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永河筆下的桃園是當年的全貌嗎?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前言

郁永河,浙江杭州府仁和縣人,1645年生,卒年不詳,今人只知1698年他仍在世,活過50歲。留存下來的作品有《偽鄭逸事》、《番境補遺》、《海上紀略》、《宇內形勢》,以及知名度最大的《裨海紀遊》,這些都與台灣有關。
郁永河之所以來台灣,是因福州火藥庫失火,庫存火藥全被燒光,皇帝下令他的長官王仲千必須要賠補全部的火藥。於是,他奉長官之命,與另一位師爺王雲森來台灣採集與提煉硫磺,帶回福州,好賠補先前燒光的火藥。
郁永河來台後,由安平走到淡水,不但經過許多台灣西部沿海的番社,接觸形形色色的台灣平地原住民,而且努力記下遊途中發生的大大小小事情。任務完成回到福州以後,郁永河便將在台灣的經歷寫成一本書,名為《裨海紀遊》。
郁永河跟他的作品《裨海紀遊》不僅在當時聞名遐邇,更流傳後世!因為他是清代文人與各級官員當中,較早為台灣人、台灣許多地方(不包含現今的澎湖群島、綠島、蘭嶼等外島)留下文字紀錄的人。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這本書的價值依然不減,因為透過這本書,我們可以了解當時台灣西部沿海的原住民,也可以一窺當時滿清官員、文士對台灣、台灣人的普遍看法。
已經有一篇文章被高中國文課本選錄!

正文

郁永河筆下的桃園、桃園人,是什麼樣子呢?他是這麼寫的:
自竹塹迄南崁八九十里,不見一人一屋,求一樹就蔭不得;掘土窟,置瓦釜為炊,就烈日下,以澗水沃之,各飽一餐。途中遇麋、鹿、麇、麚逐隊行,甚夥,驅獫、猲、獟,獲三鹿。既至南崁,入深箐中,披荊度莽,冠履俱敗,直狐貉之窟,非人類所宜至也。
二十七日,自南崁越小嶺,在海岸間行,巨浪捲雪拍轅下,衣袂為濕。至八里分社,有江水為阻,即淡水也。(下面內容與桃園無關,省略)
郁永河當年從竹塹社(在現今的竹北市境內) 走到新北的八里坌社,路線只有一條,網路上卻有兩種版本,一種是多數網文作者採用的版本,也就是郁永河行經新屋、觀音、大園沿海地帶,然後轉進比較內陸的南崁社,再由南崁社翻越山嶺,進入非常狹窄的海岸平地,一路北上;另一個版則是郁永河行經新屋、觀音沿海,然後從大園沿海走向內陸的中壢、桃園地區,之後朝西北方行前,來到南崁社,而南崁社到八里坌社之間的路線,則與前一個版本相同。
我認為前一個版本比較正確!因為桃園內陸被大規模開發是在乾隆以後,郁永河行經桃園是在康熙36年(1697年),當時活躍在桃園台地與龜山丘陵的霄里人、龜崙人還沒完全歸順滿清,不少地方仍是化外之地。郁永河有任務在身,並非來台探險,應該會選擇一條較為安全的路線,以達成長官交付的使命。其次,為郁永河引路的平埔族人,很可能不熟悉桃園內陸的情況,不會拿自己與郁永河這批官僚的命來冒險,他們多半會選擇安全、萬無一失的道路,遠離化外之地,也避免穿越那些才剛歸附官府的部落。
郁永河行經桃園內陸的機會不高。
值得注意的是,郁永河筆下的桃園是當年的全貌嗎?《裨海紀遊》裡,他對桃園的描寫,多大程度反應桃園當時的面貌?我以為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有兩個理由:
第一,他不是站在視野良好的山頂俯視,而是在地勢相對低矮的沿海平原往內陸仰視。天氣好的時候,他可以看到從龍潭一路緜延到鶯歌的山脈,也可能看到遠方的雪山山脈,但有可能將台地上的原住民部落盡收眼底嗎?光是道路兩旁的草木就能讓郁永河看不見一百公尺以外的地方,何況當時的桃園長滿高大茂密的茅草,還沒被漢人大規模開闢成水稻田與菜園,他沒有辦法穿越這些草木見到桃園內陸原住民的木屋、茅舍、稻田(陸稻且不除草)與獵場,即使站在南崁社附近的小山丘,也未必能將中壢、平鎮、八德、大溪等地的景觀一覽無遺。
