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引發海鮮大戰,不認識「那個魚」?

2022/09/0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近日藝人楊丞琳在中國節目上的一段言論遭臺灣媒體炎上,從身份認同、家世背景到臺灣海鮮大戰,話題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社群媒體上的討論好不熱鬧。
圖片來源: 節目翻拍
其實我在台灣沒吃過什麼海鮮....吃海鮮是奢侈的在那
無論這段言論是節目有意設計或是本人無心的一句話,都成功激起臺灣民眾的「抗議」,紛紛在社群媒體上展示臺灣富饒的海鮮文化。而節目中主持人及來賓大啖的「豆腐魚」也已被媒體多方報導,其實就是臺灣東港特產的「那個魚」,「那個魚」也因此躍上各大媒體版面,說是被楊丞琳托紅也不為過!?

「那個魚」是哪個魚?

臺灣稱的「那個魚」其實有兩種,均屬於合齒魚科,比較顯著的特徵是口極寬、牙齒尖利(貪吃認證),為底棲的肉食性魚種。兩種的學名分別為小鰭鐮齒魚(Harpadon microchir Günther)及印度鐮齒魚(Harpadon nehereus),由於名稱饒口,當地居民多以那個、那個稱之,久而久之已變成臺灣東港饕客必點的美食之一。
至於「豆腐魚」又是怎麼跟「那個魚」劃上等號的,日本維基百科解釋如下:
身がやわらかく、煮ると箸でつかむのは難しいぐらいのため、「豆腐魚」という俗称もある
因為身體柔軟,煮熟時難以用筷子夾起,故稱之為「豆腐魚」

「那個魚」,俗名面面觀

1. 從分類學來看:

合齒魚科(Synodontidae)又可下分兩個亞科
印度鐮齒魚在中國被稱為龍頭魚、香港稱九肚魚。而龍頭魚的英文俗稱為 Bombay duck (孟買鴨),此俗名的由來較可靠的說法是:龍頭魚本身肉味清淡,但曬成魚乾後氣味濃烈,在英屬印度時期,人們常把這種刺鼻的氣味和從孟買運送而來的郵件與報紙(Bombay Daak)聯繫在一起,久而久之也就叫成了「Bombay duck」。__資料來源: 龍頭魚 - 維基百科 (wikipedia.org)
另外狗母魚(エソ)在休憩時,會抬頭以腹鰭撐住身體,形似蜥蜴,所以又有蜥蜴魚(lizardfish)之稱。

2. 各地俗名:

中國:
廣東省陽江市的人稱龍頭魚為「鼻涕魚」、「流鼻鱼」,因為它像流出來的鼻涕,而廣東人通常用炸香撈埋椒鹽的方式食用。在廣東省潮州市會用辣椒、胡椒混合成天婦羅或與鹽、麵粉做成魚餅吃。
福建省泉州市由於距離臺灣較近,語言也較相近,稱此魚為「那哥」。
日本:
小鰭鐮齒魚印度鐮齒魚分別叫做ミズテングテナガミズテング,漢字寫為水天狗手長水天狗。由於外貌並不討喜,較少食用相關情報。

結語

一條魚在不同地方就會有不一樣的名稱,可能是因為分類方式、形態特徵、料理方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說法,細看這裡頭的名稱由來,其實也是對當地文化認識的另一種方式,希望藉由今天的分享,讓大家對「識魚」有另外一層想像。

如果喜歡我的分享,可以幫我點個讚、愛心,

也歡迎追蹤我,希望能夠分享更多食魚相關趣聞給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7會員
151內容數
時間有價,這裡談社會企業、食魚教育、第二大腦與商業思維,將生活用時間下釀,陪你一起學習與成長,我先乾,你隨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