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s up!》每座小鎮都有家捨不得打烊的店|豐濱文記雜貨店(原文刊載於花蓮縣文化局出版『奇萊有誌 VOL.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老闆的爸爸不識字,生了十個孩子。
他希望孩子未來能走輕鬆路,辛苦養家挺十個孩子讀到高中以上,在當時極難得。他在光復鄉做雜貨生意賺錢,開著行動選物雜貨車和原住民以物易物,用一方缺乏換另一方匱乏。
部落越跑越多、生意越做越穩,心中有了開店的想法。從縱谷到海岸,看到豐濱全鄉原住民部落加上開墾老兵聚落近萬人,整條公路三、四十公里內雜貨店卻隻手可數,交通物流越不便,市場越有利基。
老闆小學一年級,全家人搬到豐濱,蓋了一間茅草屋住商混和,雜貨店掛上招牌。那年代做雜貨不只顧店結帳,採買派送都要自己來,尤其身在豐濱,客人從港口、磯崎到新社,「包山包海」不只是描述商品類別廣度的抽象形容詞,更是實際每天親身體驗的日常。
民生必需品從光復批買,徒步兩個半小時扛貨攀過海岸山脈,沒算準時間還得快走加慢跑,深怕在不見天日的山溝迷了路。若要稀缺品,只能上花蓮市區,但當時公路尚未暢通,時常依賴航運。豐濱無港,船只能盡量靠岸,揹工趁海流緩和,涉水上船取貨。
--
某次去瑞穗送貨,老闆遇上了一生摯愛,碰巧鄰居是熟人,搓合交往,蔣先生蔣太太,老闆加上老闆娘。
雜貨店這時仍是茅草頂。退伍後,老闆和弟弟把雜貨店從父親手中接下,老闆還發現許多族人習慣自宅自建,專營五金材料或許比單賣南北雜貨來得好。弟弟考了工程證照,老闆自學家電裝修,前後端通包服務到家,該汰舊換新還會主動上門提醒。
生意創紀錄是民國九十幾年強颱過境,依稀聽聞收音機報風颱,確切在哪天登陸哪個地點登陸不知道,大家只能意思意思準備,天災怎樣就怎樣,房子半倒全毀是常態,停水停電至少一禮拜。颱風後每天早上,門口排滿等買材修屋的人客,下午開車上花蓮市找批發商,水泥五十斤一肩扛起,一個半月時間營業額飆破一百五十萬。
茅草屋先換鐵皮再蓋水泥。原本的獨棟平房先往旁添了間倉庫,又向後蓋出有客廳、餐廳和廚房的家。店門一顆巨石如來佛端坐,原是老闆的親戚在山裡發現,誤認是珍貴雞血石特地運來,搬走也麻煩,老闆在石頭旁種下一棵大榕樹,意外成了村民乘涼聚會所。
老闆當選了五鄰鄰長,是鄰里唯一有訂報的人,客人常路過買飲料香菸順便看報。族人愛自宅裝修,三合板、鐵釘、鐵絲都賣;靠海濕冷,冬天批木炭賣給村民烤火取暖;豐濱討海人多,老闆的媽媽會炒花生、製蕉乾讓漁民帶出海當零食,捕魚工具修繕也是必備技能;對面是國小,餅乾糖果巧克力零錢價一把抓;部落年祭慶典,酒一箱箱賣,族人會妥善分配哪項物資專門向哪家店買,盡量每家店都照顧到,互惠共好。老闆甚至把阿美族語學到能公開演講的程度,日語客語也都能說幾句。
物資稀缺的年代,順手幫彼此一把是不需遲疑的事。除了店務,老闆另外列冊處理客人的突發需求,開車去市區代購再收些手續費。或者,客人一時周轉不來,賒帳到農作收成再來以物換物。老闆手寫字整齊漂亮,幾十本帳冊都沒丟,倒也不是為了追討欠帳,只是捨不得,每項銷帳入帳不只是單純錢進貨出,更是相識幾十年的老交情。帳本對老闆來說是日記,是紀念。
--
在豐濱當家庭主婦不容易,每逢颱風得挑水撿柴,縱谷瑞穗姑娘嫁到海岸豐濱,原本是有一雙弟弟的獨生驕女,卻加入一家十口和公婆同住的大家庭,起初頗不適應,過幾天就想家,請老闆去光復載貨時路過瑞穗娘家短住。
