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特務|以青春視角挖掘生命體驗──淺談 2022 新星獎「種子新星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編按:本文為 2022 年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系列文章之一,主要談及種子新星獎參賽作品《大拇指》、《小圈圈》、《照顧》。

文/安邦(2022 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評審)
「如果我還年輕……」一邊看著種子新星獎的參賽者的影片,我經常會這樣問我自己。這個時代下的少年們到底在想什麼、感受什麼,與我該是大不相同吧!網路發達、資訊爆炸,他們的煩惱與壓力,表達愛與接收愛的方式,有屬於自己的一套,或許更直爽,也可能更迂迴,藉由這次機會,我見識到了。因為種子新星獎的規定是相對寬廣的,年紀是大學以下,題材與形式都沒有限制,於是,我要求自己必須摘下有色眼鏡,回到同樣的年紀,用平視的眼光,去體驗他們的「體驗」。
紀錄片與劇情片幾乎各佔了三分之一,選材的深度雖沒有其他組別來得層次豐富,但觀點十分多元,多從為人子女、為人學子的角度來觀看他們的生活,除了有跟教育體制的對應,也有與歷史、環保的理解。當然最多的還是跟家人之間的情感描繪,能夠由此窺見作者們的情感開關,比過去的我們更早被開啟。拜當代的資訊連結快速所賜,少年們的涉獵範圍廣,製作上的創意也令人期待。美中不足的部分,也取決於這載舟的水,因為想講的東西太多,往往忽略了挖深的重要性。
《小圈圈》劇照/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提供
極簡的篇幅裡,組織故事的層次
再談動畫片,大概是最令我驚豔的了。技法上的運用十分有新意,用相對短小的篇幅,來闡述簡單但專注的議題。講到了此處,我想講講這次得獎的動畫作品《大拇指》,用全 2D 的平面動畫,粗獷但富有質感的畫風,如展開捲軸似的橫向移動,角色的底部有偶戲人物般的木條,象徵他們都被一股看不見的勢力操縱著──主角是個一事無成的失敗者,受盡霸凌,卻在一次機運下扭轉局勢,被幕後的操縱者賦予了能力,能用他力量無窮的大拇指報復邪惡勢力,彷彿英雄電影裡的正派角色,怎料,能力越發強悍的他,卻落入過度使用的圈套裡,變成了欺侮他們的反派。能在極簡的篇幅裡,組織故事的層次,還暗喻了不少社會現況,實屬難得。
接著,藉由紀實的影像脫穎而出的作品《小圈圈》,我想是最貼近當代青年的講故事方法了。片中不乏見到 Youtuber 般的訪談與自我剖析的橋段,然而在常見的敘事結構裡,卻注入了獨特的設計,片中的焦點隨著主角與朋友們之間的對談慢慢靠攏,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離不開主角了,她面臨的生計上問題、家庭情感的背景故事,還有主角處事做人的邏輯,吸引著我們看見徘徊在渴望長大與不想長大之間,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幕,便是身為高中生的女主角,坐在爸爸的病床邊跟中風的他一塊看電視、比較膚色,如常的生活片段裡,被記錄者是這麼自然,可想而知,她與父親已經習慣這樣的相處模式許久,少了無病呻吟,反而以淡然的無奈取代,讓人信服這更靠近身而為人的模樣,複雜、深刻。
《照顧》劇照/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提供
少了匠氣,更貼近觀眾
最後,要介紹的是獲得種子新星獎首獎的劇情片《照顧》,在觀看這部短片時,我人正在高鐵上,卻不因小螢幕的收看,而影響了我對《照顧》的喜愛。當時我看了兩遍,第一遍結束後,我忍不住對身旁的友人讚嘆,劇組工作人員的年紀雖輕,但從劇本、拍攝、表演到最後的剪輯,全都有用心思考,技法早已純熟,卻又不顯做作,真的是少見的佳作。
而後,我再看了一遍,我對故事中的情感又更投入了一些,《照顧》簡單兩字卻道出了主角身為孫子,必須跟失智症的阿嬤生活在一個屋簷下的微妙變化。本片像是一個循環,雖然沒有著墨阿嬤照顧孫子的過往種種,但藉由他們的互動,我們得以嗅見《照顧》二字寓意深遠。在片子一開始的時候,被反鎖在家門外的主角請阿嬤協助,阿嬤想幫忙卻找不到開門的方法,一針見血地破題,隔開兩人的那道門,就等著我們隨劇情緩緩推開。就是這樣一點一滴沁入心脾的演繹,少了匠氣,更貼近觀眾。我相信在這故事的背後,有濃濃的情感為基底,動人且真摯。
