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面情緒教你成為角色設計大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言】

上一回《創作者的大局觀》介紹了如何使用後設認知的技巧,幫助自己打開視野,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向。在文章中我們聊到覺察自身的「情緒來源、經驗來源、感官來源」,今天則要進一步來討論「負面情緒」的情緒來源,以及它可以如何被應用在角色設計與故事鋪陳上。

【負面情緒的來源】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負面情緒包括:憂鬱、悲傷、害怕、厭惡、煩惱、憤怒、恐懼、不滿、沮喪、絕望等。
有時候負面情緒會帶來過多的生理不適,和阻礙日常任務進行,這種時候我們通常會更進一步發展出其他的自我防衛機制來阻擋負面情緒,例如否認事實、曲解事實、合理化事實、補償、攻擊、遷怒、刻意抽離、自我貶低、包括後設認知等,都是很常見的自我防衛機制。
無論是最原始的負面情緒,或是較複雜的自我防衛機制,這些情緒和行為其實都是代表「大腦正在努力保護脆弱無力的自己」
例如:小學生的男孩子故意欺負喜歡的女孩子。「故意欺負」即為自我防衛機制,為的是避免感受到「真實的自己被愛慕對象討厭的恐懼感」。
「故意欺負」和「恐懼感」要保護的都是「將自我存在價值建構在能被他人喜愛,因此感到脆弱無力的自己」。
又例如:網路新聞報導百萬訂閱的正妹網紅分享事業經營心得,新聞底下民眾留言「醜八怪」、「一定是鮑鮑換包包」、「富二代罷了」。民眾的「嘲諷批評」即為自我防衛機制,為的是避免感受到「因自身條件不足所產生的無力感和焦慮感」。若是認同了對方,就像是在否定努力提升自我價值的自己。
「嘲諷批評」和「焦慮感」要保護的是「將自我存在價值建構在外貌和權勢名利上,因此感到脆弱無力的自己」。

又例如:同事工作能力不算優秀卻因為擅長交際受到重用,導致我們產生了忌妒和煩躁的情緒。因為若是認同對方,就像是在否定努力增進自身工作能力的自己。
忌妒與煩躁要保護的是「將自我存在價值建構在實力被認同之上,因此感受到脆弱無力的自己」。
負面情緒就像一個守護騎士,當我們感受到重要的事物被否定、自己的存在價值被動搖、無力抵抗外界的壓力時,負面情緒就會自動運作,讓我們產生積極脫困的動力,或產生尋求協助的意願,確保我們能安全生存下去。

【負面情緒與角色設計的關聯】

接著來看角色設計。
進行商業型的故事創作時,角色的「個人主義」會是在故事大綱成立初期就必須被確立好的事情。
「個人主義」=自我存在價值、最重要的事物、最堅定的信念、說什麼也無法退讓的底線。也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負面情緒的源頭。
動漫畫常見的個人主義有:「實力至上主義」、「任務至上主義」、「弱肉強食主義」、「金錢至上主義」、「愛妻至上主義」、「夥伴至上主義」等等。
個人主義沒有對錯,只有適不適合,適合的主義可以為角色帶來前進的方向和脫困的力量,就像負面情緒也是這樣幫助我們一樣。
每一個主義都會有相對應的因果業報,也就是劇情鋪陳,身為作者的我們必須為角色的個人主義量身打造困境和課題,引導主角成長或是面對結果,成就一個完整的故事。
筆者自己在帶學生進行劇本分析的時候,很喜歡用迪士尼動畫當作舉例。例如冰雪奇緣的Elsa原本是「沒有人喜歡我也沒關係的Let it go主義」,並且將自我價值建立在「勇敢脫離原生環境+重獲自由」之上,於是被安排了必須再次面對未解決的難題,以及能使她重新相信自己值得被愛的課題。
海底總動員的馬林原本是「兒子安全至上主義」,並且將自我價值建立在「盡責任保護好有缺陷的兒子」之上,於是被安排了兒子被綁架的課題,和能使他相信兒子有能力照顧自己,願意放手讓兒子冒險的課題。
當我們越能夠分辨自己與周遭人的負面情緒來源,用相對客觀的角度看見大家心中最重要的個人主義是什麼的時候,就有越多材料能應用在自己的故事當中。
同時也會越來越明瞭他人的意見與自己不同時,僅僅是大家心中重要事物的順位不一樣而已。