夫妻生了三個孩子,房子再度加蓋,成了老闆娘口中「客人進來取貨走不出來的迷宮」。一根柱子釘上白板,貼著農會、郵局或便利商店送的磁鐵;一面牆貼著老闆當年後備軍人組訓顧問的聘書,他不只當過豐濱鄉後備役主任、本地廟委、同鄉會委員,甚至出馬選過鄉長;天花板懸下鐵絲,前幾年夫妻接連獲頒鄉公所的模範父母獎牌。每天早上七點夫妻起床,迷宮開門,晚上十點左右關電視也關店門,全年無休。
雜貨店不是隨時有客人,圖書館借文學書來讀,配國台語老歌也是一天。老闆從小擅寫鋼筆字,服役是刻鋼板文書兵,美工、布告和海報,徒手寫下一整本的戰略計畫。他在店外放大木桌,天氣好就習作書法,廟裡都來邀春聯。
之後,連鎖便利商店和大型賣場進駐豐濱,無現金的數位支付已成趨勢,從前互惠的部落慶典不再跟小店做生意,改去大賣場一次買齊物資;對面國小新建圍牆,小朋友不再能偷跑出來買零食飲料。十多年前老闆轉行賣壽險,直到媽媽患失智,老闆辭職回豐濱照料直到母親離世,雜貨店再度營業。
然後發現彼此也老了。
--
以前,夫妻常走玉長公路回瑞穗娘家,買個肉粽吃回豐濱,現在不行了,上年紀了,肉粽太油了,車開不動了。豐濱看病得開兩小時到市區,早上看病順手代買些小物,量不大,扛不動也沒多少客人有需求。
店倒是還開著,因為店就是家,每座小鎮都有家捨不得打烊的店。
不會開車的老闆娘有三高,看病得靠老闆接送;老闆近年身體狀況多,不適合開車;老闆娘前幾年脊椎開刀,不能趴趴走,巷口理髮店寒暄幾句就回家休息。老闆娘固定幾家熟識便當店叫外送,若女兒返家會挑菜給她煮;老闆前陣子臨時肚子痛,衛生所建議緊就醫,好險老闆的弟弟碰巧上門寒暄,趕忙載去市區大醫院,病例都在那。曾在花蓮市和豐濱之間來回拉貨的車,現在成了看病拿藥的車。從前開車載貨為了活下去,現在開車載藥為了活下去。
老闆桌上貼的全家福裡,三個小孩都長大的塞不回照片裡了。女兒嫁到中壢,兩個兒子都有長期交往的女友。老二跑到中壢工作,在姐姐附近買房子;老大在花蓮海巡署上班,時常回家探望。老闆開刀,三個孩子都來陪伴,白天推輪椅看窗外,指認美崙山和空軍機場,幫老闆按摩手腳。整個豐濱現在才三千多人,許多開店同行也都上年紀,把店頂讓、搬到市區大有人在,最近才一家五金行換成年輕人開飲料店,但老闆習慣了這裡,捨不得這座迷宮。
開店的總是擔心客人有需要沒幫上忙,絕不讓人撲空,就算只是每天路過翻個報紙買包香菸也好。還是住在豐濱最舒服,雖然看病或看小孩都遠,但小孩也長大啦,有自己的事要忙,還是住在這裡空氣最好,最安靜。
--
我們很少主動去問姓名,總是老闆、老闆娘的叫。這間雜貨店叫「文記」,因為老闆的爸爸名字有「文」,就這樣傳承下來一開六十年過去,一輩子臺11`線花蓮到豐濱開過來開過去。
到頭來才發現,帳本不只記賬,老闆如同每個遊戲都有的那位最睿智長者,打從最開始埋頭書寫的、玩家不以為意的那本帳本,原來就是解開迷宮的索引。在講求效率和便利的數位時代,歡迎光臨由全臺灣數以萬計的雜貨店、數以萬對的老闆老闆娘,數以萬本捨不得丟的帳冊共同構成的時光迷宮,走不出去不是迷路,是回憶太過迷人。
總有人捨不得走。
--
「一個半月做了一百五十萬,批發商老闆很苦惱,怎麼開支票啊?我說不用開啦!你來豐濱找我拿現金,五十萬準備給你!那算是最有成就感的一次,但就是可遇不可求,一輩子也就這一次。」
蔣玉賢。
「獲頒模範父母是因為做生意那麼久,大家都熟,我們孩子也教得還算不錯,他們就覺得說表揚一下啦!我們跑去市區的美崙領獎,獎品還有一台電扇欸,真好!」
陳寶美。