在這次評審的過程中,我得以看見學子們的青春視角,對世界還有各式各樣的想像與困惑,我想說的是,其實這些困惑並不一定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消失不見,可能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來省視而已,不過,要再回到年少時的純粹,應該不太容易,所以請享受當下所擁有的,然後熱情地繼續用創作來跟世界對話吧!「如果我還年輕……」這一道大哉問的難題,希望以後你們會有比我更好的答案。

安邦|曾擔任《飆!企鵝理德》、《那一年的幸福時光》、《女王不下班》、《聖堂風雲》執行編劇,現為自由影像工作者。
「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由新北市政府主辦,徵選當年度優秀的學生影像作品,涵蓋劇情片、紀錄片、動畫片、實驗片共四種類型,同時專為高中職(含)以下學生設立「種子新星獎」,是範圍最廣的學生電影獎。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編按:本文為 2022 年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系列文章之一,主要談及動畫組參賽作品《Whiff》、《byebye.》、《路上》、《奧》、《艄》、《花度》。
編按:本文為 2022 年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系列文章之一,主要談及紀錄片組參賽作品《洞》、《跳飛機》、《站到站》、《舊橋戀人》、《貓男》、《忠情的凝視》。
編按:本文為 2022 年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系列文章之一,主要談及劇情片組參賽作品《當哨聲響起》、《龔囝》、《後會有期》、《套子套》。
父親熱愛香港電影,像賭神一樣賭博,那種貪婪逐漸讓他心裡的野獸滋長,讓他整個人從裡到外,都成為了一頭野獸。輸錢的父親總是喝酒,他會在酒裡放進白色藥丸,安穩地睡上好長一段時間,父親鼾聲如雷,酒裡糖衣剝離,母親的眼水流成河海,藥丸在酒裡吐泡,全家人像是一起溺水,我和母親沉到最底,想求救,父親卻看不見。
而若是以為《她有話要說》的故事會是溫情主義、鼓舞人心的調性,那將會對電影感到失望。因為本片更像是紮實地告訴觀眾「你們要非常用力、非常努力,才能取得真正想要的證據」,是一部相當硬派的紀實電影。
「神有沒有幫過這個家?」儘管仍是全片未竟的懸問,當哥哥的小番茄在無數次的失敗後終於種出了自己的一條路,甚至在開市時喜獲比預期還高的賣價,我們看到的,與其說是遲來的神助,不如說是人如何靠著滿是割傷與厚繭的雙手,揮汗成為自己的神。
編按:本文為 2022 年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系列文章之一,主要談及動畫組參賽作品《Whiff》、《byebye.》、《路上》、《奧》、《艄》、《花度》。
編按:本文為 2022 年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系列文章之一,主要談及紀錄片組參賽作品《洞》、《跳飛機》、《站到站》、《舊橋戀人》、《貓男》、《忠情的凝視》。
編按:本文為 2022 年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系列文章之一,主要談及劇情片組參賽作品《當哨聲響起》、《龔囝》、《後會有期》、《套子套》。
父親熱愛香港電影,像賭神一樣賭博,那種貪婪逐漸讓他心裡的野獸滋長,讓他整個人從裡到外,都成為了一頭野獸。輸錢的父親總是喝酒,他會在酒裡放進白色藥丸,安穩地睡上好長一段時間,父親鼾聲如雷,酒裡糖衣剝離,母親的眼水流成河海,藥丸在酒裡吐泡,全家人像是一起溺水,我和母親沉到最底,想求救,父親卻看不見。
而若是以為《她有話要說》的故事會是溫情主義、鼓舞人心的調性,那將會對電影感到失望。因為本片更像是紮實地告訴觀眾「你們要非常用力、非常努力,才能取得真正想要的證據」,是一部相當硬派的紀實電影。
