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14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台灣生活﹞我跑完三場半馬賽事了!

半馬,指的是長度21公里的半程馬拉松。在2019~2022年間,我參與了三場半馬賽事。其中兩場田中馬拉松(簡稱田中馬)是超過正規半馬距離的「超半馬」。
這篇會跟大家介紹我如何進入長距離跑步的世界,以及分享我在跑馬拉松過程中的酸甜苦辣與心得,絕對不只是跑完後跟看板拍張Finish照看起來的輕鬆愜意呀(如下圖)。
2022.11.13 田中馬拉松
2022.11.13 田中馬拉松

什麼時候開始喜歡跑步
我愛好跑步的起始點是從幼稚園開始。那時老師僅僅讓一組組學生跑十公尺的折返跑,但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衝刺、競爭、奪第一的興奮刺激感,發現原來有這麼快速就可以獲得大大成就感的事情。自此之後便開始喜歡上學生時期的每一次跑步競賽。

從短距離到長距離的過程與契機
一、比賽項目的改變
在小學跑一百公尺時發現自己無法拿到相對優異的成績,代表學校參加中小聯運女子兩百公尺競賽時也摸不到總排的車尾燈,便知道自己不擅長短距離爆發性的跑步。然而在進行體適能測試的八百公尺跑走項目時,發現自己的體能相較其他同學好上許多,也開始專攻校內女子八百的競賽,擁有不少次全校第一或第二的成績。
二、心態需求
到了高二面對升學壓力時,晚上外出跑步成為我排憂解悶的主要方法,當時為了雕塑體態也提高外出慢跑的頻率。在多次訓練下,心肺耐力理所當然地跟著提升,從兩公里、四公里,漸漸把長度增加到八公里、十公里。隨著成就感與習慣的養成,每次的慢跑訓練都保持在六公里(或半小時)以上的距離。
三、持續接觸跑步事物
大一就讀東吳大學時因體育課認識了體育室教職員,再被引薦認識到NIKE校園大使,進而開始參與NIKE團隊的NRC與NTC活動。爾後跟著團隊完成了兩場十公里的馬拉松賽事、自己參與東吳校內五公里競賽後,剛好有朋友相約一起跑田中馬半馬,此時便是接觸半馬賽事的起頭點。
在下定決心想挑戰自我後,又在一次次的訓練中逐漸拉長距離,從十公里、十二公里,漸漸到十五公里、十八公里,並在2019年11月10日完成我的初(超)半馬賽事。

賽事成績
2019年過後,我又分別於2020年與2022年參與了兩場半馬,以下為這三場的個人成績:
  1. 2019/11/10,田中馬拉松
總距離:22.4k,總名次(女):86/2008,晶片時間:2:18:44。
2. 2020/11/15,戀戀桐花馬拉松
總距離:21k,總名次(女):222/398,晶片時間:3:23:40。
3. 2022/11/13,田中馬拉松
總距離:22.6k,總名次(女):306/2322,晶片時間:2:40:20。
在這三場賽事中,第一場有認真準備且直接跑完全程;第二場幾乎駐足每一個補給站,抱著玩樂之心參與;第三場則邊吃自己所需與想吃的補給,邊跑出該階段所能有的最佳成績。

賽事過程的酸甜苦辣
一、交通
馬拉松賽事通常在早上六點前便須抵達現場進行寄物與暖身,大眾運輸的時間若不夠早,便會需要自行開車前往或提早一天下榻賽事場附近的民宿,甚至在空地搭帳篷過夜。然而台灣對馬拉松的保持狂熱,再加上防疫政策的逐漸鬆綁,參與人數依然居高不下,故在大眾運輸、車位、民宿等面向都會產生一位難求的狀況。
二、補給站
賽場上的補給品往往會成為新聞的播報要點之一,田中馬豐盛又浮誇的食物便是它的一大吸睛點。如今年上場的有:烤乳豬、烤鱷魚、甕仔雞、豆花、蛋糕、啤酒⋯⋯(講不完),甚至有一整排的王品攤位,牛排、火鍋等皆兼具。於是每到補給站便會是一大波的塞車潮,不過其實我在長跑當下很難塞進油膩的食物,在意賽事成績的跑者也幾乎不會停下享用。
三、風景
每場賽事都會有各自獨特的風景,如:田中馬以田園風光著名、戀戀桐花馬拉松則可以在賽道上看到桐花盛開的景象。然而田中馬更吸引人的還有每年必共襄盛舉的當地居民,他們會在住家門口擺出食物讓跑者取用,也會熱情幫你加油打氣,甚至看得到各民間團體的表演,如:布袋戲、舞團、樂團等等。在我參與幾場賽事的經驗下,田中馬的賽道氛圍的確最為溫馨、熱鬧及具有人情味。
四、競爭與觀察
我在賽場上總是不斷超過一群人,也不斷被一群人超過,因為每個人的能力不同,一路上更會遇到各種路況,有上、下坡、地下道、需交通管制的馬路口、補給站等等。因為彼此競爭的頻率過高,反倒讓我可以不去在意超越與被超越,轉而將專注放在自我,好好地去做調適。
跑步的過程我也會觀察跑者們的穿著、姿勢、疲累程度等狀態,可以高密度地觀察到各式各樣的人,也是我在參與馬拉松時感到極為有趣的一點。
五、攝影團隊
賽道上會在不同地方有攝影大哥幫忙拍照,除了主辦單位的拍攝外,也有其他攝影者幫忙捕捉畫面。會後再將照片放置網路上讓大家取用,除了些許單位有免費圖檔外,多數單位的照片會有巨大的浮水印,購買一張費用約是160~220元不等的價錢。購買後,單位會再將原圖電子檔寄給購買者。

賽後心得
一、學會調適,不牽強
在上週末的田中馬之前,已經有兩年以上未接觸21公里的訓練,故在這次賽場的後半段讓我幾乎快要放棄。在天氣炎熱、訓練不足之下,最後的三公里明顯感受到身體負擔加劇、胸口逐漸難耐,不敢妄自加快速度也不想停下走路的我,還是以慢速跑到終點線前再短暫衝刺。但在這過程裡都很謹慎地調整呼吸,深怕超出自己身體的負荷程度,然而在過終點時卻感受到頭部與鼻子輕微發麻,所幸狀況在短時間內快速復原。
在此經驗過後也告訴自己參與賽事要有更充足的訓練,也要明白自己的能耐、不要過度逞強。平安很重要。
二、跟著機會一同成長
經過這些年的跑步經驗,發現在一個領域打滾久了,機會到處都是,只要自己沒有放棄、持續精進,並學習看見與願意抓住機會,成長便立即可見,里程碑也會一個個建立起來。
以上是我接觸跑步的過程及參與三場半馬賽事後的經驗分享,讀者如果有任何回饋都歡迎告訴我。我是林溫,在學習滿足自己創作欲的同時能好好說話,並帶給這個世界一定的影響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