原文刊載於奇萊有誌VOL.6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0會員
2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AJIpap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那麼些地方,我們一年造訪幾次,卻沒意識那裡發生的事多麼令人擔心。 在那些地方的我們,神智清醒任人擺布,讓最鋒利尖銳的刀刃近身,很不合理。通常,當有人拿刀靠近我們的氣管、動脈或腦這些最脆弱部位,我們是會反抗的,但我們卻甘願甚至事前預約去那裡,坐上椅子,頸部以上不動,任憑刀刃揮舞,抗拒自我防衛的本能,
我的Line被竊聽了!花蓮地震跟竊聽風暴哪個比較可怕?
新的一年有喜有悲,喜的是回顧去年還算有些收穫方方面面,建立了一些好習慣也排毒了一些壞的,但還不夠,遠遠不夠,仍是時常活在悔恨和懊惱中的劣根男子,決心今年加碼下注,首先就是重拾週更連載好習慣。
有那麼些地方,我們一年造訪幾次,卻沒意識那裡發生的事多麼令人擔心。 在那些地方的我們,神智清醒任人擺布,讓最鋒利尖銳的刀刃近身,很不合理。通常,當有人拿刀靠近我們的氣管、動脈或腦這些最脆弱部位,我們是會反抗的,但我們卻甘願甚至事前預約去那裡,坐上椅子,頸部以上不動,任憑刀刃揮舞,抗拒自我防衛的本能,
我的Line被竊聽了!花蓮地震跟竊聽風暴哪個比較可怕?
新的一年有喜有悲,喜的是回顧去年還算有些收穫方方面面,建立了一些好習慣也排毒了一些壞的,但還不夠,遠遠不夠,仍是時常活在悔恨和懊惱中的劣根男子,決心今年加碼下注,首先就是重拾週更連載好習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母親頓日愁煩  教了五年書,有意再升學,申請保送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母親卻頓日愁煩 隔壁家正在蓋房子正搭了鷹架,我從自己家裡後陽台爬過去,翩翩然下到樓下來,穿著外出服自外走入自家門。有一群人,和一個媒婆正在聊天,最近這種情形特別頻繁。雖然媽媽無意早早把我嫁出去,可是正值芳年20的卻像是一朵盛
Thumbnail
這種天氣,可以說是熱到-無語問蒼天 了。 電視裡的財經台,非凡台,總是介紹台灣不少銅板小吃,那日逛夜市,發現一家小夫妻經營的滷味小菜。 最近不難發現,很多不曾注意的銅板小吃,不論什麼... 逛菜市場的時候,如果你有曾注意小販都會穿什麼衣服,就不難知道...為何很多店家都缺工,而為何小販是越
發生時間:N月N日 AM:11:30 話說每天一早不是在洗衣服就是在洗衣服路上的我,趁著洗衣機滿擋時,偷空想在菜市場收市前,佔個小便宜,買個蔬菜水果什麼的。沒想到還沒騎到菜市場門口,右旁路邊一個賣橘子的老闆吸引了我滿滿窮酸氣小眼睛。隨意裁減的紙板上,寫著8顆100元,還加上了老闆很累了自己挑。我看
Thumbnail
〔三姨素食〕位於台中市南區,是一家開張10多年,接近20年的老店。 説來有趣, 店家原來不是賣素食的, 原先經營地磅站,二十多年前常有重型貨車行經這裡,秤秤載重, 以免違反交通法規。經營地磅秤的老闆,原與50公尺外的老店〔上弘焢肉飯〕之經營者是親戚。據說是兄弟,所以是近親。
Thumbnail
星期六早上,小慧前往市場買菜,與退休的榮叔不期而遇。榮叔是公公的同學及鄰居,一個熱愛工作的人,退休後到把自家種的菜拿去市場販售。後來,榮叔的菜攤多了新成員,林小姐。她又是誰呢?