第二,當時桃園的原住民擁有大片的獵場,獵場本身是沒有經過燒墾或是多年前就不再耕作的土地,縱使道路兩旁有原住民的獵場,他恐怕會認不出來,誤以為那些長滿草木的土地是無主荒地,原住民既沒有開發利用,也不是這片土地的擁有者。除非為他導引的原住民主動介紹,否則郁永河會眼見為憑,自然而然認定眼前長滿草木的土地是一塊荒地,並推測更遙遠的地方──尤其是自己看不見的地方──也是如此,但實情真的是這樣嗎?幾十年前,率軍北上驅逐西班牙人的荷蘭軍隊,早已路過桃園,並且見識到桃園內陸部落林立的景象!郁永河當年只是路過,而且花不到兩天就穿越桃園,談不上深入的了解。
讀者可能會覺得我提出的第二個理由看來有些古怪、陌生,在此,請容許我再說明一下。
郁永河很可能跟當時多數務農的人一樣──沒有「獵場」的概念。一塊土地好像要除去雜草、樹木、竹子,而且要密集栽種作物,又有溝渠水圳流經其間,才算是「利用土地」,若讓這片土地維持原始的樣子,採摘植物食用、藥用,製作生活器具,並獵捕藏身其中的動物,似乎就不算是利用!郁永河在《裨海紀遊》裡明顯流露這樣的想法,幾處文句感嘆台灣原住民沒有善用土地,平白讓土地閒置,但這是真相嗎?
對於那些從事粗放農業,兼過游放、狩獵、採集的族群來說,維持原始植被的土地,何「荒」之有?這樣的土地不但有野生動物生活其中,還有一些可供人類利用的植物生長,供人類取用,反倒是郁永河,還有我們漢人密集利用土地的方式,很快就會讓許多動植物逐漸消失,很可能是人家眼中「竭澤而漁」、「殺雞取卵」的行為。況且,郁永河這種眼見為憑的說法若是對的,是合理的,且不容質疑,那麼以他認知「荒地」的標準來看現今的桃園市,想必他會以為桃園市的境內有超多「荒地」!因為那些土地要不是上面放置求售看板,告訴我們:「荒地」是有主人的,不然長滿草木的樣子,還真的容易讓我們誤以為那些草埔、樹林地是無主之地,或是不屬於任何人而維持著原始植被的土地。
原、漢不只是看待土地的方式不同,可能連對「有無利用」的認知也不同。
郁永河的《裨海紀遊》是寶貴的文獻資料,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只是他寫的是一本遊記,而古時候的「遊記」是可以容許作者做一些主觀的臆測、想像,或是放入一些道聽途說的東西,那時的作者不會被讀者強求「要忠於事實」、「要盡可能反應某地的真實面貌」。《裨海紀遊》真實成份較高,並不代表他的觀察與評論無誤,我們還是不要一面倒接受郁永河的講法為妙,他所見的景象頂多是真實情況的一小部分,並非大部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3會員
236內容數
這個專題的文章主要在介紹歷史方面的書籍、影片、網站文章的內容,以及我的讀後心得。我是以非科班出身、非史學圈的讀者做介紹與批評,每個月至少發文一篇,請多多指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們確實需要正視且好好思考郭光天、薛啟隆這些墾戶與閩粵移民對桃園平埔族人的傷害,但前提是他們的生平事跡要清楚明確,不能背離史實太遠,否則花那麼多力氣去批判那些虛假不實的人事,去推行轉型正義,不但無法保障現今原住民的權益,也不能還給受害先民及其子孫遲來的正義。
前言: 現在大家嘴巴所說的「桃園市」,是在2010年五都升格以後才出現,之前叫做「桃園縣」。升格前的「桃園市」則是現今的「桃園區」。升格前後,「桃園」的面積沒有什麼改變,看起來相當穩定,幾十年來沒有重大變化。我想,使用這個比較穩定的框架來談桃園平埔族,讀者的接受度會比較高,也比較容易理解。
