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解藥-人生策略與內在權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一陣子對未來突然產生恐懼,恐懼無法持續成長、恐懼沒有負起責任、恐懼自己會面臨失敗。我向來一直是這樣定期的產生這些恐懼感,每一次發作都會讓我發起很多無謂的行動,試圖想改變現況,然後突然有一天安全感又回來了,一切又都回到原本的軌道上,只留下一些試圖改造人生的廢棄物...
若不是接觸的人類圖,我會以為自己是不是患有躁鬱症?
從我的設計中,我理解到我開放的直覺中心擁有很多閘門,這些閘門時不時受環境影響,就激發出雙倍的恐懼感,然後頭腦又開始接管一切,頭腦再一次放大了所有的恐懼。我就陷入莫名沒有安全感的制約之中,然後想盡辦法擺脫。
自從我了解到自己設計的運作方式後,我在面臨這些恐懼感時,我就回到自己的人生策略和內在權威的指引。我去做我喜歡的事情,透過專注於自我內在的提升,來轉移對恐懼感的影響,然後專心等待邀請。或許我所恐懼的事情是有其道理,但是我相信任何轉變都會從一個邀請開始,可能是一個約會的邀請,可能是一個活動的邀請。然後再觀察我的情緒權威反應,來決定是否接受這個邀請。
過去幾次人生轉變的發生,都是在邀請之下發生的。
因為印證了人生策略和內在權威對我的幫助,所以當我感到迷惘或恐懼時,我就緊緊擁抱它們。
並且停止用腦袋來思考這一切!
我們的頭腦是很複雜的,它總是可以自圓其說,不管是正面或反面的思緒,它總是可以推演出合理的結局,而這些結局是真實的情況嗎?有沒有發覺,我們的思維無法解決自己的問題,或許我們料事如神,看別人的問題看得精準又透徹,但是我們看不清楚自己的故事。
因為我們的頭腦中心和邏輯中心是外在權威,它們用來解決別人身上的問題,卻無法解釋自身的故事。外在權威無法給出內在的答案,所以我們越用腦就越無助。
今天構思出來的答案,明天就推翻。
我們總是無法確定這個決定是否百分之百的正確,尤其對於二分人來說,沒有完美的決定。我們該要冒險前進?還是待在原地,守住那些長久以來值得信任的東西?
我們應該要放棄嗎?放棄是不是才能得到更好的?
我們應該要堅持嗎?堅持是不是最後終必會實現夢想?
無論我們多麼聰明、無論我們多麼小心的論證、無論我們如果想盡辧法客觀的看待,只要是和自己有關,就沒有所謂的客觀。一切都是主觀的,一切都不得而知。
我們能做的就是關閉我們的腦袋,停止再用思緒去評估一切和我們有關的重大決定。當我們覺得迷惘時,當我們失去安全感時,我們回到原本的人生策略,然後傾聽內在權威的聲音。
或許顯示者試著說出來,對方己經在等待。
或許生產者試著在這個世界走動,感受外界的刺激所帶來的回應。
或許投射者停止評估別人的利弊,單純的等待,等待最終會迎來那個對的人、對的事。
不要非自己,就不會做錯決定。
最終我們若能學會,當我們失去安全感,我們就回到我們的人生策略,並且依靠我們的內在權威。
那就是最值得安慰的成長,培養出真正可以自己做出正確決定的能力。
信任自己內在最強大的力量,用以主宰自己的人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34內容數
是關於我在研讀過程中的心得,也會把爻辭功課貼上來分享,內容可能比較艱深,適合同樣在研讀分析師的朋友們閱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幾天有幾個人都分別問我靈魂的生命藍圖,以及生命怎麼這麼苦,還有業力因果等。 他們因為生活經歷了很多辛苦,所以即使受困在無限循環的痛苦之中卻不願意接納一個能跳脫出來的方法。寧可相信限制住他們的,是安全的,卻認為順應內在聲音順應高我是危險的,驅使我寫了這篇。
恐懼如同一雙無形的鎖鏈,限制了我們的行動,制約了我們的選擇,擾亂了我們的思緒,削弱了我們的力量。它悄無聲息地滲透進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無法用平常心去做本應該做的事。、
Thumbnail
痛苦的來源,經常來自大腦的自我設限。保持開放的態度,可以跳脫固執的信念。
Thumbnail
在人生中,我們常常感到迷失和不知所措,因為害怕做錯選擇而不敢正視自己的困境。然而,逃避只是暫時的解脫,需要勇敢地踏出第一步,向前邁進。成長的道路充滿挑戰,但相信面對不確定性,接受成長的挑戰,才能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Thumbnail