Thumbnail
他的父親是個有卓越眼光的人,小時候父親開始經營家具工廠,再將賺的錢大筆投資原木,幾十年前努力拼賺飽的年代,幾乎沒有森林保育觀念,那時只要有錢就可以買到上好的巨木、香杉、檜木、肖楠,而現在即便有錢、有管道也不見得有人割愛,也於是他繼承了父親龐大的資產跟衣食無虞的生活品質。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Thumbnail
住家旁邊巷口的雜貨店取下已經掛了一年的出售/出租招牌,開始裝潢之後,大家就開始好奇這裡要開什麼店。 這家雜貨店已開業甚久,從我們剛搬到附近時就已存在,是自家的店面,一家人自營的商店。 彼時常被我戲稱是「市區鄉下」的此地,還是安靜的住宅區,沒有傳統市場與超市,連便利商店都要開車才能到。於是這家兼賣
Thumbnail
母親頓日愁煩  教了五年書,有意再升學,申請保送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母親卻頓日愁煩 隔壁家正在蓋房子正搭了鷹架,我從自己家裡後陽台爬過去,翩翩然下到樓下來,穿著外出服自外走入自家門。有一群人,和一個媒婆正在聊天,最近這種情形特別頻繁。雖然媽媽無意早早把我嫁出去,可是正值芳年20的卻像是一朵盛
Thumbnail
這種天氣,可以說是熱到-無語問蒼天 了。 電視裡的財經台,非凡台,總是介紹台灣不少銅板小吃,那日逛夜市,發現一家小夫妻經營的滷味小菜。 最近不難發現,很多不曾注意的銅板小吃,不論什麼... 逛菜市場的時候,如果你有曾注意小販都會穿什麼衣服,就不難知道...為何很多店家都缺工,而為何小販是越
發生時間:N月N日 AM:11:30 話說每天一早不是在洗衣服就是在洗衣服路上的我,趁著洗衣機滿擋時,偷空想在菜市場收市前,佔個小便宜,買個蔬菜水果什麼的。沒想到還沒騎到菜市場門口,右旁路邊一個賣橘子的老闆吸引了我滿滿窮酸氣小眼睛。隨意裁減的紙板上,寫著8顆100元,還加上了老闆很累了自己挑。我看
Thumbnail
〔三姨素食〕位於台中市南區,是一家開張10多年,接近20年的老店。 説來有趣, 店家原來不是賣素食的, 原先經營地磅站,二十多年前常有重型貨車行經這裡,秤秤載重, 以免違反交通法規。經營地磅秤的老闆,原與50公尺外的老店〔上弘焢肉飯〕之經營者是親戚。據說是兄弟,所以是近親。
Thumbnail
星期六早上,小慧前往市場買菜,與退休的榮叔不期而遇。榮叔是公公的同學及鄰居,一個熱愛工作的人,退休後到把自家種的菜拿去市場販售。後來,榮叔的菜攤多了新成員,林小姐。她又是誰呢?
Thumbnail
他的父親是個有卓越眼光的人,小時候父親開始經營家具工廠,再將賺的錢大筆投資原木,幾十年前努力拼賺飽的年代,幾乎沒有森林保育觀念,那時只要有錢就可以買到上好的巨木、香杉、檜木、肖楠,而現在即便有錢、有管道也不見得有人割愛,也於是他繼承了父親龐大的資產跟衣食無虞的生活品質。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Thumbnail
住家旁邊巷口的雜貨店取下已經掛了一年的出售/出租招牌,開始裝潢之後,大家就開始好奇這裡要開什麼店。 這家雜貨店已開業甚久,從我們剛搬到附近時就已存在,是自家的店面,一家人自營的商店。 彼時常被我戲稱是「市區鄉下」的此地,還是安靜的住宅區,沒有傳統市場與超市,連便利商店都要開車才能到。於是這家兼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