蕭泰雄對「台灣人」的種種說法,我歸納出四點,分別是「台灣的本省人非中國人」、「台灣人的族譜絕大多數很可疑」、「閩南語中的「漳浦語」,在大航海時代,已被不少台灣平埔族群使用」、「不同平埔族群通婚,使用共通語交談,結果逐漸形成兩大語系的台灣人」。
前言: 現在大家嘴巴所說的「桃園市」,是在2010年五都升格以後才出現,之前叫做「桃園縣」。升格前的「桃園市」則是現今的「桃園區」。升格前後,「桃園」的面積沒有什麼改變,看起來相當穩定,幾十年來沒有重大變化。我想,使用這個比較穩定的框架來談桃園平埔族,讀者的接受度會比較高,也比較容易理解。
前言: 現在大家嘴巴所說的「桃園市」,是在2010年五都升格以後才出現,之前叫做「桃園縣」。升格前的「桃園市」則是現今的「桃園區」。升格前後,「桃園」的面積沒有什麼改變,看起來相當穩定,幾十年來沒有重大變化。我想,使用這個比較穩定的框架來談桃園平埔族,讀者的接受度會比較高,也比較容易理解。
前言: 現在大家嘴巴所說的「桃園市」,是在2010年五都升格以後才出現,之前叫做「桃園縣」。升格前的「桃園市」則是現今的「桃園區」。升格前後,「桃園」的面積沒有什麼改變,看起來相當穩定,幾十年來沒有重大變化。我想,使用這個比較穩定的框架來談桃園平埔族,讀者的接受度會比較高,也比較容易理解。
我們確實需要正視且好好思考郭光天、薛啟隆這些墾戶與閩粵移民對桃園平埔族人的傷害,但前提是他們的生平事跡要清楚明確,不能背離史實太遠,否則花那麼多力氣去批判那些虛假不實的人事,去推行轉型正義,不但無法保障現今原住民的權益,也不能還給受害先民及其子孫遲來的正義。
前言: 現在大家嘴巴所說的「桃園市」,是在2010年五都升格以後才出現,之前叫做「桃園縣」。升格前的「桃園市」則是現今的「桃園區」。升格前後,「桃園」的面積沒有什麼改變,看起來相當穩定,幾十年來沒有重大變化。我想,使用這個比較穩定的框架來談桃園平埔族,讀者的接受度會比較高,也比較容易理解。
蕭泰雄對「台灣人」的種種說法,我歸納出四點,分別是「台灣的本省人非中國人」、「台灣人的族譜絕大多數很可疑」、「閩南語中的「漳浦語」,在大航海時代,已被不少台灣平埔族群使用」、「不同平埔族群通婚,使用共通語交談,結果逐漸形成兩大語系的台灣人」。
前言: 現在大家嘴巴所說的「桃園市」,是在2010年五都升格以後才出現,之前叫做「桃園縣」。升格前的「桃園市」則是現今的「桃園區」。升格前後,「桃園」的面積沒有什麼改變,看起來相當穩定,幾十年來沒有重大變化。我想,使用這個比較穩定的框架來談桃園平埔族,讀者的接受度會比較高,也比較容易理解。
前言: 現在大家嘴巴所說的「桃園市」,是在2010年五都升格以後才出現,之前叫做「桃園縣」。升格前的「桃園市」則是現今的「桃園區」。升格前後,「桃園」的面積沒有什麼改變,看起來相當穩定,幾十年來沒有重大變化。我想,使用這個比較穩定的框架來談桃園平埔族,讀者的接受度會比較高,也比較容易理解。
前言: 現在大家嘴巴所說的「桃園市」,是在2010年五都升格以後才出現,之前叫做「桃園縣」。升格前的「桃園市」則是現今的「桃園區」。升格前後,「桃園」的面積沒有什麼改變,看起來相當穩定,幾十年來沒有重大變化。我想,使用這個比較穩定的框架來談桃園平埔族,讀者的接受度會比較高,也比較容易理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新莊曾有一條後街,後街上的家屋想也想不到,竟有一天會被大河吞沒。後來,大河旁蓋起了堤防,阻擋了天災,也阻擋了河與人之間的千絲萬縷。從那時起,滾滾大河水,成了夢中才見得到的景色。而河水帶走的事與物、街與人,亦成了在光陰中不斷被遺忘的,殘篇舊夢。
