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3|閱讀時間 ‧ 約 13 分鐘

書評 | 《彼岸花盛開之島》—直到我們願意卸下所有標籤的那一天,和平才會是一艘堅固的船

《彼岸花盛開之島》是日本的台灣人作家李琴峰創作的小說,並榮獲第165屆芥川文學獎,也是第一個台灣人獲得芥川賞,獲獎當天就獲得許多台灣媒體關注與報導。
《彼岸花盛開之島》是日本的台灣人作家李琴峰創作的小說,並榮獲第165屆芥川文學獎,也是第一個台灣人獲得芥川賞,獲獎當天就獲得許多台灣媒體關注與報導。
《彼岸花盛開之島》是旅居日本的台灣人作家李琴峰,獲得芥川文學獎的作品。這是第一次由台灣人拿下芥川文學獎,因此消息一出來後,台灣也許多媒體爭相報導。《彼岸花盛開之島》的故事敘述一位女子漂流到一座島上,女子本身失去了記憶。所幸被另一位女子—游娜救起後,才保住性命。對漂流過來的女子而言,島上的風景、衣著、社會型態都是全然的新世界。
奇妙的是,兩人在交談時,發現雖然語言不相通,但有時卻有奇妙的共通之處,因此可以勉強理解對方說的話。飄來的女子被在地人取了個新名字—宇実(日語發音同「海」,從海上漂來而取名)。宇実也藉著在當地生活,慢慢融入新的社會,也從帶領讀者,揭開了這個像似烏托邦的〔島〕的背後歷史。
防雷線:下述內容涉及本書關鍵故事情節。本文也會提及少量但關鍵的日本漫畫《進擊的巨人》的劇透,不想被爆雷的讀者建議完整觀看過上述作品後再閱讀

每個安穩和平的每個時代,都曾有過鮮血染紅的痕跡

彼岸花又稱為曼珠沙華,也有許多花語。由於開花時無葉,有葉時無花,因此以「生生不相見」、「死亡」為最為常見的花語。在小說《彼岸花盛開之島》當中,彼岸花是〔島〕上的花卉,也作為藥物使用。 圖片來源:photo-ac.com
這種疼痛,和這個刺青相同,都是在提醒我們, 身為乃呂是多麼沉重的責任,是很重要的疼痛。
藉著未知的女子從未知的國度,漂流在陌生的島嶼上,兩位女子一交談,發現彼此說著不同的語言,卻並非完全不能理解。在這樣充滿各種謎團的氛圍之下,也滿容易讓讀者也很容易進入「探索」心態,無論是想知道女子的背景也好,這座島嶼也好,藉由「語言」作為開端,也似乎暗示了兩種不同民族之間的某種關聯性。而在《彼岸花盛開之島》裡面,故事內出現了三種語言,而這些語言雖然都是虛構,卻也能帶讀者對於民族、歷史演變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 女語:用法等同現代日語,是由漢字與平假名、片假名所組成。但是並非〔島〕上人人都能使用的語言,只有擔任女呂(女祭司)的女性才能夠使用女語,並藉由女語得知〔島〕的過去歷史,翻閱相關書籍與紀載。
  • 日之本言葉:宇実在飄來〔島〕上以前所使用的語言。用法幾乎等同現代日語,只是去除了所有的漢字。雖然書中宇実並沒有完全恢復記憶,但從書中的附錄可得知,在宇実原本的國家中使用了日之本言葉以外的語言,會有相對應的罰則。
  • 仁保尔語:是〔島〕上民族日常使用的語言。這種語言的讀音結合了日文、中文、台語等多種文化之下發展出的語言。同時也能象徵藉著〔島〕的歷史不斷變化,由多種族群衝突與融合之下發展出的新的語言。