「神有沒有幫過這個家?」儘管仍是全片未竟的懸問,當哥哥的小番茄在無數次的失敗後終於種出了自己的一條路,甚至在開市時喜獲比預期還高的賣價,我們看到的,與其說是遲來的神助,不如說是人如何靠著滿是割傷與厚繭的雙手,揮汗成為自己的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我們生了一個小孩》是一部探討重組家庭血緣關係的電影。故事圍繞著40歲男主角在第二段婚姻中,與第一段婚姻的小孩以及新生命之間的情感變化展開。透過角色間的情感互動,探討了親子關係、親密感以及血緣關係的真相。
Thumbnail
《三明治媽的多重宇宙》這本書提到了許多關於長照家庭的人間鬼故事,主要照顧者在承受照顧病人的壓力的同時,還要應對各種來自親戚的壓力與批評,提醒讀者如果不是在照顧現場,則應尊重主要照顧者並給予最大的支持。
Thumbnail
《小曉》不是甚麼教育或勵志片、歌頌母愛偉大或人文關懷的電影,它描繪了一位過動症女孩在家庭和學校生活上起伏的片隅 雖然劇情偶爾鬆散亦偶有枝節,但演員的精湛演出,深深把觀眾吸引進去小曉和母親內心的黑洞 (下有劇透)
Thumbnail
電影《惡女》的劇情,雖然聚焦在立美與秀蘭之間的鬥智攻防,但劇中,立美、秀蘭與立美的父親,這三人間的關係裡,牽纏的中老年人情感需求,與子女怎麼處理長輩情感關係,更讓我有感,明(2025)年起,台灣就進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有一人超過65歲,這樣的家庭議題,將不再少見,如果你的父母想談戀愛,你會怎麼處理?
Thumbnail
探討青少女成長時期的心態變化, 非常適合母女,尤其是華裔一同觀看, 對於華裔女性成長歷程有很有趣的轉化過程。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小曉》是一部觸動人心的電影,描繪了過動症小孩在家庭和學校中的成長經歷。從小曉的孤獨旅程、家庭微妙關係、老師的溫柔陪伴到社會對過動症的刻板印象,影片深刻反映了困境下的愛和勇氣。主要角色包括小曉、母親薇芳、班導保羅等。觀眾將在故事中體驗到深刻的共鳴。
Thumbnail
網路文章小說以濃縮滴雞精調味,2024最新發行講述家庭問題、創業心態議題(非愛情類)。本文沒有金句節錄、不再復述雞湯。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我們生了一個小孩》是一部探討重組家庭血緣關係的電影。故事圍繞著40歲男主角在第二段婚姻中,與第一段婚姻的小孩以及新生命之間的情感變化展開。透過角色間的情感互動,探討了親子關係、親密感以及血緣關係的真相。
Thumbnail
《三明治媽的多重宇宙》這本書提到了許多關於長照家庭的人間鬼故事,主要照顧者在承受照顧病人的壓力的同時,還要應對各種來自親戚的壓力與批評,提醒讀者如果不是在照顧現場,則應尊重主要照顧者並給予最大的支持。
Thumbnail
《小曉》不是甚麼教育或勵志片、歌頌母愛偉大或人文關懷的電影,它描繪了一位過動症女孩在家庭和學校生活上起伏的片隅 雖然劇情偶爾鬆散亦偶有枝節,但演員的精湛演出,深深把觀眾吸引進去小曉和母親內心的黑洞 (下有劇透)
Thumbnail
電影《惡女》的劇情,雖然聚焦在立美與秀蘭之間的鬥智攻防,但劇中,立美、秀蘭與立美的父親,這三人間的關係裡,牽纏的中老年人情感需求,與子女怎麼處理長輩情感關係,更讓我有感,明(2025)年起,台灣就進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有一人超過65歲,這樣的家庭議題,將不再少見,如果你的父母想談戀愛,你會怎麼處理?
Thumbnail
探討青少女成長時期的心態變化, 非常適合母女,尤其是華裔一同觀看, 對於華裔女性成長歷程有很有趣的轉化過程。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小曉》是一部觸動人心的電影,描繪了過動症小孩在家庭和學校中的成長經歷。從小曉的孤獨旅程、家庭微妙關係、老師的溫柔陪伴到社會對過動症的刻板印象,影片深刻反映了困境下的愛和勇氣。主要角色包括小曉、母親薇芳、班導保羅等。觀眾將在故事中體驗到深刻的共鳴。
Thumbnail
網路文章小說以濃縮滴雞精調味,2024最新發行講述家庭問題、創業心態議題(非愛情類)。本文沒有金句節錄、不再復述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