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冬天,一隻黑色公狼出現在阿拉斯加朱諾市的門德霍爾冰川公園。
當地時有狼蹤,但這隻黑狼不是偶然經過,而是在之後六年間都固定在鄰近人類生活圈的區域出沒,並且特別喜歡跟狗狗玩耍。
《A Wolf Called Romeo》(一隻名叫羅密歐的狼)是關於這隻黑狼、他的狗狗朋友和人類鄰居的回憶錄。
有天,我家附近來了一隻狼
作者從第一次見到家對面的湖上出現這隻奇妙黑狼寫起,循時序描述年復一年周邊居民與他的互動,發生的意外事件,過程中政府單位採取的作法。還寫到黑狼在2009年秋天失蹤後,人們如何努力調查他的下落,以及他們在知道黑狼遭獵殺後,對盜獵判決的反應和後續的紀念活動。
雖然在野外親眼見到狼是一件非常稀有的事情,對陌生人類態度還這麼友善放鬆的狼更是前所未見,不過作者跟妻子在一開始的驚喜興奮之後,馬上就開始擔心到底該怎麼跟他互動。他們很快就發現黑狼不是受到食物吸引才靠近人類生活圈,而是因為狗。作者家對面的門德霍爾湖在冬天結冰後會有很多人來遛狗,作者家也有養三隻狗,其中一隻叫作達珂塔的母拉布拉多跟這隻黑狼表現得幾乎像是一見鍾情,這本書封面的照片就是他們第一次見面時作者拍下的。
黑狼羅密歐與拉不拉多達珂塔初次見面。作者Nick Jans攝。
起先因為擔心狼的安危,作者跟左右鄰居不約而同對他的存在保密——所以作者到好幾年後才知道別人家也都是在差不多的時間開始發現這隻狼,甚至他的鄰居和狗會跟狼一起去附近森林步道健行。後來因為黑狼實在顯眼,經常在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待著,原本以為他是大型犬的人在聽到狼嗥之後也知道湖邊有狼出沒了。別人也很快就發現這狼不特別怕人,同時非常喜歡跟狗互動。或許是因為懷疑先前一隻遭路殺的懷孕母狼是他的狼群成員,或是因為他特別喜歡的玩伴都是母狗(不過狗已經結紮),總之當地居民將他取名為羅密歐。
一隻聰明又友好的鄰居
羅密歐奇蹟似地與人類社會為鄰,還過得如魚得水。過馬路前會先看左右,沒有被毒餌或陷阱騙到,也沒跟其他路過狼群起衝突。雖然只有自己一隻狼,他也逐漸建立起自己的領地範圍,還發展出規律生活:每天固定時間會去湖邊晃晃、跟附近的狗打招呼、跟熟識的人類&狗會合一起去林間步道健走(對他來說可能也是在巡視地盤),之後會消失幾個小時,可能是到附近樹林裡打獵了,隔天再出現。因為冬季幾乎每天都能看到狼,門德霍爾湖區在當時成了熱門景點,有人會專門開車來看他,現在網路上還可以找到很多羅密歐跟狗玩的照片。
問題都是人類造成的
即便附近社群內一直有不滿的聲音,認為這狼放著不管遲早要出事,或者經常有完全不在乎行為後果的狗主人,帶家裡容易暴衝或有侵略性的狗接近他,羅密歐也從沒有在眾目睽睽之下出現攻擊行為。
曾經有個攝影師帶自己家的小型犬想要吸引羅密歐接近,狗在暴衝時觸發了他的追獵本能,但叼起狗跑兩步之後,聽到旁人喊叫便把狗放下,狗狗毫髮無傷。不過他叼狗的畫面被攝影師拍下登報,政府部門因應民眾反應而派人進行驅趕,羅密歐消失幾天之後又重新在湖邊出沒,好像什麼都沒發生。
同時雖然很多人不相信,但作者認為從他的行為模式跟便便成分看來,他一直接近人類的目的不是為了討食(常跟他互動的人類也信誓旦旦說從沒有餵過他),食物都靠自己在附近山林間打獵。他對人表現出的態度一直都很放鬆,外觀也始終很健康。
想接近,又怕這份愛會造成傷害
期間作者誠實而詳細地描述他自己的糾結,他經常想表示自己對羅密歐而言也是特別的存在(不只是因為羅密歐喜歡他的狗!),同時又擔心這種親近會增加狼的生存風險。類似的糾結還有很多,例如,給一隻野狼取名是正確的嗎?如果這隻狼跟我家的狗互相喜歡,就應該讓他們一起玩嗎?如果別人看到狼跟我家的狗玩得很高興,也隨便帶狗接近他,結果沒控制好自己的狗、跟狼打起來怎麼辦?如果很多人聚集在附近,給狼太大壓力怎麼辦?我們應該在憾事發生前驅趕這隻狼嗎?到底怎麼做才能真正對他好?
