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4|閱讀時間 ‧ 約 12 分鐘

台灣版極道鮮師(下):體制教育是對弱勢家庭的「階級複製」

高瑋呈老師是臺北市臻佶祥社會服務協會下的一個課輔班叫「魔豆學院」 的老師(該課輔班主要輔導的是符合社福資格的家庭的小孩),該協會負責人是有名的中正區忠勤里(南機場夜市那一帶)方荷生里長。高老師在魔豆學院任職四年,現已離職,採訪期間有11個學生。
魔豆學院奉行的方式和之前的文章提到瑟谷的理念十分相近,也就是unschooling(非學校教育),沒有課程、不考試、沒有功課,按照小孩的興趣學習,核心理念也同樣是信任人類有好奇、充實自己的天性。
以下是採訪的逐字稿。(採訪時間2021/10,採訪稿太長分為上下,其中上部分主要為分享自學的歷程,下部份主要為體制教育對於弱勢家庭小孩的不公)
這些學生申請自學之後,如果遇到經費的問題,如何解決?
他們這幾個家庭真正經濟比較有難題的只有汪汪。他們經濟上比我都還要富裕哈哈。
汪汪來講的話真的沒有(經費問題),汪汪我們用共享資源來處理,剛好有老師會彈琴願意分享,其他要學的東西剛好不太需要用到錢。
阿嘉(繼父是計程車司機,媽媽開卡拉OK)的話就需要錢,潛水就是要,也不是自學生一個學期補助夠的,所以才問說要不要幫他募資,我也有幫我們國中餐飲探索的同學、志工募資,但是如果他家人願意拿出錢我們就輕鬆了。
不過阿華(爸爸是學校駐衛警)的經費是自己賺的,接下來計畫會不會遇到經濟的難題還不確定,我不確定這個平衡他在之後加入其他學習會不會亂掉,畢竟他想學的東西偏專業,接下來如果遇到經費問題應該會用類似的方法志工網路募資做處理。他的家庭會給他基本的生活費,上大學可以幫他處理但生活費自己處理,他爸媽想要他去歷練。
除了汪汪跟珊珊,算是一般家庭,也不算有生活困難的人,汪汪跟珊珊的家庭比較需要經費,珊珊媽媽是越南新住民做餐飲業,很積極參加培力計畫,她也有實習賺到錢,她前陣子遇到個狀況,她接到一個畫海報的案子,但是她的電腦壞掉了沒辦法繼續畫,她媽媽就很明白跟她說家裡狀況沒辦法幫她買,所以那一筆我自掏腰包我幫她買,其他人的處理方式比較會讓她有壓力,跟她說好我的生活理念是共享(電腦),不需要有壓力,只要之後遇到有需要的她可以分享給那個人就好了,後來發現要做設計的電腦規格要高一點,我跟我太太就幫她買了,她最後的學習成效是非常好的,那個工具有沒有真的是差很多,她最近跟我說想要設計一套牌卡,最近失戀發現沒人可以鼓勵她,她想的是能不能有個牌卡每天對他說好話,加上她的插畫,我們都跟鼓勵他可以走群眾募資,去生產,自學短期的目標就是可以把牌卡完成,我以前有寫過一個童話故事沒有發表,她說想要畫這個繪本,她想專注設計、排版,專注在有經濟獨立和謀生能力,自學被非議所以很想要經濟獨立這樣。
之前我幫國中探索的學生用過一個方式,從我的網路講他的狀況,願意跟他投資的朋友呢,我把他們加到一個messenger群組,叫做阿宏的料理空間,自己會經營,每次寫心得、照片更新,他的更新的確帶來一些效果,我的一個朋友每個月固定給他兩千塊,這件事我有讓他媽媽知道,他媽媽很感謝就幫他開戶,錢都再匯給他,他很仔細運用這個經費,很不浪費,還剩下兩三萬,之前有學妹探索廚藝的時候有爭取他和他投資人同意挪用兩三千給他。
以後遇到類似的狀況應該就是朝類似的方向,先找網路match的共享資源,沒有的話用我們人脈網路的小額募資去處理,但是會引導他們會去經營那個關係群。
其實剛才講很多都是,他們都有,只是我們會想辦法處理,面對的方式通常是有沒有人願意共享資源,再來就是策動小規模的募資,下下策就是自掏腰包。
我們會幫忙策動募資的時間不會太積極,觀察到他真的因為沒有資金想探索的東西停下來我們才會出手,這是需要一些觀察的,反覆兩三次核對,我們才會出手募資。
高老師你認為家境是否會影響自學的效果?