雖然說〔島〕是一個虛構的島嶼,但從島民的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建築、食物、花朵、風景、語言,不難發現〔島〕上似乎融入了台灣、沖繩、日本相關的文化在裡面。閱讀《彼岸花盛開之島》的過程,很像吃到一個大雜燴料理,裡面個塞了一點來自各國料理的精隨,覺得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在心情上就像是跟宇実一樣來到了這個似曾相似,但又說不上是「故鄉」的島嶼。尤其語言在整本書又扮演了核心的角色。藉著語言,也會輕易發現,其實語言不只是代表了一個國家、民族使用的語言。語言是活生生的,從語言的變化,也能看到歷史演變的軌跡,以及反映當下這個時代的一面鏡子。而光是從這三種語言的特性,也能隱約猜出不同的文化之間交會,產生了碰撞,才有現在所使用的語言。
〔島〕上存在的一切制度都呈現了烏托邦形式般完美的氣息。尤其是島民們和樂融融、互助、愛好和平與恬然自得的生活態度,讓人覺得一切似乎理想到近乎不切實際的地步。直到宇実跟游娜成為了女呂,知曉〔島〕的歷史後,才知道這樣的「和平」,也是用無數的鮮血換來的。〔島〕曾經是許多因種族清洗而被遺棄的人,或是為了逃離戰爭的人民,才逃離到〔島〕上。〔島〕過去就形同避難所一般,集結了許多不被各個政府接受的人。而正因為彼此之間存在著血緣差異,又要爭奪有限的資源,於是〔島〕上的男人們進行各種流血衝突,或許是殺累了,某天才突然意識到自己做的事情,跟把他們趕走的人們沒有兩樣。於是便交出了政權給女性,讓女性去建構一個和平的社會,形成了現在和樂融融的〔島〕。
宇実跟游娜也更加意識到,現在自己所站上的土地,曾經有過彼此的祖先互相殺害的歷史。而現在的和平,竟然是要透過大量的鮮血,以及見證過戰爭的女呂們為了維持和平,數年來努力維持的「習俗」而換來的。她們也意識到大女呂口中「背負歷史」所要承受的「痛」,是有多痛的一件事。以及兩人身為戰爭的既得利益者,更需要肩負這樣的「痛」來延續和平的使命。
對照下來,想到了台灣的歷史,或是說世界的歷史一路走來,其實不也是一場資源掠奪的演變史?一直以來生活的怡然自得的原住民們,某天就陸陸續續,忽然被荷蘭人、西班牙人、中國人、日本人等人闖入家門一般,原本寧靜的生活就此被打亂。而在民族來來去去,演變的過程中,民族的血緣關係也會彼此交會,產生出差異。可悲的是,就像書中大女呂所說的:「對血緣關係的重視,往往就是爭鬥的源頭啊。」人類部落自形成以來,為了活下去也十分注重血脈相承。但曾幾何時,這個注重血緣的意念,變成了:只容得下「純正血統」,異己者一律斬除的概念?
回顧過去的歷史,的確有許多人僅因為民族血緣,或是小小的個體差異性,而落得被殺戮的下場。演變至今這樣的事情也沒有完全消失。也可說,此種為了維護○○,分出「你我」後再趕盡殺絕的模式,其實也是現在進行式。雖然不一定讓「異己」置身於死地,但在現代有多少人因為性向、理念、做法不同,就被這個世界活生生的拋棄、霸凌,過著生不如死一般的生活?每次思及此,我的心裡都會像是被重擊般下沉。尤其是今年隨著俄烏戰爭開打,也讓我實在不得不整襟危坐看待這樣的事情。