Thumbnail
烏來娃娃谷,有一處冒著煙的熱水,小嬰兒「哇」的一聲,父親走出木屋,把產婆交給他的一包東西拋入河谷,嬰兒哭的更大聲,外婆問:「你拿去的胞衣(胎盤)埋好了嗎?」父親不明就理的答道:「丟河裏了」,外婆大叫:「怪不得小娃兒,要大哭了,河水那麽湍急,我不是告訴你要拿去屋後埋起來嗎?」
Thumbnail
為了工作讀的一本書,想說也該認識認識這個負責的業務,於是從公共圖書館借來,增加了原先對桃園貧乏的認識,也看見這個原住民、客家人、閩南人都不少的城市,多元文化並存且歷史文物頗豐的一面,不再印象停留在慈湖和豆乾,其他一無所悉的小白狀態。 地方學儼然成為顯學的當代,可惜的是遲遲沒有發展出好的模式來推廣。
Thumbnail
西元十九世紀的清朝飽受西方列強入侵,清朝在台灣港口及河口重要沿岸設立許多西方礮臺,學仿西方列強各國的船堅炮利在台灣鞏固下設立許多礮臺以利於戰爭及鞏地。尤其台灣北部基隆更是重兵之地;也造就基隆港周邊留下許多礮臺遺跡存在,在當今新北市淡水區舊稱滬尾就有兩座礮臺。歷經清法戰爭後的滬尾礮臺也是一個例子。
Thumbnail
這次的主題是位於新海橋邊,位置相當隱密的土地公廟,祂被大水沖走兩次,又因為蓋新海橋徵收土地,而三度搬家。究竟這間神秘的土地公廟背後有什麼故事? 匾額題字人名為洪水塗,他有一幅作品,畫下後街河畔還沒有堤防的模樣,這幅畫是在何處取景?洪水塗又與厚德宮是什麼關係呢? 讓我們來聊聊,這間隱密的厚德宮吧!
Thumbnail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出世之後,引發不少後代詩人,依據《桃花源記》提供的線索尋找並撰寫成各種續詩。本詩描述張旭也加入尋找桃花源的行列。現實的桃花溪,據說就在今天湖南省桃源縣,然而歷史上卻從來沒人真正找到陶淵明所提的原始地點;甚至我們可以說:桃花源是陶淵明心中的「理想國」,現實上並不存在這樣的地方。
Thumbnail
台南,一個人文薈萃的好地方,同時也是古老的府城,歷史的痕跡在這裡比比皆是,但是越古老的東西,就越有它的智慧,同時更加古老也往往代表更危險。 漢人在台灣的足跡能上溯到哪?我想,鄭成功應該是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在台政權吧。 沒錯,今天的任務來自於明鄭時期的故事,現在回頭想想,說是現代版的戲說台灣一點也不為
Thumbnail
桃花溪 唐代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山谷裡雲煙繚繞,溪流之上的高高橋若隱若現,站在岩石西側詢問那捕魚歸來的漁人。這裡桃花隨著流水,終日地漂流不盡,這不就是桃花源外的桃花溪嗎?請問桃花源的洞口在清溪的哪一邊呢?全詩語言清新自然,意境優美,將桃花
Thumbnail
八   話說父親聞知台灣事,便一個心思想到台灣發展謀前途。他在【遺兒孫詩】寫道【學成聞知台灣事 返家收租欲遠航 翻浪出帆泉州港】。   父親終究下定決心瞞著家裡的兄姊私下收田租啟程遠航,他登船地就是從宋元時期開始就是世界貿易大港的泉州港。我想在戰爭年代大陸和台灣貿易交通應該是斷絕的,而今對日抗戰
Thumbnail
大溪是一個位於桃園市的小鎮,曾經是清朝時期的重要港口,日治時期的木材集散地,這邊也成為木藝工廠的聚落讓木藝產業在此蓬勃發展。然而這些日式建築群,便是由日治時期保存至今,經過整修轉型為桃園第一座市立博物館「木藝生態博物館」也是台灣第一座無圍牆的博物館,更是全台灣第一座無圍牆博物館。
Thumbnail