我覺得對高中生的影響還好,看他學習的主題是不是需要用到經費,因為我也沒陪伴國中小自學生嘛,我就不確定。我們現在陪伴高中生的經驗,需不需要用到錢的,我覺得一半一半,如果他想學的東西是市場上大家比較有行規用收費的方式傳承,比如拳擊、潛水都很難找到免費資源,那些師傅生存也不一定啦,設計也是,要用到錢的部分就是設備 ,哇那這樣子在回答的過程我發現他們大部分都是需要錢的,只有汪汪是少數的案例,因為他學的比較是偏人文社會的東西,其實大部分是需要用到錢,而且自學補助四萬左右,但這是不合理的,在學校學生每個人頭就有很高的經費,甚至一個菜鳥老師一個月經費就比我們一個學期的經費就還多,所以它在學校花的經費遠遠大於自學生的經費。
你會鼓勵弱勢家庭小孩申請個人自學嗎
要看他們有沒有願意陪伴自學生的陪伴者,在我們剛剛研究的社福資格的學生有個優勢是家長阻力比較小,這是在入口的優勢,我並不會說陪伴自學生很輕鬆,因為其實很不容易,他是一個很動態的觀察,一直去應變,甚至我們還要十八般武藝我們還要會募資,其實不是容易的事,陪伴者要到位,清楚知道這件事是一個承諾,學校在學校成長的話他的自學能力不會馬上就恢復,它是一個過程,至少要你去陪著他去釐清,他正在經歷什麼他的情緒,他的學習策略要怎麼調整,陪伴者到位的話,鼓勵是,可以把這個資訊讓他知道,讓他猶豫,知道他要付出什麼什麼代價,有什麼好處。
如果是國高中,坦白說去學校真的對生命沒有什麼幫助,沒有陪伴者的自學可能都比去學校還要有幫助,這不是對學校的偏見,這是很多面向可以論證的事實,包含它學業上也顧不好,要不然補習班不會林立,人權也沒辦法照顧,學校已經變成oldschool,慢慢被淘汰的東西,變成沒有權利和經濟優勢的學生在學校是被犧牲的。
弱勢家庭學生更適合哪種教育?
應該說不是學習的問題是制約的問題,學校不會在學校制約上鬆綁的太明顯,今天我們的自學可以成立這麼快,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網路,網路把資源資訊去中心化,可是學校如果沒有做到我認為自學基本的解放網路的使用權,那他在學校就是被制約的狀況,他沒有作為學習者的自由,所以我們才會覺得還是自學者比較好,還是會有特例比如,人際關係比較豐富,也就是說他不需要透過課程空白時間學習,真正享受的是在學校跟人互動的過程,這種可能是留在學校比較好的特例,但這個是比哪個比較爛,因為在學校你大部分時間他們也不是被允許可以自由互動的,會被課堂佔滿,這種東西不太會發生,如果不是強迫的話這種孩子覺得不會去自學,我們這裡就有一些國二的,就算沒有在探索什麼,他在學校人際關係裡是很豐富的,他在學很多東西,只是你願不願意承認這是學習。
哪些人特別適合自學
在學校本來就不是雜居,人際關係出現狀況的,使用網路自學能力非常強,寫程式間影片,某些技能是在網路上學習特別有資源的,比如coding、剪影片,我們班有人自學剪影片學到可以接案欸,基本上學校只適合學術性向的學生。
體制教育對於弱勢家庭的小孩是「安全」的道路嗎?
