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0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何看200元鮮蚵吃到飽

今年8月因為處理案子的關係,有機會到蚵仔的產地走一遭,以前念書常聽到的平掛式、垂吊式養殖映入眼簾,天未亮,辛勤的漁工出海將牡蠣一一收入框籃,再駛車至附近淨化場吐沙與洗淨,最後由漁村婦女們一簍一簍的將蚵給剖開,手法熟捻,反映了從小做到大的漁村日常。
沿海平掛式養殖
沿海平掛式養殖
收成一簍一簍的牡蠣

浮棚式的牡蠣養殖將蚵棚置於外傘頂洲,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充分的食物來源,讓牡蠣在海中自在生長,一般出海收成的牡蠣會在船上的洗淨設備中直接處理,上岸就直送剖蚵加工處或是直送市場了。
洗淨場

洗淨場集中來自各縣市的牡蠣,每戶蚵農都有對應的位置,通常洗淨吐沙的放置作業要等兩個小時,主要也是確保牡蠣的品質,各戶會在指定時間將牡蠣集中洗淨,錯過時間的話就只能下次請早了。
剖蚵分規

送至各加工處或是各家門前,剖蚵女展開一連串快狠準的手法,俐落的將牡蠣挖出,並依規格大小丟入對應的臉盆中,現剖的鮮蚵真的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那就是「鮮」!

200元吃到飽,幸福的好滋味!?

看完影片介紹後,你是否也迫不及待的想直衝嘉義東石,一嚐牡蠣的鮮甜美味? 就連我自身也不例外,每每想到當時吃到的牡蠣,各個肥美飽滿,鮮嫩多汁,喻它為海中牛奶一點也不為過。

But

牡蠣200元吃到飽,真的好嗎?
產地直送,鮮美鮮蚵,吃就對了,有什麼問題嗎?我想多數民眾都是抱持著CP值很高、旅遊必去、就是要嚐鮮的想法一遊大啖,吃得開心,玩得盡興,老闆賺錢,民眾買單,看起來好像也沒什麼不好,而我卻覺得好好好好可惜...
從上述簡單的介紹,其實大家可以發現桌上來的牡蠣其實一點都不容易,除了要定期管裡蚵棚蚵架、要天亮前出海、要跟大自然拚搏、要與風力發電爭地(有機會再來談綠電這塊),維護、運送、洗淨、人工,以小漁村來說,這些工作基本都是蚵農們親力親為,維繫著整條產業鏈。
而遊客們僅用200元(現在錢真的很薄...)就把這串服務、產品一次打包,嚐了鮮、打了卡,在網路上向世界各地的人們推薦。你發現了嗎?這不就只是低價競爭嗎?當民眾習慣了200元吃到飽,以後還會有誰願意付較高的價錢來吃牡蠣呢?
不是批評這樣的模式不好,畢竟的確在牡蠣的處理上,它省去了分規、剖蚵的動作,收成洗好就能賣,而且民眾也不可能只單吃烤牡蠣,通常都會再多點其它幾樣菜色,所以這樣的經營邏輯並沒有問題,但就是很可惜。
可惜在,這樣的模式做得不錯,民眾喜歡,老闆有賺,大家就開始爭相模仿,市場上烤蚵吃到飽會趨於常態,而牡蠣在大家心中的價格可能就此回不去了。過去常見的牡蠣販售會按照大小分級,小的做蚵仔煎、大的拿去烤,做出差異化;而日本廣為人知的廣島牡蠣除了大小差異外,還會用地域差異、料理差異、經營型態差異去做價格的分別。

結語

這篇並不是要呼籲大家不要去吃200元吃到飽的牡蠣,而是希望大家在享受美食的時候多一層思考,知道餐桌上的食物從何而來,怎麼來的,進而珍惜盤中飧。我們或許沒有日本那樣強勁的消費市場,但顯然日本販蚵的廠家們對自家產品的對價關係是清楚的,價格取決於市場機制,然我們的蚵農們如不有意識的面對問題,做出好的市場策略,以國人的性格,我相信不久之後,沒有人會願意花高價去食用國產牡蠣,而臺灣國產牡蠣的好品質究竟還能維繫多久呢,心中打了個問號。

如果喜歡我的分享,可以幫我點個讚、愛心,

也歡迎追蹤我,希望能夠分享更多食魚相關思考給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