新莊曾有一條後街,後街上的家屋想也想不到,竟有一天會被大河吞沒。後來,大河旁蓋起了堤防,阻擋了天災,也阻擋了河與人之間的千絲萬縷。從那時起,滾滾大河水,成了夢中才見得到的景色。而河水帶走的事與物、街與人,亦成了在光陰中不斷被遺忘的,殘篇舊夢。
Thumbnail
烏來娃娃谷,有一處冒著煙的熱水,小嬰兒「哇」的一聲,父親走出木屋,把產婆交給他的一包東西拋入河谷,嬰兒哭的更大聲,外婆問:「你拿去的胞衣(胎盤)埋好了嗎?」父親不明就理的答道:「丟河裏了」,外婆大叫:「怪不得小娃兒,要大哭了,河水那麽湍急,我不是告訴你要拿去屋後埋起來嗎?」
Thumbnail
為了工作讀的一本書,想說也該認識認識這個負責的業務,於是從公共圖書館借來,增加了原先對桃園貧乏的認識,也看見這個原住民、客家人、閩南人都不少的城市,多元文化並存且歷史文物頗豐的一面,不再印象停留在慈湖和豆乾,其他一無所悉的小白狀態。 地方學儼然成為顯學的當代,可惜的是遲遲沒有發展出好的模式來推廣。
Thumbnail
西元十九世紀的清朝飽受西方列強入侵,清朝在台灣港口及河口重要沿岸設立許多西方礮臺,學仿西方列強各國的船堅炮利在台灣鞏固下設立許多礮臺以利於戰爭及鞏地。尤其台灣北部基隆更是重兵之地;也造就基隆港周邊留下許多礮臺遺跡存在,在當今新北市淡水區舊稱滬尾就有兩座礮臺。歷經清法戰爭後的滬尾礮臺也是一個例子。
Thumbnail
這次的主題是位於新海橋邊,位置相當隱密的土地公廟,祂被大水沖走兩次,又因為蓋新海橋徵收土地,而三度搬家。究竟這間神秘的土地公廟背後有什麼故事? 匾額題字人名為洪水塗,他有一幅作品,畫下後街河畔還沒有堤防的模樣,這幅畫是在何處取景?洪水塗又與厚德宮是什麼關係呢? 讓我們來聊聊,這間隱密的厚德宮吧!
Thumbnail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出世之後,引發不少後代詩人,依據《桃花源記》提供的線索尋找並撰寫成各種續詩。本詩描述張旭也加入尋找桃花源的行列。現實的桃花溪,據說就在今天湖南省桃源縣,然而歷史上卻從來沒人真正找到陶淵明所提的原始地點;甚至我們可以說:桃花源是陶淵明心中的「理想國」,現實上並不存在這樣的地方。
Thumbnail
台南,一個人文薈萃的好地方,同時也是古老的府城,歷史的痕跡在這裡比比皆是,但是越古老的東西,就越有它的智慧,同時更加古老也往往代表更危險。 漢人在台灣的足跡能上溯到哪?我想,鄭成功應該是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在台政權吧。 沒錯,今天的任務來自於明鄭時期的故事,現在回頭想想,說是現代版的戲說台灣一點也不為
Thumbnail
桃花溪 唐代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山谷裡雲煙繚繞,溪流之上的高高橋若隱若現,站在岩石西側詢問那捕魚歸來的漁人。這裡桃花隨著流水,終日地漂流不盡,這不就是桃花源外的桃花溪嗎?請問桃花源的洞口在清溪的哪一邊呢?全詩語言清新自然,意境優美,將桃花
Thumbnail
八   話說父親聞知台灣事,便一個心思想到台灣發展謀前途。他在【遺兒孫詩】寫道【學成聞知台灣事 返家收租欲遠航 翻浪出帆泉州港】。   父親終究下定決心瞞著家裡的兄姊私下收田租啟程遠航,他登船地就是從宋元時期開始就是世界貿易大港的泉州港。我想在戰爭年代大陸和台灣貿易交通應該是斷絕的,而今對日抗戰
Thumbnail
大溪是一個位於桃園市的小鎮,曾經是清朝時期的重要港口,日治時期的木材集散地,這邊也成為木藝工廠的聚落讓木藝產業在此蓬勃發展。然而這些日式建築群,便是由日治時期保存至今,經過整修轉型為桃園第一座市立博物館「木藝生態博物館」也是台灣第一座無圍牆的博物館,更是全台灣第一座無圍牆博物館。