成長型思維闡述了大腦運作時,用「最糟的角度」來思考事情的後果。躁鬱症患者基於過去失敗的經驗與大腦的功能缺陷,對糟糕的狀況和感覺更加根深蒂固。將挑戰拆成小任務可以增加自信心,透過成長型思維策略幫助患者更聚焦、更專注在進步的動力。
Thumbnail
六十三、恐懼型和成長型決定 我們希望生活中的每一個決定都是「正確」的選擇。害怕被批評,或是害怕別人怎麼看待自己,所以通常會選擇一條較安全簡單的道路,讓我們看起來都是對的。 在生病後,這樣的狀況越發嚴重,因為我們能承擔錯誤的能力降低了,所以我更害怕會犯更大的錯誤,我依照「恐懼」來下決定,因爲恐懼會
Thumbnail
除非你有‘’決策恐懼症‘’(Decidophobia), 或是稱為“選擇困難症”,每個人每一天都會面對各種情況,也都必須做出選擇。差別只是,你是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尤其,面對比較重大的情況時,你會以什麼樣的思維方式來做選擇。 仔細回想過去面對比較重大情況;必須做選擇時,竟然發現自己不愛跟從多數人所愛
唯有真正面對自己的內心深層的恐懼才能獲得人生遊戲裡的解答
在探索未知領域的過程中,我們常常面臨自我懷疑與恐懼的挑戰,這是因為我們的心靈與身體習慣於已知與安全的環境,而任何新的挑戰都會引發防衛機制。然而,我們的內在具有無限的潛力和智慧,能夠引導我們克服這些障礙。 當面對新事物時,懷疑和恐懼的出現,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和心靈正在試圖維持現狀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幾天有幾個人都分別問我靈魂的生命藍圖,以及生命怎麼這麼苦,還有業力因果等。 他們因為生活經歷了很多辛苦,所以即使受困在無限循環的痛苦之中卻不願意接納一個能跳脫出來的方法。寧可相信限制住他們的,是安全的,卻認為順應內在聲音順應高我是危險的,驅使我寫了這篇。
恐懼如同一雙無形的鎖鏈,限制了我們的行動,制約了我們的選擇,擾亂了我們的思緒,削弱了我們的力量。它悄無聲息地滲透進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無法用平常心去做本應該做的事。、
Thumbnail
痛苦的來源,經常來自大腦的自我設限。保持開放的態度,可以跳脫固執的信念。
Thumbnail
在人生中,我們常常感到迷失和不知所措,因為害怕做錯選擇而不敢正視自己的困境。然而,逃避只是暫時的解脫,需要勇敢地踏出第一步,向前邁進。成長的道路充滿挑戰,但相信面對不確定性,接受成長的挑戰,才能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Thumbnail
成長型思維闡述了大腦運作時,用「最糟的角度」來思考事情的後果。躁鬱症患者基於過去失敗的經驗與大腦的功能缺陷,對糟糕的狀況和感覺更加根深蒂固。將挑戰拆成小任務可以增加自信心,透過成長型思維策略幫助患者更聚焦、更專注在進步的動力。
Thumbnail
六十三、恐懼型和成長型決定 我們希望生活中的每一個決定都是「正確」的選擇。害怕被批評,或是害怕別人怎麼看待自己,所以通常會選擇一條較安全簡單的道路,讓我們看起來都是對的。 在生病後,這樣的狀況越發嚴重,因為我們能承擔錯誤的能力降低了,所以我更害怕會犯更大的錯誤,我依照「恐懼」來下決定,因爲恐懼會
Thumbnail
除非你有‘’決策恐懼症‘’(Decidophobia), 或是稱為“選擇困難症”,每個人每一天都會面對各種情況,也都必須做出選擇。差別只是,你是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尤其,面對比較重大的情況時,你會以什麼樣的思維方式來做選擇。 仔細回想過去面對比較重大情況;必須做選擇時,竟然發現自己不愛跟從多數人所愛
唯有真正面對自己的內心深層的恐懼才能獲得人生遊戲裡的解答
在探索未知領域的過程中,我們常常面臨自我懷疑與恐懼的挑戰,這是因為我們的心靈與身體習慣於已知與安全的環境,而任何新的挑戰都會引發防衛機制。然而,我們的內在具有無限的潛力和智慧,能夠引導我們克服這些障礙。 當面對新事物時,懷疑和恐懼的出現,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和心靈正在試圖維持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