【小結】

除了生理上(荷爾蒙變化、傷病、疲倦、營養失調等)或環境上(噪音、髒亂等)的因素,一般人如果時常情緒或行為失控,常常是由於自我存在價值過度倚靠外界評價,以致缺乏自我肯定感,遇到風吹草動就容易深感匱乏和感到生存價值被威脅,便會時常需要負面情緒與自我防衛機制支撐住無力的自己。
屁股上過多的脂肪也是為了支撐住久坐不動的自己,才能避免身體結構崩壞,脂肪和情緒都是為了保護我們而存在。
學習後設認知就像是讓大腦進行重量訓練,增加肌肉量提升保護力。
當我們有能力使用後設認知的技術,確認主觀認知的困境是否真的與事實相符、是否真的需要被解決、是否真的需要深信不疑,是否真的需要負面情緒來保護自己的時候,就越有機會體悟最適合自己的個人主義。
祝大家都成為心強體壯的人。
avatar-img
8會員
12內容數
每週三更新。在日本的商業出版領域寫故事的職業創作者,這裡不聊創作技術,主要分享「職業創作者的狀態維持方法 & 創作低潮時的急救對策」。祝大家創作愉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千針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生活與創作中迷路的時候,如何打開大腦裡的Google Map。
尼爾蓋曼給接案工作者的生存建議。
只有色色其實還不夠。
卡稿就像便秘,沒有找到原因的話,醞釀半天還是會縮回去。
尼采表示評論能力會削弱創作能力。
在生活與創作中迷路的時候,如何打開大腦裡的Google Map。
尼爾蓋曼給接案工作者的生存建議。
只有色色其實還不夠。
卡稿就像便秘,沒有找到原因的話,醞釀半天還是會縮回去。
尼采表示評論能力會削弱創作能力。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從反思到行動,更加深刻理解如何走出困境,理解負面情緒如何導致自我束縛,如何面對負面情緒。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本文主要講述情緒的層次,由信念、詮釋以及行動三部分構成。在生活中遭遇的不同因素會影響到我們的情緒,以及我們的行動會回頭加深我們的信念,我們要小心這陷阱。
Thumbnail
面對情緒如何影響人,擺脫負面情緒有四種練習:感恩、幽默、保持希望和理性關懷。透過這四種方式,可以改善身心健康,降低負面情緒對生活的影響。
Thumbnail
情緒源自於我們成長歷程中吸收的各種信念及經驗,又或許夾帶著我們累世所攜帶的記憶,它同時保護著我們,也同時限制著我們,並同時形塑著我們外在的世界。
前幾天分享處理人的心情的貼文,得到大家很好的回饋,很多人問我說,如果身邊的人總是倒負面情緒給自己,問我有什麼看法? 最近我看到身邊的人因為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亂發脾氣、一直陷入迴路中,其實我也一樣,有時候心情不好也會把負面情緒帶給身邊親近的人,甚至負面情緒卡得太深,讓自己一直陷入所謂「被害者」的
Thumbnail
男人困境 48 負面情緒的價值,是修復與反省,你該去尋找解法   正面思考很受人歡迎,好像只要正面思考就能夠把狀態調整好。   但實際上或許會讓你越正面越糟糕。   原因在於負面情緒原本就是讓你好好反思自己過去的行為,或是修復你現在低落的情緒。   結果你抗拒這份修復機制,硬是要把自
Thumbnail
負面情緒來襲時,大腦常常一片空白,所以事先想好讓自己開心的事情很重要!!!這二十件事情是我找回笑容的方法,包括走走晃晃、與人相處、自我分心等等。把它記錄下來,也給大家參考~~
Thumbnail
   本書根據心理學、神經生物學扭轉我們對遺忘的迷思,也破除了對遺忘的焦慮恐懼;理解「記憶」和「遺忘」的和諧運作如何讓我們擁有清醒的頭腦與健康。
Thumbnail
聽到「情緒化」一詞,相信多數人都會認為是偏向負面的形容詞,而我們不僅對於情緒化的人避而遠之,也極力克制自己成為一個情緒化的人,深怕因為這項特質而影響人際關係,進而讓自己陷入孤立的狀態。 然而,對於養育小孩的父母而言,肯定都經歷過孩子情緒激烈起伏的時期,也深深為此感到惱怒及煩心不已,但《情緒
Thumbnail
本文從反思到行動,更加深刻理解如何走出困境,理解負面情緒如何導致自我束縛,如何面對負面情緒。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本文主要講述情緒的層次,由信念、詮釋以及行動三部分構成。在生活中遭遇的不同因素會影響到我們的情緒,以及我們的行動會回頭加深我們的信念,我們要小心這陷阱。
Thumbnail
面對情緒如何影響人,擺脫負面情緒有四種練習:感恩、幽默、保持希望和理性關懷。透過這四種方式,可以改善身心健康,降低負面情緒對生活的影響。
Thumbnail
情緒源自於我們成長歷程中吸收的各種信念及經驗,又或許夾帶著我們累世所攜帶的記憶,它同時保護著我們,也同時限制著我們,並同時形塑著我們外在的世界。
前幾天分享處理人的心情的貼文,得到大家很好的回饋,很多人問我說,如果身邊的人總是倒負面情緒給自己,問我有什麼看法? 最近我看到身邊的人因為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亂發脾氣、一直陷入迴路中,其實我也一樣,有時候心情不好也會把負面情緒帶給身邊親近的人,甚至負面情緒卡得太深,讓自己一直陷入所謂「被害者」的
Thumbnail
男人困境 48 負面情緒的價值,是修復與反省,你該去尋找解法   正面思考很受人歡迎,好像只要正面思考就能夠把狀態調整好。   但實際上或許會讓你越正面越糟糕。   原因在於負面情緒原本就是讓你好好反思自己過去的行為,或是修復你現在低落的情緒。   結果你抗拒這份修復機制,硬是要把自
Thumbnail
負面情緒來襲時,大腦常常一片空白,所以事先想好讓自己開心的事情很重要!!!這二十件事情是我找回笑容的方法,包括走走晃晃、與人相處、自我分心等等。把它記錄下來,也給大家參考~~
Thumbnail
   本書根據心理學、神經生物學扭轉我們對遺忘的迷思,也破除了對遺忘的焦慮恐懼;理解「記憶」和「遺忘」的和諧運作如何讓我們擁有清醒的頭腦與健康。
Thumbnail
聽到「情緒化」一詞,相信多數人都會認為是偏向負面的形容詞,而我們不僅對於情緒化的人避而遠之,也極力克制自己成為一個情緒化的人,深怕因為這項特質而影響人際關係,進而讓自己陷入孤立的狀態。 然而,對於養育小孩的父母而言,肯定都經歷過孩子情緒激烈起伏的時期,也深深為此感到惱怒及煩心不已,但《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