的角度來看這本書還不錯,不需要太認真,可以細細品味作者的溫柔行文,且文中的某些方法確實還不錯。如果是想要學習更有系統地教養孩子的方法的話,個人比較推薦「STEP高效能父母學」這本書。

本書資訊

兒子使用說明書

兒子使用說明書




書名:兒子使用說明書

作者: 黑川伊保子

譯者: 蘇楓雅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2/04/2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佩姬觀點的沙龍
20會員
67內容數
這個專欄主要是紀錄佩姬個人的學習歷程及觀點分享,學習及分享的素材主要來自於與兒子共讀的童書、經由彭蒙惠英語學習時得到的新知、過去閱讀過的書籍在現實生活中的感悟以及新閱讀的書籍筆記。內容可能會有些過於雜亂,但可以確保的是隨著每次發布文章我都會有所成長,也希望這些內容可以幫助到閱讀此專題的你。
佩姬觀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5/13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這本書,本書匯集了15本振奮人心力量的書籍,有點像是每本書籍的重點整理。我把這本書二次整理後,分享給各位讀者。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卷六—「鑽石寶地」,原作者為美國的拉賽爾.康維爾。
Thumbnail
2023/05/13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這本書,本書匯集了15本振奮人心力量的書籍,有點像是每本書籍的重點整理。我把這本書二次整理後,分享給各位讀者。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卷六—「鑽石寶地」,原作者為美國的拉賽爾.康維爾。
Thumbnail
2023/05/06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這本書,本書匯集了15本振奮人心力量的書籍,有點像是每本書籍的重點整理。我把這本書二次整理後,分享給各位讀者。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卷五—「向你挑戰」,原作者為美國的威廉.丹佛。
Thumbnail
2023/05/06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這本書,本書匯集了15本振奮人心力量的書籍,有點像是每本書籍的重點整理。我把這本書二次整理後,分享給各位讀者。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卷五—「向你挑戰」,原作者為美國的威廉.丹佛。
Thumbnail
2023/04/29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這本書,本書匯集了15本振奮人心力量的書籍,有點像是每本書籍的重點整理。我把這本書二次整理後,分享給各位讀者。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卷四—「激發無限的潛力」,原作者為美國的安東尼.羅賓。
Thumbnail
2023/04/29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這本書,本書匯集了15本振奮人心力量的書籍,有點像是每本書籍的重點整理。我把這本書二次整理後,分享給各位讀者。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卷四—「激發無限的潛力」,原作者為美國的安東尼.羅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還記得多年前曾經流行女性作者書寫關於如何馴服伴侶的文章,比較極端一點的更是用帶有仇男意味的貶義詞來形容男性,彷彿女人是比較高人一等的生物,而男人是需要被「訓練」及「調教」的。 事實上,我一直沒有真的完整看過那些文章及書籍,因為光是用頤指氣使及嘲諷訕笑的態度去描述任何一個人,在本質上就不是一件多高尚
Thumbnail
還記得多年前曾經流行女性作者書寫關於如何馴服伴侶的文章,比較極端一點的更是用帶有仇男意味的貶義詞來形容男性,彷彿女人是比較高人一等的生物,而男人是需要被「訓練」及「調教」的。 事實上,我一直沒有真的完整看過那些文章及書籍,因為光是用頤指氣使及嘲諷訕笑的態度去描述任何一個人,在本質上就不是一件多高尚
Thumbnail
男性腦和女性腦的運作方式很不同,你以為他在發呆,其實他是在思考,你以為他不在乎,其實他不知道你對他這麼重要,媽媽們要先理解,才能跟他們溝通,其實你也會發現你的兒子很可愛!
Thumbnail
男性腦和女性腦的運作方式很不同,你以為他在發呆,其實他是在思考,你以為他不在乎,其實他不知道你對他這麼重要,媽媽們要先理解,才能跟他們溝通,其實你也會發現你的兒子很可愛!
Thumbnail
養兒養到快往生?對於媽媽而言,到底要如何養兒子呢?腦性專家來分享她的心法與看見,願在育子的路上,我們能夠有餘裕接納彼此的不同,並且創造長遠又有愛的親子關係。
Thumbnail
養兒養到快往生?對於媽媽而言,到底要如何養兒子呢?腦性專家來分享她的心法與看見,願在育子的路上,我們能夠有餘裕接納彼此的不同,並且創造長遠又有愛的親子關係。
Thumbnail
如果要最大程度符合作者心目中這本書的受眾,那應該是「親子」(雖然本饅頭不太贊同)。本書共30小節剛好可以排入一整個月,而平易近人的口吻則協助父母導讀,不僅可以加深親子間的情感交流,還可以讓雙方在一個又一個心理學實驗中一窺人類行為可以如何解讀。
Thumbnail
如果要最大程度符合作者心目中這本書的受眾,那應該是「親子」(雖然本饅頭不太贊同)。本書共30小節剛好可以排入一整個月,而平易近人的口吻則協助父母導讀,不僅可以加深親子間的情感交流,還可以讓雙方在一個又一個心理學實驗中一窺人類行為可以如何解讀。
Thumbnail
本書是一本親子教養書,主要是針對兒子的教養,以養出媽媽都會喜愛的男人為目標(依本書作者觀點就是體貼型的男人)。作者從「男性腦」開始說明,為何男孩會有某些女性無法理解的行為,順著「男性腦」的特點去進行教導,將兒子養成連作者都會欣賞的男人。
Thumbnail
本書是一本親子教養書,主要是針對兒子的教養,以養出媽媽都會喜愛的男人為目標(依本書作者觀點就是體貼型的男人)。作者從「男性腦」開始說明,為何男孩會有某些女性無法理解的行為,順著「男性腦」的特點去進行教導,將兒子養成連作者都會欣賞的男人。
Thumbnail
在書店看到這種形式命名的書名很多次,剛開始有點不以為然,沒有拿來看,後來了解到是以腦科學解構男性的奇怪行為,就馬上找來看了。 結果看到書中很多經典的爭執例子,我都忍不住笑了出來,原來不只是我老公,普遍妻子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啊,原來這是男性的特性,整本書挺有趣的。 男性著重結果,女性著重過程
Thumbnail
在書店看到這種形式命名的書名很多次,剛開始有點不以為然,沒有拿來看,後來了解到是以腦科學解構男性的奇怪行為,就馬上找來看了。 結果看到書中很多經典的爭執例子,我都忍不住笑了出來,原來不只是我老公,普遍妻子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啊,原來這是男性的特性,整本書挺有趣的。 男性著重結果,女性著重過程
Thumbnail
最近,讀了一本很有趣的書:《兒子使用說明書》。 作者,工作是將腦科學應用於人工智慧(AI)的開發,身份則是養育男孩長大成人的母親,她將自己的研究成果:男性大腦與女性大腦,二者的「瞬間的使用方式」不同,轉為數本暢銷書的基礎。 而我就是擁有男性腦的生理女性! 母親一直有「我能與父親和好」的期待。
Thumbnail
最近,讀了一本很有趣的書:《兒子使用說明書》。 作者,工作是將腦科學應用於人工智慧(AI)的開發,身份則是養育男孩長大成人的母親,她將自己的研究成果:男性大腦與女性大腦,二者的「瞬間的使用方式」不同,轉為數本暢銷書的基礎。 而我就是擁有男性腦的生理女性! 母親一直有「我能與父親和好」的期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