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3|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吳晟詩作的玉山書寫

在區域文學研究方興未艾的此際,有沒有一個台灣景觀,不只是對在地文人有意義,更對整個台灣創作者有意義?2006年台灣意象票選活動提供了一道線索,玉山於該活動榮獲第二高票,此結果揭示了兩個意義,一是玉山在台灣人心中具有其份量,玉山不單只是布農族的聖山而已,二是肯定了玉山作為台灣象徵的代表性。翻開吳晟詩集《他還年輕》,卷一前三首詩作〈一座大山〉、〈他還年輕〉、〈大鐵杉〉均以玉山為描摹對象,可見玉山之於詩人有其特殊性,本文嘗試透過三首詩作之析論,一探玉山作為自然景觀,結合了詩人的想像與情感,產生了哪些書寫的可能。
〈一座大山〉甫開頭就形容玉山:「一座大山/蘊藏多麼幽深的神秘和想像」,「神秘」一方面是氣候變化帶來的雲霧繚繞,讓山脈可見亦不可見,另一方面是原住民眾多與玉山相關的神話傳說,賦予玉山一層神秘色彩。第二段依序出現雨水、藍天、峰巒、箭竹、草坡、林木等景物,呈顯出玉山自然景觀之豐富;第三段將地理空間與歷史時間加以交疊,「靜穆聆聽鐵杉雲杉圓柏的年輪/訴說台灣島嶼最高峰的身世」,一圈圈的年輪是時間的累積,一點一滴的時間構成了島嶼的歷史,第四段寫道:
三兩天的匆促行腳
只是旅客的煙塵聒噪
也許我們應該學習安靜的山羌、水鹿
把腳步放輕、把聲息放緩
踩著和山脈一樣的步伐
聆聽、再聆聽
詩人呼籲步入山中的旅人們,應該學著把自我縮小,將步調放緩,跟隨山林的頻率,感受大自然傳遞的訊息。
〈他還年輕〉從詩題即揭示了吳晟對玉山的看法,歐亞板塊、菲律賓海板塊相互擠壓,造成岩層地質隆起,經過長時間的地殼運動,形成了台灣最高山脈玉山,而玉山「他還年輕」、「他還在成長」,詩作最末:
我們的玉山,他正年輕
雖然一再承受激烈的震盪
烈火焚燒、還有斧頭利鋸烙下的傷痕
和共同走過艱苦的台灣一樣,深刻的痛
讓他成長、再成長
社會發展帶來山林的傷痕,玉山經歷過祝融之災、濫砍濫伐等破壞,但玉山並沒有因此被擊垮,在苦難中不斷重生,詩人不只是提醒大家省思科技與自然的平衡點,寫玉山同時也是寫人生,反覆「高溫、擠壓、崩裂、沉積」的造山運動,就像生命裡一次又一次的磨練,困頓過後就是新的開始。
〈大鐵杉〉一詩,首段描繪的藍腹鷴、帝雉,都是台灣特有種;次段「高山箭竹、節節抽長/林蔭深處的大鐵杉,也不斷向上勃發」,藉由不斷上升的意象,代表不停成長;第三段筆鋒一轉,記錄無情的火災如何吞噬生命;前述向上成長的大鐵杉,進入第四段轉以同心圓的形象出現,「不停、不停畫著同心圓/畫著滄桑與依戀的年輪」,象徵時間的前進與生生不息;到了第五段,大鐵杉不只是自己一棵樹,「梅衣、松蘿、鳥巢蕨……/攀在他不斷伸展又伸展的枝枒上」,值得注意的是,梅衣、松蘿、鳥巢蕨屬於附生植物,這些植物與大樹之間的空間,提供了小動物生存的場域,大鐵杉與附生植物可說是組成一個微型生態圈,詩人透過神木的不同面向,刻畫玉山的動、植物生態。
展讀〈一座大山〉、〈他還年輕〉、〈大鐵杉〉三首詩作,可以發現,吳晟筆下的玉山相當多元,包含了人文史地、地質、生態等,詩人透過文字與土地的連結,見證台灣島嶼的過去和現在。
——發表於《吹鼓吹詩論壇》第43期(2020年12月)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愛詩人曾發表的書評、詩評、文學評論與其他。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