考公務員,基本上不會發生在這個族群裡面,因為他們不具備考試能力,我們這個族群的學生95%都是課業落後的,他們看到課本就會怕,根本不會去考公務員,我們這裡讀高職大於讀高中,大部分都不會生到大學,這跟主流社會營造的成績好壞去高中職,高中升大學比較相關的,我們這裡的學生成績好不起來,這是一個結構性的問題,因為他們會在某些補習比較盛行的科目是大量落後的,然後數英理又具備一些前面學不會後面沒辦法好好學,有資源的家庭從起跑點就會抓高,就會成為不公平的循環,同樣都是沒有關注內在動機的學習,其實他們如果找得到資源接受比較多的訓練或很正確的方法,他們的成績就會很直接的顯現出來,這就是不公平的地方,有很少很少的學生剛好他的天賦落在語言和邏輯的時候,他有可能成績還不錯但絕對不會是頂尖, 因為他不會有機會接受一對一或補習班強化,了不起就是中間中上了,但是中下和倒數前三是必然,英文數學理化拉開太大,因為那些科目使用的語言符號系統不是我們日常使用的符號系統,所以我覺得很少有人從學科、階級化複製看這件事,所以我非常不認同補救教學,它的成效是在我們經驗裡是非常有限的,等於是拿少數幾個剛好成功案例要全部人都要走這一套, 但對學生自信是非常不好的,我從起點就是落後的,我要跟上你了你又走到其他地方去了。
如果沒有組織、陪伴者支持的話,偏鄉踏入自學非常不容易,比較適合的方式可能是整個學校轉型成鼓勵自學的實驗教育,我覺得留在學校不是比較好的,只是長年來大家都可以忽略的不平等的事實,我們在這裡四年沒有遇過例外,完全沒有,我設了這麼多學群,永遠沒有人是擅長讀書的,很極端,而且落後科目一定是一樣的,數英理化,就算可以其他補回來的程度也遠遠大不過其他輸掉的,這是一個IQ的霸權,整個學校是建立在語言跟邏輯智能上設計的,自然課也不會帶你走向大自然,課本、紙筆測驗都是語言和邏輯,所以我常跟學生說,成績不好就是兩個原因,一是你運氣不好,因為你天賦不在語言邏輯智能,再來就是你沒有錢,你無法接受足夠多的訓練讓你在考試贏,努力還是有他的成效,努力在過程中我覺得影響最小的因素,我看過很多很努力的學生成績還是一塌糊塗,這是在這裡我們很常發生的事,很努力但是因為他前面沒有跟上所以後面追不回來,然後學校老師做法會惡化這件事,因為他們會讓這些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在罰寫,這是非常不公平的事情,反而是放掉課業的學生如果得到適切的引導,比較容易走出另外一條自信的道路,這是我在來這裡第一年沒有想過的事情,我們是跟著學生的需求慢慢發展成這樣,我們真的沒可能幫助他課業,我們有能力的補習班就活不下去了。
這是一個很悲情的狀況,反而因為你的文化資本你沒辦法看到這個,台大社會學藍佩嘉老師寫的《拼教養》她把這個狀況花了好幾年的狀況寫的非常清楚,因為我們在現場看到狀況也會警惕說是不是只是我的偏見看到這個東西,所以我會研究一些東西去作證,要不然我們會很無力,如果不用更大的格局去了解這些事,我會覺得我們都是炮灰,一邊研究一邊傾聽的過程中碰巧找到一條新的路。
我有幾篇文章要揭露問題學生、弱勢學生的由來是什麼,其實我的立論基礎會覺得這是學校一手創造出來的,學校本來就是政治控制的工具,所以弱勢學生就是你定義了什麼是該學的,該學的你又讓該學的人有絕對的優勢,那問題學生又更簡單了,因為你定義了什麼是好學生,如果你在一個很需要爭取注意力的年紀,我無法成為你眼中的好學生的話我一定成為你眼中的壞學生,因為這比較吸引注意力,在我來魔豆之前,我在雙園國中最多人混幫派的國中,我親眼看到老師是怎麼貢獻了學生對他的行為,針對某個老師,基本上那些問題學生都是老師自己創造的,他背後是一個信念,你認為他是無能無力的所以他需要接受你的教育,但其實每個人都有學習的本能
為什麼魔豆學院選擇了實驗教育的方式進行?(雖然不是實驗教育機構)你的這些理念來源於什麼?
我講個笑話,你去找五個一歲的小孩都在那邊爬,你在他們面前說大家我現在要開一個走路課,沒有人會,所以現場所有小孩都變走路障礙學生,問題學生怎麼來的呢,你心目中有個你期待他的樣子,他沒有辦法達到他就是問題,調整這個信念就是你能不能接受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他需要被你關心和被你去了解,我們主要的工作是這一塊啦,自學生是不小心衍生出來的,光是讓學生在這裡什麼都不要做他就覺得被接納了。
筆者後記:所謂好壞都是大人定義,所謂問題也是達不到大人所認為的「標準」,就是「問題」,所以壞學生、問題學生都是大人在說,但到底是誰有問題呢?到底是不是這標準單一又死板呢?在這單一死板的標準下有多少學生被質疑、否定呢?當大人能接受每一種小孩各有天賦的時候,所謂「問題」就不復存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支持思考除罪化/OVERTHINKER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