後來作者跟妻子出於個人道德感,不再讓家裡的狗出門跟狼玩。他自己只會在出門滑雪的時候跟待在附近的狼簡單打個招呼,不會長時間待在附近。但他終究只能做到自我約束,無論是狼還是其他人的行為,都不是作者能夠控制的。作者在書裡列了非常多人類與野生動物接觸的案例,有些是為了羅密歐的行為辯護,因為偶爾會有人懷疑自己的狗被他吃了(作者自己記錄到三起吃狗懸案);也有許多例子意在強調狼的智力跟社會性,以維護那些曾經抱持著善意、理解跟他互動的人類(包括作者自己):無論是住在門德霍爾冰川公園,或是每天找狗狗社交,跟熟識的人類打招呼,終究都是這隻狼自己的選擇。
這種偶爾遊走在危險邊緣,主要靠羅密歐強大到不可思議的自制力,以及整體來說當地居民好惡相抵的中立觀感,一起維繫起的人狗狼共存關係,就這樣持續了六年。
羅密歐的秘密生活
不過難道這六年間羅密歐都只跟狗狗玩、把跟狗的交流當作狼群生活的替代品嗎?作者認為也不一定。他跟其他人都曾經看過羅密歐跟不同的狼一起出沒,也曾經帶著其他狼到冰川公園(其他狼對人類有著尋常的狼反應:看到就跑),加上羅密歐的行程表裡面,一天中一半時間花在人類社會,另一半時間誰也不知道去了哪裡,加上夏季也較少看到他出沒,表示羅密歐在這段時間還是有可能待在自己的狼群,甚至可能有他自己的配偶跟狼寶寶。天氣變冷之後再回到結冰的門德霍爾湖,越過湖面來見他的狗朋友們。
可惜這個時間管理大師的假設終究只是假設,羅密歐不是研究計畫追蹤的狼,沒有GPS項圈記錄行蹤,也沒有研究員採集他的DNA去跟其他狼群比對,所以除了性別跟毛色,他的一切資訊都成謎,連年紀也是作者根據自己觀察經驗推測的:按體型來看,2003年羅密歐剛出現的時候應該兩歲左右,到2009年應該至少有八歲,就野狼而言已是相當高壽。過去在野外曾觀察到,意識到自己大限將至的狼,會找處安靜的地方獨自離開。
不過當羅密歐不再出現,與他熟識的人們卻感覺他的消失不同尋常。經過幾個月的調查,他們驗證了心中最壞的猜想:羅密歐被兩個盜獵者殺掉了。
噩夢成真的時刻
這不是隨機的獵殺。這兩個盜獵者深知朱諾市有許多人喜歡羅密歐,他們是為了造成其他人的痛苦、為了炫耀殺掉知名的狼而刻意鎖定他、對他下手。其中一個獵人,一找到機會就向同事吹噓自己殺了有名的狼、還會在休息室播放協尋羅密歐的影片、一邊對螢幕叫囂,同事覺得他的心理實在太變態,而主動去聯絡在調查羅密歐下落的朱諾市民,並一直協助累積獵人犯法的證據。
雖然協助調查的人們除了盜獵以外還找到許多重罪證據,例如種植大麻、偷竊槍枝等,但最後起訴的只有盜獵一項,兩個盜獵者判決也很輕:一人緩刑一年,罰金七千元;另一人罰金六千元,兩年內禁止在阿拉斯加狩獵,加上一百小時社區服務。
最後,謝謝命運讓我們相遇
對於喜愛羅密歐的人們而言,最後的安慰是檢察官爭取將羅密歐的毛皮在法庭上展示給旁聽的民眾,讓他們有機會親自道別。當時判決中將毛皮交給朱諾市永久保管,後來由作者負責聯絡標本師來製作標本,財產歸屬的行政程序拖了很久,一直到2017年羅密歐的標本才正式在冰川公園遊客中心展示,作者為此寫了一篇報導,感嘆羅密歐終於回家了。
雖然過程非常糾結,結局又如此心碎,但作者在日後的訪談中回顧起那六年時光,依然抱持著正面的態度,因為這世上多少人有幸能夠與一隻野狼相知相遇。
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