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1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拖延症不是因為懶惰,是〇〇使你無法動彈

【前言】
拖延症一般來說可以分為主動拖延被動拖延。主動拖延是有意識地刻意拖延,並且有能力脫離拖延的迴圈。
被動拖延是不願意卻仍然發生拖延,且無法脫離拖延的迴圈,也是這篇的討論主題
以下是寫給被動拖延的創作者的自救參考指南。

【拖延症如何發生】
創作上的拖延症,通常來自於任務內容停留於腦中太久,並且持續產生壓力和不愉快感,導致實際的執行計畫無法積極進行。
許多創作者在面對拖延症的時候,會搜尋各種提升產能的方法,或是洗腦自己若是不提高效率就會導致某些可怕的後果,設法讓自己快速進入戰鬥狀態。
但其實身為職業創作者必須知道,進度總是停滯不前,往往不是因為懶惰,也不是因為技術能力低落,是壓力箝制住大腦和身體使我們動彈不得。這個認知非常重要。
當我們已經被壓力箝制住,又選擇「加壓」來逼迫自己動起來時,也許暫時能啟動腎上腺素幫助渡過危機,卻會導致我們在下一次需要開啟工作模式時更難進入有效率的狀態(因為大腦和身體已經將工作認知為艱鉅又耗能的危機),最終使得工作的進行速度越來越兩極化,腎上腺素越來越難被激發,不只身心俱疲,也無法享受創作樂趣。
如果能好好理解自己不是「不想工作」而是「暫時無法工作」,不再責怪自己懶散怠惰,才會有機會找到方向正確且適合自己的解方。
以下分享筆者的短期性與長期性的改善方法。

【短期性的改善方法】
  1. 時間充裕但大腦和身體沒有意願進入工作模式的時候,先將工作內容大方向地從外圍開始執行,目標在於用最不費力的方式減少大腦負擔,之後再逐漸向內填補細節。
  2. 實在完全動不起來的時候,讓自己每天只打一個字或只做一件小事就收工。好好吃、好好睡、好好休息,讓大腦想起來創作是一件使自己愉快且充滿活力的事情,是恢復效率和創作品質的唯一捷徑。

【長期性的改善方法】
  1. 停止強迫自己必須有效率。原因前面已經敘述就不再複述。
  2. 在感受到疲倦之前就主動停止工作,主動休息。如同前面所說,「感受疲倦」是導致下一次難以進入工作狀態的主因。當你回過神發現自己很累的時候,其實已經是過度疲倦的狀態了。《用心休息:休息是一種技能-學習全方位休息法,工作減量,效率更好,創意信手拈來》這本書推薦給想學習主動休息的創作者。
  3. 正確的飲食觀念。除了基本的定時定量和均衡攝取之外,可以額外注意三個大方向。
  • 多吃原型食物和抗發炎、抗氧化食物 - 過多的壓力會使身體製造發炎物質造成慢性發炎,使大腦機能低落、身心狀態失衡和引發各種慢性疾病。
  • 製造良好腸道環境 - 詳情請搜尋關鍵字「腸腦軸線」。
  • 留意自己是否容易對食物產生過敏反應(例如奶類或麩質) - 常食用過敏原會使身體長期慢性發炎。
4. 學習壓力管理技術。對創作者來說時間管理幾乎同等於壓力管理。這是一件需要對自己的狀態時刻觀察、不斷嘗試和累積經驗的技術,也就是常聽到的「覺察」的技術。當我們學會辨識自己正在累積壓力,和學會辨認壓力源,並且知道如何有效應對的時候,才有足夠的力氣保持平穩的創作效率。
無論短期方法或長期方法,目標都是減少大腦負擔保留並增強體力阻止大腦把工作認為是一件「疲累且耗能的事情」的認知。若創作過程中有任何和以上目標相反的行為,都是屬於自我加壓的行為,將會使拖延症變得更嚴重。
若感覺自己失去動力嘗試以上方法,或嘗試無效的話,可能代表需要更專業的醫療協助。

【小結】
過去筆者因為壓力而動彈不得的時候,向一位資深的日本編輯求解,他沒有指點任何創作方向,只告訴我商業創作的生存法則是「兵貴拙速」。
不要擔心作品不完美、不要害怕自己不夠厲害就停下來反覆檢討,因為創作只要不斷發表、不斷累積就必定會進步。能不能在職業創作者之路走得遠的關鍵不在創作技術,而是壓力管理和時間管理的技術。
當時我無法體會,只覺得交出不完美的作品是不負責任的表現,後來有幸遇到了神隊友們以及天使責編,幫助累積了拙速的體驗,才理解了所謂的負責任不是堅持完美,是有餘裕判斷輕重緩急,是學會保持力量繼續往前走。
讓壓力順流,找到自己的節奏,對創作和生活保持好奇心。
有滋潤的心靈才能帶來有趣的創作。
希望我們都常保身心靈水潤潤的狀態。

下回:『思緒順暢的魔法飲料』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