直到標籤被撕光、捨棄的那一天,和平的曙光才可能透進來

圖片來源:Unsplash
宇実可實際沒有看過人的心,但當自己望著拓慈的背影時,那個感到燒灼疼痛的地方,想必毫無疑問就是自己的心。不知道自己的心,是不是也長的像心的形狀。既然人同此心,又為什麼非得區別男性女性不可?
正因為〔島〕的過去曾發生這樣的事件,女呂們想出的和平解法,便是讓大眾的認知歸零,唯有女性才學習女語,並背負歷史與維持和平的重責大任。以故事發展來看,〔島〕確實恢復了和平。不過這並不代表沒有人不受到打壓,也不表示這樣的和平會永久持續下去。當游娜的青梅足馬—拓慈,向游娜跟宇実吐露了身為男性,不能成為女呂的無奈,以及他想成為女呂的理由:他想親眼見證、了解更多這個所熱愛的家園。他想知道大家口耳相傳的「仁良伊加奈伊」是什麼,為什麼每年美呂神都會去一趟「仁良伊加奈伊」帶回許多物資?我們可以看到拓慈想成為乃呂,只是基於身而為人,渴望擁有「知」的權利去了解事實。不知為何,這場景卻讓我想起了日本漫畫《進擊的巨人》裡的艾倫,他認為人生來就自由,不應該為了巨人而永遠困在牆內,想要自由地走出這個高高的城牆,看看大海是什麼樣子的身影。拓慈的心願,背後訴說著一種「身而為人最基本的權利」,然而這樣的權利,無奈在〔島〕上被視為禁忌。雖然可以理解成這是基於過去的歷史,才演變成現在的規矩,但這樣的習俗對於男性來說,其實就是一種壓迫。
於是,當宇実跟大女呂講到拓慈的事情時,大女呂聽完後,也表態其實不知道自己一路走來,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或許對大女呂來說,這是一個極為矛盾的心情。畢竟她曾經是親眼看過許多鬥爭的人,但現在她的做法,其實也是對於男性有所壓迫與限制。按照〔島〕的歷史與習俗來看,其實大女呂大可不必跟宇実說她個人過去的經歷,或是令她矛盾、糾結的想法,但她還是說了。相對來說,大女呂其實也是把選擇權交給了下一代。看似是個保守、為了和平堅守自己信念的大女呂,或許她比任何人都期盼能看到一個交給任何性別、種族的人來掌權,都不用擔心悲劇歷史重演的和平世界。
然而要落實這樣的世界又是何等容易?前面提到不論身處哪個時代,都總是有些名為法律、規範、潛規則的高牆,限制了許多人身而為人的最基本權利的「高牆」。尤其對於時代上的弱勢族群來說更是如此。即便這樣的「高牆」歷經人類無數次的奮鬥、血淚、犧牲,跟過去相比已經有很大的進展,但至今依然也有許多可以進步的空間。具體而言該怎麼做,才能把這些高牆一一推倒?如同作者李琴峰的得獎感言所述:「我絲毫不打算背負除了自身以外的任何事物——比如家國、比如台日友好,比如祖國繁榮之類——要我背負,我也承擔不起。」這只是一本小說,並非指南書。而這本書也採取開放式結局,引領讀者去思考這個龐大的議題。
就像書中,游娜與拓慈,都曾經懷疑〔仁良伊加奈伊〕的真實性。烏托邦自出版以來,也遭到許多人質疑這樣的社會有可能實現嗎?。或許,與其一直在討論「能不能」,不如說人類目前尚未達成「能夠達成」的共識與覺悟,因此烏托邦才難以實現。要達成這個和平的終極目標,或許並不是由一個集大權於一身的一個人物、幾個國家就能夠達成的,而是這世界上所有的每一個人,都深切體認到生命的寶貴、重要性,體認到每個人都是如此不同又如此相同的事實,才能夠避免戰爭發生吧。
也因此,藉著《彼岸花盛開之島》或許也能解釋為何世界上依然有這麼多的紛爭的原因。距離大規模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確實人類在表面上迎來了相對較長久的和平。但光看現在也有:網路霸凌、職場霸凌、種族歧視、性別歧視的詞彙出現,也意味著人類這種因為擅自被社會貼上非主流標籤而「互相傷害」的行為,不但沒有減少,而是越來越多。網路確實讓資訊傳遞更快,卻也加速了「貼標籤」的速度,一旦只要有一個人的內心容不下所謂的「異己」存在於世,或是不經過思考就把人貼上「異類」的標籤而歧視或霸凌,那麼我們現在看到的和平也僅一個假像,是一艘隨時都會沉的船。
最後透過宇実與游娜重新省思與對話,拓慈如果知道了歷史與真相,會像艾倫那樣發動地鳴採取極端的行為?還是會有其他的做法?這點我們無從得知。但我的感想是,或許當人類不必透過法律、規範為弱勢族群保障權利,而是能夠發自內心的,接受並允許他們的「存在」,當多元族群之間得以互相尊重、願意共存,如同烏托邦的美好世界才可能真實上演。

《彼岸花盛開之島》— 引發我們思索未來的生存之道

《彼岸花盛開之島》(彼岸花が咲く島)的日文版書封,跟台灣限定版書封相比,似乎多呈現出一點「希望」的氛圍。圖片來源:誠品線上
《彼岸花盛開之島》榮獲第165屆芥川賞後,也備受台灣媒體許多關注。但或許本書藉著虛構的語言、島嶼、歷史,血淋淋地揭示了人類自古以來的劣根性,因此也受到一些日本、台灣人的抨擊。在我看來,《彼岸花盛開之島》雖然帶有警世意味,但藉著大女呂的態度,以及拓慈的個性描繪,我其實還是看到了一絲絲對人性的期待。哪怕只有一個人也好,希望這世上的人能夠再多花一點時間,以不帶批判性的眼光去理解他人;讓心胸更柔軟更寬闊一些,能夠接受世上有人與自己不同的事實。只要能影響一個人也好,或許這個世界就能離真正的和平,走得更近一點。我認為《彼岸花盛開之島》這是在網路媒體盛行、政局動盪、疫情影響的時代裡,值得所有人一讀的精采好書。

如果你覺得本次的介紹,對你有所幫助,那就是筆者最大的收穫!想看更多書籍內容或是買來收藏,可以先看更多完整書籍介紹,或是從以下的連結購買、收藏,支持一下作者吧!
想看更多精彩內容,推薦從以下連結購買:
👉實體書:博客來
👉電子書:讀墨Readmoo
👉二手書:讀冊

在社群上追蹤我,推薦你更多療癒人心的好故事

▶️ Facebook 專頁
👉在FB、IG上搜尋:@heal.by.stories 或 用故事療癒生活
👉定期在方格子寫作平台上,發布電影、戲劇、書籍相關文章,歡迎追蹤。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收藏追蹤分享此文,或是用拍手小額贊助,給予我最實質的鼓勵❤️謝謝!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